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企业管理
讲堂摘要
陈胜强.四天工作制,准备到位了?
四天工作制,理论上当然能,因为科技都到位了。但法律上的支援并不会提升四天制的可行性。虽然我也很想过三天晒网的日子,但我国企业,乃至职场文化,都仍未准备好。先富裕,再安逸。当务之急是以干劲来拼经济。
8月前
讲堂摘要
风过西窗
骆宇欣.拉面店要学庄子
不管打工人怎么激愤怒骂无良资本家,企业管理确实也需要条规来维持职工纪律。不如就像“朝三暮四”里的橡果口粮,在员工守则里把“罚款”改成“奖励”。
10月前
风过西窗
VIP文
开设Salad Atelier,落力推广健康轻饮食
9年前李德隆在新加坡工作,健康食品在当地刚起步,回国时,他却发现在本地找不到健康食品,这个市场的缺口让他看到了商机。大马人的肥胖率一直居高不下,食物一般上也多油多盐或多糖,健康食品应该是很多人需要的,加上有不少外籍人士在吉隆坡就业。于是李德隆决定放弃新加坡的高薪工作,回流我国以健康食品创业。2014年,他开设了第一家沙拉专卖店,Salad Atelier…… 报道:本报 张丘艳摄影:本报 陈敬晖、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做生意好像下棋,每个位置都有自己的棋,你要找出谁是你的皇后,找出谁是你的兵,你要怎样走,这些一开始是没有的。过后你要找出各人的擅长,要怎样让他们发挥长处。” 吃菜怎会有饱足感,况且还是生吃的沙拉? 这是9年前,一般人对于健康食物的想法,所以国内市场也很少商家或餐馆供应健康食品,更不用说只卖沙拉的连锁店,对于很多人来说,沙拉只是前菜,不能成为主食。 当年李德隆在新加坡会计事务所工作,健康食品刚在新加坡起步,民众接受度还不错,他品尝后也觉得可以,但是回国时,却发现本地找不到健康食品,这个市场的缺口让他看到了商机。 他指出,大马人的肥胖率一直处于高位,亚洲食物一般上也以多油多盐或多糖居多,健康食品应该是很多人需要的。再说,有不少外籍人士在吉隆坡就业,沙拉对他们而言,就好像大马人在英国看见椰浆饭,是熟悉的味道。 于是李德隆决定放弃新加坡会计事务所的高薪工作,回流我国以健康食品创业。 李德隆四处奔走寻找地点合适及租金负担得起的店面,找来任职厨师的表哥研制酱料,3个月内完成相关事宜。2014年,他在吉隆坡市中心的The Weld购物商场,开设第一家沙拉专卖店,Salad Atelier。 [vip_content_start] “我发现其实这个领域很有潜力,还可以在不同地方开多几家,让马来西亚人享用健康食品,因为在马来西亚完全没有,每天吃都是炒粿条、椰浆饭,完全没有人会这样做。” 6个月后,他在市中心又开了第二家店。 趁年轻回国创业,失败了大不了重来 “人到了一个年龄,总会想要吃比较健康的饮食。不管怎样,在你的一生人里面,总有一天会成为我的顾客。” 他就抱着这个信念尝试创业,看看有没有这个机会,有没有这个运气。 持有新加坡永久居民权是很多大马人在新加坡打工所寻求的归宿,领着近2万令吉月薪的李德隆,原本工作相当稳定,未来还可以攀登事业的梯级,但他认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更想做自己热衷的事,趁30岁前全力以赴,倘若不成功,重新开始也不算太迟。 他认为,既然有了创业点子,就当作使命,尽管家人及朋友劝阻,他还是决定回国创业。 “如果不回来,就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 他坦言,回国前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权是作为一条回头路,给自己尝试两年,若创业不成功,至少还有新加坡永久居民权,还可到新加坡重新来过。 “因为我知道,我输得起两三年。我25岁回来,如果做了两三年不成功,我还是28岁或29岁,如果要从头来过,没问题。 然而,真正走在创业路上,才知这条路比想像中更多挑战。创业第二年的情况,还不比他在新加坡工作的日子,但他知道,只要仍有机会赚钱,便要坚持下去。 如今这条路一走就走了9年,他笑言:“35岁了,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 创业路上勇于尝试新事物 李德隆认为,如果目前的趋势可以维持下去,前景会很好,下个月第22家Salad Atelier即将开张。 李德隆在访谈中多次表示创业路上运气好,一路上有贵人相助,背后有强大的团队支持,其实他并非一直靠着运气,而是很努力打拼,不断建立人脉,也顺应时下发展走在前端。 “2014年我创业三四个月后,就发现不可以忽略外卖平台。” 他乐于尝试新事物,虽然外卖平台有抽取佣金,但拉长补短还是能赚取额外收入,于是他早期便和外卖平台合作增加营业额。 “很多餐饮业者不愿意尝试,他们觉得通过外卖平台会被抽佣金,他们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没看到好的那一面,方圆两公里内的人都可以成为顾客,被抽佣是很公道的。” 即使在冠病疫情肆虐的两年,公司的销售额也没有下跌。 现代人饮食健康意识逐渐提升 疫情期间许多民众想吃得更健康,有越来越多人享用健康食品的趋势,疫情反而让Salad Atelier建立了客户群。 他指出,年轻一辈比上一辈的健康意识更强,他们会从社交媒体接触各种健康资讯,他相信未来5年,健康食品的客户群会增加,也相信健康食品有朝一日会与咖啡一样普遍化。 “50年前,咖啡可能只是一个饮料,现在,咖啡是一个生活方式。咖啡的好处是可以帮你提神,健康食品可让你变得健康,吃完后不会感到太困倦,长期而言有一定的好处。” 该公司以沙拉起步,这些年也不断研发新食品,让菜单多元化,另外也主动寻找及增加客户群。 目前Salad Atelier不只卖沙拉,菜单涵盖三明治、卷饼及汉堡等,也把本地美食如椰浆饭及沙爹健康化,更迎合各阶层人士的口味。 他笑说,原本不吃健康食品的父母,如今有比较贴近他们口味的餐单后,也开始食用健康食品了。 抢先在健康食品市场分一杯羹 李德隆说,他创业时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当时本地未有其他业者,他有时间从错误中学习,加以改进至今日的规模,他在过程中设下门槛,让其他业者难以进入市场竞争。 他指出,创业初衷是要鼓励民众吃健康食品,不能随意把价格订得太高,健康食品的毛利不高,较少业者会进入该市场。 “健康食品不像喝咖啡,咖啡的市场需求量高,街上随处可见到有人喝咖啡,做健康食品有一定的客群,不能一下子有那么多竞争对手。那些刚刚要出来创业的,竞争力无法和他相比。” 他说,该公司目前已从国外直接进口包装降低成本,加上有团队负责各部门,能取得迅速发展。 “目前马来西亚还找不到和我做一模一样的食品,可能它不够吸引人,或者是毛利不够高。” 创业难,守业更难 李德隆说,不同阶段有不同挑战,初创时期是身体上的疲惫、没有时间计划,也因规模小而没有议价能力,店里的问题是顾客投诉和供应短缺。如今需面对的是人事问题及精神压力,每个决定涉及大笔金额,需要更有技巧及分析能力,走好每一步棋。 他目前比较着重的是持久性,怎样寻求解决方案,让生意永续发展。 他说,总的来说是生意越大越难做,就好像很多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 “创业需要的是胆量和努力,守业是要不同的技能。” 他说,创业者需要胆量及坚持,但守业时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士,要管理好团队,要提拔员工,还要为企业想出长期的方案。 他鼓励创业者多与他人交流,并以自身经历举例,他在开设第四家分店时遇上困难,结果客户向一名投资者推荐他,后者认为这门生意有发展机会,除了投资,也间接给他信心。 公司规模越大,面临的挑战也越大 Salad Atelier目前有21家分店,最初只有两名员工,如今增加至150人,规模还在持续扩展中。 随着分店数量逐渐增加,设立品质管控的中央厨房以及管理各部门的团队势在必行,却是艰难的一步。 “你愿意用尽你的盈利去聘请人吗?通常到了这个阶段会选择放弃或失败。所以这一步走不好就走不下去了。” 他面对的下一个难关是开到十多家分店的时候,员工更多,作业程序要更严谨,如果没有妥善管理,会有更多奇奇怪怪的事发生,如偷钱、偷材料,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问题。 不善于烹饪的李德隆把这部分交给厨师,将所有程序企业化,制定一套标准作业程序,即使厨师离职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员工接受培训后就能上手。 “因为我不会煮,所以我会很担心,我必须把它做得很有规划,有标准作业程序,所以才有中央厨房。” 提及短期及长期的目标,李德隆说,公司计划到各州开设分店,也准备向海外发展,短期目标包括将调料和产品上架到便利店售卖。 他也希望公司朝着高科技方向迈进,使中央厨房走向自动化及机械化,中期目标是引入机械手臂制作沙拉,以减少人为失误及浪费。 “可以在外地开机械食堂,比较容易吸引人。相较于开健康食品的餐厅,大家可能觉得吃菜而已,(开机械食堂)是一个宣传方式,是一个可以把公司放上世界舞台的机会。” 给年轻创业者的建议 李德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而为,勤勤恳恳,不要放弃,但不要每天埋头苦干,去交个新朋友、见个顾客,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机会和想法。当对方看到这个领域前景无限,而愿意成为你的投资者,那就是你命运的转折点。 观赏精彩视频:
2年前
VIP文
VIP文
斜杠创业者梁骅谦 | 创业路上屡败屡战,勇于尝试
梁骅谦是一个脑袋有源源不绝的新点子,一有机会就抓住不放的年轻人。大学最后一年开设第一间公司,8年来在不同领域创业,包括跟朋友合伙代理电器、网上售卖五金、租农地种菜,出口花卉蔬果等,尝到成功的滋味,也经历失败的苦果。如今32岁的他,依旧在创业路上砥砺前行。 报道:本报特约 郭秋香摄影:本报 陈敬晖、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是一个脑袋有源源不绝的新点子,一有机会就抓住不放的年轻人。大学最后一年开设第一间公司,8年来在不同领域创业,包括跟朋友合伙代理电器、网上售卖五金、租农地种菜,出口花卉蔬果等,尝到成功的滋味,也经历失败的苦果。如今32岁的他,依旧在创业路上砥砺前行。 他不是一个执着的人,对他而言,人生很短暂,有很多的未知,有机会有能力的时候就去做,有钱就赚吧! 来自金马仑的梁骅谦,出生在农务家庭,家族联营的花圃菜园面积大约20到30英亩,父母是老师,退休后才从农;叔叔则是家族里把花卉蔬菜出口到香港日本等地的第一代。 虽然他从小在农园长大,但拿着金务大奖学金报读土木工程系,主修环境工程。 他形容自己从小一有时间被会被抓去菜园劳务,所以非常了解这一行业。他也感受到农民看天吃饭的苦、农业环境被非法开发,所以他想要规划开发农业环境,让它永续发展。 [vip_content_start] 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创业当老板 24岁大学最后一年,他抓住了人生第一次创业的机会,开设了Eikon PLT,主要业务是种花、种菜,批发出口。 那个时候金马仑是向荷兰进口机器设计切花流水线,但是国外买一部机器要50万令吉,他觉得如果自己DIY应该不难吧,可能15万令吉就可以做出来。于是他就联系了铁厂,把流水线做了出来。 所谓的流水线就是鲜花摘采后,再由机器切枝跟捆绑,有了机械化作业,可以省下人力和加快包装速度。这家公司设计和生产的切花流水线,开始时是协助叔叔出口家族的花卉,后来扩展到批发蔬菜,也设计农业机器出售,客户不再只是叔叔。 “家人种花,我就负责卖和带入新的品种和科技,建立一条龙的种植与销售服务和出口。” 他能够吃这一行饭,可以说是先天背景赐予他的优势,但后来他发现,每一个人的资源和背景不一样。人生不能攀比,有的人想追求的终点,是另一个人的起点。 大学毕业后,他做了4年的土木工程师,工作上又接触到城市发展和房地产,他一边打工,一边做老板。 “因为Eikon我是一手管理的,可以两边兼顾。” 但他的骨子里觉得还有很多可能性,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 27岁那年,朋友邀请他合作创立电器代理公司,虽然说不熟不做,但是朋友不需他出资本,他觉得可以一试,结果经营两年后,生意失败告终。 “没有事事顺遂的故事,这一次我失败了。” 他解剖失败的原因,“无知,很多东西都不会,如市场、销售、定位、资本都不了解。” 他把逾万令吉的奖学金赔了下去,算是交了一次学费,但失败也是一种学习,这次经历让他学会如何做电商,为他后来在网上卖五金的生意奠下基础。由于一位朋友的家族从事五金,可以为他供应五金,他开始在Lazada和Shopee卖五金,搭上电子商务的黄金时机。 善用科技,同时管理多项业务 当然,做老本行还是最稳扎稳打,2019年他创设了Mita Floral公司,在八打灵再也从事批发与出口切花,把金马仑的花卉出口到新加坡,以及批发给巴生河流域的花店。 与此同时,他又在双文丹租下5英亩的地聘请4个外劳种菜,种了长豆苦瓜等卖给士拉央批发公市。 他享受一个人同时经营不同的生意,开发多个赚钱渠道的快乐。不过后来遇到的贵人,让他的创业旅途又有不一样的意义。 这名贵人邀他加入LOJING FARMERS Sdn Bhd成为一名小股东,主要负责营销工作。这家多元化农产品公司,主要生产并销售无公害蔬果。 他说,以前农民看天吃饭的种菜方式很傻,也因为对金马仑农民的感情,他决定加入这家公司,希望可以改善农民的收入。 “金马仑太拥挤了,罗京高原跟金马仑毗邻,天气怡人适合农耕。” 他们的目标是在罗京高原建造一个农集市场(Farmers Market),这个平台让农民们可以把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或出口到外国市场。 然而,这个雄心勃勃的农集市场计划,却被2020年冠病大流行的世纪大灾难打乱了,行动管制令改变了一切,由于花卉不是必需品无法出口,他的疏菜也因为士拉央批发公市开开关关而损失惨重,只好决定暂停这个事业。 他说,由于禁止外劳入境,行管令让大马整个供应链大洗牌,改变了经营模式。 但他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脑筋一转,把花卉出口生意改为跟国内的网络花店合作,出口市场改为本地市场,并通过船运把花销售到东马。 对他而言,创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创新,喜欢创造价值,也受不了被打压的创意。他是那种一旦有机会和资源、有贵人愿意投资,相信自己,就会实干去做的人。 “所以不知道自己会去到哪里,但是会一直用最好的自己不断摸索、自我突破。” 每个人一天很公平的都有24小时,问他是如何保持竞争力,让自己一个人可以同时间经营多个业务? “善于利用科技吧!”他淡淡的说。 又加一句 ,不要做微观管理,要信任执行任务的人。 “更重要的一点,提供较高的薪资给他们。” 集中火力搞好罗京高原精明农场 挺过了行管令的寒冬,现在梁骅谦把目标放在发展罗京高原计划的精明农场。 他说,LOJING FARMERS已经协助开发商把罗京高原打造成独一无二的现代化农业城市,希望可以协助农民通过使用高科技农耕,打造永续农业,将罗京高原变成一座现代农业城市,作为区域枢纽,以确保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里也计划发展成一个涵盖酒店、农业旅游等的混合城镇。” 创业最棘手课题…… 创业征途最艰难的是什么? 他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要不停的调整。” 这几年的疫情,让很多人面对了这样的困境。 他的感悟是,大部分的产品、服务再好,公司能撑的道理,是去解决某部分的问题,再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就会成功了。 “就好像罗京高原打造农业城市的计划,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知道前面如何,但是就卷起袖子做吧!“ 这个从金马仑出发的年轻人,自嘲是农业杂役,其实正在用他背景的优势,加上天生的勇气,一步步在农业上攀上高峰,再展翅高飞。 给年轻创业者的建议: 梁骅谦: 不比较、不攀比,不要一味强求自己没有的东西,将自己有的资源最大化。 观赏精彩视频:
2年前
VIP文
更多企业管理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