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冠状病毒

3月前
3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新加坡13日讯)狮城研究指出,比起别的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毒株能更好躲开抗体,造成的一波波高峰反而让接种后的人群能更好地与冠病共存。 《联合早报》报道,另一项研究则指出,年长者在接种两剂基础冠病疫苗后,所产生的免疫力比年纪较轻的人弱,但在接种追加剂后就能降低这一差异。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冠病变种毒株和其他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能更好躲避人体免疫屏障。 学院新发传染病重点研究项目教授王林发解释,冠病病毒的变种毒株在物竞天择的压力下“脱颖而出”,与其他在动物间流传、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冠状亚属性病毒有着不同的进化路径。 国家传染病中心传染病研究培训与教育部主任赖建文教授认为,奥密克戎的高度传染性让更多人具有混合免疫力(hybrid immunity),也就是人群通过染疫和接种疫苗获得抗体,遇到再度感染时获得更好保护,而且通过鼻腔和喉咙的黏膜获得免疫,阻挡病毒入侵。 之前就有研究显示,接种后再染病的人黏膜里找到存活很久的抗体细胞——T细胞。 研究也指出,已接种疫苗和追加剂的人,染疫后病情更轻,肺部感染和需供氧的概率更低。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也显示已接种辉瑞疫苗并感染病毒的人,比那些已经接种疫苗但未染疫者,全身都有免疫反应。 领导新加坡全国流行病防范与应对科研计划(PREPARE)的王林发说:“这项研究成果很重要,将指导日后抗疫反应,包括应研发更好和有更广泛保护的疫苗。” 年长者接种追加剂 能减轻免疫力不足情况 另一项由新加坡科技研究院(A*STAR)传染病实验室研究员展开的调查则发现,年长者接种两剂基本疫苗后免疫反应较差,接种追加剂后有助弥补免疫力差距的情况。 研究对312名接种两剂辉瑞疫苗的医疗人员和年长者进行追踪,发现大多数接种疫苗后的人都能对原始病毒产生很强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反应。 不过受试者对于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的反应较弱,显示接种后还是有可能染病。另外约三成的受试者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六个月后,免疫反应开始减弱。 研究人员也观察到,60岁以上者在接种后的免疫反应低于60岁以下者,也会更慢产生免疫反应,不过接种疫苗追加剂后,则能强力提高免疫和T细胞反应。 研究人员分析,年长者出现欠佳的免疫反应可能与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有关,造成他们接种后还是会染病。 研究科学家房晓慧说:“这显示对已接种疫苗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接种追加剂,以获得针对在人群中传播的冠病变种毒株的保护仍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新科研传染病实验室、新加坡免疫学组(Singapore Immunology Network)、杜克—国大医学院和国家传染病中心也参与这项研究。
2年前
2年前
全世界有逾1400种蝙蝠,而许多研究显示菊头蝠身上带有多种冠状病毒,甚至如今仍在肆虐的冠病疫情也可能源于菊头蝠。与此同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东南亚有数十种身份不明的蝙蝠物种,并且可能携带新的病毒。 自冠状病毒(SARS-CoV-2)于2019年在中国武汉肆虐进而在全球爆发疫情以来,蝙蝠这种唯一真正会飞行的哺乳动物,便再度成为媒体和公众的讨论焦点。 这是因为蝙蝠冠状病毒在所有已知冠状病毒中,与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冠状病毒具有最高的基因组序列同一性,以致蝙蝠被视为传染冠状病毒的祸源。然而,冠状病毒是直接从蝙蝠身上还是通过中间宿主出现却至今仍然难以捉摸。 [nonvip_content_start] 在全世界逾1400种蝙蝠中,菊头蝠(学名Rhinolophidae)被认为是许多人畜共患病毒──从动物跳到人身上──的储存库,包括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及冠状病毒的病毒的近亲。 3月29日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前沿》杂志的一项基因组分析报告表明,在东南亚可能有几十个未知的马蹄形蝙蝠物种。──就如中国武汉病毒学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主任石正丽所说,正确识别蝙蝠物种可能有助于确定具有人畜共患疾病高风险的地理热点地区,这项工作非常的重要。 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也是香港大学的生物保护学家爱丽丝.休斯说,更好地识别未知的蝙蝠物种也是对寻找冠状病毒的起源的支持,可以缩小寻找可能藏有该病毒近亲的蝙蝠的范围。 冠状病毒的已知最接近的亲属,已经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和老挝的三种马蹄形蝙蝠中被发现。 菊头蝠包括6个亚属共约100种,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和澳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欧洲也有分布。菊头蝠属于中小型的小蝙蝠,毛色为红棕色、橘红色或黑色,因其有助于回声定位马蹄铁状的鼻叶,也被称为马蹄蝠(Horseshoe bats)。 之前很多研究显示菊头蝠身上带有多种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可能为其自然宿主,造成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疫情及冠病疫情的冠状病毒,很可能皆是源于菊头蝠的病毒。 因此,爱丽丝希望能更好地了解东南亚蝙蝠的多样性,并找到识别它们的标准化方法。 她和团队于2015年至2020年期间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捕捉蝙蝠,然后对蝙蝠的翅膀及鼻叶进行测量与拍照。 根据爱丽丝的描述,这些蝙蝠鼻子周围有一组古怪的组织;除了记录它们的回声定位呼叫,他们还从蝙蝠的翅膀上收集了一小块组织来提取遗传数据。 为了绘制蝙蝠的遗传多样性,爱丽丝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了所捕获的205只蝙蝠的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itochondrial DNA/mtDNA)序列,以及来自在线数据库的另外655个序列──来自11种菊头蝠科蝙蝠。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指一些位于粒线体内的脱氧核糖核酸,与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的脱氧核糖核酸有不同的演化起源,可能是源自早期细菌。现存生物体中绝大多数作用于粒线体的蛋白质,虽然是由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所制造,但这些基因中有一些可能是源于细菌,并于演化过程中转移到细胞核中,称为核内粒线体片段。 一般来说,两只蝙蝠的基因组之间的差异越大,它们就越有可能代表基因上不同的群体,从而代表不同的物种。 研究人员发现,这11个菊头蝠物种中的每一个可能实际上都是多个物种,可能包括整个样本中的几十个隐藏物种。隐藏或“隐蔽的”物种,是指那些看起来属于同一物种但实际上在基因上是不同的物种;例如中华菊头蝠的遗传多样性表明,该群体可能是六个独立的物种。总的来说,他们估计亚洲约有40%的物种还没有被正式描述。 菊头蝠科蝙蝠是复杂群体 不过,纽约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南希.西蒙斯说,有关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一个令人清醒的数字,但并不十分令人惊讶。她说,菊头蝠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对这些动物的取样也很有限。 她表示,依靠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可能意味着隐藏物种的数量被高估了,因为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继承自母亲,所以可能会丢失重要的遗传信息。这项研究可能会促使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爆发对新蝙蝠物种命名的研究。 研究东南亚地区蝙蝠的加拿大渥太华环境与气候变化局的生物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说,这些发现证实了其他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东南亚有许多隐蔽的物种。但这些估计仅是基于少量的样本。 查尔斯的团队利用形态学及声学数据对在中国南部和越南发现的190只蝙蝠做了更详细的分析,得到的结果支持了他们的发现,即许多物种在这些地区还没有被识别。南希说,这项研究为“在划定物种时使用多条证据线”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查尔斯说,她的团队还发现,蝙蝠鼻孔上方的一瓣称为鼻骨的组织,可以用来识别物种,并不需要基因数据。 对此,布达佩斯匈牙利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分类学家加博尔.克索尔巴说,这意味着无需进行侵入性的形态学研究或昂贵的脱氧核糖核酸分析就可以识别隐藏的物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