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华文化

3天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美罗讯)为发扬华教精神及团结华校的“华教传骑”活动抵达美罗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重型机车车队为校方送上月饼与祝福,并在进行挥旗仪式后出发至下一个地方;特别的是,车队中出现少年骑士的身影,有的还是此站美罗中华华中的学生! 重机骑士们不远千里,声势浩大地进入校园,场面热闹。车队由各年龄层组成,不仅有男骑士,还有女骑士,甚至有带着孩子一同参与的家长骑士,获得校方热情及友好的招待。 骑手们也与师生同乐,载着大家在学校内绕行一周,让师生体验乘坐重型机车的乐趣。虽然只是绕行小小的一圈,却让乘客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出席者包括美罗中华华中董事长李国阀。 王恒聪:考验耐力挑战极限 天堂重机俱乐部车队队长王恒聪(44岁)表示,此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发扬华教精神,感激热心人士的付出,为华校争取权益,才成就了现今的华文教育,中华儿女应当珍惜,并传承中华文化,以免浪费先辈的付出。 他说,此活动最具挑战性的是长达1000公里的路程,非常考验骑士的耐力,但在疲惫的路程中,骑士们也认识到了真正的自己。 黄志伟:感动各校热烈招待 霹雳州董联会总务黄志伟表示,此活动是为了把霹雳州各所华校联系及团结起来,几天里一路走来受到各校热烈招待,感触颇深。 他认为车队最具挑战的是面对恶劣天气,但无论是狂风暴雨或艳阳高照,骑士心中那团为华教奉献的火仍熊熊燃烧,使他们坚持到底;虽然一些骑士此前对华校不太了解,但经过此番活动后,他们对华教有进一步的认识,也认为华教精神应该继续传承。 他说,虽然这几天面对各种困难,但远比不过维护华教的先辈所面对的难题,希望各华校以各自的经验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江永强:为华教筹款逾50载 长江白咖啡创始人江永强(81岁)是此活动首批带动者,也是元老级的义卖主任。早在50多年前,他就带领一群人一起为独中进行筹款活动。他表示,为华教付出并不会觉得累,因此带着“心动不如行动”的态度举行了此活动。 他说,以前华文教育并不被看好,承受很大的压力;他们会每一年不断地延续举办此活动,以推动大马华文教育。他也希望能在宋溪创办一所独立大学。 李嘉俊:26华中骑行参与2站 现读于美罗中华华中的少年骑手李嘉俊(17岁)表示,在26所华中里,虽然他只参与了两所学校的骑行,但对他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他是因朋友的介绍以及自身对机车的热爱而加入车队,对于此次活动,他感到非常激动与开心,也认为机车运动是帅气且酷的。 罗甄欣&许家敏:兴奋能参与其中 也是车队一员的罗甄欣(15岁,右二)以及许家敏(12岁,右一)表示,美罗中华华中精心准备的膳食很美味,特别是色香味浓郁的百香果果汁。虽然她们因为年龄关系未能亲自驾机车,但也很开心能够成为此活动一员。 罗震杨(17岁,左一)则表示感受到了学校的热情款待,感到非常开心和荣幸。左二是阿里夫。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沙亚南讯)每逢农历新年、过节或新店开张、乔迁之喜等喜庆仪式上,我们都会看见有舞狮和廿四节令鼓登场助兴;但是,对于友族同胞而言,他们究竟对于这方面的中华传统历史、来源及典故,懂得多少? 有巫裔同胞对记者表示,在他们的认知中,舞狮和廿四节令鼓是在农历新年期间才会出现的传统艺术表演。 他们说,一般上,友族所关注的,是表演中的高难度动作,尤其高桩舞狮,也是他们在香港或中国电影中,才能看到的一幕。因此,倘若身边有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就一定会依循锣鼓声寻找舞狮踪迹,一睹舞狮的风采。 “观赏舞狮演出,确实可以振奋人心,特别是在鼓声的加持下,气势磅礴,一整天都精神了。” 但是,他们也指出,至于舞狮和廿四节令鼓的真正来源故事,他们则不得而知了,因为身边的华裔友人也未曾详细地向他们解说。 首次邀请演出 有鉴于此,由《阳光日报》举办的人民嘉年华,也首次邀请华族的舞狮和廿四节令鼓前来加入演出,希望借此将华族的中华文化推广给马来社群,让各族都能互相了解彼此文化。 配合《阳光日报》成立18周年纪念,早前特于7月26至28日,一连3天,在沙亚南Karangkraf集团总部举办一场“人民嘉年华”(Karnival Rakyat);星洲日报则为策略伙伴。 这场隆重且盛大的人民嘉年华,是以“文化融合,绽放精彩”作为主题,旨在让全民“重温”我国独有的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阳光日报》也冀望透过人民嘉年华,向各族、各宗教及各社区的读者致敬。 人民嘉年华设有多项马来民族文化活动,包括传统乐曲、踢毽子(Tating Lawi)、抛掷罐子追追乐(Tuju Tin)、马来民间歌唱舞蹈Dikir Barat、乡村体育(Sukaneka Kampung)、诗歌朗诵(Syair)、传统食物(Riuh Rewang)等,以开放让全民参与。尤其时下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逐渐感到陌生,期盼借以推广这类活动,能让他们重温传统甘榜的回忆时光。 友族围观表演争相拍摄 尽管人民嘉年华以巫裔文化活动为主,不过于7月26日举行的开幕礼,大会也特别邀请马大醒狮团来表演,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介绍给马来社群及国小生等。 马大醒狮团在开幕仪式上,特别呈献廿四节令鼓,响彻九霄的鼓声,吸引许多友族围观,甚至还有不少人举起手机,争相拍摄精彩一刻。 不仅如此,马大醒狮团也在广场上,呈献高桩舞狮表演;尽管演出当下天气炎热,但许多民众依然在烈日当空下,全程欣赏舞狮表演。 当舞狮在高桩上演出时不慎失足,队员从高桩摔下时,围观的友族都给予打气;当舞狮重新爬起又站回高桩之际,大家都给予热烈掌声鼓励。 不仅如此,舞狮也与现场民族“互动”,包括还将可爱的玩偶抛给民众,不少友族大感惊喜,许多小学生也抢着要玩偶。 Karangkraf主席: 让全民了解大马文遗 Karangkraf集团主席菲达勿在开幕上致词说,该集团过去每年都会举办嘉年华,包括去年的“教育嘉年华”也大获好评;今年配合庆祝阳光日报18周年纪念,特别举办“人民嘉年华”(Karnival Rakyat)。 “我们希望今年的人民嘉年华,能让全民更了解和欣赏我国独有的文化遗产。” 她强调,人民嘉年华不仅能让大众重温怀旧时光,也期盼借此提高马来西亚人民的身分地位与尊严。 她说,为期3天的嘉年华文娱活动丰富极了,包括民间传统游戏、舞蹈、华族舞狮、人力车、诗歌朗诵等。 “这些都足以反映马来西亚文化丰富多元的一面。” 沙尔(21岁,打工族) 进一步认识华族文化 “在今天之前,我原本对舞狮的概念是富人给穷人送福气的象征,因为每次好像华人的大日子才能看到有舞狮和廿四节令鼓的表演,还有派红包。不过,经过身边的华裔友人解释下,原来舞狮是驱赶年兽与不详之物的功臣之一;而廿四节令鼓原来还分24个气节,这些都是我们不懂的。 其实,从小到大,我和一些巫裔友人都很喜欢观赏舞狮表演,因为看着表演者在高桩上蹦蹦跳跳,是很考究基本功底的,十分不简单。这样的演出,也和马来武术Silat大不同,而且舞狮的步伐变化多端,应该好好流传。 经过了解,确实让我对华族的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其实我国各族人民都是马来西亚人,多年来无论是巫裔、华裔、印裔或少数民族,都互相包容、彼此谅解,而且携手守护着那份全民团结的力量,必须继续维持下去。” 悦鲁薇达(35岁,自由业) 喜欢了解各族文化 “小时候,我的父母和祖辈就让我接触其他民族的同胞尤其华人,我的家族中甚至也有跨种族联姻的。只是,我还没有机会详细了解华人的传统,但我确实喜欢了解不同种族的文化。 虽然我身边有不少华裔友人,但其实对于华族的文化历史典故等,都很少接触和询问他们到底为何会这样、那样。 我还记得,多年前的‘Kongsi Raya’(农历新年和开斋节一起庆祝),是最吸引我注意力的庆典活动,因为尽管大马国人有着不同的宗教、种族、文化及背景,但共庆佳节足以为我们各族人民提供相聚的机会,以加强团结及友好关系。 正如我之前所提的,我有个开放的家庭,从小到正式进入职场,都与其他种族的友人交往甚欢,而且也让我在社交中更具自信心。不管聊天或在任何需要配合的情况下,我都不会觉得尴尬,十分感恩。截至目前,我有许多不同种族和宗教的朋友,也很喜欢和他们来往。即使有时长时间不见面,但彼此心中还会互相挂念。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社会确实存在有人喜欢炒作种族课题,导致国民分裂,但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和睦且安宁地生活。 我不会理会那些想破坏种族关系的‘煽动者’,而是会继续维护现有的团结与和谐,继续和不同种族的友人包括华人、印度人、卡达山人、锡克族及原住民等,保持友谊。展望我们的生活,能一直和谐美好直到永远。”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星期日,到菜市去买鱼。经过一个鱼摊,一眼瞧见我想买的鱼。鱼贩是个伊班族中年妇女,当时正蹲下身子整理东西,背向着我,于是我叫:“老板娘,我要买鱼。”她转过身就喊:“Oh Cina!”好像没意识到已有顾客站在她背后而惊叫!过后似乎惊觉自己讲错了话,立刻向我叩头道歉。我觉得她的动作很滑稽,便开个玩笑:“我本来就是Cina,有错吗?”她愈加尴尬,频频说sorry。也许,西马的朋友会误以为oh Cina是亲昵称呼,其实不然。 东马的伊班族,有个口头禅“Oh Cina”。手上的东西掉下,就喊Oh Cina!受到惊吓或不好的事发生,也是如此惊叫。据我所知,这不是好话,含贬义,意即:我的东西掉下都是Cina惹的祸,有埋怨的含义。 中学时代,我的同学有不少是伊班族,东西不小心掉下,他们就喊一声Oh Cina! 华族同学不甘示弱地回应:Oh Iban!你的东西掉下,关我屁事?然而,大家都以开玩笑的口吻戏弄对方,并无任何语言冲突。 兴许那个年代,伊班族与华族,对彼此的语言文化,都未有深度了解。庆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以英语沟通,也一直相安无事。 80年代,伊班族开始把孩子送进华小就读,当时他们有如此想法:如果孩子会讲华语,华裔老板才会聘请他们工作。年复一年,进入华小门槛的伊班子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他们越来越崇拜中华文化,也不排斥中华书法、筷子文化及中华习俗等等。有些父母甚至向孩子们学讲华语,华裔子弟也打破种族潘篱,融入伊班文化交流。 教育的普及,促进彼此交流,两族之间已渐渐没有了隔阂,年轻一辈不再对华族有偏见,取而代之是彼此尊重,而那一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Oh Cina”已渐渐被淘汰,老一辈的偶尔脱口而出,立马道歉!我们是明理人,绝不会因一句不中听的口头禅而耿耿于怀。 如今,这口头禅,已成了茶余饭后的日常笑话。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