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刺青

3月前
7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您怎麼看待刺青這件事?提起刺青您的腦海中是否浮現港劇裡的“古惑仔”、凶神惡煞的黑社會幫派的畫面呢? 報道/攝影:張淑媚 您怎麼看待刺青這件事?提起刺青您的腦海中是否浮現港劇裡的“古惑仔”、凶神惡煞的黑社會幫派的畫面呢? 過去,在社會風氣還趨向保守的年代,一旦談到刺青,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學習不好,或者與混幫派畫上等號,而老一輩的對於刺青更是避而遠之,甚至不會支持自己的孩子刺青。 隨著時代的演變,刺青已成為許多人眼中時尚的潮流,展現身體美的藝術,更多的是透過刺青來展現自己的生活哲學與處事態度。 刺青又稱文身,是用帶著墨的針刺入皮膚,並在自己的身上繪圖或者寫上文字。 每一位刺青師都有獨屬於自己的風格,來自Du.theorem studio的刺青師杜卉琳走的是小清新韓系風格,她的刺青作品以黑、灰兩色為主要色調,線條利落,深受不少年輕女性的喜愛。 杜卉琳:刺青師在肌膚上“作畫” 擁有5年文身經驗的杜卉琳接受《大都會》社區報記者的訪問時指出,刺青是一門藝術,亦是一種人體藝術,與畫家不同的是,刺青師是在肌膚上“作畫”。 她表示,每個人對刺青的定義都不同,要如何詮釋刺青都是因人而異,如今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一輩的都喜歡追求潮流時尚,因此會在自己的身體上刺上喜歡的圖騰與文字。 她說,在刻板印象中,以往人們常將刺青與黑社會或是犯罪組織連結,惟隨著社會風氣漸漸開放,這項文化也越來越受歡迎,不論各年齡層。 她說,隨著刺青文化越來越普及,每一名刺青者對其文下的圖騰都賦予不一樣的定義;有者通過身上的圖騰展現其個人風格、有者將刺青當作為留給自己的紀念品、有者則利用刺青遮蓋身體的傷疤。 韓國微刺青以細小精美聞名 “如今韓國微刺青以細小精美條紋而聞名世界。細小的刺青,讓大部分人去掉對刺青的恐懼和刻板印象,勇於嘗試文身。” 她指出,近年來也有許多人,可能為了藝術,為了生活風格,也有的人是為了紀念,或是做為人生態度而將宣言刺在身上,繼而讓刺青漸漸成為一種文化。 身體上“永恆的記憶” 文在身上的刺青是一輩子的事,是身體上一道“永恆的記憶”。 刺青師像是一個描繪故事的人,亦像是一個能填補缺憾的人,杜卉琳指出,刺青是利用針頭把顏料注入皮膚深層的藝術,是會跟隨一個人一輩子的作品。 因此,她說,當顧客要求文身時,她會先了解客人為何想要文上有關圖案,以在下手時能融入意境裡,為故事做最完美的詮釋,圓滿客人的心意。 “刺青師最大的挑戰是,要了解每個人皮膚的不同。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膚質及身體狀況。就算是用同一個方法、文上同一個圖案,但在不同人身上,還是會呈現不盡相同的效果。 她補充,文身跟一般畫作不同。客人看到喜歡的畫作,隨時可以買下來放在家裡,但“買”文身圖騰,需要經過更深層的考量。 與顧客討論再轉印到皮膚 杜卉琳說,一般人以為刺青就是用針頭把墨汁刺進皮膚裡,但其實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易。 “想要得到心目中那完美刺青,溝通不僅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過程,想要刺在哪裡、刺什麼圖案及大小等,都需要通過溝通來完成。” “顧客透過線上諮詢後,我們會再約個時間,把顧客想要的設計以及大小畫出來後再進行第二輪討論,顧客滿意之後便會進行轉印步驟,就是把圖樣打印出來再轉印到皮膚上,模擬刺青圖樣完成後在皮膚上的樣子。” 她說,這是非永久性的,所以如果顧客不滿意的話,就必須一直溝通和調整到他們滿意為止,之後才會把圖樣永久性地刺到皮膚上。 大小與設計決定所需時間 她說,不同大小與設計的刺青所需的完成時間也不同,最簡單的設計可能只需10分鐘,她也曾做過超過5至8小時的刺青。 “刺青完成後,我們就要替顧客將刺青部位清潔乾淨、蓋上一層塑料,再給予護理霜,並交代顧客該如何照顧直至傷口完全癒合後,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一幅刺青作品。” 杜卉琳身上有8文身圖騰 身為一名刺青師,杜卉琳的身上也有8個文身圖騰。 她說:“左手臂的第一個圖案是老鼠,因為我的女兒生肖是老鼠,因此就紋了一個老鼠圖案,圖底下還刺著一句文字“Brave”(勇敢)、之後就是一個花卉圖騰,這個圖騰是國外刺青師的作品。 “右手臂則有一個人臉圖騰,這是我工作室的一位夥伴幫我刺上的,基本上我身上的文身都沒有特別的含義,除了老鼠,其他的都是我自己喜歡的就文在自己身上。文身無需要有特別的理由。” 60歲老婆婆前來做文身 不過,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之前有一位60歲老婆婆前來找她做文身。 “當時婆婆來找我文身時,她說年輕時就一直很想在自己的身上文一個圖騰,但礙於當時社會對文身存有刻板印象,再加上家庭的關係,因此就不敢去文身。 “這名婆婆說,如今她的孩子也長大了,她也無需顧慮世俗的眼光,因此便找上我,讓我在她手背上刺上一朵花。” 問她每一位前來文身的顧客,是不是都帶著故事來的?杜卉琳表示,有些客人只是單純喜歡他們設計的圖案,那麼她將秉持著呈現藝術美的心,在客人的肌膚上文上精緻美麗的小清新圖案。 她說,能為客人完成心願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完成作品後,當天的心情也會特別好。 需和刺青師溝通價格 詢問刺青如何收費時,她說,刺青的價格並沒有單一標準,除了基本開針費,一般上都能和刺青師再三溝通,雙方都認為合理才進行交易。 她強調,文身是一輩子的事,因此文身前必須要謹慎選擇刺青師,參考他們的作品,熟知他們的風格後才做決定,以免事後後悔。 杜卉琳也表示,現今的文身技術比以前進步許多,文針也幼短,並沒有想像中的疼痛,許多人親身接觸後,才驚覺原來文身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疼,女孩們還能氣定神閒地一邊滑手機,一邊進行文身。 她說,刺青這件事就是要趁年輕的時候去做,因為年紀越大膽子越小,對痛的承受能力就越低。 關於文身圖案的設計,她說,每個人對於美的定義不一樣,基本上只要是看了能讓自己開心的圖案都行,是不是完美不重要。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中文對對說】:對比中文近義詞、相似字、生活慣用語,或讓成語配成對來對對碰,作原有釋義的對照、用法的對校,辨析語文應用上的正誤,釐清有關詞語的正確用法等等。) 文身 (或紋身、刺青),是一種在人體上繪刺圖紋的藝術表現。這門藝術,幾乎無人不曉,惟是對其規範用詞,未有確鑿的認知。 網絡裡網民的選詞趨勢,文身店鋪所展示的字樣,幾乎都傾向 “紋身”,那為何有些雜誌報章的選詞會是 “文身” 呢? 《現漢》第3版的釋義中,註明 :不宜寫作“紋身”。第五版只收 “文身”,未收錄 “紋身”。而第六、七版則把 “紋身”列入附加通用詞條。 也許商業林立著錯把 “文身” 寫作 “紋身” 的店鋪 ,以致網民以電腦輸入法多有錯選 “紋身” 組詞的趨勢,詞典裡才有了註釋附條 “也作紋身”。 追溯字源歷史,可獲悉是先有 “文”,才有 “紋”。從詞源記載而言,“紋” 是 “文” 的引申字詞。 《說文》:“文,錯畫也,象交文。” 《莊子·逍遙遊》也有所記:“越人斷髮文身。” 由此可見,“文” 本義也作動詞,表示 (在肌膚上) 刺畫花紋或文字。 “文” 本義 “文身” 。為了區別文身所刻畫的 “紋印”,人們在 “文” 旁邊加了個 “糹”,才創造了 “紋” 字,以區別表示花紋、圖紋。 故此,正規用詞是 “文身”,因約定俗成,“文身” 也作 “紋身”。首選推薦的是 “文身”,“紋身” 是異形詞。 另外,若要用詞精確,就該記得:依循古文釋義,“文身” 是名詞,也是動詞;“紋身”只是名詞。作為名詞用時,可以是 “他的手臂上有文身 (紋身)”,而作為動詞用時,“在身上文了龍鳳圖” 中的 “文”,則不能寫成 “紋”。 【文身專題】延伸閱讀: 【永恆的藝術/01】文身──從古埃及到現代,流轉千年的身體藝術 【永恆的藝術/02】傳統vs新派,你喜歡哪種風格? 【永恆的藝術/03】不同世代文身師,刺在身上的故事 更多文章: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必須 vs 必需,各分天下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元旦、春節、立春,何者為年之始?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用感恩回應早安,言重了! 感謝vs感激vs感恩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一路好走≠一路走好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今天的隔天 ≠ 明天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