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價格

      (新山20日訊)柔佛州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局局長麗麗絲莎斯琳達透露,當局共接獲4宗有關齋戒月市集的投訴,攤販主要因為剛開檔太忙,忘了展示價格表,經口頭警告後已解決。 麗麗絲莎斯琳達今日到巴西古當努沙達邁民眾會堂,為配合迎慶開齋節而舉辦的“昌明大馬愛心促銷活動”主持開幕禮後受訪時,這麼表示。 她透露,這些投訴主要來自新山地區。不過,有關問題經該局官員監督與協調後,皆已獲解決。   她強調,攤販展示物品價格表相當重要,民眾在看了價格表後,才能選擇和決定是否購買。 她表示,截至目前,該局未接獲民眾投訴齋戒月市集攤販售價過高的投訴。   此外,詢及現今市場上椰漿供需及價格浮動情況,她解釋,由於本地產量有限,需從國外進口,隨著佳節將近,椰漿需求將上升,而有關市場價格也跟著上漲。 不過,她說,隨著開齋節即將來臨,內貿部今年首次將椰漿也列為開齋節統制品,因此,有關椰漿價格仍在控制中,只是無可避免會出現微升情況,希望消費者能理解。 另一方面,麗麗絲莎斯琳達表示,配合開齋節而舉辦的昌明大馬愛心促銷活動,在政府給予補助下,民眾可用比市場便宜10至30%的價格購買日用品和食物。 她指出,現場將銷售包括開齋節所需的物品和食品,以及政府列入的一些統制品。 她說,以柔州而言,州內已選定9個地點,從3月20至29日舉辦昌明大馬愛心促銷活動。每個地點進行的愛心促銷活動皆為期一天,從早上9時至下午6時。 她提到,過去的昌明大馬愛心促銷活動只售賣冷凍肉類,而在上述地點,有兩個地點,即巴西古當和柏伶花園的活動場地將新增設鮮肉攤位。   她指出,繼今日巴西古當後,以下8個將進行愛心促銷活動,分別是:柏伶花園靠近清真寺的露天停車場(3月22日)、居鑾甘榜馬來尤(3月22日)、峇株巴轄巴力亞尼商業中心(3月23日)、昔加末農民市集(3月25日)、東甲武吉甘蜜新鎮民眾會堂(3月27日)、哥打丁宜敦卡爾墾殖區合作社大樓空地(3月27日)、笨珍昭嘉納花園民眾會堂(3月27日)、豐盛港哇哇山花園的BS停車場(3月29日)。 她說,該部將確保人民在迎慶開齋節之前,可通過愛心促銷活動,選購價廉物美的物品與食物,以減輕人民負擔。 關於目前市場各統制品,包括津貼食油以及近日剛被列為佳節統制品的椰漿等,是否出現短缺時,她表示,目前各統制品供應穩定,並未出現短缺。 她表示,若民眾發現有哪些地點出現供需不足問題,可隨時向該局反映。   民眾可撥打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熱線(1-800-886-800)與通過Whatsapp 019–848 8000;或電郵至e-aduan@kpdn.gov.my ; 或經由手機應用程式“Ez ADU KPDN”投訴。 今日出席活動者,尚包括:柔州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局發展主任莎蓉克麗絲蒂娜、新山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局執法組官員莫哈末阿里夫、巴西古當市議員西蒂法芝雅、和泰超市董事江生財等。        
1星期前
(新山17日訊)針對社交平臺出現了“新山齋戒月市集價格比吉隆坡還貴”的說法,本報走訪了新山兩個規模較大的齋戒月市集,受訪的攤販與顧客出現了兩極化的說法。 受訪攤販表示,雖然面對成本上漲壓力,但是他們還是盡力自行吸納漲幅不起價;受訪顧客則認為,開齋節市集的食物售價近幾年的“漲勢”驚人。一名顧客表示,往年一家人在齋戒月購買食物的花費在300令吉,今年單是購買4罐開齋節餅乾就花了140令吉。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走訪了分別位於淡杯安莎娜廣場,以及位於達麗雅花園(Taman Dahlia)的齋戒月市集,觀察發現兩個市集所售賣的食物在價格及種類上有一定的不同,例如:印度煎肉餅(murtabak)在安莎娜廣場齋戒月市集的售價從10令吉至20令吉不等,視以哪種肉類為餡料而定,而在達麗雅花園的齋戒月市集的售價,則從8令吉至18令吉。 另一方面,根據觀察,安莎娜廣場齋戒月市集攤販蘇售賣的食物種類較新穎,有去年爆火的清真肉乾、塔克(Taco)、阿拉伯米飯(Nasi Arab)、烤全羊和各式各樣的西式糕點,還有上面鋪滿各種口味冰淇淋的飲料特別吸人眼球。 達麗雅花園的齋戒月市集所售賣的食物種類較傳統,有椰漿飯、牛骨頭湯、馬來香烤糕(Kuih Bakar)、印度香飯等。市集的地點附近是住宅區和學校,所以訪客大多是學生及附近組屋區的居民。 27歲的安莎娜廣場齋戒月市集顧客諾莎拉表示,她在吉隆坡住過一兩年的時間,雖然很少去逛過那裡的齋戒月市集,但是她覺得吉隆坡齋戒月市集的價格與新山的相比更有競爭力。 她說,吉隆坡的齋戒月市集售賣的物品種類比較多,而新山的齋戒月市集的攤販所售賣的商品種類大多數是相同的,而且顧客所得到的商品質量並沒有與售價成正比。 “我在齋戒月市集買過售價5、6令吉,看起來很大份的炒麵,但是回家後發現裡面只有幾片胡蘿蔔。雖然售價不算貴,但是我覺得不值得這個價格。” 她表示,這是她第一次陪母親來逛安莎娜廣場的齋戒月市集,可以理解攤販需要負擔攤位租金以及面對食品原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再加上這裡經常會有從新加坡過來的旅遊巴士停靠,所以廣場內的商鋪以及市集攤販的商品售價,都是以新加坡遊客為出發點。 “新加坡遊客的到訪對商家以及攤販來說可以增加他們的生意額,但是對新山本地人來說這裡的食物和商品售價與其他地方相比確實比較高。” 她在受訪時透露,前幾年她與家人整個齋戒月購買食物的開銷在300令吉左右,但是今天單是購買了兩罐各售45令吉的黃梨塔以及兩罐售價50令吉的薯片就花了140令吉,讓她直呼現在的售價真的比前幾年要貴好多。 34歲的顧客莫哈末祖菲裡是新加坡人,安莎娜廣場的齋戒月市集是他每年與家人前來尋覓美食的地點之一。 他說,雖然可以理解因為通貨膨脹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攤販需要調整他們的售價來應付成本壓力,但是有時候一些食物的售價也會讓他覺得合理。尤其他也去過吉隆坡的齋戒月市集,確實有發現新山一些齋戒月市集的食物售價比吉隆坡要高。 他認為,市集的訪客群也是會影響售價的其中一個因素,安莎娜廣場的訪客大多數是新加坡人,所以食物的售價雖然對本地人來說比較貴,但是新加坡遊客因為匯率優勢,所以不會造成影響。 對於新山齋戒月市集的食物價格比吉隆坡貴的課題,在安莎娜廣場齋戒月市集擺攤已有4年,售賣阿拉伯米飯的莫哈末依克瑪(34歲)表示,他的攤位在齋戒月擺攤的租金為3000令吉,這裡的攤位租金較高,為了負擔成本開銷所以食物的售價自然會比別的齋戒月市集來的高。 “這裡的訪客幾乎90%都是新加坡人,本地人買一杯8令吉的飲料會覺得很貴,但是新加坡人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他說,齋戒月期間一天的生意額大約在4000令吉左右,但是今年齋戒月開始的前幾天下午都下雨,他的生意額連平時的一半都不到。 售賣飲料的哈米魯(23歲)表示,雖然今年攤位的租金與去年相比稍微上漲了一點,但是他售賣的飲料價格還是維持與去年一樣沒有起價。 他說,安莎娜廣場這裡平時的人流量不錯,週末兩天從下午2時開始到晚上7點時,甚至過了開齋時間到晚上8時半也還是會有顧客上門購買食物。 “不少訪客是先去廣場內採購開齋節的物品和服裝後,就過來這裡購買食物。” 對於社交媒體上關於齋戒月市集的食物售價不合理的投訴,哈米魯認為只要食物好吃,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通常是食物貴的同時又不好吃才會被投訴。 售賣香料烤雞的諾阿克瑪拉(41歲)表示,今年是她第3年在安莎娜廣場的齋戒月市集擺攤,有覺得今年的人潮會比去年相比來的多。雖然齋戒月開始的前幾天下雨影響了逛市集的人潮,但是不少訪客會在選擇在下雨時先去廣場購物,待雨停後才來逛市集,這也是安莎娜廣場的優勢。 她也表示,談問的顧客幾乎99%都是新加坡遊客,也有一些熟客知道她會在這裡擺攤,每年都會從新加坡過來向她購買香料烤雞。 她指出,每年擺攤都會面對原料價格以及租金上漲的成本壓力,尤其冷凍雞隻的價格上漲幅度最大,但是她選擇自行吸納這些漲幅,食物的售價這3年還是維持一樣。 “整隻烤雞的售價是25令吉,其他部位的價格也一樣沒有起價。我想要讓所有的顧客都可以享用美味的烤雞,不想讓他們因為覺得貴,無法負擔而不要購買。” 在達麗雅花園齋戒月市集售賣印度香飯的法依(25歲)表示,他和家人在古來和士乃經營餐廳,今年是第4年齋戒月在這裡擺攤,今年的租金是一個月650令吉。 他說,今年市集的人潮看起來與往年差不多,看起來並沒有受到社交媒體留言的影響。 售賣牛骨頭湯的瑪茲娜表示,雖然烹煮骨頭湯的原料價格上漲不少,但是在市集擺攤這麼多年,牛骨頭湯的價格她還是堅持保持在10令吉一份。 她覺得,新山和吉隆坡兩地的齋戒月市集售價應該相差無幾,並不會有真的相差太多的現象。 柔佛州投資、商貿、消費事務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席李廷漢日前出席一個晚宴受訪時表示,柔佛州國內貿易及生活費部截止目前並沒有接獲關於齋戒月市集的售價不合理的投訴。 他說,齋戒月市集的食物售價是由攤販自己制定,內貿部並沒有一個準則來規範齋戒月市集的食物價格。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青山綠水的寶峰湖畔有一個水池,那是娃娃魚的棲身之地。然而,更吸引我的,是水池旁邊的一間小廟堂,神臺案上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價格表。上籤10元,中籤5元,下籤免費。如此標價,既顯得人性化,又有幾分讓人莞爾的狡黠。 我經過廟堂門口的時候,碰巧遇上一對夫婦正在上香求籤。我站在門外聽到有趣的對話,女子低聲嘀咕了一句:“又是13號,不會里頭全是上籤吧?”廟祝聞言,迅速將籤筒倒空,露出一排竹籤,微笑回應:“每根籤都不同的哦。” 看似簡單的對話,卻讓我陷入思索。籤的意義在於問吉凶、解疑惑、求安慰,但價格的差異彷彿在提醒:付出的金錢多寡,可能決定了籤的“好壞”,或是,求到上籤,多付幾塊錢也無妨。如此說來,人們願為一支“上籤”多掏幾塊錢,彷彿是為希望買單,也是在安撫不確定的內心。 但讓我好奇的是:籤筒裡,會不會上籤佔比更多?這樣既能滿足遊客對好運的期待,也能讓廟堂的收入更加豐盈。而若真如此,這種做法算不算是一種“善意”的設計? 其實,這或許是廟祝的智慧。他深知,來求籤的人也許並不在意預言是否真實,而是渴望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抽到上籤的人,自然歡天喜地;抽到下籤的人,即便不掏錢,也能獲得一種“至少沒虧”的心理平衡。如此一來,遊客滿意而歸,廟堂香火鼎盛,雙方皆得所願。 廟祝掌握了人的心理需求 細細想來,廟祝的設計更像是把人性的弱點與心理需求一手掌握住了。他通過一個簡單的“價格表”,在無形中創造出一種“公平”的心理預期。畢竟,大家心裡都清楚,求籤的意義,更多的是在尋求一種心靈的安慰,而非真正的預知未來。 這讓我想起一個道理:人類的信念,有時並不需要完全建立在真實之上,而是依賴一種感受到被賦予的善意和希望。寶峰湖邊的小廟堂,正是利用這種“善意”的編排,將現實與心理的需求巧妙結合,演繹出一場人性與智慧的平衡遊戲。 有時候,信仰的力量,未必在於它的神秘,而在於它對人心的慰藉。這支籤,抽中的是希望,留住的是念想,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體驗?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或許正是這種“善意”的設計,讓我們在無聲無息中感受到溫暖與希望,而這恰恰是我們最需要的。每一支籤都是一次心靈的釋放,帶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盼,讓內心的迷茫與不安得以暫時放下。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