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乌托邦,是一个国家的理想国。 上世纪中国的五大书局,即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都集中在上海,作为中国出版业的摇篮,书店自然不少,钟书阁、朵云书店都成为了热门景点。我逛过的书店,则大多沿着学校附近的地铁10号线点缀着我的生活地图。 【光的空间 The light space】 ●地址:闵行区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中心7楼701 ●交通:轨道交通10号线 龙柏新村站 新华书店是中国最大的国营连锁书店,上海的这家有个好听的名字——光的空间,由日本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和大部分中国本土书店一样,门口基本上都会摆放他们国家的政治人物有关的自传或传记,算是一个特色。 安藤忠雄把“光”融入空间,大部分面积用于书籍陈列。书店没有为了提高销量而不设计座椅供人们坐下阅读,这里不仅在大厅空间里设置了多个免费的软沙发,如果想要更好的位置,还可以用一杯咖啡的价格到阅读区享受自己的阅读旅行,只要是爱书的人,都能在光的空间里找到自己。 因为羁旅,书多了折腾不动,膝下虽有一只绝育小猫,但他又不能传承我的书柜,所以手指不再摩擦纸张,而是划过ipad电子屏,但那里无法拥有代表我的清醒或困倦、认可或反驳的意识的留痕。 但真想把样书买走! 上海大部分的书店都有样书供读者翻阅。样书被包上一层透明的塑料书皮,贴上标签摆在最前面。样书因为翻动而变厚了很多,手指和页面的摩擦让书里特别的几页变了颜色,让人知道共鸣的思绪在哪里有最久的停留。至少我逛过的书店里,没有一本书的塑封膜被扯开,也没有一本样书崭新地像从未翻阅但却又不折损,对喜欢书的人而言,这简直是一种崇高的爱意。 【茑屋书店】 交通:轨道交通10号线 上海交通大学站 地址:上海延安西路1262号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上海延安西路1262号有些年头,可以追溯到一战结束后拥有96年历史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如果一间书店里同时能够阅读、看展、喝咖啡、购物,那么与其说茑屋是书店,不如说它是一间经营生活方式的数据公司。在脱离实体出版的时代,茑屋书店为趋于虚拟和数据的社会注入了可触碰的真实感。本来打算拍几张照片,但书店挂着禁止摄像的牌子,那么,就完全地用眼睛记录空间,遵守规定吧。 推开书店的玻璃门,咖啡吧台的香气先于一切占据了我。一楼的主题是各类人文社科书籍,兼售咖啡和文创杂物。因为是历史建筑,物尽其用的同时也要做好保护措施,所以书架的中间会突然出现一个用玻璃隔出来的空间,里面是一根螺旋状的大理石柱子,很是有趣。二楼——我想没有人不喜欢踩上去会发出轻轻的声响的木质老楼梯。扶着旋转的扶手走上去,像是穿越到上个世纪去参加一个文化沙龙。二楼正好也是以艺术展览为主,去的那天,正好在举办一场电影展。中国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常常来到这里,想看摄影、书法和绘画的展览不用非得去到美术馆,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隔膜因为书店的关系变得很薄,这对培养国民审美来说是件好事。时尚工艺品也不少,全球限量价值40万人民币的法拉利书、安藤忠雄价值34万的手稿得戴上白手套排队才能翻阅,香奈儿的设计概念展,也会和它的香水一起来到这里。 上海茑屋的客人很多,只来看书的人——极少。它倒像是城市的心脏,年轻人,老人,外地人,本地人,像血液一样回流,又散掉,城市也因为书店而生动起来,尽管不完全因为书。 【naive 理想国】、【author’s room 作家的书房 】   洛克外滩源Rockbund,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在此处交汇,租借时代的建筑群,为上海赋予了历史与现代重叠出的厚重与轻快。2010年成立的年轻出版社——理想国,其书店坐落于繁华的上海外滩,但居然有些难找。它隐蔽于建筑群宽敞的夹巷里——奇怪的形容,然而真是这样。 在收集理想国的资料的时候,许多探店者都提到了它来自两片大玻璃的公共性。《伟大的街道》一书中写到:“最优秀的街道都有一个特别之处,它们的边缘都是透明的,那里往往是公共领域与不那么公共的,或者彻底个人化的私密领域相遇的地方。”理想国一楼由玻璃作为主体,书店便成为外面街道的延伸,公共与私域的界限因为玻璃的质感而削薄、压扁。 理想国的一层主要是阅读区域,一进门就是一排极具吸引力的长桌,让你脑子突然发热马上就要挑选一本书在这坐上一天把它看完。但如果真的这么决定了,那就要先去店里的咖啡吧台买一杯意式咖啡。但如果买得太久,长桌就会被书本、笔记本和戴着耳机的年轻人全部占满,没有你的位置了。书架上的书都是理想国自己出版的,弧形的空间让墙体变成储存书本的洞穴,挑书的时候,好像在挖宝藏。 上海的书店是咖啡味的,几乎每一间都有咖啡。书不便宜,要每个来书店的人都带走一本肯定不现实,所以即使不设立消费门槛,大家还是会主动地买上一杯咖啡,书店经营起来也还有些流水。我决定到理想国开在楼上的“作家的书房”去喝一杯。 上至二楼,感觉误闯了《繁花》剧组的公寓片场。门,我猜是橡木的,镀金的把手和墨绿色门帘,又让人觉得走进去的是泰坦尼克号的豪华大厅。这里是香槟色的,光线更加浪漫。张爱玲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间公寓,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也是许多作家的故居,他们都喜欢公寓。 我选了一个面对大理石吧台的位子坐下,吊灯闪烁着五颜六色的酒瓶和高脚杯。我想夜晚的作家的书房也不应该只有阅读和写作,只是接到这份稿件邀约的时候正是塞满考试和实习面试的期末,所以暂时推掉了这场自己约自己的酒局,喝点咖啡吧。 店员提示我点餐的二维码贴在了桌上的墨水瓶背面,瓶里还插着根羽毛笔。我扫开二维码看菜单,才知道前滩的咖啡是会把人弄醉的——付完这78块人民币的账单,我的灵魂微微颤抖——或许颤抖的是钱包。我果然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人,区区一杯78块的咖啡就把上海的纸醉金迷勾勒得如此立体。 上海总是有腔调。我不是什么美食家,如果把还不及刚刚付款零头的罐装咖啡和这份特饮摆在我面前同时品尝,我也不可能尝出它们的差价。所以我决定享受它被端上来的时候底下的精致托盘,享受我脚下的实木地板,享受精心设计过的灯光明暗,享受这寸土寸金的上海滩。 格算。(上海话“划算”) 不久,我的78元就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我身边。店员介绍它:日式焙茶粉为基底,加入深烘焙的咖啡增加香醇感,搭配燕麦奶和淡奶油提高特调咖啡的醇厚度,再撒上抹茶粉作为装饰,更加贴合了书名。一起来到我的桌前的还有它的灵感来源——日本观念摄影大师杉本博司的文学摄影集《直到长出青苔》。之所以点它,是因为我也爱青苔,没想到就此认识了一位大师。 书中收录了杉本博司自1974年以来所有的代表作品,书名来自《万叶集》。在他的镜头中延续、表现了日本文化万物的凄美与物哀,东方美学与哲学结合呈现。他写到:“时间,有着压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蚀力量,以及将所有事物归还土地的意志。能够耐受这些而留存下来的形与色,才是真正的美丽。” 一本书没买,但能用一杯咖啡去知道一本好书,也是赚到了。理想国这样介绍自己:“以优质书籍的出版为原点,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将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与观念公之于众。”印象里,理想国是前卫、直接的,它有盈利的野心和能力,也出版好书。 离开外滩,地铁带我回到熟悉的校园和小小的出租屋。海派文化把这座城市浸润成精致的样子,然而我只是来念书的普通学生,只能不远不近地看一眼它的繁华,然后仍过我的日子。 不过,感谢款待,霞呀侬。(上海话“谢谢你”) 【复旦旧书店】 地址:伟德路88号 交通:10号线,江湾体育场 复旦旧书店已经有24年之久,两次搬迁,仍离复旦很近。店长张强从收旧书摆路边摊开始,后来开了自己的店面。张店长说:“因为大家都管书店叫‘复旦那儿的旧书店’,那就叫复旦旧书店吧。” 书店面积不大(我甚至要说它狭窄),装修简单,和其它的书店大不一样。游客一般上也不会想大老远去一个售卖二手书、没有座位、挤满大学生的书店去吧。但我还是想写它,毕竟写我在上海逛书店,总要写写去得最多的那一间。 记得第一次和室友晚餐后散步至此,一进门,书架、楼梯、目光所及、我的脚边,都是书,乱糟糟的。旧书店的书少有刚印刷出来的新油墨味,霉味从二楼往下飘,店里最古老的收藏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打折的二手书总是有人要,但有一些书,似乎整个世界都不再需要它们,所以就用绳子捆好,永远地堆着。逛了很久,但因为没有目的,所以什么也没有买,只记得旧书堆积如山。 之后再来,就是为了用最低的价格去知道《什么在决定新闻》,发现放得发霉的《论犹太人问题》,顺便抖掉角落里缄默了一万年的《雷雨》身上的灰。第九版《发展心理学》的译本或许是太新了,店里竟没有。正版实在太贵,一念之差购入了只有原价五分之一的劣质盗版书,占了作者、译者和出版社的便宜,觉得自己像水沟里的老鼠似的,简直现代孔乙己:“偷”书……那能叫偷么……真没办法,那么贵的教材一学期要买好几本,我心想,等发财了再把正版都买一遍,就当收藏我的青春岁月,这样我也就不算剽窃知识劳动成果的小人。 以书店的名义 人类越来越忙。其实看书的人并没有我想像的多,实体书读者自然更少。流行病时期更有九成实体书店暂停营业,四成书店在2020上半年收入下降了50%,这加快了中国书店的转型过程。从售卖传统出版物,到复合型零售模式,上海的书店及出版业是中国书店形态变化的缩影,印刷媒介作为人们视觉的延伸似乎已经得不到满足,于是书店也完成了听觉、触觉的延伸。上海连走路都要快,所以去书店不能只去书店,书店里不能只有书——最好是能一边等约好的人之前,一边听音乐,安静地看一会书,买些文创,再把生意在有书有咖啡的桌子上谈成那是最好。 我不知道理想的书店到底应该长什么样子,或许还缺一只猫。让书店赚钱吧!至少还有书店。就像现在,走进一个叫做书店的空间里,人们听音乐,研磨咖啡,调酒,欣赏艺术。晕黄的灯光里,人们社交,人们看书。 相关文章: 【我在丹麦逛书店】吴岫颖 / 我想慢慢找回年少情怀 【我在香港逛书店】去香港,可以逛哪些独立书店? 【我在狮城逛书店】来到新加坡,先去一趟图书馆吧!
2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4月前
​01 / 我们回母校同唱一首歌 4月23日是世界书香日,一打开某个网站,就出现了下列这段文字: 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 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 当你沉浸其中感受阅读带来的能量 你能听到 雨打芭蕉 花鸟蝉鸣 你能看到 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 在书里 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 去读书吧 这是与自己对话最好的方式 去读书吧 书山有路 诗和远方一定不远 一起去读书吧! 自1995年11月23日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列为“世界读书日”后,每年在这一天,就有不少相关的书讯或活动公布,记得2017年,中国福建少儿出版社为我出版的《爷爷的故乡》曾列为当年书香日“品读节童书类”20本中之一,记忆深刻。 最近有则新闻引起我的注意,就是中国公布的《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这份白皮书中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7亿人,人均电子书年借出量近15本,阅读量还真不少(现在数字肯定增加)。 就在大家慨叹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之际,原来还有不少人在看书,只不过阅读的方式改变了,将实体书改为电子书。这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会持续,而且慢慢会成为一种主流。我们不能说是好与不好,这只是一种阅读方式的选择。 或许现在依然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要读书? 于是,难免又要搬出一些名言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例如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也许过于文绉绉了,还是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得贴切: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就是这么简单。 前来香港时,顺便带了三本去年10月底出版的新书:《世事如云任卷舒——我的人生》,准备送给三位在港的学姐、学长。 没想到他们收到书后的第三天,其中两位就给我来了电话: “凤喜,你的书我已经看了三分之二了。” “哗,这么快?”八十多岁的人了,这样的看书速度还真让人意外。87岁的学姐(我大姐的小学同学,我中小学同班同学的姑姑、她们全是中化的校友,后来先后前往中国继续学业)说:“你书中描绘有关童年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依然勾起了我对第一个故乡的美好回忆,你里边所描述的,也是我曾经经历过,因此看了特别亲切,很有共鸣,也很感慨,那些几乎遗忘的故乡的人和事,仿佛昨日,历历在目,读着读着,不舍得放下。”听到这里,不期然奔出费玉清唱的〈一把泥土〉: 这把泥土这把泥土,祖先耕过敌人踏过你我曾经牵手走过 这把泥土这把泥土春雷打过野火烧过杜鹃花层层飘落过…… 是的,不论你身在何处,岁月流逝,对故乡的一景一物,总是令人难以忘记。 另一位85岁的学长陈功保,是我同班同学陈功安的兄长,也感触万千地说: “你描述在母校求学的部分故事,让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校歌来:巍楼高峙麻河旁,东序西庠柔佛最高学府,培植桃李门墙,英才辈出,巾帼流芳,中华教化化南邦…… 唱校歌时 心潮澎湃 “都说校园生活最美好,虽然高一时就离开了,但母校的一切,依然深深地存放在我的脑海里。”他还说当时的校长,正是名书法家陈人浩,教师徐其礼,后来也当了母校的校长。 本身何尝不也如此?离校一甲子(60载)有多,每在一些特别场合唱起校歌时,无不心潮澎湃,有一种泫然欲涕的感觉。 中化校歌,歌词充满中华文化的精髓,歌曲优美,这是1947年为了迎接学校创校35周年校庆,由在校任教的陈应时与戴国水老师合作谱写。 “第五任已故林鸿图校长描述道:戴国水老师所谱的曲子,抑扬顿挫,充满活力。难怪我们每次唱起校歌时,都唱得激昂慷慨,神采飞扬。这也正是中化校友聚会时唱校歌的写照,可见中化校歌是联系全体中化人的精神纽带,长存于每个中化人。”(引自春媛:〈中化校歌的涵义〉) “母校将于6月30日为综合大楼筹款,举行校庆111周年万人宴,回去吧,趁着有生之年,回去参加这个盛会,让大家再一次高唱同一首歌。”我趁机跟对方透露了这个好消息。 02 / 书,是一帖秘方 书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确实是。 一本书出版后,当然希望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阅读,至于它是否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还真说不出。前提是,让阅读成为悦读。80年代初,我在香港访问了著名报人和作家农妇(孙淡宁)时,当时不少少女都在迷琼瑶小说,许多家长和师长都为此感到担忧,认为会被“洗脑”。 在访谈中,这位资深报人却独排众议,认为不需要禁止:“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们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代入书里的那些美好的爱情,还有白马王子,读起来就很开心、很愉悦,至于她们未来会不会遇到这样的爱情和对象,那已经不重要了,为什么要禁止呢?(大意如此)”。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我想她的原意无非就是要强调愉快的阅读。 从少到老,看书很杂,无形中也帮了当年主编综合性的刊物《中学生》一些忙。当然,专业人士阅读一些业内有关的专业书籍无可厚非,但我知道好些有成就的科学家、音乐家、演员等、他们除了本业之外,其他的知识都很丰富,例如杨振宁、吴健雄、傅聪、赵丹、李雪健、陈道明等。 前面说过,书,是疗愈心灵创伤和驱除寂寞的良方;书,除了增加知识外,还可以为你揭开很多迷惑,例如我对中国著名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古典文献鉴定家,启功(据说是雍正的第九代孙)好奇之极。他不但历经各种磨难,还能享受高寿(93岁),特别是对他仅受过中学教育,后来还成为了北师大的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在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年代,他却能“因祸得福”靠读书和校注《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度过那艰难的岁月,且乐在其中。 最反对温习烦恼 从图书馆借来《启功传》后,终于对这个传奇人物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掩卷之余,单是下面这段文字,就让人受益不浅:“人的一生主要是‘过去’和‘未来’,现在是很短暂的,很多故去的事情,还想它做什么呢?要多想想未来。我幼年丧父、中年丧母。老年又失去老伴,没有子女,但很舒服,什么牵挂也没有了。当‘右派‘不许我教书,我却因祸得福,写了许多文章。幸亏有那么多曲折,让我收到了足够的锻炼。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有许多因素,遇到挫折时我不会生气。我最反对温习烦恼,自讨不痛快干什么?” 好一个“我最反对温习烦恼”。有人说,很多时候一本书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同样的,书中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就会让你醍醐灌顶,这就是书的力量!
6月前
看标题,大家或会问: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与“书”有何关系? 答案是“有”,而且文物馆还肩负两大任务:卖书与出书,为普及及提高在地历史教育略尽棉力。 创于2009年10月3日,迄今已迈入第15年的该文物馆,一直以来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动这两项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不过,基于该馆扮演的角色,出售与出版的书仅限文史类,而且多与柔佛,尤其是与新山历史有关。 这方针的贯彻,使到了文物馆成为新山仅有的专门营运新山史料类书籍的中心。 在电子网络时代,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无法阻挡,纸媒如报纸与书本受冲击最大,影响所及,报纸的销量不断下跌,书店关了不少,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在过往想在新山购买在地出版的文史类书,真不容易。部份附设书籍贩卖部的大型百货公司的书架上,少有辟这一类新山文史类书籍摆卖角落,几家本地华文书店也难得一见类似的书籍。 至于出版这类书的新山华团与作者,往往是通过个别半卖半送的方式推送出去,最后还是积存多多。 不过,在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的营运中心山现后,既给喜欢阅读文史书籍的爱书人有一个找书的去处,同时也令这类书有一个得以长期“消化”的管道。 以出书而言,至今为止,以该馆名义出版的书籍计有下列5本: 1.【老东西也能跳舞,文物馆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何朝东、安焕然。 2.【陈旭年与文化街】,主编:吴华、舒庆祥。 3.【孙中山与柔佛】,主编:安焕然、吴华、舒庆祥。 4.【柔佛义兴史料集】、主编:吴华、安焕然、舒庆祥。 5.【天猛公与柔佛及新加坡的发展1784-1855】,作者:卡尔A•卡罗基,译者张清江。 这5本书分别出版于2010年至2017年间,销路不错,如【陈旭年与文化街】、【孙中山与柔佛】、【柔佛义兴史料集】,内容都与新山华人息息相关,时至今日仍有人在找,而【柔佛义兴史料集】还一版再版。 文物馆还出版6本年刊,从2018年到2023年,每一年年刊都有一个主题,现将历年主题列下: 1.2017年:“义兴、古庙与华人社会专题”,主编 :白伟权。 2.2018年:“港主与地方社会”,主编:白伟权、莫家浩、庄仁杰。 3.2019年:“柔佛百年华文教育”,主编:莫家浩、白伟权、庄仁杰。 4.2020年:“义山与华人社会”,主编:庄仁杰、莫家浩、庄仁杰。 5.2021/22年:“民俗与民间文化”,主编:廖筱纹。 6.2023年:“新山与聚落研究”,主编:黄燕仪。 上述年刊现已远销至吉隆坡及台北等地。配合2023年新年刊的出版,文物馆已计划不日举行一场推介礼,同时举办“新村”座谈会,敬请各界垂注。 在文物馆内,也出售新山华团与个人出版的书籍,如【新山历史图片集】、【柔佛新山华文史料汇编】、【柔佛华侨殉难义烈史全集】、【郭鹤尧传】、《 锦华文集》、《甘蜜再现柔佛》、《士姑来华人地方史料汇编》、《惹呀坡新旧事》、《吴华文史选集集》等。 这些书籍或许年代较为久远,也还有人会购买,文物馆不会嫌弃这类书籍,总让它最后有新的主人。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每月平均参观人数约1500人左右,以周末及周日居多,自政府放宽免签证措施后,到来参观的中国游吝日愈增加。文物馆出售的这类书籍的流向,都以到来参观的人士为主,亦有闻悉新书出版而特地前来购买者。 一般上,以新出版的书籍最受欢迎,笔者出版的【新旧对照,新山故事】一书,于2023年12月30推介后即在文物馆出售,不到4个月内已卖出将近80本。本书仅在文物馆一家摆出公开出售,由此足见,文物馆扮演角色的声名已深为人所知。在这中心,也是能一起买上6本由文物馆出版的年刊最齐全的地方。 谨此希望各界在这网络风行的年代,大力支持文物馆这营运中心的发展。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7月前
11月前
1年前
黄昏时刻,男子推门进来,说他有一个可以写成精彩绘本的故事,询问我们能不能把他的叙述写成内容。然后,他兴奋的说了这段经历。 “是我朋友的故事。他最近搬家,挖出祖父留下的大盒子,本来以为里头会是一些老人家的旧东西。打开来后发现一张老地图,这地图很大一张,有标明槟城海域和地名,写明是日军藏宝图,不知道真假,但看起来不简单。他拿去给大学讲师鉴定,讲师说老地图是真的,出自四五十年代,很可能有宝藏。那这故事可以从乔治市开始说,说一个年轻人拿着这张地图,顺着槟威海峡,开着船去探险寻宝……”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相视而笑。书店临关门前,他跟我们要了名片再说BYE。不确定他会不会再来,但确信他会把这个故事重复说给其他人听,直到他认真执行出版计划。 大热天的中午,英国来的优雅老夫妻,湿了衣襟走进来。我们的小空间不华美很原始,两老还是找到感兴趣的书,带走书写本地原住民野菜食用故事、槟城海岸生态记录和街边小食食谱书。 “我小时候住在丹绒武雅山头上,山上有一间学校,父亲在英军里服务,我们一家60年代才回归英国。”妇人幽幽说回忆,似有无法割舍的南洋魂。 自从工作室楼下设了“岛读”独立书店以来,面对读者,多聊几句,仍存乐趣。本地阅读风气一直低迷,绝大部分人去书店是为了买文具和杂物。对于独立书店,我们还常需解说,这里没卖参考书。 尽管独立书店的存在看似浪漫,现实却又如此骨感。网上搜一搜独立书店的关键字,几乎没有什么乐观阐述。甚至经营独立书店的主人会无奈预告:“独立书店倒闭是正常的,不倒闭才不正常。”朋友也会问:这么难,为什么还开独立书店? 我想,原因很纯粹,就是在追寻独立书店该有的独特氛围和独立精神。除了独立的主张,它不仅仅是特选书籍的陈列展示,还是一个经常带来很多奇遇机遇的所在。 由于书的数量不多,所以在选书时,必须认可它。那些能打动自己的书,才会打动别人。至于生存法,简单的来说,最理想的是,把书的内容做好,在流量的基础上再提供大家需要,同时也能赚到钱的业务,慢慢调整收入结构。 建立读者与书店之间的情感连接,是每一个独立书店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要不然,就凭这点小空间,如何让人们舍弃方便的网购和大书店的舒适,跑到这里来买书。当然,密切参与在地精神文化生活,期望在读者心目中,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那就最赞了。   更多文章: 张丽珠/返乡青年 张丽珠/木棉道 张丽珠/COEX村民记 张丽珠/谁的年味
2年前
也不是没有试过网购书籍,但和逛书店买书不同,我很少能够在网上漫无目的的游览中找到自己想买的书,只能透过预先准备的采购书单,在搜寻栏里一一键入书名,把书找出来完成下单,过程干脆高效,但完全失去了“发现”的乐趣。像照片里的书影就是最近在两家书店入手的战绩,走进书店时我完全没想过会买这些书,但在摸一摸翻一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惊喜,那些平时不在视野内的内容便是这样进入眼帘,引起好奇,这是大数据操纵的网络世界所无法提供的。 基于以上的原因,网络再便利发达,我相信实体提供的经验仍无法被取代──不仅是买书,也包括阅读。只是这样的想法有些“老派”,有时难免还是会引来“不合时宜”之讥。 无远弗届的网络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无论是资讯的传达和获取、生意的经营方式,都比以往来得更便捷许多。未来一直来一直来,怎么能让人不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人工智能的进步,更是发展到可以代替人类创作艺术作品,虽然很多人都说人类情感的“温度”是机器无法复制的,但想深一层,网络世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解构”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比方说,上一秒还沉浸在乌克兰遭战火蹂躏的愤怒和哀伤中,接着手指一滑,下一秒便为度假好友共享美景和美食的欢乐气氛所感染,这样的情绪转换,久而久之,难道不会人格分裂吗?许多的感受即使再真实、情感再有温度,会不会也开始变得何其廉价而矫情犹不自知? ──仿佛有某个环节开始松动、剥落,迟早坍塌成废墟。 如果连情感都存疑,那还有什么是真实的?我们的价值体系──公义、廉能、民主、人权、诚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我们以往相信的事物,还能靠什么来维持? 2023年元旦的这一期跨年专题,便从这里发想。《活力副刊》从过去一年发生过的司法案件、政治发展、网络和打工诈骗、土崩水灾、网红代言风波、NFT和元宇宙前景、教育艺文等事件,回顾荒诞的现实究竟如何颠覆了我们向来认知的事物,反思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相信?这些提问也许有答案,大部分无解,无助于阻止更大的崩坏到来。 那还能怎么办呢?就像我相信不合时宜的“老派”永不过时,答案也许很简单,许多大师、GURU开课收你十千八千,所要教会你的,也不过就是类似浅显的道理而已,而我以下要告诉你的,免费── 我们可以从安华和梅西说起。安华拜相和梅西登上“球王”宝座,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如果有那么一点励志的意义,那大概就是他们的坚持了。凡人都是因为看见了才相信,而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则是因为相信才看见。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相信的信念,即使在更大的崩坏到来之后,便有还能坚持下去的力量。   更多文章: 梁馨元/趁着雨季做记者 梁慧颖/Oh my 尬聊 陈星彤/初来乍到,大家最好奇的是___ 叶洢颖/我参观了首次对媒体开放的JDT
2年前
2年前
来自北京的哈佛大学毕业生庄子葭,号称中国第一批读绘本长大的小孩。她从高中开始推广儿童阅读,透过成立学校社团、经营公众号和到贫困地区设立图书馆等方式,希望为儿童文学之路点亮一盏灯。 她目前利用一年时间造访世界各地,展开名为“谁在为儿童阅读?”的探索之旅,第一站来到了马来西亚。 子葭是美国布林莫尔学院比较文学系毕业生,大三时曾经到英国牛津大学交换一年,学习儿童文学与电影,2022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所毕业。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引进绘本之际,北京姑娘子葭也差不多在那时候出生长大,所以称得上第一批读绘本长大的中国小孩。 她今年刚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所毕业,不久前在马来西亚待了整整一个月,展开一项名为“谁在为儿童阅读?”的项目,一方面观察这里的儿童阅读风气,另一方面从她自身的阅读经验,分享儿童阅读的意义。 先来说一说她的阅读经验吧!她小时候的阅读量是现在的她望尘莫及的,如果要说印象最深刻的绘本,那就是让她迷上写信和收信的《小老虎,你的信》,还有激发她表演欲的《犟龟》。这些绘本延伸到生活跟她产生连结,都是很美好的童年回忆。 上了小学后,她过渡到文字书,当时读很多欧美还有日本的作品,当然也读中国书,例如杨红樱的《女生日记》、《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在当时非常受欢迎,“不读就会被潮流淘汰。” 当年的故事,今天的知识 那个时期,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叫巴德,不叫巴弟》。这本书荣获纽伯瑞文学奖金牌奖,背景设定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书里提到无家可归的人联合起来建立“胡佛村”,但她当时并不知道胡佛村到底是什么,直到初中历史课学到大萧条那段历史,才终于明白原来胡佛村是讽刺当时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这是她其中一次神奇的阅读经验,“当时感觉茅塞顿开,小时候读到的故事跟之后的知识有所联系。” 不过,如果要说她小学读过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则要数《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是一本成长小说,她可以说是跟主人公法兰西一起成长,“每个年龄段都会从法兰西身上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不仅如此,法兰西祖母说过一句话——“自个儿开悟这不是好事吗?首先全心相信,后来又不相信,这也是好事。这样七情六欲变得更饱满,更绵长,跟着一起长呢。”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年少的她,认为自己现在是个情感充沛的人,大抵都是当年那些阅读经验造就了今天的她。 高中时期: 创立社团推广儿童阅读 她用“很幸运”来形容小时候的阅读经验,因为曾经以为身边同龄人都是跟她看一样的绘本长大,可是长大后才惊讶发现,原来很多同龄人并没有这样的美好经历,所以她有了想要推广绘本的想法,希望更多小朋友也能读着绘本长大。 她高中就读国际班IB课程时,创立一个叫作“点灯人社”的学校社团,除了在学校办活动,也参与中国快乐小陶子流动儿童图书馆的项目,趁周末到公园或社区摆摊给小朋友读书。快乐小陶子的理念她非常认同,即“中国孩子缺的不是书,而是带领孩子阅读的人。” 高中时期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她重新跟一个人联系上,这个人是中国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阿甲是儿童网站红泥巴村的创始人,她小时候曾经参加过红泥巴村的活动,高中时因为社团关系跟阿甲重新联系上,自此以后,她只要有关于童书甚至人生的疑问都会向阿甲请教。 大学时期: 参加公益项目 为贫困区儿童设图书馆 大学时期,她就读美国布林莫尔学院比较文学系,大三时曾经在英国牛津大学交换一年,学习儿童文学与电影。本科毕业后,她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修读教育设计创新与科技专业。 她读大学时仍然积极推广儿童阅读,当时她参加“梦想行动”,这个组织致力于改善中国贫困地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她去了甘肃平凉一所幼儿园待了差不多一个月,协助这所幼儿园设立图书馆。 有件事情她特别感动,这所幼儿园有一位老师非常用心,疫情期间自个儿在家录制了一百多期的有声故事发给学生,好让学生在家也能听故事。 关键人有影响力 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也改变对推广阅读的理解,因为她以前会认为要推广阅读就要去影响很多人,但志愿者能够做的事其实非常有限,这位老师让她知道原来只要去影响一位好老师,他的力量也许会更大,能够影响更多学生。换句话说,“我们要做的事情可能不是说要把书带给多少小朋友,我们是要找关键的人,然后告诉他们推广阅读的重要,就会扩大影响力。” 此外,大学时期她和另一位女生共同建立一个公众号,叫“童话与绘本之森”,作为分享儿童文学知识还有交流的平台。有了这个公众号之后,她慢慢接触到更多机会,例如翻译书籍、写导读和采访做童书的人。 大马行程: 赴IBBY大会、当志工、拜访相关组织 此次来马来西亚,她获得美国汤玛斯·J·华森基金会资助。这笔奖学金资助毕业生用一年时间造访各地完成自己的项目,马来西亚是她这趟探索之旅的第一站。 她选择马来西亚,是因为国际儿童读书联盟(IBBY)最近刚好在布城举办国际大会。IBBY是国际安徒生奖的评选单位,她一直都想去IBBY大会见识,这次终于有机会。 此行她大部分时间是在甲洞小绿洲图书馆当志工,因为她想了解像小绿洲这种非营利的民办图书馆到底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她原本以为只是在图书馆当个小帮手,但小绿洲的人非常热情,带她去拜访雪隆其他同样推广阅读的组织,所以她也认识了社区关怀工作室、绘本雨林协会、爱美乐图书馆、长颈鹿图书馆和嘉轩绘本工作室,还去参观了公立图书馆。 期待绘本读者,长大成创作者 她逗留马来西亚的日子说长不长,不好意思评论本地的阅读风气。但是就她这二三十天走访各地的观察,发现公立图书馆的成人区虽然没什么人,但儿童区的使用率蛮高,印象深刻的是雪兰莪州立图书馆,一群小朋友在一位小哥哥的带领下在小舞台跳舞和深呼吸,气氛非常热闹。图书馆这般情景让她感到“很神奇”,因为外国图书馆一般都会要求大家保持安静,少见这种热闹场景。不过如今回想起来,她觉得图书馆热闹一点也许也是挺好的。 她也有留意本地小孩在看些什么书,觉得这里的新书挺跟得上外国市场。至于本地原创图画书,她认为吸引人的故事不是没有,但许多都倾向于教育意义或是说教的意味,排版和印刷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无论如何,她认为这是正常的发展趋势,因为中国早期的原创图画书也是这个样子,慢慢才会越变越好。 想孩子阅读,家长先做榜样 在IBBY大会上,她跟一位韩国参与者交流时问起对方,为什么韩国图画书近几年在国际上屡获大奖,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对方说,这是因为韩国目前的创作者都是读图画书长大的一代,他们的作品自然越来越好。因此,她相信无论是中国或马来西亚,等到看绘本书长大的一代成为创作者,之后的原创素质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在马来西亚的这些天,也有一些本地家长向她请教,询问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她的回答是首先家长本身要阅读,尤其绘本的意义就是亲子共读,家长伴读一方面是帮助孩子了解书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促进亲子关系。“如果自己不读书,光要小朋友阅读是不太可能的。” 绘本推荐 离开马来西亚之后,她的下一站是意大利,接下来想去德国和日本。如果有机会,她还想回来马来西亚,毕竟这次的视野范围局限于吉隆坡一带,她希望多了解马来西亚其他地方还有其他族群的阅读风气。 推广儿童阅读这件事她已经做了好些年,但她依然谦虚把自己定位为儿童文学爱好者而已。总是一脸灿烂笑容的她,不讳言不是没有厌倦的时候,但一路上遇到很多好人好事让她重新燃起热情,“所以坚持到现在”。 【新教育】请她为本地读者推荐绘本,她列出的书都是近年在外国备受好评的作品: 《西洋菜》 此书荣获2022年绘本界最高荣誉凯迪克金牌奖。作者和绘者都是华裔,透过美国路边不起眼的野草,讲述华裔移民家庭的故事。绘画融入中国水墨画元素,兼具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精髓。 《春福》 这是中国原创绘本,内容跟春节有关,故事和画风都很优秀,不会流于说教或硬销传统文化。 《青蛙和蟾蜍》 非常经典的桥梁书,叙述青蛙和蟾蜍这一对好朋友在生活中的种种趣事,故事短小但文字优美流畅。 《我说话像河流》、《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 这两本书的创作者都是席尼·史密斯,席尼·史密斯乃绘本界近年炙手可热的新星。《我说话像河流》描绘一个口吃男孩的心路历程,《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则是从孩子的视角讲述如何在大城市找到回家的路,特别适合城市小孩阅读。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nd Will Be So Much More》 这本书从地球诞生开始说起,每一页大小都不一样,对时间的处理非常巧妙,会让人反思自身在时间长河里的位置,画风也非常美丽。   更多文章: 钢骨森林里的森林学校 Ohoh The Panda熊猫为老师发声  舞蹈科学科系,舞者的身心后盾  你的援手 改变他们的命运
2年前
陈头头 / 推荐书:约翰.伯格 《留住一切亲爱的——生存.反抗.欲望与爱的限时信》 像一万只疯鹿的迷途 这世界 喧嚣的流血 有一种清澈慈悲的 注视—— 伯格先生的眼睛 如同在闷窒绝望的围篱外 远远的 还有人看见你的抵抗 而没有 别过头去 曾翎龙 / 推荐书:毛姆《马来故事集》 这些在我未及出生的土地上写下的小说,把我推回“故事最大”的悦读时光。 方路 / 推荐书:《朵拉研究资料》袁勇麟主编 朵拉以一生的创作呈献她的才华,也从相关研究她取得的丰硕成果,对照其一生的付出和努力。朵拉是幸运的作家,且值得得到更多的关注。 贺淑芳 / 推荐书:安娜.伯恩斯《牛奶工》 《牛奶工》的繁复,不是因为句子,而是因为叙述声音的行走曲线,岔、断、倒转、跳跃、时时停下,这里那里展开跟主线无关的枝节——人们的谈话内容、创伤、忧郁、炸弹、死亡、性、婚姻、叛军、对叛军的崇拜、对阳刚气质的崇拜、对女性主义的贬低(她们通常是被归类为神智失常者之一)。小说极尽繁复能事地展现了语义复杂的情况,飞出了“这边”与“那边”简单二元对立统辖的窠臼。如同天空不是只有蓝色的,天空有许多颜色,有时甚至青色。安娜燃烧当然是从此时,这当前的意识来写作的,写出《以父之名》(注)没看到的东西。欲罢不能。 ☉注:《以父之名》是1993年的英国电影(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改编自某宗北爱尔兰的冤狱事件。 卢姵伊 / 推荐书:《微型出版的工作之道.一个人大丈夫》西山雅子编 如今,风来去也快,抓摸不定,也有什么暗暗松动了。书像是古老的载物,繁多的书却是新的生活。小出版社里编辑独行,为了与人真正的相遇。 延伸阅读: 【4.23书香日特辑】我的字迹,我的书(上篇)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