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央銀行

1月前986點閱
2年前4.7千點閱
2年前5.6千點閱
2年前2.0千點閱
2年前7.0萬點閱
3年前1.7千點閱
3年前1.2千點閱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球中央銀行於2021年買進463公噸黃金,促使2021年黃金需求激增10%。 世界黃金協會(WGC)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黃金需求增加10%,卻因為受到投資人需求疲弱拖累,以致全年黃金總需求量仍低於冠病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根據報告,2021年全球黃金需求由2020年的3659公噸增加至4021公噸,然而仍低於2010年代平均的4440公噸。 [nonvip_content_start] 除了黃金指數基金(ETF),2021年各類別的黃金需求都出現成長。其中,2021年珠寶需求更創下2018年來新高紀錄的2221公噸,增幅達67%,而第四季珠寶多達713公噸的需求,也是2013年第二季以來的新高紀錄,大力提振整體數據。 全球中央銀行於2021年買進463公噸黃金,相比2020年激增82%,全球黃金儲備更因此攀升至近30年高點。 金條及金幣投資於2021年依然維持強勁,年增31%至1180公噸,創下8年新高紀錄。第四季達318公噸的需求量,也是2016年第四季以來最高水平。 黃金ETF持有的部位繼2020年創下874公噸紀錄後,2021年減少173公噸。 相比2020年的每安士逾2000美元,金價已從紀錄高點回跌,目前約來到1800美元左右,大部分分析師預期金價可能持續走低。 在多空勢力相互影響下,世界黃金協會認為,2022年黃金投資或將面對挑戰。中央銀行升息將提升債券等資產的報酬率,讓沒有孳息的黃金相形失色,而黃金具抗通膨的特性,全球通膨居高不下可望刺激黃金需求。 世界黃金協會預期2022年對珠寶、小金條及金幣的需求依然維持強勁,雖然中央銀行將會持續購買黃金,惟相比2021年,速度可能會有所緩和。 2021年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下挫約4%,但全年均價相比2020年則上升2%,至每安士1799美元。 2021年總黃金供給減少1%,降至4666公噸,創下2017年來最低水平。
3年前218點閱
日新月異的技術一直以來都在顛覆全球的金融系統,而隨著全球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對推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顯得興致勃勃,金融系統的下一次顛覆顯然已經開始。 全球金融體系因紙幣於16世紀末的引入而永遠被改變,而現在又可能通過“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而發生另一次不朽變化。 採用日常紙質或硬幣貨幣及加密貨幣某些特徵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預料可以為中央銀行和它們所管理的貨幣系統提供一個現代化的步驟。 [nonvip_content_start]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與我們今天使用的貨幣有什麼不同?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首先需要了解貨幣的分類及其重疊屬性。 以下是貨幣分類法的分解方式: .可及性:貨幣的可及性是決定其在貨幣分類學中地位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現金及通用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都被認為是可以廣泛使用。 .形式:是實物或數字貨幣,因貨幣的形式決定了分配與稀釋的可能性,而未來發行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將是完全數字化。 .發行者: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將由中央銀行發行,並由政府支持,因此與加密貨幣不同,加密貨幣與政府並沒有關係。 .技術: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運作分為基於代幣及基於賬戶的方式。基於代幣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運作方式就像今天的鈔票,收銀員在接受你的付款時不知道也不需要你的信息。然而,基於賬戶的運作方式,需要授權才能參與網絡,類似於使用數字錢包或卡片付款。 從本質上,數字貨幣是今天普遍使用的紙幣的電子形式。因此,它被一些人視為個人在錢包中持有的現金的現代與有效版本。 至於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則是一種像黃金一樣的價值儲存,通過加密來保障。加密貨幣是私有的,由區塊鏈技術推動,相比之下,數字貨幣不使用分散的分類賬或區塊鏈技術。 數字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因此,有政府的全權支持。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超過20%的受訪中央銀行表示,他們在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方面有法律授權。另有近10%的中央銀行則表示,目前正在修改法律以允許這樣做。 發行數字貨幣的中央銀行越來越多,與其他貨幣相比,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有幾個好處。 首先,在美國,零售支付的成本估計佔該國20萬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GDP)的0.5%至0.9%之間。數字貨幣可以更有效地在各方之間流動,幫助減少這些交易費用。 第二,全球仍有很多人被認為沒有銀行賬戶。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為人們在沒有銀行戶頭的情況下進入全球金融系統開闢了途徑。即使在今天,還有6%的美國人沒有銀行賬戶。因此,在冠病病毒肆虐期間,一些美國人因為沒有銀行賬戶,因此沒有收到政府發放的援助支票,約有20億美元的款項沒人人認領。 至於其他好處則包括金融穩定、貨幣政策的實施、提高安全性、效率與穩健性,以及限制非法資金流轉活動。 五國推介央行數字貨幣 81個國家──代表全球90%的國內生產總值──正對建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進行探索。在過去的四年,積極推動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工作的中央銀行已增長到86%,當中60%的中央銀行正在進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實驗(高於2019年的42%),14%的中央銀行朝發展與安排試點邁進。 巴哈馬是目前正在推動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巴哈馬沙幣(Bahamian Sand Dollar)──的五個國家之一。瑞典和烏拉圭已經對數字貨幣表現出興趣;瑞典於2020年開始測試“電子克朗”(e-krona),而烏拉圭則早於2017年便宣佈測試發行數字烏拉圭比索。 中國人民銀行從2020年4月開始進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參與的數萬名公民,花費了20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準備成為第一個全面啟動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國家。 英國中央銀行對不久的將來推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表明不太樂觀。擬議的數字貨幣──英國幣(Britcoin)──至少2025年之前不太可能出現。
3年前70點閱
彭博《全球中央銀行決策展望報告》指新興國家中央銀行,預料會於年底之前掀升息潮,已開發國家,包括美國、七大工業國集團國家都可能按兵不動,而中國人民銀行對升息的立場則趨於謹慎。 新興國家中央銀行料將出現升息潮;而已開發國家中,可能率先升息的是挪威中央銀行。 根據彭博資訊發佈的《全球中央銀行決策展望報告》,包括巴西、俄羅斯、墨西哥韓國和捷克在內的新興國家中央銀行,料將都會提高基準利率。 [nonvip_content_start] 報告指出,除了可能率先升息的挪威中央銀行,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國、印度、紐西蘭和澳洲中央銀行到年底基準利率可能按兵不動。 在這份針對23個經濟體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展望進行的評估報告中,彭博認為,下半年將象徵全球寬鬆貨幣政策時代告終的起點,惟各中央銀行轉向的速度將非常的緩慢。 經濟學家認為,美國聯邦儲備局、歐洲中央銀行、日本銀行、英國中央銀行和加拿大中央銀行,到年底的基準利率都可能按兵不動;而且美國聯邦儲備局、歐洲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和加拿大中央銀行,甚至到明年底都不會升息。 基於各國中央銀行幾乎一致認為,目前的高通膨屬於過渡現象,美國、歐洲、日本和印度景氣預料也將於下半年進入快速復甦階段,彭博經濟學家表示,中央銀行屆時對“過渡”的定義將備受考驗。 挪威將會是十大工業國(G10)中,第一個上調利率的國家,彭博展望報告預計,挪威中央銀行可能會於9月開始升息,到年底累計升息0.5%,基準的存款利率升至0.5%。 挪威經濟復甦的腳步比很多已開發國家快。 中國、印度和南非等“金磚國家”的中央銀行,到今年下半年仍可能將利率維持在目前的水準。 中國人民銀行升息立場謹慎 報告指出,中國的經濟仍未全面回升,民間消費動能依然疲弱,這促使中國人民銀行的立場趨於謹慎。 不過,彭博展望認為,巴西和俄羅斯中央銀行預料會於下半年調高利率,其中巴西可能升息2.25%,利率升至6.5%,而俄羅斯則可能調升基準利率0.75%至6.25%。紐西蘭和澳洲中央銀行的政策利率,則預計到年底時也可能都不會改變。 經濟學家預計,韓國、墨西哥和捷克等其他新興國家的中央銀行,到年底都會調升0.25%的利率,韓國中央銀行可能將利率調升至0.75%,墨西哥上調到4.5%,捷克提高到0.75%。 由於韓國中央銀行將於8月公佈最新經濟成長與通膨預測,投資人屆時可以從中評估韓國中央銀行動向。 另外,彭博經濟學家認為,土耳其或將於下半年降息2%至17%,並可能於第三季開始寬鬆貨幣政策,以回應總統厄多安所施加的壓力。
4年前40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