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医保飙涨

7小时前
8小时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吉隆坡10日讯)多名执政党国会后座议员今早参与由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组织的闭门简报会,了解国家银行、卫生部在近期热议的医保飙涨课题上的立场。 《星洲日报》在会议结束后访问4名国会议员,了解国家银行将采取的行动,以应对近期热议的医保飙涨民生课题。 民主行动党主席兼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在会后受询时说,国家银行总裁拿督阿都拉昔在简报会上指保险公司在未经国行同意下擅自调涨保费,此话一出,简直叫人难以置信! “说实话,我们对国家银行有一点失望,但唯有国家银行能够解百姓燃眉之急,还是希望他能够‘扭转乾坤’。” “如果保险公司没有经过国家银行的批准,怎么胆敢先斩后奏,擅自发出那种信(起价通知)。” 国行不应保护保险公司 林冠英指出,国家银行无需在医保涨价问题上保护保险公司,而应有人情味,挂念老百姓因医保飙涨所遭受的苦楚,而非只是帮助寿险公司公司赚大钱。 林冠英建议应该在一年内,冻结所有保险公司的医保起价。至于已经发出的起价通知,保险公司应该撤回,这一建议也获得其他国会议员的附议支持。 “国家银行说,会在这个月尾提供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我希望那不是治标不治本。” 沈志勤:盼长期方案保障各方 公正党峇央峇鲁区国会议员沈志勤指出,国家银行表示,会为受影响的保客寻求临时解决方案,同时也寻求长期的解决方法。 “我们也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个长期的方针,在维护保客权益的同时,保障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保险公司、私人医院的利益。” 沈志勤指出,针对医保飙涨课题,唯有长期的方法才能够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达到对各方都公平、公正的效果,惟国行并未透露,会往何种方向寻求解决方案。 他透露,今早会议主要以国家银行的汇报为主,不过,卫生部也在国行后进行了简报。 倪可汉:建议统一购药降成本 行动党木威区国会议员拿督倪可汉指出,根据国家银行提供的文件数据,拥有保险公司担保函(guarantee letter,即由保险公司全额支付),以及选择先支付后索赔的保客,需要支付的医药费大有不同。 他说,拥有保险公司担保函的保客在去私人医院看病时,虽然无需事先支付任何费用,但是医药费却更高。 他建议由政府协助或牵头,召集私人医院统一购买药品或医疗器械,通过批量供应以降低医药成本,从而减少医药费。 邱培栋:国行或要求撤起价通知 行动党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透露,从国行在会议上的反应来看,不排除会响应林冠英的建议,即向保险公司要求一年内不能起价,同时须撤回已发出的起价通知。 他说,国家银行坦言无法当即做出决策,必须先进行探讨和商议,以免在毫无准备且贸贸然的情况下影响整个金融生态系统,从而导致市场奔溃,甚至保险公司从马来西亚“离场”。 “等下保险公司也会有它的动作。可能你一宣布,它(保险公司)明天的股票就跌了。” 保险可设经济保险产品 邱培栋指出,从政府所推行的“全民医疗”计划来看,补贴医药费,亦或是从政府平台开设较为经济实惠的保险产品,才是长久之计。 “其实我们可以从马来西亚社会保险机构(PERKESO)开始,那里已经有一个数据库,应该从那边着手。” 卫生部和国家银行致力采取紧急措施 ►重新检视保费调整框架 ●医疗和健康保险/清真保险(MHIT) 费用上涨幅度在某一限度内分阶段调整 ●给予受影响的保单持有人财务援助 ► 改善 MHIT 产品的设计 ► 扩大用户选项 卫生部 ►推出 RakanKKM,提供可负担的“优质经济”医疗服务。 ►提高药物成本透明度 ►联合策略采购以降低私营和公共领域的成本 和首相顾问理事会继续商讨 ●治疗价格与频率的持续上涨导致医疗成本增加 ★每次就诊的费用 2020年 – 8800令吉 2023年 – 1万零700令吉 ★索赔频率(每100名保单持有人的索赔 ) 2020年 – 6.8 2023年 – 8.6 (资料来源:国家银行简报会) 1.医疗费用各有差异和不透明 治疗费用比较 针对使用担保信和先付后赔方式的患者 疾病 / 使用担保函 / 先付后赔 骨痛热症 / 4978 令吉(~4x) / 1288令吉 肺炎 / 1288令吉(~3x) / 2654令吉 2021年至2023年期间 医疗费用累积增长 – 47% 医疗和健康保险/清真保险(MHIT) 索赔费用累积增长 – 56% 2. 高额医院供应和服务费用(HSS) 医院供应和服务组件占医疗账单总额的百分比 59-70% (资料来源:国家银行简报会)
3天前
医疗需求是一直被那些在财富金字塔顶端,或者想要获得更健康和长寿的人们在拉动,底下的人们也只能被动跟随。 最近出现关于医药卡保费调涨40%至70%的新闻,这不是什么严谨报道,而是《马来前锋报》根据访问了一些投保人后所得出的结论,更多是一种民情抒发。殊不知,这则新闻病毒式地在各媒体中传播开来,而舆论雪球越滚越大,现在还要闹到国会里。 大家想要国家银行又是介入,又是给出一个合理说明,解释为何他们罔顾人民利益。一些网民在社媒发表看法,那语气仿佛是要把保险公司架上断头台,让人有一种身处法国大革命的错觉。 所有的政客都急着扮演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哪怕他们心知肚明,保险公司调整保费的前提是得到国家银行的点头。但又如何?纵使知道了,该闹还是要闹,因为这么做有选票。这就是民主政治无法避免的闹剧。 我大胆猜测《马来前锋报》所采访的投保人在比较不同保费的差异时,并不是同一个保险产品,又或者,投保人的保费增长和其年龄有关,因为很多医药卡是以5年来计算投保人的保费,所以每个阶段的保费调整都比较大。故此,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投保人从保费较低的年龄段迈入保费较高的年龄段,就会有 “保费飙涨” 的感觉。 说回正题,医药卡费用涨价,或者说给人一种胡乱涨价的错误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 最简单的,就是保险经纪和投保人之间的沟通问题。说实在话,许多投保人根本看不明白那叠又长又厚的保险文件,就连我对当中的内容也晦涩难懂。如果你要保险经纪和潜在客户逐条说明这些特定条件,这保单一定无法成交。 试想一下,你今天去买一罐保健品,推销员每个成分和你说明,从医学名称到成分比例、到效果、到科学研究,到临床试验等等…你想要像YouTube广告那样跳过都不行,烦都烦死了。就算你最后还是买了这保健品,大概率之后也不会再向这位推销员购买。 这就是现实。在销售领域里,不当销售(mis-selling)是无可避免会发生的事情。这是系统性问题。所有保险公司都尽可能加强职业操守相关的训练,以确保这问题控制在一个可接受范围之内。要注意,是 “可接受范围” ,不是100%杜绝。系统性问题是不可能100%杜绝的。 而许多保险的不当销售,无非是承诺和兑现有所出入时爆发。说好怎么都不会涨价,但还是涨了;说好怎么都可以索赔,但还是被拒绝赔偿了… 撇除沟通问题,那么为什么医药费用会上升? 我问你:炒粿条为什么会涨价?可以是面粉涨价导致粿条涨价、可以是煤气涨价、可以是鸡蛋涨价、可以是食用油涨价,也可以是炒粿条的劳动成本也涨价。撇除政府的干预,所有涨价的源头,都来自于一个简单不过的经济学道理——需求大于供应。 而医药费为何会上涨?因为: 药物和仪器上涨。疫情后,更多新药物和医疗仪器问世。你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更注重健康,或者疫情期间把这些产品研发给压缩和延后,导致现在呈现井喷式的数量。 令吉疲弱。这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治疗需求增长。人变老了,也变有钱了,变得怕死,也愿意花钱延长寿命。 护士短缺。卫生部长说过,2030年会有60%的医护岗位空缺,许多护士都被中东国家吸纳。 除了令吉疲弱,以上诸多因素,并不只是我国面对而已,全世界都有同样的困扰,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有钱人只增不减,而人们的寿命也是如此(假设没有世界大战)。这么一来,医疗需求是一直被那些在财富金字塔顶端,或者想要获得更健康和长寿的人们在拉动,底下的人们也只能被动跟随。 至于说你说保险公司是吸血鬼,我觉得这有点夸张。要知道,保险公司是盈利团体。只要是谋利,而且是合法手段,自由市场就不该有什么 “逼良为娼” 的胡闹剧本。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是吗?如果你觉得A公司的保单贵,那你大可找B公司的保单,市场里有好些保险公司供君选择。自由市场,自由选择。 况且,人家保险公司比你还担心这保险产品无法持续运作。所以,保险公司是希望增加“共同支付”(co-payment),以减少保费,让投保人继续投保。国家银行也大力推行这个概念。不过,据我的了解,许多投保人都不愿意选择这类保单。因为他们认为保险就应该是 [vip_content_start] “自助餐” 的概念,他们支付了保费,然后就要吃到饱,吃到吐为止。 聊完了私人医疗,我们看看公共医疗。 马来西亚的医药体系非常特殊。政府长期给予大量医疗津贴,人们不满私人收费,可以寻求公家服务。还是那句,自由市场,自由选择。 在这里顺便和大家聊聊一些关于保险的迷思,那就是: 保费永远不涨。理论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保险产品,都会分成几个部分,一个是医疗保障的支出,另一个则是保单的“现金价值”(cash value)。按理说,保险公司会用这些现金价值去投资,以维系这份保单。如果大家都安分守己,照顾健康,没有胡乱索赔,那么这些现金理应够用。反之,如果出现索赔过多的情况,严重影响现金价值,那么这份保单要继续运作,要么增加保费,要么是降低保额。 保单一定要买最贵的。正因为大家觉得买保险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加上不愿看到自己的保费“打水漂”,往往在购买人生第一份保单时,都倾向于购买最贵,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保单。在我看来,这就是保险经纪的职业操守问题。 全世界都知道医疗通胀往往都是双位数,是比官方通膨率更高的水平。不管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再怎么厉害,都不可能模拟得到所有的情景。你可以模拟10年,那么接下来的10年呢? 我们的保单保额在面对未来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时,难以提供足够的缓冲。故此,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保单,大家都是在这条道路上不断给自己的保单升级,以此来抵御风险。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00年最贵的保单保额,到了2010年就是一个笑话,再到了2024年就是施舍金额。也正因为是动态,应该用当下的财务能力来衡量,慢慢改善。这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刚踏入职场所容易犯下的理财错误。 老实说,这一轮的闹剧,我认为对推广更为便宜的保单和普及保险的重要性,毫无帮助。这种把私营企业和人民报道发展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是弊大于利。 更重要的是,医疗保险和健康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你讨厌它而不存在。 文章提及的共同支付(co-payment)保单运作原理,可看作者这两篇文章: 健康是你自己的事,你准备好了吗? 保险共付:健康投资还是负担加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4天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