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创造力
古城
护法行嘉年华填色赛 300小学生展现创造力
由马佛青甲州联委会主办的2024年马六甲护法行“一步一愿行”暨嘉年华会之填色比赛已落幕,这项活动旨在结合佛教精神与社区互动,从中推动儿童的创造力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月前
古城
北马新闻
玉兔的冒险之旅绘画填色赛 200童挥彩笔展童真
由浩洋健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主办、槟城华校教师会协办的“玉兔的冒险之旅·绘画与填色比赛”,吸引来自槟城、吉打、霹雳、森美兰及柔佛超过200名参赛者,孩子们通过五彩斑斓的画作展现想像与创造力,现场充满童真和欢乐。
3月前
北马新闻
大柔佛焦点
翁哈菲:柔佛具创造力 创新科学发展蓬勃
(新山3日讯)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形容,柔佛不仅仅是一个州属,更是具有创造力、创新及科学蓬勃发展的家园。 “随着柔佛站在新世代的门槛上,我们致力于打造柔佛成为知识与技术进步的中心。” 他表示,尤其柔佛与新加坡毗邻的距离,以及东盟战略性地理位置,促使柔佛处于机遇和责任的交汇点。 他希望尽可能达到最大化的边界拓展,在教育方面鼓励学生勇于追梦、批判性思考和无畏创新。 他今午为乐高乐园“2024校际挑战赛”主持开幕仪式时,发表上述致词。 出席者包括教育部副总监再纳阿峇斯、柔佛州教育及新闻委员会主席阿兹南、柔佛州务大臣夫人拿汀莎敏法兹琳娜、依斯干达公主城市长拿督莫哈末哈菲兹及大马乐高乐园度假村区域总监林忠延等。 翁哈菲兹表示,乐高乐园“2024校际挑战赛”吸引来自亚洲各区参赛者参与,也符合柔佛打造成教育与文化交流枢纽的愿景,也体现柔佛对高质量教育的承诺。 “我也感到自豪,柔佛州学校连续两年挺进16强的赛圈,展现学生们卓越的才华。” 他说,乐高乐园举办这项赛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促进学习和创造力的平台,因此他也鼓励其他私人界也能考虑举办类似活动,透过有趣和引人入胜的方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技能探索潜力,以激发学生成为未来的领导者。
4月前
大柔佛焦点
北马新闻
马良生:创造力的表达 编程推动技术进步
金星小学董事长拿督斯里马良生说,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编程已经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4月前
北马新闻
北马新闻
吉打站“年少的我”小学生活营 学独立思维领悟创造力
“年少的我”小学生活营创造篇(吉打站)日前在亚罗士打新民独中圆满落幕,获得吉打州内12所华小的50名小学生参与。
5月前
北马新闻
马林学者
陈伟豪.罗布乐思启迪教育创意与变现创新之路
巴斯祖奇的创新之路为我们展示了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巨大潜力。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勇于创新,探索更多可能性,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6月前
马林学者
大柔佛
柔新经济特区创意和数字经济 民青团促柔大臣公布详情
(新山12日讯)民政党青年团副总团长兼柔佛州团长张晋维促请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公布柔新经济特区有关数字经济、创意产业的发展详情,因为这两大领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之处。 他今日在文告中说,创意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柔新经济特区除了是发展新加坡和柔佛两地经济的重要事项外,也是两地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带。 间接创造就业机会 他表示,创意产业可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 他说:“这项目除了发展文化,也间接有可能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外地艺术及文化人才等前来发展。” “在数字经济方面,现代商业模式已从线下改到线上,现今经济活动中的人、组织和机器已通过网络、移动技术联络,让柔新经济特区的商业活动将会有很多的网络操作和买卖,因此州务大臣必须有清楚详细的发展计划,才能向柔州人民交代。” 他认为,柔新经济特区也必须招入更多创意产业和数字经济的企业及机构,促成大新山与新加坡的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他说,翁哈菲兹的柔新经济特区概念是符合时代需求,人民也希望借此让经济变好,但是必须要有明确的计划让柔佛子民知晓,而非只是书面回答。
7月前
大柔佛
星云
汽泡水与通感/密严(马六甲)
大年初一,至青云亭拜庙,倒不至于去抢头香,只是求平安。无关乎迷信,仪式本身就能安定身心,所以当代神话学权威约瑟夫·坎伯有这一观念:无论东西方,在所有传统社会中,由社会授予的神话形态都在呈现于仪式,而个人则以承诺及信仰的体验给予回应。如果个人没回应怎么办?万一整个社会承继的神话、神学及哲学的传统,都无法唤醒这一类个人内在真诚的回应呢?常见结果就是伪装,觉得自己是无能的,或假装相信、试图相信,甚至模仿他人的方式,过着不真诚的生活。反之,真诚而有创造力的方式,他称为艺术的生活方式,与宗教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它是要去逆转整个权威秩序。 台湾老一辈人,嘲笑日本礼节常流于形式,称为“有礼无体”,就是目睹日本人虽重视礼节,平常习惯压抑自己,一旦三杯黄汤下肚,酒后想解放,就往墙角尿尿,全然不顾及礼仪。我留学台湾,曾听过这句老话,但“体”字如何解释,却不甚了了。某天,为了向中国人解说这句老话,忽然灵机一动,才想到“有礼无体”,实际上是说“有‘礼貌’但没有‘体贴’的心”,相通于《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须发自内心,从而表现于行为,倘若只有外在行为,内心无感,只是流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形式而已,酒后肆无忌惮,正反映出内心并无体谅他人的心情,才会任意在公共场合尿尿。 天心终要回归到诚意 拜完一轮,甚至到对面的香林寺,楼上楼下礼佛一轮,忽然口渴,就踅到附近便利商店买了瓶汽泡水,上边写着无糖,但苹果香精入口,瞬间却让自己有甜味的错觉。心想,怎会如此?于是联想起,钱锺书有篇文章〈通感〉,收录于《七缀集》,是其中7篇长文里,最短的一篇,讨论的就是文学上的“通感”现象。在没有Google、文学资料库的年代,钱老凭其博闻强记,洋洋洒洒,从东方谈到西方,列举文学经典、甚至是更生僻罕见的诗文,钱老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口、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近代西语常说‘黑暗的嗓音’(vox fusca)……”汽泡水的苹果香精味,正唤起记忆里苹果的香甜。 再依据钱老文章引伸,心理学也有所谓的“幻肢”现象,某一肢体虽因伤切除,但却产生仍在使用的错觉。综合前边坎伯的理论,再进一步思考,宗教仪式正是想接通所谓天心,而天心是最终还要回归到个人诚意,天人贯通一直是宋儒修养议题。但个人诚意又如何贯通至虚无飘渺的天心,朱熹就是透过修订礼乐的仪式,让庶民在日常实践中,一步又一步的,每日实践下去,让庶民也能从礼仪,进而追思天道何为。当然过着不追思的生活,也能种下一颗文化种子,待日后因缘成熟后,哪一天突然领悟天人贯通之路。这是哲人方东美先生所谓的“上下回向”,铺排了往下的仪式,就是待机能往上透彻,这条彻上彻下之道,我从一瓶小小汽泡水中领悟,也不枉初一拜庙,虔心毕竟通天心,古人诚不欺我。
7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买自由/陈奕君
钱是用来买闲的,不是用来买物的。这是舅舅在我小时候就告诉我的道理,但我却要等到30岁之后才逐渐搞明白这件事。 过去两年我跑了几次市集,也自己办了一场大型的二手拍卖会,断断续续把家里各种杂物——大部分是衣服——清了出去。我算是很惜物的人,甚至大学时代的衣服有许多都还留在手边,跟我一起漂洋过海回到赤道;偶尔穿出门,还会被人问哪里买。 10年前,我在国外的时尚产业里工作,每天都沉浸于欣赏各种美感、创意和工艺之中,每个星期都在买衣服鞋子包包饰品。东西太多,就寄回马来西亚的家存放,妈妈皱眉说:那些钱足够你买栋小房子了吧。 惭愧惭愧,但我也不曾后悔。历经这一段买买买岁月,我已经大概知道物质是怎么回事了。而我依然恋物,却已经可以恋得精准而克制。 用消费来彰显自我,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也难怪年轻的时候总是热衷于买买买,因为那时候我们还不理解生活滋味的层次,以及品味与阶级的幽微关系。 但现在我更懂自己了,也丈量出了自己和世界之间最舒服的距离。那么,此后,我用时间、精力、脑力和体力换来的钱,只会用于追寻自由,以及自由才能保证的悠闲安适。 这些年大家都在讨论消费主义。社交媒体上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人,写了一段文字跟你说人要爱自己,而后附上一个购物链接,要你去买个什么东西,就属于疼宠自己的方式。 所谓的好好生活,就是买买买和吃喝玩乐。自媒体教我们,如何盘活日复一日的苦闷生活? 有闲就对人和自己都有情 每个人都要拥有一个的名牌包包,每个人都去打卡的网红咖啡厅,每个人都必须要品尝一次的和牛烧烤,每个人一定要去才不枉此生的赏樱圣地。你们必须要人挤人,在热门景点拍照上传到社交媒体刷存在感,如此才显示了自己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其实,衣食住行都是消费。我不认为买买买是一种错,或是心智认知比较低下的表征,那可能只是对生活的体验、尝试,无论是浅尝辄止,或是就此沉迷,都是一种过程。 只是总要警惕,我们和生活的真实连接,不要过多地依赖消费。 如果我们仅是用比现在更高一级的消费,买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更精致的餐厅、更奢华的旅行,来证明自己的人生正在进步——这种依赖路径将会扼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泡一壶茶,花一个下午在家阅读一本书,也是好好生活。在公园散步,坐在长凳上发呆,感受微风拂面,也是美好的生活。和好朋友面对面深谈,陪伴猫咪午睡几个小时,也是好好生活。为即将到来的城市马拉松备战,每天练跑5公里,也是好好生活。周末到慈善机构做一日义工,体察世间疾苦,结识其他有善心的人,也是好好生活。在自家花园里种几棵向日葵,每日悉心浇水等待开花,也是好好生活。 心里有寄托,生活有仪式,都是美好生活。这些都与金钱消费无关,却又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此刻、此方。 爱自己,也不需要消费。每天早点睡觉,让身体充分休息。饮食干净,不让肠胃过劳。穿着舒适,让身体自由舒展。谨慎理财,不为了攀比消费而背负过多债务,因而不必花更多时间工作来赚更多的钱,也不会因为加班过劳、压力大而疯狂购物来排解情绪。 如此,你就有闲。有闲,就对人和自己都有情。淡定,不焦虑,觉得世界无限宽阔,自己的未来可以随时重启、随意创造。我们的钱,就是来买这种自由的。
7月前
星云
绘本的旅行
许雪翠/【年度重点推荐】 一起进入绘本的奇幻世界
岁末了,这一年就要过去。在2023结束以前,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今年度最让我们家惊艳的绘本! 按照阿哥的说法,这本绘本“向我们展示了小孩的世界有多精彩,小孩的脑海里充满想像力!读这本绘本,就能体会到,什么是‘一花一世界’!” 我问,那你喜欢吗?这位即将20岁的少年,过去一年忙着应付会考,已经鲜少碰绘本,但这一本,他读后大为惊喜:“开始几页有点无聊,但作者很厉害,通过一页又一页的图画,成功驱走这种无聊感,你会开始想要猜下一个提示。” 他也说,这本绘本成功唤起他的记忆:“你可能不知道,小时候,我总会想,床底下是不是有看不见的生物小王国,也会想抽屉里面到底有什么,这本绘本帮我找回了童真和想像力!” 是的!这绝对是一本超有想像力的绘本!是会让读者不停想像,“里面的里面的里面到底有什么?”的优秀创作! 阿哥补充:“而且首尾呼应,这是我没想到的!”我故意问:“如何呼应?”少年兴奋地说:“从我开始,从我结束!这也可以解读成,‘以我为始,以我为终!” 这本绘本,只有一个字——《的》。 鬼才艺术家Junaida 精装厚皮书拿在手中很有质感。我端详着封面穿红色大衣的辫子女孩,从她口中轻轻呼出一个“的”字。她的黑色帽子充满细节。有古堡,有可爱的小房子,有树有花,有小鸟也有猫,白色的封底将细节影拓得更鲜明。 作者是Junaida,这是谁呢?一般绘本作者都有翻译名字,他直接用原名吗?好奇之下上网搜查,原来Junaida是日本备受瞩目的“鬼才艺术家”!不到30岁时就大放异彩!日本有名的绘本杂志《MOE》曾以大型专题介绍他,他还和吉竹伸介对谈,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Junaida毕业于京都精华大学艺术系。介绍文说: “他的作品多以水彩为主,画面着色艳丽,充盈着丰富的层次感与想像力。”而Junaida其实是作者本名的日文拼音aida jun调换重组而来的笔名。 这是一本典型的“图画书”!右边一行字,左边一幅画,图文相映,产生最大的阅读视觉效果! 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 一开始——我的 没有标点符号,两个字,开放句,无限的想像。我的?我的什么呢? 你会开始想翻下一页—— 最喜欢的大衣的 然后你又开始问了,大衣的什么? 现在,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座城堡——口袋的里面的城堡的……(阅读全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许雪翠/在日常里观察种种“之后” 许雪翠/我和你一样 许雪翠/面对离别 我准备好了 许雪翠/正因我们独一无二 所以勇敢做自己 许雪翠/我是小孩,我也有烦恼!
1年前
绘本的旅行
VIP文
许雪翠|【年度重点推荐 】一起进入绘本的奇幻世界
岁末了,这一年就要过去。在2023结束以前,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今年度最让我们家惊艳的绘本! 按照阿哥的说法,这本绘本“向我们展示了小孩的世界有多精彩,小孩的脑海里充满想像力!读这本绘本,就能体会到,什么是‘一花一世界’!” 我问,那你喜欢吗?这位即将20岁的少年,过去一年忙着应付会考,已经鲜少碰绘本,但这一本,他读后大为惊喜:“开始几页有点无聊,但作者很厉害,通过一页又一页的图画,成功驱走这种无聊感,你会开始想要猜下一个提示。” 他也说,这本绘本成功唤起他的记忆:“你可能不知道,小时候,我总会想,床底下是不是有看不见的生物小王国,也会想抽屉里面到底有什么,这本绘本帮我找回了童真和想像力!” 是的!这绝对是一本超有想像力的绘本!是会让读者不停想像,“里面的里面的里面到底有什么?”的优秀创作! 阿哥补充:“而且首尾呼应,这是我没想到的!”我故意问:“如何呼应?”少年兴奋地说:“从我开始,从我结束!这也可以解读成,‘以我为始,以我为终!” 这本绘本,只有一个字——《的》。 鬼才艺术家Junaida 精装厚皮书拿在手中很有质感。我端详着封面穿红色大衣的辫子女孩,从她口中轻轻呼出一个“的”字。她的黑色帽子充满细节。有古堡,有可爱的小房子,有树有花,有小鸟也有猫,白色的封底将细节影拓得更鲜明。 作者是Junaida,这是谁呢?一般绘本作者都有翻译名字,他直接用原名吗?好奇之下上网搜查,原来Junaida是日本备受瞩目的“鬼才艺术家”!不到30岁时就大放异彩!日本有名的绘本杂志《MOE》曾以大型专题介绍他,他还和吉竹伸介对谈,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Junaida毕业于京都精华大学艺术系。介绍文说: “他的作品多以水彩为主,画面着色艳丽,充盈着丰富的层次感与想像力。”而Junaida其实是作者本名的日文拼音aida jun调换重组而来的笔名。 这是一本典型的“图画书”!右边一行字,左边一幅画,图文相映,产生最大的阅读视觉效果! 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 一开始——我的 没有标点符号,两个字,开放句,无限的想像。我的?我的什么呢? 你会开始想翻下一页—— 最喜欢的大衣的 然后你又开始问了,大衣的什么? 现在,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座城堡——口袋的里面的城堡的 我们开始留意起那座城堡了。果然,下一页,就是一座放大了的城堡—— [vip_content_start] 最上面的景色优美的房间里的 一样是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你会好像抓到了阅读的节奏。会自动将注意力移到那个房间。果然,下一页就是房里那个国王躺着的床的放大图——国王的宽大的床铺上的 我们会喊:“床上!”床上有帆船!果然翻页便是放大了的帆船耶!但是文字写的是——丝绸被的海上的水手的 然后说到水手故乡的岛上的灯塔、咕咕钟、茶会、银河尽头、100岁的老奶奶、初生的太阳…… 一幅幅画面,画得非常精彩!也有出人意表的。比如小丑的耳朵上能有个小矮人,那是多妙的想像力才能想像出来的?作者一定是个童心未泯的大人啊! 除了小矮人,还有三胞胎魔女、人鱼和公主飞行员等,都是童话世界里有趣的人物,穿插在情节里,就有了魔幻的味道! 有人说:“阖上书之后,仍久久沉浸在那巨大的满足之中。”确实是那样啊!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只有阅读的乐趣和发现。真的好久没有遇上这样一本魅力无法挡的绘本了! 开启想像 我们都知道,创意为王,但创造力和想像力能教吗?如果可以,要如何培养呢?我想,阅读和游戏,肯定是不二法门。 开发联想力很重要!一颗苹果和一粒沙,要如何联想到一块儿,这就得看,我们平时如何引导,以及有没有开放的心去允许孩子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而不予以否决或打击。 因为绘本《的》,让我想起孩子们小时候,有人送我们Sarah Thomson和Rob Gonsalves合著的《Imagine A Day》,作者用倒镜式绘图手法,以我们想像不到的插图,挑战开启了我们的想像力!Rob Gonsalves还因此书获得2005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的儿童文学奖。 其中一幅让我们震撼的图,是叠罗汉式筑起的桥,远看是桥,近看都是人!文字是:“想像有一天,我们只需优雅和胆量,搭建一座桥。” 另一幅,是秋天树上的房子,屋外的小径跟树下的路相连:“想像有一天,你的房子像巢一样承接住你,在秋天的风里轻轻摇晃。” 还有一幅!郊外的篱笆,连接上繁华都市的高楼大厦,孩子们在篱笆上练习平衡感:“想像有一天,当你忘了怎么跌倒!”跟这幅呼应的是小女孩荡秋千的:“想像有一天,你再也不需要翅膀飞翔!” 这对当时还不是大量接触绘本的我们来说,是“天花板级别”的了!每一幅图都让我们端详好久!孩子们也许还无法体会文字要表达的深沉含义,图画已经让他们惊呼! 这本英语绘本,不晓得市场上找不找得到中文版本,但我觉得英语的语境更有意思,而且这本绘本,根本以图取胜,任何语言版本都不重要,有机会还真希望每个人家里都珍藏一本! 《的》作者简介:Junaida,1978年生,日本纸本画家,毕业于京都精华大学艺术系,现居住于京都。 他曾担纲三越百货、茑屋书店、西武集团旗下场馆的主视觉设计,也为多名艺人设计专辑封面,甚至在自己的母校担任客座教授。他是日本公认的鬼才设计师,两度拿下日本图书设计大奖。创作绘本包括《的》、《みち》(路)、《怪物园》和《街どろぼう》等。
1年前
VIP文
新教育
用戏剧把孩子带入故事情境 儿童戏剧不是儿戏
儿童戏剧不是儿戏,也不是小儿科。优秀的儿童剧就像优秀的童书或优秀的动画那样,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影响孩子的一生。 什么样才是好的儿童剧?儿童剧是不是一定就要传递真善美?是不是就得表现得五彩缤纷呢?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陈启基 “儿童戏剧到底需不需要有教育意义?”这是剧场界争论已久的课题,有些人认为儿童戏剧的最大功能是娱乐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有教育意义?有些人则认为儿童戏剧不能只有娱乐效果,没有教育意义的话那还有意思吗? 这个争论没有答案,台湾剧作家及导演王友辉教授倒想提出“反教育”这个隐忧,比方说创作者本来期望儿童戏剧要有教育意义,但因为操作上不对或剧本不够周全,反而带来反教育的效果。 最典型例子是《狼来了》这个寓言故事。他说,虽然这个故事最后要教育孩童不要撒谎,可是当观众(孩童)看见大伙儿被牧童骗上山时灰头土脸的样子,很多观众心理上反而认同牧童,跟着牧童哈哈大笑,使戏剧偏离原本想要达到的教育效果。 “可能你就会问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比较负面一点的东西都不能够在(儿童)戏剧中出现了吗?其实不然,我认为其实是可以做转换的。” 他日前在吉隆坡有一场讲座,主题为“儿童戏剧的秘密花园”。 他在讲座中播放影片,展示恶作剧桥段可以如何被巧妙地翻转,避免出现反教育的效果。这支影片中,有个小屁孩企图恶整一个辛勤劳动的工人,但及时被小伙伴劝阻,小伙伴反过来把恶作剧转化为一桩美事,最后反而是小屁孩被工人深深感动。王友辉说,如果创作者在创作时愿意多花点心思,其实就可以减少儿童剧中可能出现的反教育效果。 儿童剧该如何谈沉重议题? 儿童戏剧常给人五彩缤纷和阳光活泼的印象,但儿童戏剧可不可以表现得很沉重或很阴暗? 王友辉现任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专任教授兼所长,活跃于台湾当代剧场,作品类型包括青少年歌剧、歌仔戏和实验剧。 专访中,他说现当代有很多议题比如死亡和霸凌,其实很值得在儿童戏剧里去探讨,不可能完全回避,关键在于创作者要怎样带出这些议题,还有用怎样的创意给观众带来新的视野。 他以霸凌作为例子:“学生霸凌同学,然后恍然大悟,我觉得这样子不够,我们可以在戏剧情境里把霸凌这件事讲得更仔细一点,比如霸凌者跟被霸凌者,他们各自的心情怎么样?霸凌者自有他的痛苦,或者他想要掩盖什么事情,这是需要我们创作者更深入去理解议题,而不是用表面的刻板印象去解决这些问题。” 所有议题到了现在,他觉得几乎是没有禁忌,甚至性别议题也开始出现在戏剧中。他认为,当代议题进入儿童剧场是必然趋势,“也就是从生活里提炼某些东西,让孩子透过戏剧情境去理解,而不是只有传统的童话故事而已。” 他指出,在儿童文学领域,其实也有同样的争论——到底儿童文学是否必须很光明、很美好?而无论儿童文学或儿童戏剧,他说,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议题迫切需要让孩子知道,重点是要用什么方法让他们知道。如果平铺直叙,这个方法当然容易多了,就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效果可能并不怎么样。如果透过戏剧把孩子带入故事情境,也许就能激起他们的同理心,使他们较容易理解和思考创作者要传达的议题。 若完全避而不谈那些沉重的议题,他认为不是好办法,因为大人不可能防堵小孩从其他管道接触到这些资讯。因此,重点还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儿童戏剧要如何带出那些议题,“是当代创作者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儿童剧一定要很热闹? 要吸引观众不容易,尤其现在孩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习惯于短视频和碎片式内容,儿童戏剧若要争取他们的注意力,是不是就得变成短小精悍? 王友辉确实发现,很多孩童已经习惯于数码内容的节奏和长度,引起关于专注力的问题。但他必须说,如果戏剧的故事能够吸引孩童,孩童就不会在意时间的长短。 “我就举个例子,一般孩子在观看比如他喜欢的动画的时候,他看一百遍都无所谓。即使是90分钟或100分钟的影片,他喜欢的话就会目不转睛,连饭都可以不吃,为什么?因为内容吸引他。那么我们从事创作的人,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他,让他无形中进入情境,还有满足他的想像。这时候节奏变得很重要,但不是说所有都要快节奏。” 以台湾儿童剧为例,他说,现在很多儿童剧都很吵、很亢奋,仿佛担心一旦节奏慢下来或气氛安静下来,观众的心就会跑掉。但他觉得戏剧的调度还是需要有些反差,不是说安静就不好。至于要如何安静得恰到好处,他说其实是有方法的,比如可以故意说话小声一点或放慢速度,而不是突然静音。 近年,台湾很多大剧场都很强调跟观众互动及让观众有参与感,但是不是一定要有互动,他认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这些互动能够把观众带入戏剧的情境里面,他觉得没问题;但如果所谓的互动并没有产生这种效果,而是纯粹要让观众情绪很高昂,他认为这样可能就不对了。比方说,台湾有个剧团有阵子常利用大玩偶跟观众互动,结果有些小朋友入场后一心期待玩偶出现,台上演什么根本不重要,他认为这样是有问题的。 相较于上述这些表面的互动,他觉得心灵的互动才是剧场里面非常重要的元素,他希望他的观众因为进入戏剧情境而哭、而笑、而感动。 做戏剧就像放风筝 对于儿童戏剧,很多人的印象是演员的声音似乎都很尖细,而儿童剧是不是必然都这样子? 对此,王友辉认为,音调高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演员形塑出来的角色能够说服观众,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演员的真诚,那么他觉得音调是高是低,在这个时候就不是问题。 他说,儿童戏剧里,人声只是一种表演元素,有时是用灯光、音乐或动作去吸引观众,总之不是只有单一的方法。重要的是,“剧场从业人员必须有种自觉,不是说我做出来的东西,观众就一定会买单。而要观众买单,也不是一定就要迎合观众。”他形容,做戏剧其实就像放风筝,风筝时而收时而放才能飞得更高,如何收放自如是儿童剧场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从戏剧培养美学和创造力 此次讲座中,他主要介绍儿童戏剧的种类、历史发展和特色。他将儿童戏剧定义为与儿童相关的戏剧性表演活动,而为什么要加“活动”这两个字?因为戏剧不是只有在舞台上的表演,也可以是在课堂里面的活动。 他指出,儿童戏剧大致可分为由儿童演戏(by children)、为儿童而演(for children)和与儿童共演(with children)。 “by children”——台湾早期认为的儿童剧。简单来说,由小孩出演的就叫儿童剧。 “for children”——成人有目的地演给小孩看。 “with children”——成人与小孩一起演出。 每种类别的需求都不太一样。他认为,一部好的戏剧应该兼具教育性、娱乐性、想像力和童趣。 他本身与儿童戏剧的缘分,始于他还在就读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戏剧学系的时候。那时1980年代,台北市教育局要在市内学校发展儿童剧,可是很多老师没受过戏剧训练,所以只好找外援。当时大学的老师推荐他去帮忙编导,他就从此涉足儿童戏剧。 他常开玩笑说,如果他是教育部长,他一定会通令所有学校只要上戏剧课,其他学科要学习的内容就透过戏剧来学习。这当然只是玩笑话,他认为,戏剧本身最大的功能在于美学能力的涵养和创造潜能的开发,而这些能力其实可以运用在各行各业甚至日常生活中。 1980年代创作儿童戏剧的那批孩子,后来听说没有一位成为剧场工作者,可是当年的演出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形成了“带得走”的能力。这种潜移默化,他认为才是戏剧非常重要的意义。 更多【新教育】文章: 学校的灵魂 谢上才校长/用热血与睿智推动教育 大马动画师Kim Leow梦想成真 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展现才华 古典音乐推手黄嘉富/不为自己设限 音乐世界很宽阔 好声音提升自信 声音教练黄英威教你把话说清楚 难民首先是人 相信艺术可以疗愈伤痛
1年前
新教育
星云
人生的新跑道/黄晓玲(芙蓉)
比我大5岁的同事J递了辞呈,目前在结束手头工作和交接事宜。 有一晚下班搭J的顺风车回家,忍不住问她是否已提早退休。J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微笑说:“应该说要开始新生活了。有些事若不付诸实践,就会变成我日后的遗憾。You know?You only live once.” 于是,J决定辞职,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热爱的手工作坊里去。如今她的孩子有了谋生能力,卸下大半的经济负担,加上她先生不反对,以及这许多年的充分准备,令她觉得时机对了,终于可以落实开一间手工作坊的心愿。J还公开授课,让感兴趣的人有个学习手工制品的地方。 与J识于微时,并肩作战地一路走来,也知道她平素喜欢手作,是廿多年来不变的志趣。她的巧手在同事和朋友当中是公认的好,即使一支“水草”,经她一番折叠也能变成好看的玫瑰花。 有时看她趁午休时躲在接线员的柜台后方打毛线,同事偶尔会请她编织一些精致的小耳环、发夹、手袋之类的东西,她总是来者不拒。J打趣的说,这一切若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怎会持续不辍,怎会在事业的稳定期毅然选择开拓人生的新跑道? J的话在我心底泛起了些微波澜。 这些年,也许是来到了某个年龄阶段,心头不时会浮上两个尖锐,不容回避的自问:“倘若再过个10年、15年,我还会在目前的位置上吗?老后的自己又是怎么过的?” 有时这么想,仿佛真的看见了老年的自己,在某个未来默然回首注视现在的自己。那时候的她会说什么呢?或者,她是在想念着今天的自己,怎样在充满变数的人生旅途中突围,找到下一个据点?即使她不说,现在的我也知道,人生并没有真正地一劳永逸,退而不休才是真理。 是的,年轻时曾天真地以为退休就是拥有丰厚的退休金和过着悠闲、无所作为的日子。可当自己一步步地走到应该规划老年退休的时刻,开始发觉“退休”二字在我心中已悄然变化,退休并不意味着就此失去了生产力和创造力,退休是一种隐喻,暗示着我应该在尚未到达人生的断崖前,寻找下一个新的出路。 毕竟无人能保证好景常在,尤其在前景不明朗的后疫情时代里,人工智能面世,冰冷的机器人据说即将取代人类大部分工作,在物价高涨,银根紧缩的大环境之下,有非政府组织还建议国人应该延长退休年龄,可我想到的不是盲目地抓牢眼前的焦虑,与其怨天尤人,何不就试着去改变目前的现况,打造一个自己属意的新人生?趁现在的身心尚有余裕,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去体验不同的人生,不一定等到暮年才来实现心中的愿景。 不为自己设限 与此同时,同行的J已勇敢地往前跃进了。在许多人来看,J离开舒适圈去开发自己的天地,是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想像。殊不知这些成功的表象是以滴水穿石的努力才成就的。J知道生命没有take two,所以不会在自己的四周设下条框,她诚实地说出自己对生命的向往,循序渐进地,抵达新的目的地。 古人说五十知天命,那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也不是随波逐流地任由时代摆布,而是清楚认知现实的局限,即使在限制下仍有突破、改变现状的决心,在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生旅途上,换一种方式继续生活,继续学习。
1年前
星云
会员文
叶蕙 | 在数码时代换个活法
人有惰性,喜欢安于现状,因此才有人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说法。如何攀越“自己”这座高墙,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改变,勇敢地走出舒适圈。不要问“是谁搬走了我的乳酪”,要紧的是接受乳酪不在原地的现状,离开自己的小房子,跑进名叫数码的迷宫,重新寻找自己想要的乳酪……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很多东西正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甚至消失无踪。 新的笔记型电脑,已经没有了CD/DVD光碟机。10岁以下的孩子,恐怕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打字机、收音机、VCR录影机,也没见过电话亭,不晓得电话卡是干什么用的了。再过10年,也许我们的后代只能去博物馆看煤气炉、录像机、电话机等家庭用品长什么样子。 学日语的人都知道《大家的日语》这本全球通用的教材出了第二版,新旧版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汇及句型的增减。新版删除了电话卡、卡式录音带、文书处理机等词汇,增加了互联网、电子辞典等词语,以应付时代的需求和转变。 [nonvip_content_start] 不管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接不接受,我们都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凉飕飕的数码世界。无论哪个年龄层的人都必须学习掌握数据,跟人工智能和各种应用程式建立新关系。 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瞬息万变的科技撇在后头呢?IT达人孙德俊在他的新书《数码时代——48个生存基本法》里明确地告诉我们如何掌握时代的脉动,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活得更自在。 我们确实站在时代的转折点,四处都是高墙,包括我们自己。人有惰性,喜欢安于现状,因此才有人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说法。如何攀越“自己”这座高墙,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改变,勇敢地走出舒适圈。不要问“是谁搬走了我的乳酪”,要紧的是接受乳酪不在原地的现状,离开自己的小房子,跑进名叫数码的迷宫,重新寻找自己想要的乳酪。 作者提出下一个10年的生存之道是掌握3个力:学习力、创造力和联结力。AI无处不在,每个人都要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学习新科技,拥抱创新精神,让科技、人文与个体相互联结,无中生有,以创造更多的可能。 特别认同作者的3个建议:把脉将来,掌握下一个风口;立足大马,放眼东南亚;善于利用网络,提高生活素质。通过互联网学一门手艺、报读兴趣班、写诗填词、制作短片……都是创建美好生活的门路。 这些年大家经历了疫情的反复变化,生活形态也起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许多企业为求自救而转向数码化,加速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就连洒脱多年的翻译工作者也受到冲击,我有一些同行开始兴起转换跑道的念头。 当然,对小市民来说,数码化并不是坏事,谁也逃不出AI的掌心。各种繁文缛节交由AI处理,可以免却许多不必要的步骤,也没什么不好。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就让自己改变,善用科技智慧,接受数码化社会带来的便利,换个活法就是了,因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2年前
会员文
教育导航
创造力远比纯工程来得重要 与Laurent Thevenet探讨创意技术
“作为一名称职的创意人,你必须对两者都很熟悉。不管是平面、动画设计师或美术员,你都必须了解如何提供用户良好的体验。同样地,工程师或用户体验人员也需要了解什么是好的工艺和作品。”
3年前
教育导航
更多创造力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