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朝鮮5000噸級新型驅逐艦下水 金正恩宣示打造“遠洋艦隊”
|
25萬人瞻仰教宗遺容 各國領袖送別
|
蘇迪曼杯明中國開打 楊巧雙為國羽健將打氣
|
獅城大選2025丨稱候選人不知情下見受爭議宗教教師 畢丹星:工人黨不認同對方立場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朝鮮5000噸級新型驅逐艦下水 金正恩宣示打造“遠洋艦隊”
|
25萬人瞻仰教宗遺容 各國領袖送別
|
蘇迪曼杯明中國開打 楊巧雙為國羽健將打氣
|
獅城大選2025丨稱候選人不知情下見受爭議宗教教師 畢丹星:工人黨不認同對方立場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朝鲜5000吨级新型驱逐舰下水 金正恩宣示打造“远洋舰队”
|
25万人瞻仰教宗遗容 各国领袖送别
|
苏迪曼杯明中国开打 杨巧双为国羽健将打气
|
狮城大选2025丨称候选人不知情下见受争议宗教教师 毕丹星:工人党不认同对方立场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朝鲜5000吨级新型驱逐舰下水 金正恩宣示打造“远洋舰队”
|
25万人瞻仰教宗遗容 各国领袖送别
|
苏迪曼杯明中国开打 杨巧双为国羽健将打气
|
狮城大选2025丨称候选人不知情下见受争议宗教教师 毕丹星:工人党不认同对方立场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朝鲜5000吨级新型驱逐舰下水 金正恩宣示打造“远洋舰队”
|
25万人瞻仰教宗遗容 各国领袖送别
|
苏迪曼杯明中国开打 杨巧双为国羽健将打气
|
狮城大选2025丨称候选人不知情下见受争议宗教教师 毕丹星:工人党不认同对方立场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朝鲜5000吨级新型驱逐舰下水 金正恩宣示打造“远洋舰队”
|
25万人瞻仰教宗遗容 各国领袖送别
|
苏迪曼杯明中国开打 杨巧双为国羽健将打气
|
狮城大选2025丨称候选人不知情下见受争议宗教教师 毕丹星:工人党不认同对方立场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亞羅士打吉華獨立中學
學記
【校園報道】華教故事課 辦學不易啊 莫澤林分享先賢華社貢獻
(亞羅士打訊)為了讓學生了解華校辦學的不易,吉華獨立中學早前曾舉辦亞羅士打吉華獨立中學故事課給全體高三生,由莫澤林老師(已故莫泰熙老師兒子)為同學們作分享。 全體高三生在為期3天的課程裡,共聆聽10堂華教故事課,莫澤林向學生們分享華校歷史、華教先賢和華社對於華教的貢獻。 會上,全體出席者也肅立為莫泰熙老師默哀,悼念這位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偉大教師。 莊琇鳳:應大膽想象謹慎實踐 華教故事課的第一堂課由吉華獨立中學校長莊琇鳳主講,主要分享吉華獨立中學辦校的不易,並認為大家要對每一件事抱有大膽想象、謹慎實踐的態度。 她說,吉華獨中秉持著董事會辦校、校長辦學的理念,於2003年就任董事長的李斯仁以一元對一元發動籌募愛校基金至2010年。之後吉華獨中向華社籌款1100萬令吉作為學校發展基金及硬體建設經費,李斯仁更是個人籌款400萬令吉。 她也認為,態度改變,人生也會跟著改變,融合賞識教育,點燃孩子善心,發揮個人的閃光點。 在2010年,莊琇鳳以“小校辦大事”的心態,勇於擔起舉辦第六屆全國華文獨中“像太陽一樣”科學營的重任,以提升全校師生的辦事能力和自信心。 “身為教育工作者,我不一定要幹得轟轟烈烈,成就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我只需要堅守崗位,當一顆恆星,在照亮學子‘有效學習、快樂成長’過程中,也同時照亮自己、成就自己、幸福自己。” 莫澤林:華教格局非一蹴而就 莫澤林向高三生分享時說,他在國外時,總會被問:“為何你的普通話說得那麼好?” 而每次他都很自豪地回答:“因為我是華人。” 他說,華教能夠擁有今天的發展格局,絕非一蹴而就。 “在這國土上,我們有幸汲取中華文化的滋養,給予我們無盡的底氣。當我踏出國門,走向更多、更遠的地方,跟不同國家、不同的人交流時,我也感到自豪。” 他也闡述華教族魂林連玉先生曾遭受過的不公平待遇,其中包括1961年前夕被褫奪公民權和吊銷教師準證。令人遺憾的是,直到今天林連玉的公民權仍未得到應有的平反。 統考生肩負維護髮展母語使命 莫澤林也向學生們介紹董總前任主席,即統考之父林晃昇先生,一位在華文教育發展道路至關重要的華教領導人之一。 林晃昇主張“維持華教,發展母語教育;伸張人權,爭取平等地位”的精神,領導整個獨中的發展,並帶領華社向國家元首申辦獨立大學,同時於1975年創辦獨中統一考試。 莫澤林說,統考生都肩負著維護華教及發展母語的使命,特別是堅持母語教育的平等發展。 莫澤林感觸道,在我國,說華語並非是與生俱來的權利。 他追溯發生於1998年印尼排華的事件,那時數以萬計的華人因此事件慘遭屠殺,而當時一名印尼華人的受訪內容讓他印象深刻。 “排華事件發生後,對方一夜之間就不被承認為印尼人,可他也不會說華語。那時候的他,深感痛苦。” 莫澤林以這件事,讓學生們瞭解,當一個民族沒了自己的文化與根基時,那種痛苦是無法言喻的。 評語: 撰文的流暢度有待加強哦!特別是細節表達方面欠缺連貫性。另外,文中如果有一兩名參與華教故事課的高三生訪談,分享他們感想,那將有助於豐富文章內容。
2星期前
學記
更多亞羅士打吉華獨立中學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