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入睡

記得在我的童年時光裡,每當昏昏欲睡,外婆或者母親常常唱起搖籃曲。於是優美的“寶寶睡,寶寶睡……”伴著我入眠。直到最近,還可以聽到家裡的小朋友唱起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而大多數兒童基礎鋼琴的課本都會收錄這首優美的曲子。身為鋼琴老師的我常常在課堂上教小小朋友彈奏這首曲子,他們都會隨口唱起“寶寶睡,寶寶睡”,樣子可愛極了。 由於常常聽見這首曲,於是閒暇想要播一些音樂的時候,都不會想播這一首,腦袋裡只會想起平時沒辦法聽到的曲子。可是昨天一反常態。也許是因為我的腦袋已經累得想不起我想聽的曲子了,我隨機選了一些輕柔的古典樂,耳機裡便播出了這首布拉姆斯的寶寶睡(原名Wiegenlied op 49, no 4),而且是清晰的德國歌詞聲樂版。 前奏的6拍鋼琴聲,好像在模仿搖籃左右左右搖擺的畫面。可能是因為太久沒有認真聽這首歌曲了,前奏的6拍沒有讓我聽出是自己最熟悉不過的搖籃曲。在忙碌教了一天琴後聽到這熟悉、柔和、溫暖的前奏,我的內心很是舒服,一瞬間卸下了老師該有的威嚴,卸下了面對家長要有的專業樣子,卸下了面對上司就會武裝起來的圓融的自己。彷彿回到小時候那恬靜的歲月,那無憂無慮的日子,那永遠能安穩入睡的每一個夜晚。 後來我們長大,開始有了很多憂慮。從學校成績的起落,大學升學的科系,出來社會之後的薪水,銀行裡的金額,不知不覺就走型的身材,一旦不照顧就起紅燈的健康……,日子好像沒有更簡單,只有每一天不一樣的挑戰在等著自己。“此時閉上眼睛歇息,願這些時光受到祝福”,搖籃曲德文的歌詞有一句是這樣唱的——好像在告訴世人,雖然我們無法期待生活完美無瑕,但是我們可以用心祈禱和感受所有的祝福。 撫慰失眠了的人類 我熟悉的副歌原文翻譯是:“明天早晨如果上天願意,你將再次醒來。”意思其實可以解讀成:無論當天是快樂、委屈、失意、傷心、幸褔或者不幸,我們是否能夠再次面對明天並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我們還是要聽天由命。當一個人落入人生的低谷,它提醒我們,只要上天願意,明天我們還有新的希望;當一個人爬上人生的巔峰,它提醒我們切勿驕傲,因為明天如果我們能夠“再次醒來”,那它仍然是嶄新的開始。 它用一段歌詞描述了我們的渺小與脆弱,讓我想起一句名言:勿以物喜,勿以己悲。讓一天的悲喜都在夕陽餘暉消散之時隨之化解,於是一天的緊繃感都得以平靜。我們在這星星和月亮的照耀之下,就好好地享受夜晚的靜謐,月光的溫暖。 如果明天不完全掌握在手中,我們在安靜的深夜能做什麼呢?搖籃曲的第二段唱了兩次:“現在安心與甜蜜地入睡,在夢中眺望天堂”。彷彿在告誡我們,在迎接新的開始之前我們還是必須要安穩地進入夢鄉。先好好地休息,享受夢中的甜蜜幻想,才有辦法面對明天的未知和難題。 這段有意義的歌詞配上布拉姆斯堪稱完美的音樂,就像是給所有披著月亮和星星的人們一個最真摯的祝福,撫慰這忙碌而失眠了一天的人類,我們之所以煩惱又失眠,是因為常常把事情看得過於嚴重。可是當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些所謂的難題也只不過是給我們考驗,促我們隨著歲月的流逝更加進步。更何況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如此渺小,為什麼我們不放下一切,安穩的進入夢鄉呢? 這首布拉姆斯獻給好友新生兒的搖籃曲,不知不覺陪伴了很多人入眠。我從小就覺得它很好聽,到現在完全理解歌詞的意義,覺得他真的寫得好美、好浪漫。願所有人在搖籃曲的祝福之下,都能安穩地睡下,然後再次遇到天明,再次遇到嶄新的開始。
10月前1.8千点阅
夜深人靜,淡淡的月光從窗簾的縫隙透進來,讓漆黑的臥室增添了一絲亮光。此起彼落的蟲鳴,遠處隱隱約約的狗吠,窗簾偶爾隨風輕微晃動,如此靜謐的夜晚,是許許多多的城市人夢寐以求的入睡環境。對我而言,卻不然。 一直以來,我在有地房子帶窗的臥室,都沒能安然入睡。家鄉的臥室就有一扇窗,剛開始只掛上薄薄的窗簾,後來清晨陽光的光線容易干擾酣睡的妹妹,於是,妹妹就換上了較厚實又能遮擋光線的窗簾。臥室並排放了3張單人床,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我們三姐妹才會把3張單人床睡滿;平時週末就只有我和妹妹兩個人。可我知道,沒能在有地房子帶窗的臥室安然入睡的原因,與窗簾的厚度、獨自或和姐妹同睡一個臥室無關。 我在城市的公寓,臥室同樣有一扇窗,但是因為房處13樓而不是在地面,所以每晚在汽車或摩托車聲伴隨下,皆能安然入睡。不會像在地面房子帶窗的臥室那樣,半夜自動睜開雙眼,慣性的往窗外看。與公寓窗外的夜色不同,家鄉的窗外夜色如水,月圓時月光皎潔柔和,那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我沒能在生我、養我的家鄉臥室,安然入睡呢?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下著大雨的夜晚,我被雨聲從睡夢中驚醒。睜開惺忪雙眼的瞬間,自然的轉頭望向睡在一旁的媽媽。只見媽媽睜大著雙眼,屏息凝神地豎耳靜聽,前方屋裡似有若無的悉悉索索。小時候住在前面是賣雜貨,後面是客廳、臥室和廚房的板屋裡。那個時候,縱然我和媽媽都懷疑屋前的雜貨店進了小偷,卻不敢去一探究竟,只繼續假裝一家人還在酣睡中,儘量不驚動已在屋內的小偷。 隔天早上,天微微亮,我們就趕緊到屋前的雜貨店查看:被撬開的木板,散落一地的香菸,收銀桌被拉開的抽屜,四周凌亂的腳印……不出所料,昨晚聽到的悉索不是幻覺,而確實是小偷在翻箱倒櫃的聲音。無奈之下,媽媽唯有報警。 之後,類似的事件也發生了好幾回,媽媽都以沉默應對,然後報警了事。 爸爸早逝,媽媽獨自撐起一頭家。雖然我當時少不經事,但是或多或少也能理解:為什麼媽媽知道家裡進了小偷,不單不採取任何行動,還選擇了隱忍;因為媽媽知道,她一個勢單力薄的婦人,家裡還帶著4個年幼的小孩,依當時的情況來權衡利弊,最終以假裝一家人還在酣睡,看似軟弱的行為,來保護一家大小的安全。這是為母則強的媽媽,當下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辦法。 我想,我之所以在有地房子帶窗的臥室不能安然入睡,跟這些成長經歷所帶來的心理陰影,脫不了關係。 常擔心不好的事會發生 念初中三那年,在一個炎熱的午後,我獨自替媽媽看顧雜貨店。當時來了一位騎著摩托、戴著頭盔聲稱要買香菸的騎士。我不疑有詐,把香菸遞上、拉開抽屜欲找換零錢的時候,那位騎士突然用力把我推開,然後把抽屜裡的錢拿出來,盡往身上已拉上拉鍊的夾克塞,再騎上一開始就沒熄火的摩托絕塵而去。我驚恐得愣在一旁,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那一刻,我才知道,電影裡演的情節一點也不假,人在驚恐的時候,不但跑不快,還真的不懂得如何反應。 跟晚上家裡進小偷的情況不同,處理此次光天化日搶劫案件的,是從十多公里外鎮上的警察局趕過來的警察。懵懂無知的我,哪知道偷和搶有什麼重大的區別呢?我當時只是好奇:為何不是由村口的警察處理這起案件? 過了不久,驚魂未定的我被告知要到警察局指認搶劫的嫌疑人。還記得當時,是村裡一位熱心大叔,用摩托把我載到十多公里外的鎮上警察局。我孤零零地坐在警察局大廳等候。看到許多戴著手銬的犯人從眼前經過,內心越發的害怕和忐忑不安;更不知道接下來要面對的,會是怎麼情況。回想出門前媽媽的囑咐:“嫌犯很大可能是隔壁村的人,免得日後被找麻煩,就說認不出來。” 最後,毫無例外地,我們選擇了息事寧人。 只是指認嫌犯的過程,至今令我難以忘懷。這一次跟電影一點都不同:不但沒有玻璃鏡相隔,我還被警察直接帶進小房間裡,在站了一排光著上半身、穿著長褲,戴著手銬的男人前,當面指認搶劫的嫌犯。那個時候,我只隨意地用眼光往前面那一排人的身上掃過,然後直接朝身旁的警察搖搖頭,表示沒能認出。不將犯人繩之以法,卻息事寧人,肯定是不理智的行為。但是,如果讓當時手無縛雞之力的我們重新選擇,相信我們也會作出同樣的選擇。不管是被批評為膽小怕事,還是不明智,只要能換得一家大小的安穩,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些不凡的成長經歷,我長大後,理應變得無所畏忌和臨危不懼,卻不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面對大小事情時,我總是畏首畏尾、躊躇不前;並常常擔心不好的事情會隨時發生。年事漸長,恐懼的陰影不但沒有慢慢消失,還不斷擴大,尤其是在夜深人靜時,更甚。 因此,在有地房子帶窗的臥室,不能安然入睡的原因,昭然若揭。 如今,家鄉的板屋已經變成磚屋。那些屋板輕易就能被小偷撬開的久遠記憶早已模糊。雖然潛意識裡的不安一直在,然而所幸生活已越來越好。我也逐漸釋懷,努力轉換心境,並將它們轉化成是我成長的過程中,促使我他日變得堅強、勇敢的生活歷練。 家鄉臥室的窗外,有如水的夜色;公寓臥室的窗外,有照亮路人的街燈;不同的窗,呈現不一樣的風景。而我,只要願意打開心窗,就會看到窗外有藍天。
1年前1.9千点阅
2年前9.2千点阅
3年前2.4千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