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估值

4月前
理论上,如果你能拿出1亿令吉将A公司的100%股权买下,然后把手中握有的B公司60%股份卖掉,那么就能够换来3亿令吉的价值(多为现金),回报率是3倍!而且还没算上专属于A公司的业务价值。 之前曾撰稿谈到有些公司因为拥有良好的资产,而在估值上被严重低估,其实是可以被视作一个投资标的。 资产当中也存在优劣之分,其中现金是最优质且最无争议的。最难评估的则是无形资产,或者一些第三极投资产品(通常为那些缺乏市场价格,需要依靠第三方评估报告)。 在众多资产中,还有另一种优质资产,那就是上市公司。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A公司的市值是1亿令吉,而上市公司B公司的市值为5亿令吉。同时,A公司握有B公司60%的股权,粗略估算一下,A公司大约拥有B公司3亿令吉的市值。 理论上,如果你能拿出1亿令吉将A公司的100%股权买下,然后把手中握有的B公司60%股份卖掉,那么就能够换来3亿令吉的价值(多为现金),回报率是3倍!而且还没算上专属于A公司的业务价值。 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收益,执行起来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们无法用1亿令吉来买下A公司的全部股份,因为大部分股份相信都被其创办人及家族牢牢握在手里。再来,即使能够买入100%股份,我们也一定需要支付溢价,原本的1亿令吉成本可能会上升到1.5亿令吉,甚至是2亿令吉。 第二,B公司的市值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将60%的股份全部套现也不容易,最终套现的价值也会少于3亿令吉。成本收益,一涨一跌,你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而且还未算上你成功与否的概率。 故此,我们需要转换另一种思路,看看有没有催化剂能提升A公司的价值,也就是我们业内常说的再评级催化剂(Re-rating catalyst)。按照上述假设,就要看B公司或者A公司的业务有没有新增长点,或者出现一些 “价值输送” 。 那么在市场里,是否存在这种案例呢?还真的有。 其中一个就是 [vip_content_start] 峇都交湾(以下简称BAK)以及吉隆坡甲洞(简称KLK)。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BAK握有KLK47.89%的股份。截至上周五,BAK市值为78.4亿令吉,而KLK市值为246亿令吉。我们换算一下,就会知道BAK手中的KLK股份市值为117.8亿令吉,比BAK自身的市值高出了39.4亿令吉,是BAK市值的50%! 这时,会有人开始怀疑这种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因为正如前面所说,这种投资方式执行起来是有很多细节需要留意,稍有不慎,潜在利润就会消失不见了。因此,我们需要审视BAK的状况。 先看业务基本面,BAK的年报就已经说明KLK是其最大的投资公司,由于BAK对KLK在运营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会计准则上,BAK会把KLK视为子公司,而非使用股权关联方式(Equity Method)。BAK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绝大部分的占比也都来自于KLK。 那么KLK的业务是否良好就非常重要。KLK主要业务来自于油棕业务,遍布上游至下游的产业链。上游部分的种植业务遍布全马,印尼,以及利比里亚共和国;下游部分的生产业务则主要为棕油铺路,将采集回来的油棕果榨取为棕榈原油以及棕榈仁油,前者多为煮食用途,而后者则加工为肥皂等工业品,销往全球市场。除了种植业,KLK也涉及房地产发展,营收虽然只占1%左右,不过在运营利润方面却能够贡献4%左右。 由于KLK的核心为种植业,且目前不管是收成率以及提炼率都非常稳定,而且钾肥和尿素等肥料价格已有所下滑,因此其基础营运能力还是有保障。 看完了KLK后,我们可以往上看看BAK的业务。BAK本身还有另一项业务,那就是化学工业品。 此业务的关注度虽然较少,但也在2023年交出了1.36亿令吉的税前盈利,是BAK集团税前盈利的10.6%。这看似不多,但不要忘记BAK许多的税前盈利都是来自于KLK,扣除近52%的非股东收益后,BAK的化学工业品收入贡献也是颇为重要。 因此,BAK的核心业务是有上升空间,估值也比KLK便宜许多。当然,受到BAK的市场交易量稀少的影响,更多人会倾向买入KLK的股票,这也是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在买入BAK股票时会有的顾虑,同时也是两者之间的市值长期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个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在棕油价格暴涨的时期,BAK的市值和KLK市值之间的差异大约是15%,目前则为23%。 不过我觉得有趣的是,KLK所派发的股息,有近48%会流入BAK手中,而BAK会结合其他非KLK业务的盈利后再派出股息。过去近10年,BAK所派出去的股息金额是比KLK高出些许。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 “价值输送” ,让BAK的投资增添一些分数。 下一期,或许会说说别家公司的有趣之处。
9月前
1年前
2年前
只是相较于2022年的大环境,今年的风险与回报的比例是没那么吸引人。故此,如果在上半年就能从银行股收获不错的回报率,那么”见好就收“会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在这个星期里,国行将会举行MPC会议,当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到底会不会上调隔夜政策利率(OPR)。在2022年,银行股受益于国行四次上调OPR(一共上调100个基点),以及经济复苏让银行得以释放之前为了贷款暂缓而做出的拨备。因此,有好些银行股在去年都有不错的涨幅。 到了今年,银行股到底能不能持续去年的涨势呢?个人觉得今年银行股依然有些作为,但是整体并不如去年,原因有几个: [vip_content_start] 之前已经提到了,美国的债券收益率曲线已经出现倒挂现象。不管你是用10年美债对比2年美债,还是用10年美债对比3个月美债,这两个曲线都是倒挂,而且是很明显那类型,并不是那种出现短暂倒挂的现象。这意味着美国进入经济衰退风险会大大增加。我们也看到许多科技巨头包括苹果、网飞、Meta、特斯拉等等进行大范围裁员,显示2020年和2021年的繁华可能是到了“偿还时间”。 虽然马来西亚未必会有经济衰退的危机,但是要独善其身并不容易。欧美市场的衰退风险会进一步影响本地的贸易活动,最后冲击一部分人的收入(以及贷款偿还能力)。因此,银行需要为这个风险进行拨备。不同银行自有不同的风险模型和考量,不过因为受到巴塞尔管制以及会计准则MFRS 9的要求,所以增加拨备是大概率事件,银行的盈利收入被压缩是自然不过的事了。 从目前的市场信息来看,国行估计会在今年升息两次,一共50个基点,那么银行增加利息收入的机会也会相对少(不是没有,但就是相对少)。许多人觉得银行的利息收入是不用看国行的OPR,因为拥有大量浮动贷款。不过,从上市的银行数据来看,大部分银行的浮动利率贷款占比为8成,而定期存款占比则相比颇大(从3成到7成不等)。换言之,并非大家都受益,而且程度也有不同。 比起下调利率,银行更期望提高利率。因为下调利率终将会遇到一个瓶颈,那就是银行无法把存款利率下调到负利率(关于负利率的副作用可参考《钱往何方》一书),而且更不可能把大量的定期存款利率降到近乎零利率水平。2020年就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当国行不断下调OPR后,定期存款在银行存款的占比就从66%的水平下滑到少于60%(2021年)。而这段期间,全国的银行存款总额是在按年比上升。 银行的平均净利率收入幅度从2021年末的2.25%,到2022年第三季也才上升至2.33%,而那时国行已经上调OPR三次了(第三轮为2022年9月8日)。也就是说,银行的确从国行升息当中受益,但是幅度没有想象中来得大。 最后一项就是估值问题,许多银行股从严重被低估上涨到了合理估值的范围了,这对较晚的投资者来说是比较吃亏的,只能挑选一两家有上涨空间的银行股。 从今年许多投行给出的分析报告,我有留意到虽然银行股都是推荐的领域,不过到了个股的推荐上却是那几个名字。而且推荐报告里的内容,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喜忧参半的意味,这多多少少透露了分析师的心境。的确,在一个升息周期环境里,要分析师看淡银行股是不容易,我也不敢说银行股今年就已经会惨淡收场。 只是相较于2022年的大环境,今年的风险与回报的比例是没那么吸引人。故此,如果在上半年就能从银行股收获不错的回报率,那么“见好就收”会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