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二战

7小时前644点阅
9小时前888点阅
(昔加末3日讯)巫统巫罗加什州议员拿督扎哈里沙礼表示,从丹苑花园至金马士峇鲁地区已有许多改变,而他也将拨款2万令吉在巫罗加什二战断桥设壁画。 扎哈里沙礼也是柔佛州农业、农基工业及乡村发展委员会主席拿督扎哈里沙礼。他昨晚出席巫罗加什州选区举办的乙巳年新春团拜时指出,有关当局耗资15万令吉在丹苑花园往姆阿詹沙的路口设置地标。 “从金马士峇鲁往昔加末也已经变得明亮,至于在巫罗加什,政府拨款25万令吉为二战断桥进行布置。我也将拨款2万令吉在二战断桥设壁画。” 他说,巫罗加什新村大街去年首度挂上红灯笼,当时有些人不看好,但今年扩展至二战断桥。 “今晚的新春团拜也是我在去年所允诺的,我当时答应设100桌餐饮,但若我知道今天的人潮会如此之多,我肯定会增加。我将在明年加设至150桌。” 与此同时,巫罗加什村长陈联宗指出,乡委会与村民去年开始设年饰,这并不只是为了华裔,而在于巩固各族融洽关系。 “我看到扎哈里沙礼在社媒上遭受批评,我感到非常心痛。他不仅只是与华社同庆佳节,他也与其他种族一同庆祝各族佳节。” 他促民众要珍惜像扎哈里沙礼般关注人民的领袖,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 马华昔加末区会主席徐安岄和马华昔加末市议员卢玉莲也出席昨晚的活动,大会也设有丰富的幸运抽奖环节。  
2星期前194点阅
2星期前299点阅
3星期前2.6千点阅
3星期前1.8千点阅
1月前2.8千点阅
2月前2.6千点阅
2月前1.2千点阅
3月前396点阅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加入二战。张忠栋在《胡适五论》提查尔斯.A.比尔(Charles A. Beard)分析胡适角色。比尔长期反战,不满美国被卷入战争,认为中日交涉失败,实由于胡适影响。 二战爆发时,美国朝野都有共识,不涉入亚太局势。欠缺历史渊源,虽然同情中国,但是他们了解不深,关注点只限欧洲。胡适接任大使时,武汉、广州相继陷落,战力让人怀疑,蒋介石希望美国慷慨借款,美国瞻前顾后,担心血本无归。中日实力悬殊,中国以牺牲局部土地为代价,拖延时日,消耗敌人,寄望胡适增强美国对中国的认同和信心。 莫高义在《书生大使:胡适出使美国研究》说胡适运用一切方式和力量推动美、日交恶,他一心一意把美国带入太平洋大战,和中国同处一方。胡适在演讲中阐述日本经济虚弱本质,强调中国虽然遭遇困难,但是凭着誓死抗战的决心和士气,必然取得胜利。 胡适出任大使消息传出时,日本《东南报》发文,建议日本委派在美国文学界有影响力的鹤见祐辅、口才出众的松冈洋右和前外交大臣石井菊次郎三人使美,抗衡胡适的说服力和国际地位。日本不希望中美关系加强,他们高度关注胡适演讲内容,1940年10月《日本时报》发表社论,批评胡适污蔑日本皇军,鼓动美国人民仇恨日本,意图让两国打仗。 胡适鞠躬尽瘁,不放弃任何空间,包括通过他领取荣誉博士场合。他一生获得35个荣誉博士,三分之二在出任驻美大使期间。国民政府不少人批评胡适舍本逐末,只顾虚荣。张忠栋认为追求成效才是胡适意图:“他各处拿学位,面对各著名大学众多的毕业生发表演讲,和一些国际知名人士同台并坐,事后并且经常是报纸上的重要新闻,这中间宣传上和外交上的意义,显然是大家所忽略的。”信手一例,1939年6月6日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胡适与美国副国务卿威尔斯及捷克前副总统班尼士同获荣誉博士,与会者2万人。胡适演讲时谈国际理想主义,《纽约时报》大肆报导。几天后,《纽约时报》刊登特稿,介绍胡适生活、思想以及他对中日战争和未来世界看法,盛赞胡适是“为中国辩护的学者”。 不当大使 生活更多乐趣 胡适正式上任大使以前,收到蒋介石电报,指示4项任务:政局变动中,如何促美助中、中立法、财政援助及禁军用品售日。余英时在〈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说“除第一事有时间性外,其余三项胡适在履任后都曾做了长期的努力”。 虽然胡适尽力执行政府的外交指令,但是面对处境险恶的战场,国民政府没有耐心按部就班,他们对胡适过分苛求。胡适认为美国援华制日政策的形成有赖于时局的发展,急于求成于事无补,最终欲速不达。政治空间有限,他立足于做因势利导,促成渐变的工作。他希望蒋介石“苦撑待变”。 勤奋办事,朴实作风让蒋介石失去耐心,认为他在美国所争有限。宋子文被派到美国后,他处处受到牵制。1940年7月12日胡适记载宋子文对他说的话:“你莫怪我直言。国内很多人说你讲演太多,太不管事了。你还是多管管正事罢”。此后一直有谣言胡适离职新闻。 什么是正事?胡适以热情和诚意冲破弱国无外交的枷锁。费正清在《中国回忆录》里,提胡适对中美关系所作贡献,他认为胡适“很会和美国人打交道,这使他成为中国联系美国公众的一位高级人物”。使节的人格与信望,终究高于使节的官僚技能。美国总统罗斯福欣赏胡适的能力和谈吐,他毫无拘束直呼其名。和胡适一起合作募款的陈光甫在日记中说美国总统对胡适“确有好感”。 胡适本是自由人,常年当教授,待人处事不违性情。1941年4月10日他写信给妻子江冬秀提起他本不拜客,不回拜客,也不请客。投入外交工作后,却得破例“受罪”。一边顶着国内政客的冷嘲热讽,一边应酬一板一眼的美国官员。 心力交瘁,却不得理解。他的上司宋子文对他的排挤,他看在心里,却始终忍辱负重,大使馆工作人员没看过他发脾气。胡适在1942年9月卸任大使,告别委屈时光。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这是宋代朱敦儒的〈好事近〉。“颇使我微笑”,1943年7月22日胡适在日记中提偶读此词心情。他抄下结句,意有所指,说“此句当写给我的Washington朋友们看看。”不当大使,他有更多乐趣。
3月前4.0千点阅
6月上旬的周六清晓,我再次从甘榜沙瓦周慧芬的家出来,大堵大堵寂静苍茫的山脉再次把我的心镇得极安稳舒畅。这一回,我打算步行到街场,去看看那儿的市集。这样,我就得越过那道桥,街场就在桥200公尺外的地方。 那时,从东边淌下来的仕林河悠悠清浅,河身虽如其名“Slim”细长柔美,却给漾着金光的滑溜波纹缀个满面光辉。巍然的草丛沿岸而生,太阳照着便倒下一片溶溶的幽黯。岸上较高的泥地,还有河弯后面一座小丘立着的尽是一棵一棵乌绿生猛的油棕树。 这桥的名号似乎没受到当地人的注意,对渡桥的人而言就是一座短桥嘛,殊不知却有着写进历史教科书的炮响。桥两边的护栏由洋灰短柱和两条横穿其中的粗铁管建成,数十根短柱都涂上白漆,两柱之间的铁管中间部分则亮着一道白漆,余处黑漆粉饰,远望恰似横向竖立的斑马线。我于今年正月初三的骄阳午间初次闯入,两边既有挂着晃得欢天喜地的红灯笼,又有黑白庄重夹道来迎的护栏,已感不殊的新奇意境,而前端山峦错落,山巅三四个连绵有致,薄蓝烟霭缥缈稀淡,白云雪积般恢恢欲落,一时错愕,不知是山脉正向我平缓走来还是我正朝它展翼驱去? 过了桥,沿途可见3所学校、公众礼堂、公务员公寓、警察局,接着便是老镇,这一头显然是村民主要的公共活动所在。警察局对面的路肩有个显眼的资讯板,上书“1942年1月7日仕林河之役”,连着几版以巫英文撰写的史料,于英日两军的作战策略、行军路线、军备、将领、战况有着详尽的陈述。 强降雨冲毁桥梁 这道桥与二战的关系,其来龙去脉,简言如是:金宝之役后,英军残余部队退守在仕林附近,仕林至仕林河桥一带得以防守。凌晨3点半,日军先对撤退到直罗拉(Trolak)的英军发动轰炸,这逼使英军退经仕林河,在这座桥上设立暂时路障,然而4辆日军坦克却成功逾桥,遭围剿杀戮的英军人数多至骇人。8点,日坦克部队突击在克卢尼园坵(Cluny Estate)歇下的英军,对方因来不及反应而全军崩溃。8点半,来到桥附近,掠夺英军40毫米Bofors反坦克炮, 占据了桥。这一役,完全击垮了英殖民政府要保卫半岛的信心。此后,蝗军顺风顺水南下,雪兰莪、森美兰二州失守成了定局。 二战平靖后,这饱受枪弹惊恐的州际桥,只身孤影,继续扮演连接仕林河村镇、仕林河市及美冷市区等多个地区的角色,从甘榜沙瓦开车到仕林街场只需2分钟,村民旅客无不好生快活。岂料8月23日一场强降雨把仕林一带的3座桥梁都冲毁了。这桥啊,若当年英军逃得脱日军的追杀便会毁断在他们的手中,“每过一桥便毁一桥”──断了敌方的路,在这里他们溃不成军,桥自然得以存活,却待到气候变迁的今时极端雨势中坍塌崩析。 那日,天空泪雨庞大,淫威前所未见,雷电交替,哭闹喧嚣,弄得村人心神不宁。雨滴在草丛,涌入沟渠,连通浮涨林间交错的阡陌途径。万万可怕的是,拍打在那些已死去多时的森林田野幽魂──长年累月被弃置的树桐、枝干、杈桠、树根、树头──仿佛得到百年一遇的雨露召唤,抖抖颤颤,一一苏醒过来。一时如仓惶奔出洞穴的野兽,叫天喊地,惶恐不已,左右趋走,上下踉跳。后来全都走了神,接二连三掉进汹涌的河沟渠道,你推我挤,咒骂连篇,撞头刺臀,折腿断手,哀啼遍野,吓得树上的鸟儿屙屎放尿,噤声哆嗦。幼枝干抖着抖着,索性如箭出弦,在水上空截挡交战,一些竖着漂的树干则如舂米似上下摇捣。随着堤决而连根拔起的新树翻山倒海也加入湍急的大漩涡,新魂旧鬼一起浪着搅着,来到与河水同平的桥梁,给挤得横七竖八堆叠如丘,最后听得周边漫漫无际的呐嚷:1、2、3……冲啊!捅啊!没几下子,就把这桥伤成一个大洞,愈走不动,僵搁勾搭在桥墩之间,后来者纷纷箍卡其上,都不发声,只闻一夜暗雨的呜咽。 这道古桥叫仕林河桥,长77公尺,宽7.5公尺,1936年落成,2024年消魂。
3月前572点阅
4月前1.8千点阅
4月前7.2千点阅
4月前1.3千点阅
5月前1.1千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