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供需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就和我们在职场里常说的“中年危机”极为相似。当你是新晋员工时,你能够用低廉的价格和优秀能力来打败一群竞争者,你也随之获得擢升。但是,当你到了某个位置时往往就会卡住,高不成低不就的模样。 日前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大意是大马毕业生的起薪40年未变,而我国有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从下标题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耸动的。但是里面的表达方式确实有很多漏洞,例如当论证40年起薪未变,他们是用土木工程师现在的起薪和80至90年代相差不远为比较点。但是,且不论现在的土木工程师的起薪是不是这么低,要知道80至90年代正是马来西亚经济起飞并大量城市化的黄金时期。 供需关系影响企业和大学生议价空间 当一门行业处于黄金时期,因为所有企业都对未来发展非常积极,也需要大量人才,在供需关系影响下,雇主自然很愿意付出更高的薪水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间快转,来到现在,马来西亚的城市化已经是近八成,1990年也只是近五成。也就是说,那时候的大学毕业生的薪水当然是有溢价。大家大可去问问,凡是在那个时期踏入建筑业的前辈们,也大多获得相当宽裕的生活 (当然,你不要赌钱输掉)。 另一方面,1990年,大学生数量不到40万,占全国人口的2%;如今,马来西亚有近600万大学生,占全国人口约莫20%。这两组数据摆在一起,任何略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供需关系一定影响企业和大学生的议价空间,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 不久前有幸听到经济学家沈联涛的访问。有人询问如何看待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沈具体怎么回答我已经忘了,但他认为“马来西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思维问题,核心就是我们用次等思维来处理问题。换言之,就是需要政府在教育和技术上的投资,以及其他因素配合。 据我一些观察,这些能够激起民愤的标题通常都非常吸睛,例如雇主欺压员工、令人瞠目结舌的新晋员工表现、男女择偶条件的冲突、有钱人“何不食肉糜”的言行举止等等……我不知道长期吸收这些资讯的人们,尤其是年轻用户,会让他们形成何种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很鼓励人们懂一点金融和经济方面的学问。 就好像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我也还没找什么资料,但是就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逻辑就可以推断了。 诚如去年我所引用张五常先生的理论,经济学不外乎是竞争约束、成本概念,以及需求定律。 企业为何能长期打压员工薪水? 如果某个行业欣欣向荣,那么薪水一定是水涨船高的。你不愿付更高的薪水,对手就会把你的员工抢过去。一家企业有办法长期压着员工的薪水,不外乎几个原因,这个行业的经济蛋糕无法做大(已过高峰期或正在缩水)、员工不具备离职或者离开这行业的本钱(可以是技能或者语言问题)、这个行业有极高的遣散成本(可以是财务和法律上的成本)、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无法积累成优势(通常是重复的低技术活儿)、这个行业的人才库供过于求等等。 [vip_content_start] 你看,用这方法来思考,事件就变得简单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来看中等收入陷阱呢? 中等收入陷阱类似于职场“中年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就和我们在职场里常说的“中年危机”极为相似。当你是新晋员工时,你能够用低廉的价格和优秀能力来打败一群竞争者,你也随之获得擢升。但是,当你到了某个位置时往往就会卡住,高不成低不就的模样。你心里清楚,要继续攀升,你的管理技术还不到位;更低的岗位,你看不起那薪水。 当然,很多人都会想办法攀升,他们也会寻求门道,看看有什么方法。不过,这当中有很多吊诡之处。怎么说? 许多高管在评价其下属时,常会说谁谁谁的思维还没准备好,或者说谁谁谁的目光还是很短浅之类的话语,而偏偏这些思维和目光是必须靠那些下属们自行领悟的。如果是由高管们来“泄题”,那么你就会得到许多不及格的高管。而我说的吊诡之处,就是一旦这些下属们有办法晋升,他们好像开了天眼,视野直接今非昔比。 同理,当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后没有特定路线可循,因为国家需要寻找下一个新的增长点来跃升,而偏偏没有人能够知道下一个适合你的增长点是什么。所以讲的是一个“赌”字。而国家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人口。换言之,并不需要全部人都赌对,只要这个国家有少部分人赌对就可以了。而马来西亚,到底有没有做更多准备,把这场赌盘的胜率提升,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