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剧评
人物
影视界里的侠士毛尖 为人民看烂片
从影片、播客听过毛尖说话以后,见字闻声。她的文章有声,读着仿佛能听见她以机关枪似的语速,以及不带情感的冷血讽刺。直到见到真人毛尖,又觉得闻声见字。哈赤哈赤速记她说的话,敲出字来就是一串名句。例如,她说少时家里那本不停被传阅的金庸武侠小说: “从薄薄的一本,被翻成厚厚的一本,都是因为很多人的抚摸痕迹。这是一本书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年代的金庸阅读肉身体验,就是一本书被活活看得很厚……”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陈敬晖 毛尖家的那本金庸几乎24/7为读者服务。毛尖从傍晚6时读到晚上9时,上床睡觉后交给姐姐读到晚上11时,因为高中生可以不用那么早睡。大人更有资格熬夜,所以11时后妈妈接着读,读完小姨继续读。 “书如果是有生命的话,它就会被我们家累死!”毛尖说,“因为它从6点被接力到早上6点,整整12个小时没有被关上过。”不仅如此,早上6点上学去,那本金庸还会在班上继续接力读,最终还给同学带回家去,继续它的传阅旅程。 那是读书最好的年代 毛尖1970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成长于1980年代,1988年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她形容,那是怎么可能不成为文艺青年的年代。曾经文革时期被批判的“灰皮书”,各种西方世界名著开始流通。《基督山伯爵》(又译《基督山恩仇记》)凭票供应,“你知道,任何书一旦凭票或一旦被禁,它就会让人涌起更强烈的欲望。” 某一天父亲朋友送来一套《基督山伯爵》,那晚晚餐就吃得特别丰富,外婆劏了一只鸡招待人家,谢谢那份厚礼。“因为我父母那一代太匮乏了,让他们人到中年的时候还如饥似渴地读名著。”曾经匮乏,才有后来汹涌的阅读热潮。 毛尖说,宁波图书馆里的名著被写上许多旁批,“就像弹幕一样,今天的弹幕不是新的东西。”她又用“激情”来形容那个时代的读者。好比《茶花女》的故事被套用在各自县城,旁批上各种结局,又被下一个读者替旁批再旁批,最后索性夹一张纸,批个过瘾。 “那真的是一个读书最好的年代。”虽然书籍被弄得脏兮兮,“但我们真的在那些脏兮兮的书上收获了人生最丰美的滋养。中国流行语内卷指过度竞争,现代人“卷”习题、考题,毛尖的年少时代“卷”课外书,在课堂上读名著,老师也不揭穿。 就连写〈我的理想〉,毛尖写想当作家都会被同学质疑,被父母笑话“作家这职业是你能高攀的吗?”1988年她上大学,学校里的讲座都是关于文学的。她还记得,“先锋作家”马原来演讲,一整个队伍浩浩荡荡跟在后头。 文学、文艺是在1990年代跌落神坛的,也就是影视剧《繁花》演的商战,那个经济起飞的时代。毛尖感觉到校园氛围变了,同学纷纷出国,没出国的就去外资企业打工。“金钱这个维度进来了。”清贫年代大家都穿得差不多,有了钱以后就会攀比,金钱慢慢变成社会新的衡量标准。“以前作家有很多稿费,但稿费很快在外资企业的工作面前不值一提了。” 和烂片死磕到底 当然,小时候的作家梦没灭过,不然就不会有眼前的作家毛尖了。《一寸灰》《夜短梦长》《非常罪非常美》《凛冬将至》,多是她的影评、影剧笔记、杂谈。很多朋友鼓励她也去写写小说,但毛尖直言,批评的激情始终还在,压制了创作的欲望,所以还是专注于写专栏、批评文章。 批评文章始于大学时期跟着老师做文化研究。2000年开始,毛尖在香港《信报》写专栏,写对社会的批判和文化观察,25年来练就自认比较讽刺,但被他人认为很刻薄的风格。 去年底开始,毛尖在B站(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开设频道《影评人毛尖》,延续专栏“短平快”的风格。 见字闻声或闻声见字,就是这样来的。她解释,专栏只有差不多1000字,学究气的书面语是不可能吸引读者的,所以需要短平快,对不满的东西直接表明。 “我这么快这么直接地讲,或者说有时候甚至被人家认为是刻薄的表述方式,也是来自于我对当代一种批判生态的强烈不满。”毛尖不客气说道,明明是一个很差的电影硬被说成是比较好的文本,包含了对观众的误导。“即便是做广告,你也不能黑的说成白的。” “你不能用非常曲折的各种话语包装成漫长的文风,让读者不知道你的立场到底在哪里,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还是不是推荐这个电影。” 把烂说成好于毛尖而言简直天理不容,但直肠直肚的批判,下场就是得罪人。在弹幕、留言区被骂,被很多朋友“拉黑”也就罢了,可电影是门大生意,批评可能会坏了别人的生意,让她妈妈担心得劝她“不要再去骂人家的电影了”,生怕她被上门寻仇。“所以有时也觉得挺对不住我妈的,我那么大年纪了,我妈还在为我的生命安全操心。” 所幸,切身的生命威胁不曾发生过,但那些言语上的恶言从没阻止过毛尖。“大家都各种表扬,说真话的人挺少的。我不说好像自己是那几个说真话的人,但至少我摆明了要和烂片死磕到底的决心。” 久而久之,毛尖批评出了名,剧组求她写剧评,还说“没关系,你骂好了。”烂片找上门,令她有感影评人已经到了那么卑微的地步,说好说坏都没关系,人家要的只是流量,曝光就是一切。 批评了,一票人又冲着烂片之名买票入场;不批评,她又想中国电影的批评声音真是太少了。朋友多说她把生命中最好的时间拿去看烂片,“如果放在为人民看烂片的位置上,我又觉得是值得的。” 看烂片也能看出成就,毛尖自认,这些年中国影视剧把饭菜拍好,有她千万分之一的功劳。宫廷菜总不能每次拍得像塑料一样,霸道总裁不会天天吃牛排喝红酒。她真切地认为,把影视剧中的衣食住行拍好才是最好的国家宣传,“菜拍好了,饭拍好了,主旋律就拍好了。” 把电影看成时间度量衡 毛尖脑子里有个影视资料库,好比在谷歌或百度输入关键字,就能匹配出相似系列、风格、年代、套路等相关资料一起比对,然后洋洋洒洒地分析批判。说是膝跳反应,她又觉得没那么快,“我大约能完成时间地理风格的拼图,否则的话也不敢在江湖上谈电影,而且说实在现在的影迷段位都非常高。” 毛尖本来自觉是看很多电影的人,但1997年到香港科技大学念博士时,一踏进图书馆就被震撼到了。“看到那些收藏我一下觉得好惭愧,里面有好多好多电影,可能说80%的电影我都没看过,我一下觉得这个世界在等待我。” 她那时候差不多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待在图书馆,平均每天看5部电影,看到电影都成为了她的时间度量衡,看到图书管理员以为她是哪个老师的小孩没事干在馆里待着,看到毕业离校时特地去向馆员告别。 电影资料库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郑树森(William Tay)所成立,毛尖在那里建立脑袋里的电影知识坐标,而且到现在她还是一直保持看片。后来回到上海,拜盗版猖獗所赐,她的电影阅读面又拉开了。虽然这话说得奇怪,但她挺感谢盗版。 “而且那时候盗版的老板都特别懂电影,会给片子打分。”当毛尖有点质疑,老板会头头是道讲片子好在哪里;当她拿起一张通俗的片子,老板还会看不起,美学鄙视一番。有些盗版老板看起来就是专业出身,多少让她意识到自己本是玩票性质,不是念电影专业科系。这就让她更积极,要把电影看得比专业还好。 影视剧已走到文化C位 从当年有份把书翻肿的文艺青年,到现在成为阅览影视万千的影评作家,毛尖说,影视剧已经走到文化C位(center,中心位置)。在她生长的年代,饭桌上、同学间谈的都是长篇小说,现在谈的都是影视剧。“影视剧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载体。” 那个变化表现在,以前作家去写影视剧还得偷偷摸摸不用真名,现在是影视剧来改编文本,作家开心得不得了。影视剧能随便改,王家卫改编的《繁花》骨肉、气质还在,但已不像原来的小说,大量故事是编剧写的。 “有人敢反对吗?只要你拍得好,影视剧就是可以予取予夺的,因为影视剧已经走到文化C位了。” 是好是坏?电视剧《繁花》一开播,小说一下多卖几百万册;《我的阿勒泰》一拍好,李娟的书即刻销量大增。这样的文化倒流,毛尖是挺认可的。相辅,“也不一定相成啦,有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反面宣传。” 那个B站里冷面的影评人毛尖突然又出来了,说影视改编有时也会做成反面宣传,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影视剧(《红高粱》)拍得多烂啊,要是影视剧先拍出来,我说莫言那个诺贝尔奖都拿不到了。” 更多【人物】: 书法家王冬龄/乱书是自己的艺术语言 创作歌手戴佩妮/不给自己设标签 叛逆玩音乐 双金歌手黄子轩 / 回乡谱唱客语文化,却走了更远的路
3天前
人物
煲剧联合国
黄爱玲/《地狱公使2》“真理”是一场故事演讲比赛
本剧很残酷且血淋淋地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大部分的人群实际都活在政治操弄中。更可怕的是,相较于“统一”社会,这些高高在上的操弄着更明白且相信“制衡”的规则。
4天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鱼儿水中游/《白莲花度假村第二季》没有人能出淤泥而不染
第二季不再强调阶级或物质上明显的剥削,反倒展示了伦理道德的坍塌,再多的良知挣扎也要屈服于诱惑、金钱、占有欲的野蛮本性。
2星期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王晋恒/《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最初,也是最纯的青春期爱情
年少的他们看不清未来何在,却轻易将“永远”挂在嘴边。正如歌曲所唱:“生命就像是一场告别,从起点对一切说再见”,我们都曾与剧中的同学一样,如临大敌般面对毕业季,倒数大考,倒数余下的相聚时光,后来终究要习惯一次又一次,原因各异的离别。
3星期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张祺/《鸣龙少年》热血但悬浮的学渣逆袭爽剧
这部剧虽然剧情有些悬浮,比如在自身起点低的条件下在短短一年内实现逆风翻盘,考上名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这部剧胜在立意出众,它探讨了教育、原生家庭、心理健康、就业选择等人生课题,特别是对亲子关系的反面教材进行批判,引发了观众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4星期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黄爱玲/《正港分局》荒诞喜剧 也须兼顾情理
除了编剧为其建立了一个特有的脱离现实的时空,自然可天马行空,但它也必须要有自成一体的运行逻辑。本剧最大的弱点,就是在现实背景上脱离了逻辑,不少笑点的设计和演员的表现也略显做作不自然。导致一部荒诞喜剧却不太让我笑得出来。
1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夜樱/《唐朝诡事录》诡谲之途探寻人性
《唐朝诡事录》没有主角,只有个性各异却生动有趣的角色;主角不一定就得有主角光环,配角就不一定得当影子抑或输家,我想这便是此剧尝试让观众收获的道理。
1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刘庆玮/《天狗的厨房》平淡生活中最温暖的治愈
剧中的美食也展现出了四季更替间寄托人们的情感,是兄弟之间的变化,是与村民的联系,是亲情和友情的具象化。
2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黄爱玲/《法证先锋6之幸存者的救赎》不专业的法证团队
任何领域都有特定的职业伦理,影视剧里常出现的医生给家属或情人动手术的情节是不合理的,因为特殊关系容易影响医生的专业判断。同样的,法医为自己的师父解剖,也可能出现误判。
2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周志胜/《The 8 Show》揭示资本主义的真实面
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制定产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也就是说,消费者通过购买产品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而企业则根据他们的偏好来定制产品,这就是《The 8 Show》诞生的原因。
2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王晋恒/《高潮医生》一个保守社会的性启蒙
泰国观众观看《高潮医生》,是对旧时保守风气的一次回首与警惕;同样的剧集放在马来西亚,却是十足的现在进行式,剧集的种种议题,犹如一个巨大的云翳,持续笼罩这一片土地。
3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黄爱玲/《无人之境》仍相爱,也相害
很多人都以为有缘分就一定可以白头到老,但缘分本来就有聚散之时。当贤说出“我不想承认没有我的你是可以过得很好的,现在的我只想要你开心”,只有失去了他才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凌。
3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谭静观/《我的阿勒泰》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感受世界
开放式结局何尝不好呢,至少每个观众都能在这留白中,独立地构想他们的未来。相濡以沫也好,相忘于江湖也罢,他们已然褪去稚嫩,成为更好的自己了。
3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鱼儿水中游/《庆馀年2》失望与期望并存的续作
第一部的滕梓荆之死所带来的冲击和沉重,在第二部中变成了金老头、邓子越、赖御史、难民……这些戏份让《庆2》变得精彩,但越多的人命和责任,越复杂的局势,无法调和的主旨,都成为了它不那么“爽”的理由。
3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王晋恒/《布偶寻踪》怪兽不在床底,在你我身边
Eric这一只怪兽其实都是我们的心象,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无论是家长、教师、执法人员、还是普罗大众,都是纯真幼童的Eric;只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能给孩子的,是恐怖阴影,抑或陪伴与保护?
4月前
煲剧联合国
煲剧联合国
羊老贼/《劫机7小时》人命不只是统计表上的冰冷数字
数字呈现给人们的只是冰冷的,没有情感的数据,人们会对一张照片里饱受饥饿的非洲孩童感到痛心,却对报导几万名难民死于战争的新闻标题感到麻木。
4月前
煲剧联合国
更多剧评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