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保护区

4月前
5月前
(新加坡8日讯)新加坡一名女子两次陪伴有案在身的未婚夫到当地警察广东民大厦时,在保护区内拍摄短视频,结果未婚夫未入狱,她先被判入狱1个星期。 《8视界新闻网》报导,33岁的被告茜蒂祖莱卡承认一项在保护区内拍摄视频的控状,另一项控状交由法官下判时考虑。 控方原本要求判处罚款1万5000元(新币;约51670令吉)至2万元(约6万8893令吉),但法官因被告表示无法偿还罚款而判她坐牢。 在视频中比中指 通过配乐辱骂警察 案情显示,被告于7月13日,陪同有案在身、保释在外的41岁未婚夫赫里查到新加坡警察广东民大厦的中央警署报到。 未婚夫准备离开时发短讯通知被告,她随后在未婚夫的同意下,拍摄他走出来的视频。 控方指出,视频拍到赫里查“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还比出中指和展示手臂上的纹身。 被告过后将视频发给未婚夫,后者将视频放上TikTok,还配上“我是流氓”的背景音乐,并将地点标注为警察广东民大厦。 视频获得超过380个赞,至少125人转发。 8月1日,被告再次陪同未婚夫到警察广东民大厦报到。 未婚夫先是用手机拍摄柜台画面,拍到一名女警官的脸和她身后那面墙挂着的牌子,之后将手机递给被告,由她帮忙拍摄他的视频。 未婚夫随后将两段视频拼接在一起,上传至TikTok,还配上歌名辱骂警察的配乐。 视频获得至少13个赞以及8个转发。 控方:警察广东民大厦意义重大 控方指出,根据基础设施保护法令,警察广东民大厦是保护区,而且大厦内也设有禁止人们在未经许可下拍摄的标志,两名被告应该有经过这些标志。 控方说,从安全角度而言,警察广东民大厦的意义重大,是新加坡警察部队的标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拍摄视频,无论视频有没有和袭击或威胁相关的内容,这样的行为都破坏了大厦作为保护区的形象。
1年前
你知道霹雳州武吉美拉有个人猿保护区吗?很多马来西亚人都不晓得这个地方,但来自中国的动物学博士陈睿倒是很熟悉这里,而且他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在马来西亚哪里可以找到红颈鸟翼蝶;在哪里可以见到华莱士蛙;到哪里又可以看见长鼻猴…… 难能可贵的是,他和他的科学家团队虽然来自海外,但他们曾经出版《马来西亚探秘》少儿科普书籍,接下来还会推出《马来西亚物种图鉴》和《马来西亚科考日志》,向中国孩子介绍可能连马来西亚本地人都不认识的物种。 2023年3月,陈睿博士和他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又一次来到马来西亚进行科学考察。采访当天,他们风尘仆仆从金马仑下山来到吉隆坡,陈睿受访时感叹,昆虫是反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而金马仑的昆虫数量每年都在下降,这与土地开发脱不了关系。 陈睿是中国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动物学博士,他还有很多其他身分,例如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科普部主任、中国石探记科学家团队总负责人等等。他的科考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和美洲的雨林,至少有两种物种以他的名字命名,例如史前甲虫“陈睿纹雕菊虎”及“陈睿刺足大花蚤”。 他2015年第一次来到马来西亚,而他的团队比他早了个五六年就已经来到这里,“整个团队来马来西亚的次数至少有40次,在马来西亚记录了几十万张生物的照片。”这是为什么他对马来西亚的生态环境了若指掌,包括金马仑近年的变化都看在他的眼里。 为什么会选择马来西亚作为科考据点呢?他说那是因为马来西亚旅游局希望推动这里的生态旅游,所以在旅游局的牵头下,促成中国科学家到马来西亚进行科学考察。 大马“更牛”的地方——华莱士线 他去过亚马逊雨林、马达加斯加、加拉巴哥群岛等地,看过无数风景和自然生态。说起各地的特色,他说每个地方的生物区系(又称生物群系)都不一样,例如马达加斯加有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物种,婆罗洲也有婆罗洲的特有物种,“而马来西亚有个更牛的地方,那就是华莱士线。” 华莱士线是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于19世纪中叶在马来群岛做研究时,发现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这边的物种分开,形成两大动物区系,北边的叫东洋区,南边的叫澳大利亚区,而这条隐形的线就被称作华莱士线。陈睿之所以觉得马来西亚得天独厚,是因为婆罗洲这个地带既是澳大利亚区动物生活的最北线,也是东洋区动物生活的最南线。 “这个过渡地带孕育了大量的特有生物,你看亚洲象到了婆罗洲这个地方,演化成了全世界最小的象,还有黑熊到了婆罗洲变成全世界最小的熊,叫马来熊。”他说:“但是又有一些很有趣的花会变成全世界最大的花,很多生物又会变大,所以我发现这个雨林非常的神奇,它的神奇之处不是任何一个地方能比拟的,全世界不同的角落有不同的奥秘。” 问他马来西亚生物哪一点最让他惊叹,他不假思索回答“各种会滑翔的生物”,比如像蜥蜴,多数蜥蜴都是靠爬行来移动,可是婆罗洲的蜥蜴会从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棵树,还有其他物种例如华莱士蛙也会这样,这表示很多不同的物种都发生了“趨同演化”*,这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却也是未解之谜。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 陈睿领导的石探记科学家团队,是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致力于科学教育、科普推广和科学研究。他说,石探记团队有两项重点工作:一项是自主研发一套适合5岁至高中孩子的自然科学课程;另一项是推动生态旅游,由科学家带领中国孩子去看世界,希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这个世界。 根据他对孩子的长期观察,他觉得走进自然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人类所有的文明,包括音乐可以说都是源于高山流水和虫鸣鸟叫,甚至像飞机也是人类观察鸟类在天上飞翔之后,总结出规律和发展出空气动力学才发明出来。不管孩子学艺术、学音乐或是学科学,他认为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可以赋予孩子无限灵感。 然而,他也发现现在全世界很多孩子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仿佛学习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赞许。如果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他认为自然科学就是很好的引入点,因为所有科学方法都是基于数学原理,所以我们需要掌握数学;因为如果要了解蜻蜓为什么会飞,我们需要懂物理;因为如果要了解甲虫为什么会放屁,我们需要懂化学;因为如果要了解生物的前世今生和进化,我们需要懂地理和历史…… “所以,一旦孩子能够对自然产生喜爱,他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不再是‘我学习是为了我爸爸妈妈,’而是‘为了解决我的好奇和我对自然界的向往。’” 只要孩子愿意走进大自然,他有信心没有孩子会再沉迷于玩手机,因为当周围有那么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等待他们去探索,他们就会意识到这个自然世界比手机里的世界有趣多了。 成为动物学家的要素 如果要成为像他这样的动物学家,他的建议有3个: 第一,一定要培养最初心的热爱,内心有了追求才能做科学研究,这是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有了兴趣之后,需要有很好的知识获取能力,不管是从书籍、互联网还是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好,要不断地获取大量的知识; 第三,要去看世界,因为看过世界之后才会有大格局,不能只局限于一片森林,一个地方。 推广生态旅游,带中国孩子来马探秘 冠病疫情来袭之前,陈睿和他的团队其实已经安排过中国孩子来马来西亚展开生态旅游,当时马来西亚驻中国的参赞还给他们送机,不过那时候的规模还很小,如今随着疫情放缓,他和团队希望在全中国大规模推广马来西亚生态旅游,为此他们还规划出两条旅游路线:一条是霹雳怡保周边,他们定义为初级路线;另一条是升级版路线,将前进砂拉越古晋。由于东马和西马的物种组成不太一样,所以这两条路线代表两种不一样的马来西亚生态风貌。 要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生态旅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说,无数证据表明,人类其实可以跟野生动物和平相处,比如他不久前去厄瓜多尔的加拉巴哥群岛,他认为这是全世界生态旅游做得最好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动物不怕人类,动物知道人类不会伤害它们。但现在世界上有些动保组织主张人类应该跟野生动物保持遥远距离,他认为这不利于人类对动物的认知,而认知不足就谈不上热爱和保护,唯有提高了认知才会有更多经费去保护自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此行他到东马考察,觉得野生动物跟人类的距离很远,以致人类看到动物的概率不高,这样会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他说,其他国家非常优秀的生态旅游景点,其实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投喂来拉近动物跟人类的距离,他认为本地生态旅游业者也应该考虑这么做。这个观点跟很多人认为应该避免投喂野生动物的想法大相径庭,但他觉得只要工作人员以合理,不会造成伤害且能促进动物营养的方式投喂动物,这种做法并非不可行。 为马来西亚物种科普助力 2022年,石探记科学家团队编著的《马来西亚探秘》少儿科普书籍在北京发布,2023年还计划推出《马来西亚科考日志》和《马来西亚物种图鉴》,为马来西亚物种科普献出巨大力量。 一旦《马来西亚物种图鉴》正式出版,陈睿打算送赠这本书给本地华文独中,与马来西亚学生分享他和团队的考察收获。他说,出版图鉴的初衷是希望不管中国或马来西亚的大人小孩,都能透过这本书了解马来西亚的森林和生物。 他应该不知道“Tak kenal maka tak cinta”这句马来谚语,但他想传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希望更多人对马来西亚物种产生认知和喜爱,“而这种喜爱才能促使更多的人热爱自然,探索自然。”
2年前
2年前
清晨时分,长臂猿嘹亮和悠扬”殴……殴……殴”的鸣叫声,回荡在英拔峡谷研究中心(Imbak Canyon Studies Centre,ICSC),透过望远镜可窥见那在耸高大树枝桠间灵巧摆荡的黑色身影。 英拔峡谷研究中心是英拔峡谷保护区(Imbak Canyon Conservation Centre,ICCA)的研究和管理中心,这里可说是长臂猿和许多野生动物安身的家园。 英拔峡谷研究中心是英拔峡谷保护区(Imbak Canyon Conservation Centre,ICCA)的研究和管理中随着该中心在2019年3月26日开幕,象征着集研究、休闲、教育与保育功能的英拔峡谷一级保护区正式对外开放,欢迎国内外研究人员及游客的到来,也是沙巴于环境保育的另一里程碑。 占地2万7599公顷的英拔峡谷保护区位于沙巴心脏地带,长25公里、宽3公里,南部是面积5万8840公顷的马廖盘地(Maliau Basin),东部则是面积4万3892公顷的丹侬谷(Danum Valley)。 被喻为绿色峡谷(Green Canyon)的英拔峡谷,与马廖盘地和丹侬谷一样,是目前沙巴极为重要的一级原始森林保护区,并被提名申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址。 这3个原始森林保护区一旦获得重新连接,将形成重要的野生动物生命走廊。 2002年之前,英拔峡谷是沙巴基金局旗下的商业生产林,所幸在2003年获列为研究、教育、训练与休闲保护区。沙巴森林局于2006年也把其辖下英拔峡谷山脊部分的原始森林纳入英拔峡谷保护区,形成现有的面积。 英拔峡谷保护区于2009年8月24日,获沙巴政府颁布为一级森林保护区,让这个处女森林脱离砍伐的命运,得以原始状态保留至今和未来世代。 英拔峡谷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包括英拔峡谷森林保护区(1万6750公顷)、英拔河处女林保护区(1万零588公顷)及巴都丁邦处女林保护区(261公顷),并被10万7656公顷的森林缓冲区所包围。 至今已记录600多种植物,包括317种植物,其中有32种婆罗洲特有种、6种沙巴特有种; 242种鸟类,以及82种哺乳动物,包括云豹、纹猫、长鼻猴、人猿、婆罗洲长臂猿、婆罗洲野牛、马来熊及婆罗洲小矮象等。 位于东革(Tongkod)的英拔峡谷距离州首府亚庇约300公里,处于京那巴当岸上游(Ulu Kinabatangan),对许多人是陌生之地。 距离英拔峡谷研究中心约40公里的英拔村(Kampung Imbak)是进入英拔峡谷的门槛。 国油与沙巴基金局在此设立的乌鲁京那巴当岸资讯中心,为访客提供这个与世隔绝地域的地理环境与人文风貌相关资讯。 抵达由国油与沙巴基金局合作,耗资7700万令吉兴建的英拔峡谷研究中心时,印入眼帘的是偌大的行政大楼。 该占地27公顷的研究中心设备齐全和现代化,还设有会议厅、咖啡厅、迷你剧院、实验室及图书馆、环境教育中心、研究人员及游客住宿设备、员工宿舍、餐厅、运动场和休闲设施等。 沙巴基金会集团经理(保育与环境管理部)叶秀慧博士表示,英拔峡谷是沙巴最后一个完全受保护的原始森林,在英拔峡谷之后,沙巴已没有任何可列为受保护的原始森林。 叶秀慧表示,英拔峡谷处于原始的状态,被定位为生物基因银行(Gene Bank),并希望吸引国内外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前来进行研究。 “英拔峡谷将是未来的基因银行,因保留最原始和最优秀的基因和物种,可作为未来重植林的母树;受过人类干扰,尤其是砍伐过的森林,最好的树种一般已被砍伐殆尽。” 叶秀慧指出,丹侬谷和马廖盘地也是受保护原始森林,但因地理情况不一样,在生态系统和森林方面与英拔峡谷依然有差异性,包括森林种类和品种。 叶秀慧表示, 自2000年至今,英拔峡谷共进行过5次科学探索,已探索的地域只有其中的15%,还有85%尚未探索。 “过去10年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不多,发现的物种却非常可观,包括新品种,因此还有很大的探索和研究空间与潜能。” 她解释,科学探索汇聚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包括昆虫、哺乳动物、菌类等,以探讨某地方生态特点,若科学探索时发现当地有特别生态特征,当局会设立研究站(Research Station)。 英拔峡谷保护区目前共有7个研究站,其中单贝(Tampoi)及古力山研究站(Gunung Kuli)设有基本设备。 至于槟榔槟榔(Pinang-Pinang)、武吉柏鲁望(Bukit Beluang)、加帛(Kapur)、坑卡瓦(Kangkawat)及巴都丁邦(Batu Timbang)研究站,目前只有临时设备。 叶秀慧表示,研究站是支持研究中心的重要部分,一般研究站可容纳16至20人,研究人员随时可前往进行研究、采集样本等。 她表示,研究站除了可作为分站,也可作为监察站,成为巡护队伍驻扎的地点,以进行巡察,杜绝非法狩猎和非法入侵活动等。 而英拔峡谷保护区边界以外的森林都曾被砍伐过,被伐木道所围绕,面对非法狩猎和入侵风险。 此外,研究站也是来到英拔峡谷探索森林和瀑布的自然爱好者或游客住宿的地方。 配合英拔峡谷研究中心的开幕典礼,来自全国各地43名媒体代表受邀前往英拔峡谷保护区,并有机会在古力研究站住宿、探索古力瀑布(Kuli)及马雅瀑布(Maya)。 从英拔峡谷研究中心驱车前往古力研究站的入口处须时1个多小时,过后徒步约1小时抵达目的地。该研究站可容纳约20人,设有宿舍、食堂、厨房、祈祷室等。 从古力研究站可徒步2.3公里至古力瀑布或马雅瀑布,体验原始森林,与其他研究站一样,可在这里享受美丽的瀑布、庄观景色、夜观、自然摄影、观鸟,以及参与环境教育活动。 叶秀慧表示,英拔峡谷最特殊的一点是它与社区的密切关系,可说是最接近社区的原始森林保护区。 比起丹侬谷和马廖盘地,丹侬谷最近的社区约70公里之遥,马廖盘地最接近的是加拉巴干和沙布律,也超过60公里。 “这里(英拔峡谷)因接近沙巴最长的河京那巴当岸河,这里有很多社区,距离英拔村约40公里。” 叶秀慧表示,英拔峡谷有很多京那巴当岸区村民至今仍使用的药用植物,值得进行研究。 “英拔峡谷研究中心也是村民永续生活方式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学习中心,并尝试让更多村民参与保护英拔峡谷,同时为年轻一代提供就业机会。”
3年前
​(槟城20日讯)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佳日星说,已纳入升旗山发展蓝图的吊缆计划,并不会影响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布的生物园保护区地位。 他举例说,其他接受类似认可的国家,也有跟我们相同大小,或许是10倍大小的缆车,都不影响相关认可的地位。 “升旗山特区发展蓝图依据法律规定,把来自各界包括非政府组织单位的意见纳入考量。” 他安抚对升旗山吊缆计划抱持疑虑者说,要维持此地位不易,他保证在州政府的监督下将得以维持。 他说,州政府从大局看待问题,不会做出危及(受联合国认可)地位的事。有关计划都是为了槟州人民好,就像葛尼水岸也获得很好的反应。 他今日在旧关仔角大钟楼和康华丽堡旁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说,乔治市世遗区近期有几项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修复与提升计划。当局确保工程都会考量到现有乔治市世遗区特区蓝图或其替代版的规定,确保世遗地位不受影响。 北岸海堤料明年首季完成修复 乔治市世遗区若干已完成的修复或提升个工程,包括旧关仔角大钟楼、槟州立法议会大楼等;北岸海堤修复及提升工程预料在明年首季完成。 “北岸海堤修复工程当中,大概从市政厅大楼至小贩中心之间长约100尺处,将设有让民众休闲的公园。” 海堤修复工程是北岸公共空间提升计划14项工程之一。该计划总共耗资1亿4000万令吉,其中9项已完成,包括槟岛市政厅大厦前的喷泉花园、莱特街走道、大钟楼管理计划、槟州大会堂保护管理计划及康华丽堡考古工作等。 他强调,即便目前处于疫情期间,当局也不容许任何工程展延,若是无法按期完工,他将揪出原因。 康华利堡护城河 料2024年完成修复 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康华利堡护城河修复工程,预料在2024年完成。 佳日星说,当局趁著疫情无法旅游期间展开修复,希望在疫情过后,开放旅游的时候能吸引全球目光。 “在修复工作方面,每一砖一瓦都依据严格规定,即便是一砖不符合规格,都可能被除名。” 新上任的槟州遗产局局长拿督罗斯里说,康华利堡护城河是老槟城的重要元素,修复工程不仅限于建筑结构,也使旧城的设定得以恢复。 他说,此工程不全是为了促进旅游业,也有教育功能,以便作为工程师、城市规划师和本地人的考察对象。虽然这是殖民者的产物和设计,却以本地材料和技术,以及由本地人所打造,是值得骄傲的遗产。 他希望此项修复成为促使本地社区活化并惠及本地人的模范。 与会者尚有槟岛市政厅秘书拿督安南、槟首长机构副总经理峇拉蒂、Think City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韩旦等。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