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格

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大惊小怪了,毕竟我没什么追星的经验,或许你可以告诉我更多?近日我对Akira黑泽良平这位日本男艺人心生好感,总忍不住留意他的相关新闻。 黑泽良平是谁?你可能不知道,但若我说,他是林志玲的丈夫——嗯,你就懂了。 事缘于那天我无意中看到一个访谈影音,黑泽良平说了那么一段话:“像我现在这样能在中国有所发展,也一定是归功于我的妻子,她真的非常优秀,才让大家对我有兴趣,也因此得到一些工作机会。” 当下我第一个反应是:这个人真的对自己很有自信。 有自信这个评价,在中文语境里不一定是个正面词汇,常常含着一种“他觉得自己是个咖”的寓意,这在强调谦虚的儒家文化圈里并不讨喜;可对我来说,自信必定得先要自知,而黑泽良平很有自知之明。 是的,林志玲无论在中国或是台湾市场,也算是半隐退状态了。而黑泽良平以夫婿的身分,一种大好开端的姿态,正式进军两地娱乐圈。我真没有瞧不起他的意思,他当然已经在日本娱乐圈占据一席之地,可若说中文娱乐圈?抱歉,我确实是在林志玲宣布结婚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黑泽良平这个名字。 他真的很有自信,才会愿意坦然承认自己受到了妻子的帮助,或者说,提携。怎么理解?曾经和林志玲共事的中台演艺圈同仁,必然会对她的夫婿多加关照,让他的演艺之路走得比较平坦。而以林志玲在中国演艺圈的地位和好人缘,黑泽良平什么也不用做,自然而然就收获了他人的关注、好奇心甚至是喜爱,人们会这样想:既然他是志玲姐姐选中的人,那么他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这种期待,可能是压力的来源,但确实也是机会的大门。而黑泽良平必须有自信有底气,才能够一边承认妻子的功劳,但又不会因为这种落差而失落,而心虚,而怨愤,于是非得要想办法贬损这份功劳,又或是百般强调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我这样说,当然是因为有太多反面案例。见过许多人,往往只会认为,都是因为自己足够优秀才得到某些机会和资源,倾向于否认、淡化自己曾受惠于他人不在明面上的扶持。 甚至还有一些人,比如某个中国二线男演员吧,他的太太是中国顶级女艺人,他和太太结婚后才较有机会进入公众的视野;而每当他在各种访谈里聊起太太,总会用一种口气说,哎,我是演艺术电影的,她是演商业电影的嘛,我常跟她说不要接那么多商业片,会折损了演员的灵气,片酬没有那么重要,呀呀呀,叭叭叭,啦啦啦——诸如此类的暗贬。 把功劳和光环分出去 人们往往害怕把光环分出去,因为得来的肯定和赞誉会减半,这对得失心重的人来说,颇伤。许多人仅仅是取得一点阶段性的成就之后,就迫不及待宣称是因为自己有多努力,仿佛这一条路上靠的都只是自己,既然自己那么有天赋和才华,则他人的赏识和帮助是理所应当的。 比如,某某导演或歌手拿奖会致辞感谢团队,例常操作,毕竟团队每个人都拿钱办了事,光环最后戴在谁身上也没要紧。但你可曾见到有谁,是把自己事业成就的开端归功于某个特定的人,说是谁在什么关键时刻拉扶了他一把,又或是谁在他们沉潜和低潮的时候关照他们,或是出于不带目的的善意和盲目信任而向他人举荐或给予机会? 想来想去,暂时只想到李安和林怀民,啊我知道当然一定还有其他类似的人存在,是我记性不好,也是我看过的名人轶事还不够多。不过,仔细想想,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不一定有大事业大成就,但却在日常生活里常常感念他人的帮助,也总能及时表达自己的谢意。 一个人,愿意把功劳和光环分出去,从“做事”的角度来看人的出力,而不是把所有关注度都放在自己身上——他们有自知,也有自信,即使把关注的焦点转移,他们本身的才华和功绩也不会因此减损半分。 这样的人格是成熟而让人钦佩的,因为这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或者说,当镁光灯打下来的时候,有些人就突然做不到这样的事了。
1月前
生活中,每个人都做过“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将就”、“妥协”、“牺牲”对一些人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事,久而久之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但对好些人而言却形成内心的挣扎,沉重的负担。我们往往会因为顾及他人感受,维护和谐关系、追求平和生活,避免冲突,忍辱负重而选择委曲求全,没有直面问题。当然也基于现实、阶级、经济等层面的考量,不得不隐忍退让。然而,这样的将就、妥协与牺牲,往往会演变成对现状的不满,对生活的抱怨。 中国文学家巴金曾说道:“那些总是与自己的现实处境讲和的人,他的灵魂也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先前提到所谓的“直面问题”并非让你争权夺利或以暴力等手段争取应对,而是在不委屈自己、不害怕得罪他人的情况下,勇于表达自己,即使最后还是无可避免地必须“将就”也没关系,至少在这个过程中,对得起原则与立场坚定的自己,没准这一次的“反击”得以避免下一次的“将就”呢? 在我的认知里,将就、妥协与牺牲,有层次上的分别,将就是这件事情对我影响不大,可以勉强凑合;妥协是事情会对我造成影响,但基于一些原因我“愿意”退让;牺牲嘛,字面上的意思已是舍弃自己,失去自我,我自认做不到。是完全无法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吗?非也,一切取决于思维与定义。一些事情或许看在别人眼里是一种牺牲,但只要转变意念、反转思路或抱持开放态度看待事情,过程中若没有感觉半点委屈,那何来牺牲? 还有一种“将就”,就是“没有将就这回事”。最近无独有偶的,在机缘巧合下接触了好几类人格测评系统,包括历久不衰的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简称MBTI);结合人格心理学、人类行为学、动物行为学等,精选五种动物精准比对不同人格特质属性的普罗加斯系统,以及强调深层意图驱使行为的神经语言九型人格。这些心理测评系统教会我最宝贵的一件事,不是我属于什么人格,而是理解他人的性格类型。 近期,我的直属上司离职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其他部门的临时主管,两人的行事作风截然不同,前者雷厉风行,不拘小节快狠准;后者慢条斯理,打破砂锅问到底,起初我无所适从,然而认识这些人格测评系统后,我对他人的人格与特征有了基本的理解,原来新主管的决策需要大量资讯与细节的支持,还需要时间消化与分析,属于稳中求进的类型。自此我就知道如何“应对”新主管了,在理解和包容的前提下,我无需将就,双方也能取得良好配合。 不将就根本不现实 旅游,也不是将就的事,选对旅伴对旅行至关重要。每个人对旅游的期待各有不同,如果无法理解彼此对旅程的计划与想法,那后果可不堪设想,轻则影响旅游的兴致与体验感,重则或许连朋友都做不成。只要不是一个人出走,旅途难免需要相互将就,至于程度如何,因人而异。一味的迎合旅伴的需求,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若是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否则争取弹性空间,暂时脱队享受一个人的自由自在。曾与错的旅伴出游的我,如今会慎选对的人,至少在讲究且不委屈自己的情况下“将就”。 于我而言,生活最好的状态不是“不将就”,而是没有需要迁就的事情。或许有人会说,生活总有很多不得已的时刻,不将就根本不现实。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不得已,其实是自己设定的框架。当我们拥有足够的了解和自信,并能更好地调适自己的角度观点,找到合适舒服的应对方式时,“将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将就,不一定是软弱,也是一种能耐;不将就,也并非固执,而是一种态度;当你能够在“将就”与“不将就”之间游刃有余,活得轻松自在、洒脱愉快,那就是一种智慧。
9月前
2年前
我必须要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也要对e若无其事,他有他在乎的隐私,不想随意揭露自己的糗事或弱点,那我就让他保留自己的空间,可以知道但不去干预。 自3月20日开学起,e深切体验到什么是上学。他穿起校服,背起书包,书包里有作业本、文具盒、点心盒、水瓶、备用衣物,是一个真正的学生了。每天早上6点半,一听见闹钟响起,就会醒来。开学第一天,他嘲笑我:“妈妈手忙脚乱从床上跳起来。” 学校离家不远,包括堵车的情况,20分钟以内一定会到,甚是轻松。这所幼儿园有小学般的系统,体育课有体育服、每天不同的点心分配,上学放学等一切都跟着规定来。 E上的是英语班,班主任是亲切的马来老师。英语不流利的e,上课两个星期后,便会用英语和我们抬杠,和老师聊天,根本没阻碍。幸好我之前没有浪费精神多操心,话痨小e一定难以抵抗无法言语的痛苦,定可战胜自己的胆怯。本来排斥马来文,觉得马来文难学的e,也因为碰上可亲的马来老师,自己变得积极学马来文了。 [vip_content_start] 这些魔法般的变化,是我从来没有预想到的。获知班主任是马来老师时,我有点战战兢兢,怕e不适应,因为我们平常在家主要说华语,但不尝试就不知道结果,还是乐意接受学校的安排。E常告诉我,他喜欢这位老师。后来,他还主动自己写信给老师。 我必须克制好奇心 那些我不由自主对老师的想法,都不能告诉e,因为我不想自己主观的偏见,会影响e认识这个世界的心态。种族是平等的,肤色是平等,语言不是交际的障碍,我们靠学习来克服,而人格是关键。和大家和平相处,公平礼貌对待,便能舒服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尤其小孩一开始是白纸,他的眼里没有美丑或高低,成长中的喜好判断,这些我由他选择。 我很好奇e每天上学遇见了什么,学了什么,甚至吃了什么(写小说的妈妈,总免不了想知道所有事)。有时候,他会故弄玄虚不告诉我;有时候,他心情特好,便会主动告诉我,哪个同学怎样,哪个老师又如何。我也有无耻的时候,用Telegram询问老师为什么今天如此这般。幸好老师不嫌我烦,常会耐心回答我。比如说,有一天放学的时候,e忽然放声对我哭,哭得很委屈,却不告诉我原因。我只好问老师,才知道他摘花,被老师劝阻,心底不好受。但为什么这么伤心呢?我也不明白,反正小孩在乎的点和大人不一样,他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当是一种正常情况吧。 当然,我必须要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也要对e若无其事,他有他在乎的隐私,不想随意揭露自己的糗事或弱点,那我就让他保留自己的空间,可以知道但不去干预。 上学后,我一直在拿捏我和e的距离。学校变成他的私人空间,不像在家里对我坦露,他有他的圈子和想法。我可以管束他吃饭的习惯、睡觉的时间,但学校是老师、同学和他的世界了。 每次接他放学的时候,我总会远远地观察他,没有我在身边,他是什么样子。但是,我只看见戴上口罩的他,完全看不出什么。他告诉我,他一边唱歌,一边打拍子,就这样等我们来接他。不唱歌的时候呢?他把眼前的一切变成大鱼缸,把所有人当作鱼来观察。有些同学留在学校的安亲班、有些同学比他早上车、负责广播的是哪位老师。他还告诉我:“妈妈,有些车是不用手开门的,它会自己开,自己关,好神奇。”我不禁莞尔。 校长来电会吓着我,怕他犯了什么大错或他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才知道学校因为人数的调整,要让他换班。我询问了e的意愿,e说没问题,他乐意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有一天,我无意经过e的新班,才发现空间比从前小了一半,学生人数也刚好布满整个空间。我没问过e,他也没告诉我这个差异,我就当他无所谓。 直到假期的第二天,他心事重重地贴着我的额头,小声地说:“我想换回去以前的班,现在的班很小,我很不习惯。” “你喜欢现在的老师和同学吗?” “喜欢。” “那你可以离开他们吗?” 他点头,回答:“地方很小,我不习惯。” 上课以来,e只跟我说过他的颜色笔太小,上色很慢,他要换成蜡笔,而这次的要求是第二次。他尝试了适应新环境,事前把重点放在人,而忽略了空间。其实他从小很怕封闭,比如怕盖被、怕被蒙蔽(总是要很快穿上衣服,不然他会慌张哭出来),我可以理解他的“不习惯”是什么意思。 该如何和校长商量呢?且让我想一想。孩子上学,妈妈的功课也没少。
2年前
如今,社交平台上人格展演之盛前所未见,凭着顾家好爸爸、暖心好丈夫、知性女主播、热血社运分子等人设,就能在网络上吸粉无数。有时网红也不必多做什么,只要持续分享自己和男友、女友相处的日常,有一些甜蜜的故事,或是争执之后的反思,也就从此拥有了一大批CP粉,用高流量接一波厂商置入的广告。 有时我在想,这算是一种内容创作吗?在早年的社交平台,大部分网红还必须是真的产出作品,如局内人揭秘内容或带有启发意义的文字,或是插画、漫画、影音、摄影作品;但现在呢?只需要水准稳定的美图,或一个讨喜的人设。 但这现象也并不新奇。若把时间线再往前推,早在网络社交平台出现以前,我们也已经有了“偶像”;这些偶像也是靠着经纪公司和娱乐记者的共同合作,被包装成纯洁玉女、不羁浪子、高学历优质偶像——谁管他们唱歌是不是真的好听? 然后狗仔文化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玉女因为抽烟或婚前性行为而形象崩坏,人们发现在采访时畅谈温馨家庭生活的男人原来是家暴惯犯。 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形象可以轻易讨得粉丝欢心,于是创造了一个和本性截然不同的人设。不仅是在娱乐界,政治界更是如此;只不过,有些人不小心就中途崩坏,有些人演着演着就不小心成真了。而来到这个号称“打造自我品牌”的时代,连素人也必须在网络上戴着面具,稍微为自己的形象加点装饰了。 那么,应该溯源的是,为什么人们会轻易相信这样的人设形象? 人们始终向往美好的事物,对理想人性——自己无法达成的理想模样——怀抱着隐约的盼望。于是我们将自己内心喜爱、厌恶、想像的特质投射到某一个人身上,但那个人不一定、或其实没有具备这些特质;我们爱上的大部分是自己想像和演绎出的幻境。许多超级政客和偶像巨星的诞生,多是仰赖群众对他们的心理投射;于是,群众倾力支持他们,就仿佛修复了自己的不完满。 而这种投射,有时会变成一种道德绑架。路人转粉,粉转黑,黑转黑粉,都只是因为我们用某个形象的切面来认识这个公众人物;可能是他在对某个热点事件表态,或是有什么扶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正面新闻流传开来,若刚好这代表了某个你所认可的价值和道德立场,你就会在一瞬间对他心生好感。同理,他之后若做了什么让你不顺眼的事,“人设崩坏”,你会说:枉我以前那么喜欢他,没想到他原来是这样的人,真心喂了狗了。 你爱的从来都是你的投射 但他们对外展现的样子,是粉丝喜欢的样子,是经纪公司觉得讨喜也没有公关危机的样子,甚至是某个时刻不情愿却又必须演出的剧本。我们所喜爱的偶像、大师、可爱的小情侣或恩爱的夫妻,在荧幕和网络的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他们的意念和人格,并不会那么“一以贯之”;人会软弱,矛盾,迟疑,偶尔有坏心眼或昏头、情绪化的时候,那个时刻的他们“和人设不符”,但粉丝们不想知道这个真相。 粉丝也是情绪化的。恩爱的荧幕夫妻突然离婚了,粉丝们哀嚎: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这话说得,好像除了他们喜爱的那对夫妻之外,其他没有离婚的夫妻都不配拥有爱情?一个人越沉迷于这样的人设形象,心理预期抬得很高,将之视为标杆,那他们在现实生活里越是没有和他人进行真实连接的社交能力。 公众人物被这样的心理投射摆上神台,有天跌下去也将摔得很重。人类没有真的那么懂爱,也没有真的那么愿意充分了解他人。因此,才会出现你和某人缔结了或近或远的关系之后,有天发现对方无法达成自己的期待,而对他产生巨大得不合比例的失望——你爱的从来都是你的投射。你最爱的终究是自己。
2年前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1988年给周颖南信中,俞平伯引此诗并说“《儒林外史》录是诗只半首,可惜也。”  《儒林外史》说科举考试屡次失败的杨执中在垂老中“无意中补得一个廪”,选得沭阳县正堂官职,但是想到“又要去递手本,行庭参,自觉腰胯硬了,做不来这样的事”,决定不去。盐店东家看他正直,聘他当总管。不料他不肯用心工作,要不出外闲游,要不垂帘看书,因为亏空七百多银子,又不认错,最后被东家告进官府。入牢狱一年半后,被求贤若渴的娄氏兄弟所救。  《儒林外史》在第9回至12回中不少片段提杨执中,作者借用其他人物形容他清高雅致,实则对他讽刺多于同情,吴敬梓笔下的他迂腐无能。他并非奸恶之人,性格上却有很多弱点。两名儿子都不求上进,其中一名偷朋友钱,杨执中却和朋友彼此谩骂。家里有一老妪,书中交待不清楚,可能是仆人,也可能是妻子。老妪年老耳聋,只因不顺他意,便被他“打了几个嘴巴,踢了几脚”。娄氏兄弟也是糊涂人,拜访出狱后的杨执中不遇,第二次登门一样没见着,回途偶然在一张素纸上读到上引之诗,因有“枫林拙叟杨允草”,就认定诗是杨执中所作,觉得此人“襟怀冲淡,其实可敬。”值得三顾茅庐。  读书人的真实和虚伪,在吴敬梓笔下尽显无遗。读书人和常人一样平凡,有弱点也有优点。考验我们的其实是做人分寸。杨执中是虚构人物,诗当然不是他所写,原作者是元朝吕思诚,诗名为〈戏题〉。  没有出现的前四句是“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吕思诚官至中书左丞,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说他“文章政事,皆过人远慎。而廉洁不污。”当官前生活更是贫困,早饭无米下锅,拿袍子典当。妻子不知如何做饭,他耐心劝解。说有什么吃什么,不必买鱼,一切将就。没钱是一回事,底线是另一回事,绝不可因为吃饭而做违背原则的事。他写诗激励自己,也给妻子信心。是的,冬天去了,春天就会来到,清寒日子总有尽头。  吕思诚是儒家忠实信徒,当地方官时,刻孔子像,让当地人进行祭祀。他有不少创举,其中包括将不孝顺父母,不爱护兄弟,不工作的人,都记在文簿上,罚服劳役。对于贪官污吏,从不手软。《元史》为他留下的记录,都是好话,包括赞扬他为人持重,以刚直闻名,“不为势利所屈。” 修行由内心出发  “不敢妄为些子事”和儒家知耻、有所不为、君子固穷等理念非常接近。古书中百姓多穷,各式各样,诗以潦倒开头,涉及典当,拿袍子换米的尴尬日子。但是贫困不会让吕思诚焦虑彷徨,也不会怨怼愤懑。人格的建立,本就离不开生活琐事。这首诗让我们眼前一亮,是因为作者巧妙地将柴米油盐和读书人该有的气节结合一起,少了道貌岸然的霸气,多了平常百姓生活的地气。丈夫对妻子的劝说一边让我们看到贫穷夫妻百事哀的窘境,一边也看到丈夫开阔和乐观的心态。  读书求学有何目的?因人而异。不少人从书本中领悟做人的准则和操守,有些事可做,有些事不可做,跌跌撞撞以后,更理解初心磨练的重要。一切得以心出发,即使法律允许,还得通过伦理道德一关。法律只是借外物管人,修行则由内心出发,穷也要穷得明明白白,穷得一身清澈。  好诗若出于像杨执中那样不可爱人之手,确实是会影响我们赏析的走向,还好吴敬梓只是利用他让我们对此诗印象更加深刻。丰子恺曾以“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入其漫画,取冬去春来意境,没有纷争,没有饥饿,一对年轻夫妇和一小孩在屋外其乐融融。俞平伯则比丰子恺多引两句,虽说“可惜也”,其实并不可惜。  从俞平伯的人生来看,所引四句韵味十足,他不引全诗,应该是有意如此。冯其庸在《俞平伯周颖南通信集》序文中说这四句“仿佛是这位老人的总结,或者是他的偈语,大概也是有所寄托的。”周文毅的《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用此四句当卷首语。一些诗句容易让人有带入感,冯其庸说“有所寄托”,道理不言而喻。估计不只让曾被毛泽东亲自点名批判的俞平伯动容,历尽沧桑的文人接触此四句可能也一样有万般感受。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