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二手书店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1年前
2年前
逛书店的人,有一种执拗的精神,除了书籍,更会为了一些细微客观因素,例如整体环境、服务员态度、适意装潢,引致能否结缘。说得玄妙一点,不会因为它是最庞大最出名而成为首选,但绝对会因为某些细小的原因,屡屡光顾感觉最惬意称心的书店。 在90年代到访香港,都会往旺角西洋菜街的楼上书店掏书,为什么这些书店都匿藏在看不到店面的二楼、三楼以上呢?卖书很难赚大钱,很多书店老板都是知识分子,志在以书会友或传递看书精神,选择楼上营业因为租金没那么吃力,不足40平方呎的小店,减少诸多负担。那时逛得最多的是洪叶书店与乐文书店,前者在年底时,都会附上只送不卖长方形记事本,对看书人来说,可以涂写的赠品比打折更得人心。楼上书店素常只有一人掌店,遇到顾客众多,便分身乏术,需要一些耐性等候。它们的空间真的不大,所以每一次都摒弃了背包同行,因为转身举步维艰,还拴上背包,若把打翻书架就狼狈万状了。 2012年,诚品书店首间海外分店入驻香港铜锣湾希慎广场的8至10楼,面积逾4万平方呎,理直气壮成为港最大型书店,相对小型书店,10万种书目,确实让书迷有了不同的眼界。后来陆陆续续开了好几间分店,是香港另一种模式的书店,若有长时间逛书店或想找台湾书,确实是理想之地。 人到中年,看书的口味开始形成了分岔线,一边继续看新书,另一边搭上回溯时光之路,把曾经错失的或读过想再“番寻味”的旧书,逐一网罗,所以后期几乎绝迹只卖新书的书店,转往二手书店踅摸昔日旧爱。 第一次入住北角春秧街,发现“精神书局”咫尺之间,以后不管住哪一区的酒店,都会回来“精神书局”逛一逛,然后那个米袋设计的环保袋,总是装满泻。二手书店卖的是厚实人情味,书店老板Tonny不拘小节,在打完折之后再折,行李会不会超重这问题,总会留到上飞机前再去苦恼吧。 在遇见“精神书局” 前,既定印象中,所谓二手书,都离不开陈旧泛黄,书主割爱的原因,不外是为因空间而割舍,或再感性一些,要传递书香社会,所以才有分布香港偏远处的二手书店林立。在“精神书局”打转了很多回,因为亦舒的旧书特别多,前后找到了近两百本亦舒的小说与散文集,很多是二三十年前的初版,但标价都没超过50令吉,如此平民价,轻如鸿毛、不值一钱正恰好阐述了市场不高不低的价值,收藏致富只是离地的传说。 为旧书寻觅爱书人 对书籍有洁癖的人,要接手他人的二手书,不是人人都有这份雅致与勇气,但在“精神书局”的旧书,几乎都经过清理之后再上架,不见尘渍,书架上新簇簇看了心欢喜。有很多人习惯把残破不堪的“垃圾”送出去,而不是抱着一颗分享共乐的心把旧书传递,若心态有正念,把书好好保护,那送出去书就可以九成新,这是我在”精神书局”看到的可喜文化。 曾到过颇有名的二手店,藏书极多却过于随性,杂乱无章毫无秩序,询问店员总是一脸茫然,而且书籍看来脏兮兮,提不起兴致二度光临。在“精神书局”看过不少大马作家的书在架上,那是一种欣喜。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找到作者的签名二手书,王迪诗的《不是米芝莲──讲到吃,老外懂什么?》与林日曦“金毛”签名版在书架寻获时,教人忘乎其形,紧紧握着,生怕从手中溜走。 在这间二手店,看过不少家庭带着小孩上门送书给店主,因为寸金尺土,不得不将碍位已用教科书割爱,让旧书店主人扮演牵线中间人角色,帮忙找下一个新主人,“精神书局”价格标签的小字“为旧书寻觅爱书人”, 其实恰恰正是一种城市的温度。 “精神书局”还有一间分店在西环石塘咀,曾经匆匆朝圣,铭心的是门口摆放了几辆租借的脚车。今年1月在脸书上看到,西环店找来全新复古脚车,让书迷买书之余,更可以自由环绕西环一日,“文青踏单车游旧区”推广期间,只需用80港币便可以租借一天,之后的40港币可以用来购买任何书籍,贴心列出热门打卡点,钟声泳棚、“港版天空之镜”西环码头,西环海中心公园、中山纪念公园、Arabica咖啡店以及货柜、竹棚独有景致,看了捋臂张拳,思绪飞到老远,继而惦念等待主人的二手书。来到9月底,西环分店告知书迷,由于租约届满,全场7折,那颇有特色的后街地下二手书店,差点跨不过2022,在12月中列入历史册。书店的句号,从来不易落脚,过多几天,西环的精神书店会在活道(Wood Road)踏实地说,回来了。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