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倦怠

5月前
在当代民主社会相对自由的氛围下,“否定性”已被过度的“肯定性”取代。社会以量产为标准,鼓动个体多样化生产与创造,在自我要求超负荷的情况下,引发现代人的倦怠感与无力感。 “我没问题”、“我可以的”、“我一定行”等精神喊话,成为现代人攻克生活上的挑战与困境时,不断自我灌输的“正面”表现。倘若精神喊话能够解决大部分的负面情绪,为何“内耗”以及与之相抗衡的“躺平”状态,会成为现代人身上常见的特征?而抑郁症与焦虑症也成为现代人相当普遍的心理疾病?当代哲学家韩炳哲认为,我们的社会正从20世纪的“规训社会”转变为21世纪的“功绩社会”,强调绩效(KPI)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常态。 对自我要求太高 作为引介类书籍,韩炳哲不再局限于传统且深奥的哲学概念及说辞,以深入浅出方式将哲学思考融入当代社会,引发读者反思人类的生活现状。在《倦怠社会》韩炳哲指出20世纪为“规训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是否定性(negativity)规范。换句话说,社会通过阻止人类的行动,以达到约束和管控的作用。促发点是笼罩于20世纪社会的传染病症,如霍乱(Cholera)、艾滋病、萨斯和莫斯(Sars & Mers),人类(尤其是患者)在未能迎合或达到社会的既定要求下,将遭孤立或隔离。反之,在当代民主社会相对自由的氛围下,“否定性”已被过度的“肯定性”取代。社会以量产为标准,鼓动个体多样化生产与创造,在自我要求超负荷的情况下,引发现代人的倦怠感与无力感。常见的说辞是——斜杠(Slash)、多任务(Multi-task)、碎片化(Fragmentation)等,能操控前述“技能”的人较常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器重。 问题在于,上述“技能”让人误以为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因此当任务无法及时完成时,伴随的是出于道德感的自我剥削与攻击。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能力其实有限,但看重绩效的社会并不考虑这一点,而人类也不自觉堕入“别人行,我也行”的精神内耗中,认为无法完成任务是出于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又恶性循环式地逼迫自己“多做事”。然而当得不到相应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时,就会导致身心俱疲。不仅如此,人类的注意力结构也因内耗过度而逐步瓦解。尤其处在接收信息如此便捷的时代,我们已无法轻易摒弃接踵而来且喧嚣的外来刺激,认真且专注地只做一件事,久而久之感知能力亦变得支离破碎。值得注意的是,韩炳哲的观点并不完全负面,他相信物极必反的原理,认为当人类过于倦怠时,会开始思索并意识到个中的问题,即书中提及的“启发性倦怠”——人类体验过盲目进取的无意义感后,会反向追求无欲无求或不再迎合社会标准的生活方式。 《倦怠社会》虽篇幅短小,但内容不乏深度。韩炳哲借助傅柯、尼采、阿甘本、汉娜·鄂兰等哲学家的理论,精准地道出当代社会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促使我们反思与检讨:以量和速度为优先考量的社会,真能创造出更为理想与美好的人生吗? 相关文章: 刘丽欣 / 少年也会孤独死 邱然 / 安宁疗护的路,我们一起走
5月前
文章里有个重点,人们会对新闻感到倦怠,甚至生厌和想逃避,很大原因是网络时代下,人们无时无刻无所不在饱受新闻与资讯轮番轰炸。 文:许国伟 农历新年悠长假期,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各人答案五花八门。 倒是一位朋友逆向思考。 她说,最想和最开心的,是“不做”一件事。 什么事呢? 她说,不看新闻。 [vip_content_start]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我突然有些能理解这位朋友的话。 更让人无奈的是,我们都从事新闻工作。 这位朋友没有解释为什么不想看新闻,或许她就是觉得累。 这让我想起,曾读过台湾新闻人黃哲斌的文章,提到美国一位资深记者蕾普莉对新闻有倦怠感,而几乎不看新闻的事。 蕾普莉从事新闻工作20年,每天会看多份报纸,还看电视新闻和听广播电台。 这种生活已成习惯,直到她发现对新闻倦怠,看了心理治疗师,对方竟是建议她停止接触新闻。只是,她根本不可能做到,只能关掉电视新闻,也不再一早读报,只看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讯息。 文章里有个重点,人们会对新闻感到倦怠,甚至生厌和想逃避,很大原因是网络时代下,人们无时无刻无所不在饱受新闻与资讯轮番轰炸。 尤其是疫情疾病、天灾人祸、战争动乱、政治纷争这类充斥负能量、影响心情的新闻。 其实,真让人疲倦的,不只这些。 毕竟,新闻不可能只报喜不报忧,总不能天天都只报让人充滿正能量的鸡汤文。 况且,对于新闻资讯,人们拥有选择的主动权利。 你要选择哪些新闻?选择推不推送?甚至是看或不看,除了个人有得选,演算法会滿足个人需求。 特別是你点击过什么,浏览过哪些,嘴里说不要,但演算法最诚实,因为演算法都会推送给你。 再说,现今不少人特別是年轻一代都会直接说,我都不看新闻(还特別强调不看报纸的大有人在)。 所以,真正烦人,让人倦怠的,很可能不尽然是新闻。 在人手一机的时代,不但新闻和资讯源源不绝涌入,还有大量广告和简讯排山倒海而来。 更別说,不少让人狐疑是不是诈骗的各种卖好康服务和商品,还有教投资做兼职能发达的洗脑资讯,让人又憧憬又担心,情绪忽喜忽忧。 另外,在这短视频盛行的时代,人们多的是不看新闻,而看短视频。 短视频內容包罗万象,少不了的是,千篇一律的网红舞蹈、翻炒翻拍的网红段子、各不作不死的网络做秀…… 喜欢看时,是看你千遍也不厌倦;但或许有一天,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了。 更別说,专家已警告看太多网络的短视频,习惯吸收零碎资讯后,会有后遗症。 饶是如此,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杜绝这一切,更別说这是新趋势,也是休闲杀时间的好伙伴。 说到底,还是自己对內容的选择是什么。 这个悠长的农历新年假期,你又会对网络和手机內容,做哪些选择呢?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