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劳板

4星期前
1月前
摄影:陈劭扬 (芙蓉15日讯)芙蓉市政厅为进一步打击“劳板”问题,商家从明年起在更新营业执照时,必须同时提供内陆税收局的登记号码,否则商家的营业执照将无法获得更新。 据了解,这项措施早在去年已经通过,并且将会全面落实,市政厅近期对商家发出的通知信函中,已经把有关更新营业执照条件附上,让商家们清楚了解。 随着这项措施落实后,市政厅就可根据内陆税收局上的登记号码资料进行对比,若当局发现商家报税的资料,与实际经营的情况不符,市政厅将可针对商家采取行动。 尤其是涉及私下转租给“劳板”做生意的商家,届时将无所遁形,当局也将会对涉及商家吊销执照,甚至被列入黑名单。 部分没报税小贩商或受影响 根据《花城》社区报的了解,除了个别的案例,大部分商家每年更新营业执照,只需要附上消拯局提供的安全报告,以及个人照片及现持的营业执照,就能更新营业执照。 惟在今年更新营业执照时,由于部分商家没有留意到新设的条规,使到部分商家在更新营业执照时,才发现需要提供内陆税收局的登记号码,使到有些商家被逼需要多跑一趟。 对于市政厅的新措施,受询的商家都表示赞同,皆因商家们每年都有定期缴税,基于“身正不怕影子斜”,如今只是提供登记号码,对于商家而言,并不造成任何影响。 反观,有者则说,这项措施对于一些小贩商可能会带来不利,据其了解,有些小贩商向来没有报税,自然也没有税收局登记号码,意味着这类小贩商明年将无法更新执照。 相关的小贩商认为,因本身的生意收入不高,加上一些年长的老贩商,多年来都没有申请账号,因此,也希望市政厅能够给予通融,获准更新营业执照。 另一方面,针对市政厅这次把税收局登记号码,列入为更新营业执照的必要条件,商家们认为,是否是内陆税收局要针对逃税的商家,展开追税行动,因而与市政厅达成合作协议。 无论如何,这项措施已经确定落实,今年杪需要更新营业执照的商家,只能遵守当局的指示,避免执照被吊销。 芙蓉市议员李凯业指出,针对上述措施,他相信近期接获通知更新营业执照信函的商家,都已经收到相关资讯。 他说,这项新措施是在去年已经获得州行政议会通过,主要是为了打击“劳板”问题,避免本地人做生意的机会,被外籍人士剥夺。 他提到,尽管这两年来,市政厅在打击“劳板”行动上相当积极,但依然有些商家不愿配合,使到“劳板”问题取缔不尽,这些外籍人士很快又会死灰复燃,占用地方摆摊做生意。 “据了解,很多商家会把借用自己的本地人的身分,先向市政厅申请营业执照,待执照领到后,私下转租给外劳做生意。” 因此,他说,为了进一步解决这类不良的现象,市政厅决定加强管制,尽全力取缔“劳板”的问题。 市厅税收局已获权限共享资料 李凯业说,市政厅是在今年中与内陆税收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两个单位已经获得权限共享资料,这项措施将可令“劳板”无所遁形。 他解释,任何做生意的商家每年都必须缴税,肯定会有内陆税收局的登记号码,届时,内陆税收局可根据市政厅的资料库进行对比,若发现两边的资料不符,很大机会可以揪出有关商家,是否涉及“阿里巴巴”的作业方式。 “例如,外劳现阶段是无需缴税,如果当局发现商家本身缴税数额,与在市政厅登记的资料不符,当局就可以针对商家展开调查。” 至于这项新措施,是否也有机会揪出涉及逃税的商家,李凯业则说,由于税收的执法权属于内陆税收局的权限,市政厅无权干涉当局的做法。 不管怎样,他强调,这项政策并非是为了刁难商家,而是希望杜绝“劳板”的问题存在,并且也希望对仍涉及租借身份给外劳做生意的商家,起到警惕的作用,同时也防止外劳与本地人抢滩做生意。 他说,有关新措施已经落实,即日起更新执照都必须遵守条例,他也呼吁商家在明年1月31日前更新营业执照,避免逾期遭到罚款。 我原本不知道有这项新措施,直至近日更新营业执照时,才发现需要提供内陆税收局的登记号码,所幸当时我手机有存档,即场给了官员账号,否则,可能需要多跑一趟。 我认为,这项是好措施,如果商家都定时报税,无须担心新措施的落实。 我都有定时报税,对于这项新措施落实,虽然我并不清楚有这项新条例,但对我不会造成影响。 而且我都有乖乖履行公民责任,没有见不得光的事情,如果市政厅有这项要求,我们也会照常遵守。 我们检查消防措施的同时,已经被告知有这项新措施,虽然以前没有这项规定,但现在有了这项要求,我们只能照做。 这项新措施的调整对我们不会造成影响,只要不涨门牌税就好了。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6月前
6月前
记者走进西冷街和茨厂街实地观察,原本人潮川流不息的西冷路,去年12月尾经历一场大规模的取缔行动后,虽然外籍人士锐减,但一些返回来聚集了,西冷街很快就会恢复了“外劳街”的模样…… 报道:张韦瑜 记者走进西冷街和茨厂街实地观察,原本人潮川流不息的西冷路,去年12月尾经历一场大规模的取缔行动后,虽然外籍人士锐减,但一些返回来聚集了,西冷街很快就会恢复了“外劳街”的模样…… 茨厂街依然是吸引游客的观光景点,每天人来人往,而外劳落力的叫卖声,早已淹盖了本地摊主的声音,“唐人街”色彩在一点一滴消失中…… 嫌辛苦 要求高薪 周休请不到人 只能聘外劳 “本地人嫌工作时间长又辛苦,还要求高薪、周末休息……我们付不起高薪请不到人,最后只能请外劳。” 一名华裔摊主陈先生受访时不讳言,如今的茨厂街60%由外劳掌档,一些摊主年老退休,但孩子又不愿意接手生意,唯有出租或聘请外劳继续经营。 他说,茨厂街的外劳不会惹是生非,很大原因是还有本地人在看管,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摊位出租给外劳,茨厂街恐怕会被外劳淹没。 “这种现象存在很大的隐患,若本地摊主不愿意亲自掌摊,难保市政局不介入整治,收回所有准证,茨厂街是否就此走入历史是未知数。” 外劳周未西冷路逛街聚会本地人更像“外来者” 与茨厂街一街之隔的西冷路,更多商店已被外劳接手,月租3万令吉也有本事顶下。这里的商业活动周未把各地的同乡吸引过来逛街聚会,放眼过去都是外籍人士,本地人反而像是“外来者”。 百年老字号凤凰饼家的东主陈汝顺是第四代传人,从小就在茨厂街“打滚”,对于茨厂街周边情况和演变非常熟悉。 他受访时指出,西冷路很多生意被外劳接手,顾客群也走向“外劳化”。 月租3万也能负担 “或许本地人很难想象,在西冷路,一间商店月租约3万令吉,这是许多本地商家感到难以负荷的租金。” 他解释,这些外劳在我国没有财务负担,只求饱腹,又有同乡光顾,省吃俭用足够支付租金。 “反观本地人不只有家庭负担,还得供屋供车,加上生意被外劳抢走,如何维持下去?” 陈先生:怕再有取缔行动西冷路外劳“杯弓蛇影” 西冷路商家陈先生受访时指出,去年杪的取缔行动之后,当地的外劳骤减60%,可能担心执法单位有后续行动,这些外劳高度戒备。 “他们(外劳)经常站在商店外,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赶紧逃跑。” 他说,执法单位过往也曾经来扫荡,但不久后,外劳又重新在该区聚集。 “他们大部分住在商店楼上,不仅乱丢垃圾,还四处小解,弄到乌烟瘴气,环境卫生非常糟糕。” 他说,大部分外劳是为了生活离乡背井,但盘踞在当地的外劳,也有不少是好吃懒做,宁可做流浪汉。 “他们白天到处游荡,时间到便会出现领取非政府组织派发的饭盒,晚上就睡在走廊或五角基。” 他指有些外劳态度嚣张,讨价还价,当他拒绝时,对方拍桌恐吓,还恫言招来同乡“招呼”他。 阿罗娜:本地人不愿来西冷路 一名售卖衣物的摊主阿罗娜指出,外劳是2005年开始出现在西冷路,有者住下后呼朋唤友,久而久之人数越来越多,这里犹如“外劳村”,本地人都不愿意来该区活动。 她说,这些外劳虽然没有作奸犯科,但醉酒打架或发生争执是常有的事。 她坦言其顾客群以外劳占多数,上月杪大规模取缔后,生意下滑至少50%,尽管如此,她依然赞同执法单位的检举。 “这里是我们的地方,如果政府不予理会,就会被外劳占据。” 政府严打业者不敢请隆批发公市周边现“外劳城” 报道:张韦瑜、苏俐婵 摄影:谭湘璇 吉隆坡批发公市曾经是“外劳重灾区”,外劳从打工到用罗里摆档,后来干脆租店当“劳板”。 吉隆坡市政局在行管期间下令聘外劳就吊销执照,业者纷纷送走外劳,如今“外劳公市”风貌不再,从搬运至贩售都是本地人。 但外劳并没有离开,大部分留在批发公市周边的店屋,另找工作或继续当老板。“外劳公市”不见了,却出现了“外劳城”。 黄敬发:找不到本地员工仍有少数业者偷聘外劳 吉隆坡蔬菜批发商公会会长黄敬发指出,吉隆坡市政局在2020年行管令期间禁止公市聘请外劳,几乎所有批发商都配合,至今只有少数业者偷偷聘用外劳。 他受访时说,虽然本地人做不久,但还是可以找到员工。 “日薪介于80至120令吉,一天工作5至8小时。以前,80令吉就可以请到两个外劳。” 黄敬发披露,有些业者找不到本地员工,偷偷聘用外劳顶一、两天工作。 公市外围料至少8000外劳 “聘请外劳面对很大风险,一旦被官员发现,执照就会被吊销,业者都不敢冒险。” 他说,批发公市外围早已是大型的外劳城,估计至少有8000名外劳。 他说,尽管市政局不时在公市外围取缔非法开档的外劳,但每次都是“one day show”,这问题多年无法除根。 外劳蔬菜供应链“一条龙” 黄敬发坦言,外劳的生意做大了,尤其孟加拉人,在蔬菜供应链做到“一条龙服务”,从种菜、供应、贩卖,甚至进口外国蔬菜一手包办。 批发公市各组织多次呈交备忘录给人民代议士、政府机构和部门,但“劳板”还是和本地人抢饭碗。 他指“劳板”也渗透其它领域,人民和政府必须要有危机感,否则会逐步威胁本地人的就业机会。 依布拉欣:有“就业机会”外劳留公市周边生活 雪兰莪与联邦直辖区马来鱼商公会会长依布拉欣指出,公市周边有“就业机会”,外劳才会留在原地生活。 “这些外劳,包括罗兴亚难民住在商店楼上。批发公市没工作机会了,他们还可以在外围商店工作。” 依布拉欣说,“吉隆坡批发公市有400个档口,试想想,若每个档口请2名外劳,整个公市就有800名外劳。以前的批发公市面对这种情况,非常难管控,而且剥削和威胁本地人的工作机会。” 郑振荣:接触供应商有联络网外劳要取货源不难 吉隆坡生果批发商公会财政郑振荣亦指出,外劳在批发公市工作多年,经常接触供应商,建立了联络网,要取得货源不是难事。 他坦言外劳在工作上没有大问题,他们只是要赚钱,甚少滋事惹麻烦。 “不过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有时与同乡发生争执在所难免。” 易管制各有利弊劳工村计划 藏隐忧 报道:梁杰华 把所有外劳集在一地生活,理论上是最理想的安排,政府和执法单位容易管制,把问题减到最少;然而居住环境多了大批外籍人口,对本地人而言,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槟州政府为了把分散各地的外劳集中起来,减少居民的担忧以及衍生的问题,2020年宣布槟岛公巴或设立可容纳3万5000人的劳工村,目前槟州策划委员会认可2项公巴劳工村计划, 两个外劳村预计容纳3万2680人。 劳工村计划一直受到居民、非政府组织、以及部分人民代议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外劳村安置逾3万2000名外劳,比原居民人数多一倍,担心会引发治安问题等。 阿兹鲁建议地点设在矽谷岛 峇六拜州议员拿督阿兹鲁受访时说,劳工村无可避免地衍生社会问题,比如外籍劳工与当地人因文化差异引发误会甚至骚乱,也会使当地基本设施和交通问题等恶化。 他认为,当局应该另觅地方,比如在即将设立的矽谷岛上建设劳工村。 公巴各族人民也担心居住环境出现大改变而反对这个计划。 陈平兴:为下一代拒建议 陈平兴(50岁)说,为了下一代的未来,公巴不可设立劳工村。 他坦言,当地生活环境舒适,倘若引入外劳,生活将会发生变化,并会制造许多问题,比如治安。 梁成成:无利发展 梁成成(60岁)说:“身为公巴人,我不希望看到外劳‘入侵’。” 身为猪肉小贩,他认为引入外劳不会带来生意,反而会使当地塞车问题更严重。 马斯尼占:加剧塞车 马斯尼占(50岁)说,建设劳工村势必造成许多工厂巴士涌入公巴。 “这里道路狭窄,放工时段大塞车,如果巴士也进入,那会更加塞。” 莫哈末阿兹里:文化差异挑战 莫哈末阿兹里(63岁)则说,外籍劳工的文化、生活、卫生习惯与本地人不同,村民也担忧,有关劳工“挑战”本地人的文化。 “新加坡曾发生劳工引起的骚乱,我不希望在公巴看到这种事发生。” 外劳:没受排斥 公巴的劳工村未建起来,已有不少外籍劳工住在友谊花园、柏达花园、以及直落公巴巷一带,但本地商家不觉得外劳制造问题,外劳也强调未受到排斥。 住在直落公巴巷店屋楼上的孟加拉籍贯劳工南姆说,他在工厂上班,在当地生活未面对多大问题,也否认外籍劳工的生活习惯不卫生。 “沟通上有不明白时,我使用手机的软件翻译。” 他表示不会去干扰他人,和附近居民相处融洽。 楼下商店有不少顾客是外籍劳工,商店业者说,与外籍劳工做生意没有面对问题,虽然楼上就是劳工宿舍,但不曾发生任何问题。 相关文章: 外劳辛酸(四) | 本地商贩促阻扩大地盘 “劳板”渗透 抢饭碗 外劳辛酸(六) | 外劳:来马打工非永久居留 赚钱返乡是终极目标
11月前
“在马来西亚的生活确实比老家好,但这里终究不是我们的家,有朝一日,我还是要回到真正属于我们的家……” 报道:张韦瑜 “在马来西亚的生活确实比老家好,但这里终究不是我们的家,有朝一日,我还是要回到真正属于我们的家……” 很多人以为大马是外劳的天堂,所以通过合法和非法管导涌进来,还担心他们来了不回国,其实对大部分外劳而言,这里只是赚钱的地方,并非久留之地。 苏基:遗憾没陪孩子成长 来自印尼爪哇东部的苏基(46岁)来马12年,曾回国一年半后又返回大马找生活,不过回乡还是终极目标。 目前在大马从事装修工作的苏基坦言,这里的生活虽然安稳,但他错过孩子的成长过程,感到遗憾和无奈。 第一次来马时,他付了约1500令吉给中介,持着旅游签证独自上路。 “旅游签证30天后过期,我就成了非法移民……逾期逗留长达半年。” 这半年他每天只往来建筑工地和宿舍,担心遇到执法人员检举。 “我左躲右闪,直到大马政府推行‘6P漂白计划’,我才申请到工作准证,就这样工作了9年。” 期满后苏基想留下,无奈中介收费太高,他先回老家休息,一年半后又交了8500令吉让中介办理旅游签证来马。 老家种田只够裹腹 “回来,是为了赚更多钱让家人过好日子……留在老家种田,虽然不至于捉襟见肘,但只够裹腹。” 他拜托父母照顾妻子和2名分别5岁和8岁的孩子,只身来马找工。 “我什么都不会,只好在建筑工地打工,先是搬运建筑材料,再边学习喉管工程、拉电等等。” 4年后即2016年,他转当装修工人,所幸遇到器重他的雇主;2年后,妻子也申请来马当清洁工人。 苏基说,他省吃俭用多年,在老家买了2间屋子,一间给父母住,另一间是他们日后还乡的安乐窝。 “这里的生活当然比老家好,但毕竟不是我们的地方,当初逼不得已飘洋过海,都是为了生活。” 法拉:经济压力来马打拼 “我很想家,但为了生活无可奈何……” 来自印尼中爪哇的法拉(38岁),18年前年仅20岁时在家乡杂货店打工,一天薪水只有10令吉;她决定来马打拼,把2岁女儿留给母亲照顾。 中介安排她到柔佛州东甲一户华裔家庭帮佣,由于太挂念家人,5年后存到一笔钱后毅然回国,在家乡经营一个小饭档。 她形容生活虽然辛苦,但至少能与家人在一起;直到2022年婚姻触礁,女儿年纪小小奉子成婚,在各种经济压力下,她再次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 “我还有一名4岁儿子,家里重担全落在我一个人身上。” 如今法拉在吉隆坡一户华裔家庭工作,雇主一家对她如家人。 “我很幸运遇到好雇主,每周可以和家人通视频;尽管如此,当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我还是忍不住落泪。” 她坦言如果有选择,她希望陪着孩子长大。 “我希望赚更多钱,有朝一日在家乡建房子,与家人们团聚。” 祖玛:不会在马落地生根 在茨厂街手机壳摊位工作的孟加拉籍小贩祖玛(32岁)5年前持学生签证来马,目前在茨厂街兼职,一个星期工作三四天赚生活费。 “在这里一天工作8个小时,大约有60令吉收入。” 他表示,这里确实比他的祖国好,不过他没有打算落地生根。 “终有一天,我要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村长:合法入境没工作外劳集体出走 沟通问题 报道:张赛玉 哥打丁宜边佳兰五湾(Teluk Ramunia)去年12月20日发生171名孟加拉外劳集体步行6公里到警局报案,半途遭军方拘押的事件,揭露我国聘请外劳机制出现漏洞,以致外劳被骗来大马后没有工作。 实际上当天从宿舍出走的外劳有449人,由于人数庞大,引起居民的担忧。 五湾村长赛巴林受访时指出,这批外劳确认是合法入境,只是当中一些人的证件交给资方申办工作准证不在身上,其中171人被扣留。 “据我了解,代理保证会安排他们在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位于边佳兰的炼油及石化综合发展计划(RAPID)工作。” “我想外劳和代理可能缺乏沟通,或是没有获得准确资讯,才会发生集体出走事件。” 外劳安份守己没随处游逛 一名居民指这批外劳相当安份守己,平常三五人外出购买食物,买了就回宿舍,不会随处游逛。 他没有听说过外劳没钱买食物向居民求助的事,惟观察到,外劳每次只是买些小样的东西,也许为了省钱。 这批年龄介于19至43岁的外劳原本要投报遭代理欺骗,执法人员拦截他们移交柔州移民局,援引移民法令逾期逗留条文调查。 柔州移民局局长峇哈鲁丁对专案小组表示,调查报告已完成,雇主也积极配合,一旦完成手续,他们会被释放。 南北倡议:多是人口贩卖受害者 称“无证移民”更贴切 报道:张韦瑜、傅思敏 “其实大部分移民是透过中介入境来马,只有少数透过非法管道入境……当中有不少是人口贩卖活动的受害者。” 人们对于未持有合法证件的移民,总是以“非法”一概而论,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南北倡议(North South Innitiative)联合创办人安德利柏里拉希望改正这种观念,勿再以“非法移民”来称呼,用“无证移民”更贴切。 他认为不应该将无证移民视为危害社会的罪犯,根据国际人权框架,非正常入境和滞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不是危害人身、财产或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他说,这些移民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才离乡背井,然而因为没有学识,也不熟悉程序和法律,只能依赖中介办理手续。 “他们在家乡东凑西借支付昂贵的中介费用,一心想来马工作数年后衣锦还乡。” 移民非罪犯 应维护权益 他说,并不是所有来马谋生的移民能如愿以偿,有者抵达后才发现没有获得工作安排、有的是中介收钱后没有代办工作准证、有者被强迫劳役,也有被人蛇集团骗来马。 “这些移民不是罪犯,他们的权益应当受到保护,他们不应该受到歧视。” 国际移民:本地人不愿吃苦雇主冒险聘无证移民 国际移民组织(IOM)去年3月至8月对40名来自孟加拉、印尼和尼泊尔的移民进行研究,了解他们来马过程,以及为何会沦为无证移民。 “受访者持参考签证(VDR)、旅游签证或学生签证合法入境,有者来马后发现‘货不对板’或权益被剥削如薪酬低、生活环境差、长时间工作、被拖欠薪金等等,也有者无故被辞退。 有的因为离开原本的工作领域,证件被扣押,被视为无证移民和受对付。” 应先解决强迫劳动 他表示,我国不少领域是本地人不愿意涉足的艰辛行业,雇主才会铤而走险。 “申请聘雇外劳的程序复杂繁琐,不但促使雇主聘用未持证件外劳,也会让一些意图不轨的中介有机可乘。” 最近执法单位联手展开大规模取缔行动,安德利柏里拉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对减少无证移民不会有成效,反之,执法单位更应先解决强迫劳动课题。 外劳关怀:外劳入境没工作官僚主义 不良雇主 是根源 外劳关怀组织(Migrant Care)马来西亚协调员王卿荣表示,外劳入境大马后不获工作根源,在于审批机构的贪腐和官僚主义,以及雇主的不良行为。 他受询时指出,这起事件不是贩卖人口,这些外劳是通过合法程序持签证入境。 “人资部没有进行尽职调查就批准‘人类社区贸易商’的不合格申请。 王卿荣认同外劳管理相关政策应全权由人资部负责,移民局只负责发放工作许可证。 专人打理卫生 脸部识别进入外劳宿舍 不再脏乱挤 摄影:李祝福 每当执法单位取缔非法外劳时,看到他们的居住环境,可以用“不人道”来形容,无法想像这样的环境如何生活。 外劳居住地方一定是脏乱挤吗?现代化外劳村要改变一般人的观念了,这里有相当舒适生活环境,有专人处理卫生问题,该有的设施都具备,而且外劳要经过脸部识别扫描,才可以进入居住的楼层,已经步入科技化时代。 去年3月启用至今住3千外劳 森州最大型的一站式外劳集中宿舍(CLQ)去年3月启用以来,已成为汝来区30多间工厂安置外籍员工的选择,至今住着3000名外劳。 “Lodge Residence”外劳集中宿舍坐落在汝来新城,前身是一栋14层楼的大学宿舍,MBJ资源公司接手后改造成外劳宿舍,拥有928间房间,80%是4人房,其余则是6人房,男女不同楼层,每间房有厕所。 床位的收费每个月从200令吉到300令吉,水电费另计,入住率高达逾90%。每天有专巴接送外劳到不到25公里的地点上班。 梁清:集中外劳是最好管理方式 MBJ资源公司总监梁清受访时说,本地人很担心外劳衍生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治安败坏及环境脏乱,也担心过多外劳涌入沦为外劳区。 他相信外劳集中宿舍可以让本地人与外劳互相得到安全的保障,大家互不打扰,宿舍管理层或工厂也方便看管员工。 MBJ资源公司10年前就在槟城峇六拜经营外劳集中宿舍。他认为,将外劳集中在一个区域,是现阶段最好的管理方式。一旦发生暴动事件,或出现传染病,只须封锁整栋楼层。 “外劳集中宿舍更像是管理一栋公寓,管理层由公司员工担任,或寻找外包公司,可以确保宿舍整体维持清洁,定期打扫和清理。” 灯泡坏爆水管可用App投报 宿舍基础设施不管是灯泡坏或爆水管,外劳可透过公司的手机应用程式投报,管理层聘请外劳员工解决不同国籍住户的沟通问题。宿舍还有24小时洗衣店、便利商店、食堂及祈祷室等基础设施,可说应有尽有。 他表示,便利商店主要贩卖日常用品,外劳一般上休假时会到附近商场消费,间接刺激汝来区的经济。 膳食方面可选择单点或包伙食,一天3餐每个月300令吉,有些工厂会承担员工伙食费。 外劳偶尔吵架 整体算守规矩 梁清和坦言,外劳偶尔会吵架及发生争执,但整体而言还是守规矩。 他解说,每个楼层都安装闭路电视和脸部识别器,只有住在该楼层的外劳,才能通过脸部识别进入;宿舍保安亭平常会开放,晚上11时放下栏杆,任何人进出需要汇报。 “我们没采取门禁,外劳也享有人身自由,我们是人性化管理。” 相关文章: 外劳辛酸(四) | 本地商贩促阻扩大地盘 “劳板”渗透 抢饭碗 外劳辛酸(五) | 外劳叫卖声掩盖本地摊主 “唐人街”色彩渐消失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巴生14日讯)因转租摊位给外劳经商,巴生市议会吊销中路大巴刹2名摊主的营业执照。 刘贵城:市会积极处理巴刹“劳板” 巴生市议员刘贵城指出,巴生市议会主席诺莱妮早前亲自到巴生中路大巴刹巡视,并多次“放话”,要放眼6个月内解决巴生中路大巴刹“劳板”问题。因此,执法团队不断到巴刹内巡视,揪出违法的业者。 他说,根据执法团队的调查,尽管拥有营业执照的都是本地人,但却有业者将执照转租给外劳营业,并声称只是聘用外劳工作,企图掩人耳目。 “不过,市议会目前已积极着手处理巴刹‘劳板’的问题,迄今已发现2名业者转租营业执照,所以市议会直接吊销对方的执照。” 刘贵城是今日趁母亲节到巴生永安镇派送康乃馨香皂花、巧克力及冠病检测试剂盒给当地民众后,这么向记者指出。 发通知信提醒勿违法 刘贵城说,诺莱妮早前巡视大巴刹后,已指示官员发通知信给所有业者,提醒他们不要违法,但仍然有人不听劝告。 派逾50箱冠病自测盒 刘贵城表示,他今日总共派发超过50箱的冠病检测试剂盒给居民协会、小贩、神庙代表及民众等。 他说,这些冠病检测试剂盒是由一名热心的拿督所赞助,若巴生区内学校、非政府组织或民众有需要,都可与他的助理张孙强(013-383 8338)联系。 出席者包括巴生园居民协会主席杨淑云、副会长兼保安局主任潘国全、 巴生居民协会联合会永久顾问拿督陈福源及署理会长拿督刘金棠等。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