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生道路

你跟一群同学在班上温习功课,忽然其中一人打了个喷嚏,流出清清黄黄的鼻涕,他下意识往袖子擦。你和其他人对视几秒。接着,他又顺手在裤子抹了一下,然后,你发现他的笔杆上也粘稠稠的。看到这里,你和其他人默默地把屁股挪了挪,尽量远离他。 “为什么他这样脏?”“为什么他说话那么奇怪?”“我可以不要跟他同组吗?”“他走路一拐一拐,跟他一起很尴尬……” 你也曾这样想或听见别人这么说?见着这些怪模样,心里怪疙瘩的。大家聚在一起,就喜欢把他们当话题,同学间一惊一乍,把他们当“猎奇新闻”。 其实,社会里有多元群体,但总有些“极少数”,因异常思维或举止,被看作“特别的人”或“怪人”。当他们不跟大队,就慢慢被边缘化,最终只能独自一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只是背后议论有错吗?还是袖手旁观、见怪不怪就好?你说呢? 【动力青年‧你说】 萬傑(26岁):​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 低小开始,我就好奇,为什么哥哥不能发声音、为什么他做事总比别人差、为什么我能洗碗而他不能。上了高小,我参加特殊儿童营,才明白哥哥和许多其他孩子一样,是特殊儿。后来我去看哥哥的特殊学校,又发现原来不是每个特殊儿都是哑巴。 哥哥跟我们逛街时,喜欢玩电梯按钮,当时别人投来的眼神就像在说:“这家庭没有好好教养孩子!”我很不好意思、很讨厌。我有时不想理他,有时我会打他或叫他起来。后来长大,我才慢慢明白。 人类很复杂,但一旦了解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有趣的。我们要多点爱心和陪伴,不要一开始就拒绝人。我有个同学,跟一般人有点不同,常常抓不到问题重点,沟通时,需要不断重复解释。像网红Adeline,我们不明白她的行径,可是我希望大家可以给他人机会。因为有的人也许还不明白“什么事情对、什么事情不对”。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不能太自大。 瑩瑩(24岁):这也不是他们想要的 小时候,我觉得残障人士都很奇怪,走路拄拐杖,跟我们不一样。去探访孤儿院,我很好奇为什么他们在那里;而里头的修士也很奇怪,宁可不回家,一心照顾孤儿。我每次看到残障人士和行为怪异的孤儿,都会怕。比如,有个小弟弟一直躲在角落不出来,也不和我们玩。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只能猜想他应该不喜欢我们。 但现在我明白,这也不是他们想要的,虽然不幸,他们还是坚强活下去。真让我觉得,自己实在太没礼貌了。如果现在身边还有这样的群体,我会尊重他们。 愛奇(32岁):人生道路各不相同 小学有个同学,人人都叫他“变态佬”。他样子色眯眯的,传闻说,他还偷看女生裙底。中学时,偶尔在食堂看到一个女生,她会用手抓食物,那不是有点脏吗?像这样比较特别的同学,我们都不太愿意主动亲近。 踏入社会,发现身边还是不乏特别的人——有些是身心障碍,外观跟别人不同;而有些看起来像精神疾病,不敢招惹。上网也会看到各种奇葩的人,比如早前火红的“女奥客”,很多网民都攻击她。我不认同她,但也不会公开评论,或许她是有苦衷的。不过,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外人也不能插手什么。  【动力青年‧我听见】 毕理学院社工系主任/溫玉萍:尊重,聆听,观察——不要太快敲鍵盤 每个人对“特别的人”定义都不同,当一个人离开大众所谓“规范”,可能就会被归类“怪人”。例如:强迫症患者做事有自己一套,像是认为空调必须调至指定的温度,也不理会身边人冷热;也有个案许久才洗一次衣服,直到异味飘散,影响身边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正常”或“常规”的定义与别人不同,因此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一般上,我们对身边“怪人”的接受程度不一,这与我们成长过程,以及所拥有的相关知识或经验有关。比如,小时候我邻家有个自闭儿,因此我自小对“自闭症”有一定认知,便不觉得他们的行为怪异。反之,便可能因不认识而产生误解。 是什么使他们“不同”?这可归因先天(如:遗传精神病)或后天(如:童年阴影、创伤)因素。因此,帮助他们需对症下药。当个案经历过创伤,导致心理障碍,就要做“早期介入”,助他重回情绪正轨。 值得一提的是,主流社会的舆论或压力也可能间接影响一个人。曾有一名少女在网上问:“我应该自尽吗?”,结果大部分回应“应该”,她真的自尽了。事件成因复杂,但无可否认,社会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影响力。因此,对待任何人,都应谨言慎行。 当我们遇到“特别的人”,首先应尊重。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受造物,也是父母宝贝的孩子,不应嘲笑他人。其次是接纳并尝试理解,而非强迫改变——有时,我们实在不清楚他人的处境。 面对身边“特别的人”,我们应多多观察,学会聆听,尤其在网上,不要太快敲键盘。网上所见是“全部真相”吗?还是只凭部分事实就仓促判断?鼓励大家,放下手机,多走出去,接触不同群体,你会有另一番体悟。 中学辅导老师/許傳玉:每个人都拥有独特价值 人的生理状况可能影响心理,进而影响行为。生理状况可以是病、缺陷或有限性,比如:哑巴、思觉失调、近视、智力障碍等等;而任何关乎道德的行为,都由心发出,或良善或罪恶,比如:殷勤、懒惰、舍己、贪心、无私、自私等等。 至于我们身边“特别”的人,受哪些因素影响,情况复杂。太快贴标签,万一贴错了呢? 我遇过的个案,有的因外形遭取笑,有的因身心障碍导致行为异常,受到排挤。辅导老师接获通知后会及时介入,约见相关学生,给予辅导与劝告,并告知言语霸凌的严重性。有一名霸凌者接受辅导后,愿意向受害人道歉,现在他们已是好朋友。这些情况“特殊”的孩子,通常都喜欢亲近辅导老师,因为能从老师身上感到安全与接纳。 另外,学校举办越野赛跑,辅导小组也安排有特别需要的学生投入服务岗位。他们虽无法参赛,但我们设法让他们参与活动,塑造友善环境,因他们也是学校的一分子。 这里要对“被标签”的你说——绘本故事《你很特别》里,每个木头人都有一盒金星贴纸和一盒灰点贴纸。木头人们每天只做一件事:互贴贴纸。颜值高或有本领的木头人被贴上亮丽星星;颜值低或没本领的木头人被贴丑丑的灰点。主角胖哥身上贴满了灰点,自卑得不得了。 有一天,胖哥遇见了一个不一样的木头人——露西亚,别人往她身上不管贴星星或灰点都自动脱落。露西亚是谁?我认为她就是那真正“特别”的人——她不从自己或他人眼光看自己,而是从她是“尊贵受造物”的角度来看自己——在木匠眼里,确是如此。其实,我们都是独一无二,拥有独特价值的人,我们都是“特别的人”。 相关报道: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别打给我,我有“电话恐惧症”! 【《学海》少年/从心得力】越累越想滑手机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储蓄, 真的那么重要吗?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