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健康

2天前
4天前
擂茶,源自中國南方的傳統美食,承載著深厚的客家文化。它最初流行於廣東、福建等地,由蔬菜、豆類、堅果和茶葉等天然食材混合而成,不僅營養豐富,還體現了客家人巧妙運用大自然饋贈的智慧。隨著華人移民潮,擂茶被傳入馬來西亞,成為客家社區的重要飲食文化象徵。尤其是在砂拉越、檳城、霹靂等地,擂茶逐漸融入本地口味,成為一道兼具傳統與創新的美食。 然而,擂茶的魅力不僅在於其歷史淵源,更在於它如何通過創新適應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近年來,擂茶在馬來西亞的年輕一代中煥發新生,成為健康飲食的熱門選擇。星洲日報《學海》雪隆區第38屆學生記者隊特別探訪了現代擂茶餐廳——Jamboo,深入瞭解擂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承載客家“藥食同源”理念 擂茶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文化的象徵,反映了客家人對自然食材的尊重與智慧。傳統的擂茶,通常以茶葉為基底,搭配九層塔、芝麻、炒香的花生等,經過研磨後形成獨特的香氣和口感。這種飲食方式不僅健康,還承載著客家“藥食同源”的理念。 擂茶的製作過程也充滿了儀式感。傳統的擂茶需要將食材放入擂缽中,用擂棒反覆研磨,直到食材完全融合。這一過程不僅是對食材的加工,更是一種文化的傳遞。每一碗擂茶都凝聚了製作者的耐心與匠心,體現了客家人對食物的敬畏與熱愛。 客製化服務 可自選食材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擂茶的口味和形式也在不斷演變。Jamboo餐廳創始人黃允健和楊思銀意識到,傳統擂茶的固定配料可能無法滿足現代人的多樣化需求。於是,他們推出了客製化的服務,允許顧客自由選擇食材,既保留了擂茶的核心特色,又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在Jamboo餐廳,擂茶的創新不僅體現在食材的搭配上,更表現在呈現方式上。傳統的擂茶通常搭配白飯或糙米飯,但Jamboo提供了更多健康的選擇,如花椰菜飯和藜麥飯,以滿足注重健康或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需求。此外,他們還推出了擂茶醬,為不喜歡擂茶湯的顧客提供了另一種口感體驗。 這種創新並非隨意為之,而是基於對擂茶文化的深刻理解。黃允健表示,擂茶的精髓在於食材的新鮮和口感的平衡。無論是九層塔的香氣,還是花生的濃郁,都需要精心調配,以確保每一碗擂茶都能帶給顧客最純粹的味覺享受。 注重菜品脆度茶湯顏色 為了進一步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Jamboo還特別注重菜品的脆度和擂茶湯的顏色。他們強調,擂茶的蔬菜必須保持新鮮和脆嫩,而擂茶湯的顏色則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調配。 擂茶的創新,不僅是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也是為了讓更多人瞭解這一傳統美食。楊思銀提到,不同地區和時代的人對擂茶的理解各不相同。例如,中國和臺灣的擂茶風味就有所差異。因此,在設計菜單時,他們特別注重結合亞洲人的口味偏好,同時保留了擂茶的核心風味。 為了讓擂茶走出小眾市場,他們通過社媒和創意互動體驗吸引年輕顧客。例如,餐廳內的“洞口”設計不僅增加了用餐的趣味性,還成為了顧客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 文化活動工作坊介紹擂茶 此外,Jamboo還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和工作坊,向顧客介紹擂茶的歷史和製作方法。這些活動讓顧客更深入地瞭解擂茶的文化內涵,感受到擂茶的獨特的價值與意義。 近年來,擂茶逐漸從客家社區走向更廣泛的市場。Jamboo店內不乏馬來和印度同胞的身影,嘗試擂茶後的他們並給予正面評價。這不僅證明了擂茶的跨文化魅力,也為傳統美食的推廣提供了新的思路。擂茶不僅從傳統走向現代,也從客家社區走向多元文化市場。 Jamboo以他們的發家故事告訴大眾,傳統美食的創新並非拋棄傳統,而是在保留其精髓的基礎上賦予它新的生命力。只要用心去做,即使是小眾美食也能成為全民佳餚。
5天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我8歲那年,母親替我們兄弟三人算過一次命。 那時候我們住在鄉下,不時可見到賣跌打膏藥婦人、磨剪刀老人以及年約半百的算命先生出現在村子裡。後者給我的印象是身材瘦削,頭微禿,嘴唇上邊蓄著兩撇鬍子,頗似我在連環圖書裡看到的道士模樣。 母親沒有事先告訴我們算命一事,我是在當天放學回家後才知道的。因此,算命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進行,算命先生講了些什麼話,我完全不得而知。其實,以我當時貪玩的個性根本就不在乎算命這回事。我想的是和同齡玩伴抓魚、爬樹及打鳥等有趣的事兒。不過,事後聽二姐說,當天中午算命先生在家裡用毛筆在三張紅紙上個別批寫我們兄弟三人一生的運程。完事後,母親便把它收好。至於放在家裡的什麼地方,她也不知曉。 事隔多年迄至我而立之年結婚時,母親才把批紙交給太太保管。我取出來看,才知悉自己的命程是怎樣的。原來算命先生以行草字體書寫的批紙上,在我耳順之年批示文字的最後第二行寫的是:“有血光之災,恐陽壽難續”10個怵目驚心的墨字! 我不知道當年母親心裡會怎麼想,也沒問過她我運程的吉凶。唯我肯定的是,她不是一個執迷算命的婦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我揣想她之所以替孩子們算命,興許是想在心裡圖個安心吧。 至於我自己,打從唸完中學出國深造,就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節奏為前程而努力奮鬥。不過,有一點我得感謝算命先生的提點,他讓我婚後在任何時候都注意交通安全,開車小心駕駛。此外,結婚後的這40年,我始終把身體健康和養生之道放在心上,並且實踐在日常生活的飲食、睡眠和運動上。平日裡除了閱報及寫作,還不時在國內外旅遊,享受退休後的悠閒自在生活。 其實,我早就該把“有血光之災,恐陽壽難續”這10個字從我的生命史冊上delete 掉!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