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世界

2月前
5月前
6月前
那时还是90年代,我家客厅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世界地图。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打工一族,条件有限,却又向往旅游列国的日子,我以为这样的方式会与世界各个区域靠得更近、更直接。 我喜欢地图,每到一个新地方总需要一张地图让我真正融入并了解那片土地。这大抵启蒙于很久以前、小学教地理课的杨中华老师。一般上杨老师在进入课程之前总会说:“同学们快系好安全带,飞机要起飞了,我们到XX国度游览去。”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有没有随着老师生动的授课方式去到千里之外的国度,而对地理产生一种感性的认知,只清楚知道自己常常在老师绘声绘色的地理课里忘我,尤其老师要我们手绘地图,用比例法,在簿子上用一个小格代表固定的里程;在满满固定比例的方格里,一格一格慢慢地描绘一个国家的面积、河流、高山、城市……进而把自己也给带进一个无限想像的国度里。 那时我常常躲在图书馆,手捧着地图,视线和手指沿着地图里的道路、河流、湖泊、地形,或者是在国与国之间自由穿梭,想像自己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土,自得其乐。我格外喜欢图书馆里那个大大的地球仪,每次走过总忍不住去转动它,向右或向左,看着地球斜斜逆着时针旋转,或顺着时针转动。我不禁在想,地球每天斜斜转着,转着,我们住的番薯国和同一条纬度的国度会不会也慢慢偏移?说不定哪天,我们的天空真的会飘起雪花。看来如今全球气候变迁,某些国度正转入夏季,酷热的天空则吹起冷风并下起雪,番薯国飘雪的事好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番薯国似乎没如我想像中偏移原来的纬度、飘起雪花,传统地图却已转向先进科技,如今导航系统的地图精准到户,方向白痴要去哪里都不怕。 说起90年代,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在半岛自驾游,靠的就是在油站买来的一本不是很贵的马来西亚地图。从北马到新山的南北大道,各个州属的道路和城镇都直截了当地清楚列明。我坐在副驾座充当导航,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读出前方的路,转左转右或直走、会遇到什么城镇、有没有油站,下一个转弯,又会有什么惊喜?有时司机不经意岔错路偏离了路线,纠结该不该继续而怪罪一旁的导航,往往小两口就这样孩子气地争执起来。其实现在的导航系统也常导向捷径而把人带偏,令你一时犹豫该不该继续当前的路。 过去打开地图,随着里头的路线慢慢行驶,一路揭开景点,漫长的路程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一如拖着行李在城里行走的背包客,很多时候拿着地图寻找什么似的,然后又怔怔地站在一处,像是仔细欣赏每一家店铺,或建筑的特征及精湛雕刻,脸上不经意露出一种按捺不住的满足。 有一次,我们尝试按照油站买来的地图走一趟东海岸。车子从吉隆坡出发往加叻驶去,路经淡马鲁、马兰,抵达关丹海岸,波涛汹涌的南中国海与直落尖不辣湛蓝的天空很接近。那里有长长的海岸线、宽阔沙滩,确实是戏水追浪的好地方。我们大大小小的足迹踩在沙滩上,让呼呼呼作响的海风抚过脸庞,沉浸在旅人的愉悦里。 先进的路越走越荒 告别关丹,车子驶上东海岸3号公路,通往登嘉楼的路上蓝天白云、椰林婆娑,还有一间间传统高脚屋往后退去。隔天早晨,我们离开兰斗班让南下彭亨驶回吉隆坡,车子走在大汉山国家公园的路段,两旁树木扶摇直逼青云,一路上陪伴我们的除了绿,依然还是更阴森的绿。正当我怀疑走上一条不见任何车子、房子和油站的路时,前方驶来一辆皮卡,司机投来质疑的眼光。看着皮卡就这样呼啸而过,徒增一股落寞。这时车子油表灯竟然亮了起来,我掀开摩托罗拉手机盖拉出天线,想联系救星,手机屏幕却没有任何讯号。我们唯有孤独地继续走在阴森的幽谷,自求多福,直到眼前出现T字路口却不见任何路牌指引,真不知该转左还是转右。我们把车子停下,透过车窗尝试寻找路牌。原来草堆里有个站牌,却让长高的茅草给遮蔽了。我下车把茅草拨开,路牌上Mahu Maju的地名重见天日。 我接着打开地图,地图却如手机一样失去了讯号,全然找不到这个地名。大抵住在荒山野岭的人都向往先进吧!我自作聪明,车子这就转进Mahu Maju(要先进)。没想到这条要先进的路越走越荒,我的心也越来越慌,最终来到一处像是原住民的村落。我望去车窗外斜在天边的太阳,心想,该不是今晚落得要借宿眼前零散的亚答屋吧!眼前这就走来一个村民,在他的指引下,柳暗花明的,走出一小段泥路,穿过一座石灰桥底,车子又回到了大路,没多久就看到了话望生的路牌。 如今地图已走在先进的路上,尤其是谷歌地图,有卫星、地形、街景、导航、地球仪等,似乎比90年代的地图更多乐趣,更清楚看到一切。
6月前
7月前
我有一份独特的地图,见证我曾经热爱收集明信片的时光。 高中时,我被好友推荐加入了一个脸书上的明信片交换社群,一个充满探索和惊喜的旅程就开始了。每当在邮箱发现一张新的明信片,心情都是难以言表的激动,我会仔细观察明信片上的细节,比如百慕达的海岸线、壮丽的冰山、马达加斯加的猴面包树、斐济的原住民肖像……上面的图画和邮票仿佛将我带到了远方的国度,明信片上可以满足我无法亲临其境旅游的念想。 我也会寄出自己的明信片,将它们送到不同城市的人手里,贴邮票时,总希望这张明信片能够顺利地送达,带着我的问候游向那些陌生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城市。 感受世界的温暖 在明信片的文字背后,是来自各地朋友的真诚分享。每次收到写满文字的明信片,总是感到十分高兴,能想像到对面有一名从未见面的朋友,亲切地与你唠嗑他身边的故事,或是热情地介绍自己国家的美好。有次收到来自肯雅的明信片,片友热情地在背面介绍他的所在地“东非巴黎”,推荐我有机会一定要到卡片上的景区来看看,还说自己一边听着一首〈一个男人〉的歌曲,一边写下这些句子,并祝福我每天都要快快乐乐。 阅毕心里十分温暖,虽然彼此从未见过,却能真实地感受到他的关心。还有一些片友会在明信片贴上一枚硬币或是一袋茶包,让我惊喜不已。 为了满足我的收集癖以及更有系统地记录我的战绩,我下载了一个叫“Been”的应用程式。每当得到一张新的明信片,我就会在程式上标记这个国家,地图上原本灰色的区块便会变成橙色,宣告我的收获。经过3年的时间,通过不断地交换,我终于得到了世界上233个国家和地区中46%的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地图不仅仅是一张地图,更是记录着一份份来自远方的问候。它告诉我,即使身在小小的家,也能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小美好。
7月前
我的年代,小学读“地理”,一科很有趣的科目。还记得六年级的时候,已经知道德国的工业、荷兰的风车、意大利的斜塔…… 80年代在中学执教,地理的课程纲要几乎涵盖全世界各区域,对于热带赤道、温带、南北极,都有一定的内容。 当时,教具室里的地球仪跟着我走遍我教的班级,更常见的是我提着卷起来的各种地图,如提着机关枪“冲锋上阵”,学生上我的地理课如临大敌! 教大马地理时,第一堂课必定是挂上深绿色、只有各州轮廓的塑胶地图教具,口喊州名,要学生上前指出各州的正确位置,不懂或指错的就只好站着学,下一堂课还是走不了,三两下子,大家都懂了! 当时的“名言”是:“你家在哪儿都不懂?丢脸!” 被点名的学生在地图前面乱指,其他的同学在起哄,我在下面看把戏,一堂课煞是热闹。 好多年后,参加学生的同学会聚餐,还有学生调侃我说:“老师,当时我们在地图上指错柔佛的所在,你还讲说柔佛苏丹会把我们赶出柔佛,吓死我们!” 还有一种挂图,以颜色区分河流、海洋、低洼、平原、高原、山脉,了解之后,一眼望去,整个国家的地势一目了然,加上充分的准备,一堂课可以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世界杯,大家沉迷于各人心目中的足球强国。上地理课时,带着南美洲地图介绍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带着欧洲地图介绍德国、荷兰、西班牙,三两下子吸引住学生注意力,对接下来的教学事半功倍。 我读中五的时候,一位代课的地理老师要我们手画地图做功课,也告诉我们考试时,绘上地图会加分。后来我教课也鼓励学生手绘地图,尽管有的画得惨不忍睹,但久而久之也就摸到窍门了。 几年后学校人事变更,我在不情愿下被指派教英文课,教地理的乐趣只能偶尔回味。接着听说地理课程纲要变得很狭隘,范围局限,而学生反馈说地理变成老师进课室,学生被指示阅读一页又一页的课文,以往那些师生把地理和生活合而为一的乐趣也不再有了…… 70年代的理科班,地理还是必修科。地理和科学有连带关系,前者的重要性不遑多让,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如环境、污染、生态和发展息息相关。 反观今日,地理已经不再受到重视,那些地图,恐怕早已成古董了吧?
7月前
但凡曾负责组织家庭自助旅行的人们,想必多少经历过一些甜蜜的烦恼。 尤其是在制定行程时,必须考虑每个人的喜好、饮食习惯、体能等等,出门在外还得肩负导游、司机的工作,承包问路、导航、搬行李一系列苦力活,比出差工作更忙碌。 而这种工作量之多之繁琐,难度系数会随着出行的人数增加,光想像就觉得头疼。 然而蔡竞纬却非常享受这种甜蜜的烦恼,在漫长的MCO终于宣告结束后,他就带着妻子、两个女儿、母亲、岳父和岳母一行7人开始探索世界之旅。 蔡竞纬来自吉打州,如今在新加坡定居至今10年,每年总会回老家3至4次探望陪伴母亲,交通的发达让“分别”和“重逢”如同家常便饭,不值一提。 一直到2020年,一场瘟疫导致世界停顿,交流中断,让他开始意识到即使交通再便利,终究是相隔两地,感受到身在异地工作,无法与家人相聚的困难。 “那段时间真的是很痛苦,因为我们只能用电话来联系嘛!尤其是我的妈妈一个人在家,然后又无法出门,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虽然他在医院通讯部就职,但由于该医院是慈善性质,与长者接触的时间很长,因此更理解长者的精神需求。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应该更多一点。” 许是在他6岁那年父亲因癌症去世,兄弟姐妹四人由母亲一手拉拔长大,供书教学直至大学毕业,可谓含辛茹苦,所以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格外看重亲情。 考虑到家中长者由于无法出门和疫情的影响,经常感到焦虑,不利于身心健康,于是在国门初开之时,夫妻俩便订机票带着2个女儿、母亲、岳父、岳母,甚至包括妻子的年迈外婆出国旅游。 “那时我真的很果断,二话不说就直接买了机票,带我的岳父、岳母全家人一起出去,地点没关系,主要是让他们的心情能放松下来。” 短短两年,他们已经在丹麦、瑞典、越南、日本、泰国、韩国、台湾等地留下足迹。 在还未遗忘时出发 一行7人至8人堪比小型旅游团,其中还有幼童和数个6旬以上的长者,还采取自助行模式,且勿论金钱的消耗,全团仅有他一名壮年男子,仅仅搬行李这类体力活的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实际上很多家庭会选择“父母+子女”的组合一同出行,或者一趟行程带其中一方长辈出游以减低难度,为何他们要向高难度挑战?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觉得以后我们的时间还很长,但是我们能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 从夫妻两人于2017年到希腊圣托里尼度蜜月、乘坐热气球被眼前美景震撼以后,便心生一个念头:若父母亦能亲眼目睹该有多好? 他们希望长辈能看到马来西亚以外的国度,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体验,如果他们不做,又有谁带长辈看世界呢? “所以就决定说接下来的日子都是带着妈妈、岳父和岳母一起去看。” 他笑说,如今他们已经年过6旬、7旬,一直到去年年底才第一次看到雪,而带着长辈们体验无数个“第一次”的他为此感到自豪。 也因为他在医院工作的缘故,目睹许多失智症的患者,就连自己的婆婆亦是其中一员,等到此时已经太迟。 “旅行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对你也许还有意义,但是他已经不记得了。” 他指着满墙的“回忆”,问太太那八十多岁的外婆是否还记去年10月的台湾阿里山之行,只见她一脸茫然,不禁心生遗憾。 一起出门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回忆,然而他们只存在其他人的记忆里,欢乐、愉悦、新鲜感仿佛与他们无关。 “我就是想趁我的妈妈、岳父、岳母也还能记得这些东西时(出门旅游),一切尚未太迟,还来得及。” 惊喜藏在住宿中 一家7口一起出行的成本自然不低,为了在“舒适”和“节约”之间平衡,免不了得多费心思。 他会提前一年开始搜索机票价格,由于长辈是退休人士,孩子们仍未上小学,只要机票便宜,又能配合夫妻俩的上班时间即能成行。 考虑到长途飞行的舒适感,在订购机票时会用里程+补贴差额的方式,替三位老人升级到商务舱;酒店住宿方面则是每次行程的惊喜所在。 “假设10天的旅程,有3至4天会住在比较豪华的酒店,剩下的几天会租住比较平价的住宿,这样就能有不同的体验。” 同时考虑到饮食习惯的问题,“方便面”必然在行李清单内,当他们欧洲租住平价的民宿时,他们会选择到当地的商场购买食材,自己下厨解决。 “真的很想吃中餐,其实也很容易找到。” 既要当司机开车,又要当导游做攻略、订机票酒店,如此这般折腾,报一个旅游团岂非更省事? “我不喜欢跟团是因为我的行程是为老人和小孩定制的,累了就回房休息。谁想继续逛的,就可以继续逛。” 顾及老人与小孩的体力,他会选择租赁一辆客货车自驾游,一路上看见美景便停车赏景、拍照、休息;感到饿了就去吃饭;疲倦了就回酒店歇息;行程可增可减,具备充足的弹性化。 少了赶鸭子上架,每日换酒店的匆忙,多了休闲的悠哉。 出发前为孩子、父母“做功课” 在每次行程之前,他会让孩子们参与进来,浏览YouTube是他做功课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通过YouTube等视频网站让她们知道我们会去什么地方做什么,对我来说真的是读万卷书不如走千里路。” 例如早前的丹麦行,基于全球第一座乐高乐园诞生于此,他会先跟孩子们解释为什么要去乐高乐园,而且是乐高的来源地,因此成了行程单上的重要打卡地点。 “虽然我觉得我们去的地方有时适合小孩子,但是对于这些老人家来说,也有他们的看点。只是他们是不会去参与那些刺激的项目,可以在旁边坐下用餐,也是一种享受。” 此外,他还会给老人们准备电话卡,以让他们闲来无事可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上网解闷。 当然,除了乐园、动物园等儿童景点,亦会加插温泉等比较适合老人的项目。 “通常我的旅程不会设计成全部是小孩子关注的项目,但是她们也会去接受。” “安排这种比较不一样的体验让大家不会觉得闷,然后观看不一样的东西。” 他选择的地点一般是他曾经到访过并且印象不错,如今年6月份将会前往土耳其、瑞士和法国旅行,其中只会到法国的某个小镇。 而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西班牙的马德里,尽管是声名大噪的热门景区,却并非他认为适合一家老少旅游的地点。 “我不觉得他们会喜欢。因为(环境)太杂,扒手又多,除非他们真的想去见识,否则我不会建议去这些地方,也不符合我的目标。” 风景、食物、文化等等是他优先考虑的元素,虽然泰国的曼谷、越南的胡志明市等地的环境不如发达国家来得清洁,可是这些城市的食物和文化却吸引他们前往,并且无需担忧扒手、抢劫等治安问题。 其实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一些网民诉苦,提及跟父母出游的种种不愉快,对此,蔡竞纬则认为大家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意见,作为组织者的子女需要耐心,并且要懂得控制情绪。 “在出发前,我会事先开一个群,告诉长辈们我们即将要去哪些地点,为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包括提醒他们需要带什么衣服、鞋子,如若是需要步行较多的,还会建议他们可以提前做一些跑步、慢跑等体能训练。” “然后就是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毕竟你一个人出国跟带孩子、父母出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趁一切还来得及,你准备好与家人制造回忆了吗? 更多相关文章: 穷养还是富养? 培养逆商最重要 培养孩子理财习惯 从管理红包开始 为女儿筑起后盾 用爱伴特殊一生
7月前
当我的国家被称为“东印度群岛”“远印度”的年代…… 当柏林围墙还没倒下的那个年代…… 当南斯拉夫还没解体的那个年代…… 那时的地图是怎样的呢? 小学时期,也忘了几岁,姑姑送我一本橘色的袖珍地图。在没有手机的孩童时期,它是我常常翻阅的“书本”。我从第一页翻至最后一页,再从最后一页翻至第一页,世界各国从此就摊开在我眼皮底下。 这本Philips’袖珍地图,比我的手掌稍大,共96页,另有24页的地名索引,1971年印刷于英国伦敦。它是我的宝藏地图,即使结婚后,我也带它一起搬家。它是让我解锁对世界好奇的钥匙;它是引领我探索世界的向导。 因为当年常常翻阅“老宝贝”,小学还没毕业,就已经懂很多国家的名字和地理位置。世界偶有大事件发生,我都会把日期标记在该地方名字旁。以前流行写信交日本笔友,好奇笔友居住的地点,因此日本也是比较常翻开的那一页。上了中学,课业繁忙,鲜少再翻阅“老宝贝”。那个时候,东西德早已统一7年了,南斯拉夫解体了6年。 那些被西方地理学家称为东印度群岛的东南亚国家和其首府名称,已经在我们中学的地理课程,被学生背得滚瓜烂熟了。 是的,因为“老宝贝”,我对地理科都是兴趣满满,还一度立志要成为一名地理学家。 很快,不下几年,也就是诺基亚“3310”手机时代,电子地图慢慢地混入了人类的生活。中学毕业后,我用打临工攒来的第一份薪水,开启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趟自由行,首个目的地是香港。手中没有纸质地图,要怎样自助游览香港呢?因此,我开始使用网络电子地图。当然,3310时代,我们根本不可能使用手机导航。我只好在出发前从家里电脑截下电子地图,印出来,带在身边一起出门去。好笑的是,这一印,竟然有十多张前后都被印上地图的A4纸,真是名副其实的“纸质地图”。不晓得当时的背包客是不是和我一样做这样的“蠢事”? 出游总会索取纸质地图 有了第一次自游行的乐趣,接下来的每一年,我都会带着自己准备的地图出国旅行。其实当时在国外的游客中心,都可以免费取得当地印刷的传统纸质地图。因此,每一次的出游,我总会索取有用的纸质地图,当做纪念品。随着智能手机的涌现,我自家印的“纸质地图”消失了。在我拥有苹果3的那一年,我正式使用手机地图游览各个地方。 有一天上华文课,课文提到了“地图”,学生问我什么是地图?言语难以解释,直接采取直观。我除了现场展示网络电子地图,也不忘展示“老宝贝”和我从国外带回来,很容易打开,却很难折回去,并尽可能折到“美美”不“鼓胀”的纸质地图。学生们对传统地图的眼神,就和当年我好奇地翻开“老宝贝”的眼神是一样的。 虽然传统地图几乎被电子地图取代,但是传统地图在当代给予人们的便利不能轻易被遗忘。我们也要由衷感谢绘制世界上第一张全球地图的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短短的20载,地图已出现数次改革。未来,地图还会以什么方式呈现在人类眼前,我们拭目以待呗! 今年已53岁的“老宝贝”,盼您继续陪伴世世代代,把当年仅1英镑的“出生价”,转变成我家的“无价之宝”!
8月前
小时候的出游总是充满了期待。父亲决定带我们外出游玩时,总会提前一天去报纸摊购买当地的地图。90年代的纸质地图虽然看起来有些陈旧,却带着一点神秘。但在我心中,它是连接着未知冒险和探索的纽带。当父亲在家里展开那些大大的地图时,整个房间仿佛也变成了我们探索的领地。 我和妹妹总是像两个小侦探一样,迫不及待地拿起小小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地图上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寻找着那些专属于小孩子的小小世界,希望在地图中发现一些隐藏着宝藏的神秘地点。每一条细微的线条和标记,都是探险的起点,每一个未知的角落,都成了我们探索的目标。 “要去的地方有多远?”我俩问父亲。 “近近而已,不过是一个虎口的距离。”我们张开拇指和食指,在地图上比划。确实不远。 父亲喜欢带我们出去看看世界,常捎起几张地图就带我们东奔西跑。途中若是迷失方向,父亲就会拿起地图去问路边的异族同胞。听不懂马来语的我们就搅下车窗,听父亲在跟别人叽里咕噜。问路过后,本来眉头深锁的父亲,又像填满汽油的车,信心满满地继续往目的地驶去。路途中的说说笑笑,那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保留对探索未知的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纸质地图逐渐在洪流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先进的导航软件,它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指引方向。然而我对科技产品还是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去到吉隆坡这样四通八达的大城市,哪怕已经开着谷歌地图(Google Map)和位智(Waze),还是会常常岔进别的路口,然后花上另外半个小时来抵达目的地。 现在的导航更加便利和准确,我却时常怀念起那些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研究地图、规划路线的美好时光。怀念那种纸质地图在手中轻轻摩擦时发出的微声,那是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是现在的手机地图相比不了的。 纸质地图或许已经过时,但那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冒险的渴望,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小时候的我找不到隐藏在地图中的宝藏,现在已为人父的我要把研究地图的精神传承给两个孩子。我要教会他们在数字化的时代里,依然保留对探索未知的热情。 世界很大,带着地图探险去吧!
8月前
年少时期我很喜欢看地图,也很喜欢画地图。中学上地理课或做地理作业时,我会在那一面空白一面有线条的长方形作业簿上把地图画得美美的。画地图时各个国家涂上不同的颜色,有时还会涂上深浅色,还有海洋那片浅蓝色,那过程是很享受的,完成后拿起来欣赏还特有满足感。 成年之后,我在想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地图呢?应该是我很想知道我身在何处和要往哪里去吧?那地方是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那地方是在南呢还是在北?看了知道了,会有增加了一些知识的快感,也可能喜欢那个知道了的安全感。 成家之后,我曾经想过要买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贴在书房的墙壁上。这样我就可以随时查看世界各地,时时提醒自己要有更宽广的视野,也希望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拥有世界观。后来可能世界进步太快了,我们只需要在平板电脑或手机上点一点,世界地图就马上冒出来了,这个念头就不了了之了。后来的后来,不知怎的我无端端在一家书店买了个不大不小的地球仪回家,偶尔拿地球仪来转呀转呀,算是满足我端详实体世界地图的念想吧。 年少时对生活的态度 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用铅笔,木制彩色笔和圆珠笔在纸上画地图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改用那很方便的电子笔画。翻看几年前的作品,才发现我去旅行时,偶尔还会用电子笔把它画成地图。好像这张2019年去台湾、香港和澳门旅行的地图那样,我还加点创意,把自己变成了超人Superman,天马行空一番。 只是现在画地图没有年少时那么细腻和认真了,看2019年那张旅行地图,那些国家都被画成方方块块了。颜色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慢慢地花时间填上,只需要用电子笔点几点就完成了。虽然节省了很多时间和很方便,我还是很怀念那已成为过去年少时对生活很努力的态度。 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的人生地图已是轻描淡写了,也许,也许,也不需要什么人生地图了。
8月前
9月前
12月前
1年前
有信仰的人,心里是踏实的,因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自己的存在有什么价值,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为信仰尽心竭力,更是一件美好的事。倘若没有信仰,就如失去方向的船随波逐流。 德高望重的长者离世了。用宗教语言来说,他“被主接去了”。在世年日98载。他最后的职位是台湾福音书房的发行人,从1954年开始在书房配搭服事,一生致力于书报刊物及诗歌的编辑和修订。 70年代我在台北的木栅读书,入学不久便信了主。初信时糊里糊涂的什么也不懂,一心跟随羊群的脚踪。当时只有大聚会才有机会听到这位长者传讲的信息,觉得他像一位劝导的父亲,对后辈循循善诱,尤其关心年轻人。温文儒雅,谦让宜人,具备神的同工该有的品德,特别着重于真理的推广及牧养圣徒,运用生动的比喻解答所有属人或属灵问题。他所释放的信息满有生命力量,能帮助人开启属灵的新思路,从中得着滋养、激励与供应。 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他,接触过的人皆以福州才子称之。是什么使他毅然决然放下职业全时间事奉,直至生命的终点?只有一个理由:他爱神、爱神的话、爱神的儿女。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人,宁可放弃灿烂的前程和崇高的地位,把珍贵的真哪哒香膏浇灌在耶稣基督头上。他们知道那不是枉费,乃是一件美事,一个馨香的见证。 [nonvip_content_start] 他曾用3句话劝勉年轻人:一、再软弱也不要回到世界;二、要清清楚楚的认识圣经;三、照着神所量给你的分服事。把这些话听进去的人是有福的。 在这个弯曲悖谬的时代,处处都有试炼与诱惑,稍一不慎就会跌入那恶者的网罗,被世界掳去。世界(物质范围)与神(属灵范围)是相对的,人若爱世界,爱神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把圣经读通读透,习练得通达,才懂得分辨好歹,成为正确正直的人。 曾经有人问他长寿的袐诀是什么?“我什么都吃,也没什么时间运动,只是每天固定早起晨兴亲近主,每天两三个小时跪在主面前祷告。 晨祷有个人的和团体的,他将团体的晨祷比喻为“宇宙的交响乐”,指挥者是圣灵,乐谱是晨兴圣言。这样的生活七十余年如一日,喜乐的心就是最好的保健品。 有信仰的人,心里是踏实的,因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自己的存在有什么价值,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为信仰尽心竭力,更是一件美好的事。倘若没有信仰,就如失去方向的船随波逐流。 提摩太后书4章7-8节完美地诠释了这位长者的人生。他已打过那美好的仗,跑尽当跑的赛程,守住当守的信仰。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他存留。如今息了地上的劳苦,不是死了,乃是肉身睡了,等候复活的日子来临。 他就是刘遂弟兄,忠信又精明的主仆,众人的好榜样,值得我们永远的怀念。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