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世界儿童
星云
我伸手抓住的一块浮木/吕才易(古来)
这天星期日,他从新加坡回到小村子来,找我聊一聊。 小学毕业后,他辍了学,跑去新柔长堤彼岸做建筑,见识大场面。 我们都家境贫苦。不过,他虽然不能升中学,却可以走出村子去学得一技傍身,而我只有眼巴巴地看别人升中学,看人家出去闯荡。 那时,我十六七岁,和他年纪相若。不幸的是,我父亲在我14岁那年病逝(1957年岁末。同年8月,马来亚独立),母亲由于肾结石手术后体弱多病,也不能工作了。 我一共3兄妹。我排行老大,下来是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我必须尽力扛起这个家。 同时,我担心母亲的健康,害怕她突然和父亲一样离我们而去。当时,村子里有一辆英国殖民地政府指派驻扎沙令的德士,和一辆私人霸王车。中午,从橡胶园割胶回来,我经常包他们的车,忧心忡忡地带母亲进出古来、士乃的诊所和药房,甚至远至新山的中央医院。 此外,还有一个困扰:我家没有自己的房屋,长年寄宿人家橡胶园的胶工宿舍。刚在紧急法令下迁入新村时,我们一如既往住在眼下的张秀科橡胶园胶工宿舍,父亲每天踏脚车载我赶去四、五公里远的橡胶园割胶,母亲和弟弟妹妹留在家,长此以往总不是办法。不久,幸亏父亲找到和村子相距1公里左右一个印度人的小园丘胶号,一家人便搬去同在村里的小胶工宿舍。父亲上工如常踏脚车,回程时脚车后座的四方锌片桶装着胶汁;母亲、我、弟弟和妹妹一早步行去胶园干活,生计总算解决了。我们3兄妹下午工作回来才去学校上课。这样一直到我14岁那年父亲撒手尘寰。两个做管工的宗亲苦劝母亲搬回张秀科宿舍,以便有个照应。我们兄妹这时也学会了踏脚车,可以去较远的张秀科胶园割胶了。 本来,割胶是半天的工作,但自从此间沙令华小张白萍校长首创的初中补习班夭折之后,我只有待在宿舍里,找不到下午工来做,以补贴家用。 大约在1959和1960年间,村子宣告为白区,我也曾在晚上和友伴们踏脚车去士乃华小补习,张镜生和蔡业新两人是我们的老师。然而,这些班级也是昙花一现的,很令人失望。 万般无奈下,我自己找书来读,也幸而我之前已经不知不觉爱上书了。 也是苦水中的大幸吧。小学三年级时,来自新加坡的班主任郑育华女老师在课余讲了一则《水浒传》里〈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引起我找书来读的兴趣。后来,又有张白萍校长拿《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连环图来卖。我和张玉星同学合资购买。升上四年级,我年终考试第二名的奖品就有一支钢笔和一本故事书。我的阅读兴趣就这样产生了。 那一段凄风苦雨的日子,由于失学的打击,我感到外面的世界使人苦恼,只想静悄悄地躲起来。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无形中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我最先接触的儿童刊物是香港出版的《世界儿童》,张白萍校长卖出的。它曾发表我的一篇习作。我先后读过的少儿刊物有《世界儿童》、《世界少年》和《少年旬刊》,全都是香港出版的。在马来亚出版,我订阅的是《学生周报》。《世界少年》曾刊登我的一则小故事,使我高兴了好几天。《学生周报》的编者称赞我一篇记述橡胶园故事的习作有温暖的人情味,并指出文字上的错误。我不知怎的在文中写道:“大概下的是冷雨吧……”编者纠正说“雨本来就是冷的”,实在感激。 除了上述的定期刊物,我之后也从新加坡世界书局邮购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以及一些别的文艺书籍。这些课本,我囫囵吞枣地读了,但没有老师指导,究竟吸收了多少,自己压根儿说不上来。 过后,每当我割胶拿了薪水,便会搭车去新山的友谊书局和邻近古来的昆仑书局买书。大文豪鲁迅和五四运动时期的作家如巴金、茅盾、叶圣陶、张天翼、沙汀和艾芜等作家的作品,我也陆续买了好些来读。 我追读当年《南洋商报》总编辑连士升连载的《海滨寄简》,获悉一些文史知识和读书方法。我读《星洲日报》社论主笔李星可编著的关于标准华语的著作。我听新加坡电台的华语广播,也作笔记。 提升自我和想当作家是两回事 我爱读香港作家黄思骋的短篇和中篇小说;他规范、浅白、流畅,口语加上适度欧化的文笔很吸引人。 我心折于中国来港的作家何达(陶融),在香港出版的《伴侣》杂志专页〈伴侣诗园〉一力推介的浅白简短、贴近生活的诗。 我喜欢古诗词。我也读外国的翻译小说,如莫泊桑和契诃夫等。契诃夫是首选。 我读一年政府为推广国语在村中民众会堂开设的马来文成教班之后,自己努力自修。 有一回,我去古来昆仑书局找书,和蔼可亲的老板看见我又买六、七本书,问我这些书要不要一个月才读完。我回答说不用。那时年少精力充沛,我每每割胶回来之后,就整个下午埋头在书里。 另一回,也是在昆仑书局,一位坐在柜台前的小姐看见我拿这许多书来结账,好奇地翻回头来看看。我想当时映入她眼帘的该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少年啦。即使当下,我依然故我,一个土里土气的老头穿着小儿子给的,红白灰黑,或印着学校、庙宇、公司,以及公共团体标志的T恤,肆无忌惮地走在大街上,随手拉来一个老儿都能轻易地把他比下去的。 我回顾往昔向新加坡世界书局购买书籍一事。我还记得当年马新两地货币等值、通用。我把现钞装入信封,信封上交叉打一个大“+”字,以卦号信寄出,万无一失。我也曾收到香港《伴侣》杂志以马币计算的稿费。 往昔,人们大抵纯朴善良,当今可真是彻底变天了。 这是一座长二、三百呎(英制),两列房间背靠背并立,两头附设公用厨房,一字排开的长长的胶工宿舍。 当父亲逝世后,我们从村中东南面的小园丘宿舍搬回原先这长廊一般的宿舍来。这个拥有二三百依格橡胶园的园丘宿舍,住着七、八户携带家眷和几个单身的胶工,俨然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倒冲淡了些我们丧失父亲的哀戚。我们孤儿寡妇入住一间整百平方呎的房间,里头除了摆一张母亲和妹妹的床,一张放置应用物品的桌子,以及一个父亲生前亲手做的衣橱之外,剩下的空间就不多了。 晚上,我就和弟弟沿着用山树做的梯子爬上屋梁,睡到铺在上面的木板去。 我又在靠门边的一面墙壁钉了书柜,整齐地排列着书籍。 自此,有好多年,我中午从橡胶园放工骑脚踏车回宿舍来,就一直躲在这狭窄局促的房间里看书、涂鸦。母亲和妹妹的床一物两用,权充我的书桌了。 我那位在新加坡闯荡多年的朋友,一面和我聊天,一面随意翻看我写在单线簿上的乱七八糟的文字,脱口而出:“哦,你想写文章出名,难……”他摇摇头。我一时为之语塞。 然而,我始终抱着一个简单的想法,谁都可以写作,在困境中努力不懈提升自己,和有文学才华的人发奋写作去做作家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现在,我是一个已经退休的普通平常的建筑工人。
2年前
星云
陈年旧事
李系德/过期世界儿童 跳楼大平卖
念小学时我定期购买《儿童乐园》和《南洋儿童》半月刊,每本3角钱,每个月就花掉1元2角,零用钱所剩无几,已无法再买其他同类儿童读物了。(这些是否也该称为“儿童毒物”呢?害我像染上 “毒瘾”般欲罢不能!)(阅读全文) 更多文章: 李系德/南洋儿童 芬芬小强胡亚图 李系德/储钱买儿童乐园 南洋儿童 李系德/第一次打工 学制广告招牌 李系德/新春年刊厚达六十多版!
2年前
陈年旧事
读家
萧永龙/50年代本土童年回忆——你记得《世界儿童》吗?
编按:本地作家冰谷提起往事,曾说过作家何乃健早慧,小时候投稿《世界儿童》,编辑竟评价他的来稿“不得不用”,甚少投篮。 由此看来,此儿童刊物与马华前辈作家的渊源,可见一斑。那么《世界儿童》是怎么样的一种刊物呢?里头的世界,或许影响了他们日后的人生观? 上个世纪50年代,儿童刊物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小朋友》、《南洋儿童》、《小朋友画报》、《儿童乐园》等。而罗冠樵主编,香港出版的《儿童乐园》更是远销东南亚,成了香港及马新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如果说1953年出版的《儿童乐园》,体现的是香港在地社会文化与儿童喜好,那么现今关注度相对少,似乎受遗忘的《世界儿童》,则是由新加坡世界出版社刊行,远销棉兰、雅加达、曼谷及马来亚吉隆坡、槟榔屿等地的本土儿童刊物了。 《世界儿童》1950年4月创刊,为新马战后首部中文儿童月刊,据创刊号首页告示,可知该刊原定1949年,于沪(上海)出版,却因“时局影响”(国共内战),唯有“延至今年始行付印”,虽然《世界儿童》从上海转至新加坡出版,然而内容早已编好,如中华民国时期,儿童节原定于4月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虽改作6月1日,不过《世界儿童》中,仍保持4月4日儿童节内容,据编者说明为“原版修改不易,故仍照旧”。 ◢第三期开始,本土味渐浓 或正因如此,在第一二期里,本土元素并不明显,只有〈南洋的鸟〉和〈南洋的水果〉图像介绍,但自第三期开始,也许为了迎合销售地,〈编后记〉就提出自本期起,将“增添南洋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物产等类的常识,如‘马来亚树胶小史话’,及‘一棵树的自述’(按:谈榴莲树)”,往后几期也陆续新增一些相关内容,如〈槟城极乐寺纪游〉、〈可爱的太平湖〉、〈我是椰子〉、〈马来亚传说——剑鱼的故事〉、〈印尼民间故事〉等。简略视之,似乎《世界儿童》有趋向本土化的迹象,实际这些篇文相当稀少,有时整期内容唯有收录小朋友文稿的“读者园地”及〈印尼民间故事〉与南洋有联系(注:“读者园地”一栏,多收录马来亚地区小朋友文稿。第九期〈编辑室广播〉提及第一次“征文”收到稿件共计163封,“把本刊的读者数来讲……仅占读者人数的千分之一”,由此反推,当时每期销量可达16万3000份。)。 据李丽丹〈杨善才先生口述采访〉(杨为世界书局早年员工),提及当年除了出版的学校教科书较为本地化,其他刊物并未特意强调东南亚的本土意识,至于〈印尼民间故事〉相对自成一栏目,得以长期连载,可能与当时《世界儿童》编辑部设立在印尼,由旅居当地的南来文人编辑相关。 ◢图文有浓厚中华情结 回看《世界儿童》选文,蕴含不少中国元素,涵盖名人故事、历史故事、中国风俗节日、传统科技发明、民间故事神话等,或单篇或专栏,将中国风貌呈现小朋友眼前,怪不得香港资深出版人蓝真赞赏世界书局创办人周星衢“不遗余力地在南洋推广中华文化,希望远离故土的华人留下中华文化的根”。 因此,不难明白《世界儿童》图文会有浓厚中华情结了,如创刊号收录的〈航海家郑和〉,说到郑和巡游南洋,“那时的南洋,还没有开发,岛上都是野蛮的部落,当地土人很是野蛮”,在郑和的教导下,“土人没有吃的,他就给他们好东西吃;没有衣服穿,他就把中国带来的丝绸衣服给他们穿……并教他们许多中国礼貌……所以南洋群岛各地的土人,渐渐都开化了……”,因而该文认为郑和不只有开发南洋的功劳,更与欧洲“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一样,“都是不朽的人物”。先不论上文所述是否正确,单看内容,编者明显带有华夷之分的大中华概念,处处渗透着中国开发建设南洋的念想,让这些“侨居”南洋的儿童,在阅读当儿,不自觉对“祖国”产生向往。 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祖国游记〉一栏,透过全彩双页图文,用“小芳”及其父亲两人视角,阐述中国大好山河的美丽风貌,标题“祖国”之名,将该刊立场显露无疑。第二期〈祖国游记之二——天堂苏州〉,就介绍苏州的饮食特色、苏绣玉器、当地名胜如北寺塔、玄妙观、留园、虎邱山,当中玄妙观一图说到:“玄妙观是不可不到的,它是苏州市民游玩休息的地方。里面货摊拥挤,人声喧闹,他们去时正有一个小型马戏团在开演,欣赏的人,正是不少”,简明扼要地显示一幅欣欣向荣,甚至有马戏团表演的游乐场形象。 虽然“祖国游记”专栏第九期更名为“中国游记”,但不意味要去中国化,摒弃中国本位的立场,观同刊于第九期的〈云儿的新年〉,说到“云儿今年六岁了,她是南洋出世的,可是人家问她‘你是那里人?’她说我是‘中国人’”,显现出强烈的身分认同感。 ◢刊物的政治倾向明显 且回看第七期的〈每月谈话〉,编辑以生日这个命题,从小朋友、亲戚、父母,一步步过渡到国家的生日。“小朋友们!你知道中国的生日是那一天吗?对于中国的生日又该怎样来庆贺呢?……有国才有家,热烈地庆祝国家的生日,是爱护自己国家的表现……任何国家的人民也都爱他们的祖国,中国人当然爱中国,这是应该的”,文末甚至叮嘱小朋友,在狂欢庆祝的当儿,也不要忘记努力学习,因为“有了真实的本领,将来才能替国家服务,使中国永远地富强”,透过上述记载,《世界儿童》的倾向不言而喻。何况世界书局当时还有香港内部公司,专门代为审查出版书籍是否有政治上的问题,是否符合新马需求,故“祖国游记”名称的更动,或与此相关也未可知。 ◢潜移默化教导道德观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基于这一理念,《世界儿童》在创刊号即鼓励孩子“多读书”,期刊除了中国元素的内容,还通过图像及简单的文字,向读者阐释国外的知识,如名人故事(〈邱吉尔与罗马颂〉、〈名人故事——伊索〉)、科学知识与新知(〈谁发明显微镜〉、〈飞机的过去和现在〉、〈科学小诊闻〉)、动植物常识(〈兽类的寿命〉、〈一粒核变成一棵树〉)、大自然现象(疟虫的自传)。并以〈小顽童画传〉、〈明儿日记〉、童话故事等,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道德观,期许他们能达成“儿童的责任”,也就是“在家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要有今天的事,今天做完的习惯”、“要有互助的精神”、“要富有同情心”。 《世界儿童》为新马战后的第一部华语儿童月刊,在南洋缺少儿童刊物的前提下,欣然举起培育孩子的旗帜,为他们介绍“国内外的消息”,虽然含有大量的中国元素,未能产生本土化现象,但里头介绍的南洋篇章,以及一些科学知识,对塑造孩童的科学新知与世界观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中比照国外情况,提出建设“儿童俱乐部”、“儿童图书馆”的概念也颇具前瞻,无愧于“世界儿童”的名称了。
3年前
读家
更多世界儿童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