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依斯干達大道

(依斯干達公主城9日訊)路樹選擇不當,後患無窮。 住在依斯干達城(Kota Iskandar)地區的居民黃榮麟,近期跑步時,發現靠近依斯干達城行政區的依斯干達大道(Lebuh Kota Iskandar)兩旁的步道,因伸展穿樹根過行人道,造成石灰磚走道破裂及凹凸不平。 他說,若有行人和跑步者經過,須時時留意避開腳下陷阱,以免踉蹌跌倒。 “有些人跑步時為了避開這樣的走道,乾脆在馬路邊跑,這樣相當危險。” 他指出,儘管這一區的步道不常被使用,但樹根不斷往地底伸展,造成的問題還不僅於破壞走道而已,他擔心的是,威力巨大的樹根繼續伸展,或會破壞地下水道,以及導致排水孔阻塞等問題,年復一年,情況或會進一步惡化,延伸出不同問題來。 現場觀察瞭解到,該區種植的路樹主要是學名稱為“雨豆樹(Samanea saman)”的雨樹,樹身上都有一個編碼,此外,每棵樹還綁上了帶有依城市政廳標識的卡片,卡片上更附有QR碼,讓民眾掃瞄獲取樹種的資訊,顯然,這些樹是有被定期照顧的。 據觀察,已有一定年份的雨樹,樹根越長越粗大,而且“越來越不安份”,伸展的根除了破土而出擠破石灰道,拱起的樹根也令原本平坦的走道呈凸型。 最具威脅的是,樹根一直往馬路的方向延伸,而且不只是一棵而是整排樹,假以時日必會將路面擠破,成為道路陷阱。 黃榮麟說,他從一篇報導看到,新加坡每條道路的樹木,樹種是經過精挑細選的,而且,會根據不同地方的特色選擇不同的樹種,這一點值得學習。 “種在依斯干達大道的雨樹,雖然很漂亮,遮陰效果也很好,但因為樹根會往外伸展,似乎不適合種在大道旁。” 因此,他除了把樹根破壞走道的問題帶出來,也冀望當局能關注選擇樹種的問題。 他指出,已長成的大樹或許不能隨意砍伐,但他希望以依斯干達大道的例子提醒地方政府或一些發展商,在植樹以前應事先研究或深入瞭解甚麼類的樹種適合種植在甚麼地方,或是尋求大學相關科系專業人士的意見,避免所種植的樹木日後破壞公共設施,或是變成“危樹”。 針對黃榮麟的投訴,依斯干達公主城國會議員辦公室早前已協助致函依城市政廳反映上述情況,目前還有待市政廳相關小組給予回覆。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