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半山芭喜帖街

喜帖、喜酒都订了,华人婚嫁不可少的喜饼,就继续去到与半山芭仅有一街之距的茨厂街凤凰饼家订喜饼。 说到喜饼,虽然半山芭也不乏卖喜饼的饼家或酒楼,但对吉隆坡人来说,百年老字号凤凰饼家的喜饼最体面,所以在半山芭办好其他婚嫁事项后,都会一路走到尾,去到茨厂街订喜饼。 现在我们所吃到的喜饼或称嫁女饼,都是一红一黄的豆沙与莲蓉馅的龙凤组合,但原来传统的喜饼是有四色组合,只是因为工多价贵,所以慢慢的从喜饼组合退场。 还有,喜饼是新人派给亲友,与亲友分享喜气,但在结婚之前,新人是不可以吃自己的喜饼,原因何在?来听听凤凰饼家第四代接班人陈汝顺谈喜饼。 报道:张露华图片:受访者提供、本报资料中心 陈汝顺表示,凤凰是他太爷在中国创办的,后来爷爷陈荣南下经过香港、印尼、新加坡,最后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在当时华人集中地茨厂街租了一个档位,这就是凤凰饼家的前身,而喜饼是爷爷的招牌产品。 [vip_content_start] 广东人也称喜饼为“嫁女饼”,女家要求,男家付钱,过大礼的时候就要连嫁女饼也一起送去女家。以前都是一张请柬一份饼,一盒就有一斤饼,也就是4粒饼。 他提到,喜饼不是名贵食物,只是因为多工,少人做,所以显得矜贵,尤其是爷爷那个年代是全手工和炭烧,炒莲蓉、豆沙要8个小时,今天炒好馅料,明天做饼皮和烘烤,一托饼至少要10至12个小时,所以当时做喜饼的人不多,要买喜饼都会找爷爷。 “我没有听爷爷提起当时喜饼多少钱一粒,但他说过当时一碗云吞面才角半钱!” 陈汝顺表示,喜饼是随着华人婚嫁旺月而旺炉,农历八月至年尾是最忙碌的时候,加上中秋节,所以从小就跟在爷爷与父亲身边的他,每逢旺季是最忙碌的时候,来到爸爸陈国展,也就是八,九十年代,几乎是24小时炉火不停,工人轮班工作。 半山芭和茨厂街是最多华人的地方,酒楼集中在半山芭一带,所以很多人在半山芭订了酒席,就会顺道下来茨厂街订喜饼,还有办婚嫁用品。 现代人婚嫁,派嫁女饼的人已经买少见少,加上西方文化洗礼,派的也可能是西饼,华人传统文化渐渐式微 。 喜饼包装的演变 陈汝顺表示,记忆中爷爷年代的人买喜饼,是以一担为计算单位,因为以前的人买喜饼真的是用担子抬回家。 一担饼有100斤,一斤就有4粒饼,大富人家的订单可以多达一、两担,所以在农历七月与八月之间,一天要做几千粒喜饼。“80年代的喜饼是4粒3令吉,双红双黄,如今是4粒22令吉。” 以前的喜饼,是用篮子来盛装,两个篮子为一担。那个时候都是没有包装的,做好的喜饼就放在篮子,然后让顾客借用篮子,过完大礼或派完喜饼之后就把篮子还回来。 “篮子都是编制的竹篮,和古装电影中常看到的路边小贩卖菜的篮子一样,只是比较大而已。一个篮子可以装40至60粒饼。但因为都是重叠的放,所以放在下面的饼都会被压扁或者饼皮裂开。过大礼之后,女家就会用油纸包好,派请柬的时候一起送给亲友。” “不过,这些篮子很多都一借不回头,顾客借回去就没有还回来,所以后来就改成装在红盆里。到了父亲时代,则改为装在盒子里,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礼盒包装,但最重要的就是内涵没有改变。” 延续传统,将重做“四色饼” 无论是以前或现在,喜饼的做法大同小异,只是有种叫做“四色饼”的喜饼已经逐渐被淡忘。 陈汝顺表示,“四色饼”依然是一斤4粒,分别是红黄各一粒,一粒白色,味道如老婆饼,还有一粒如月饼的龙凤饼,饼上印着龙凤图案,味道如金腿或伍仁月饼。 “这是中国传统喜饼,爷爷时代有做,后来因为多工,价格比较贵,少人订,所以渐渐的就没有再做。不过我打算迟点重新推出四色饼,让这种传统保留下去。” 他表示,四色饼与普遍的红黄喜饼意义都是一样的,只是比较特别与高贵。 结婚前新人禁吃喜饼 询及做喜饼有没有什么禁忌,他笑说:“小时候有啦,爷爷都说做饼是很小气的,不可以乱说话,或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所以爷爷和爸爸在煮馅料时候,都不让我们靠近,主要是安全问题,煮馅料时很滚烫,有时莲蓉会溅出来,粘在皮肤上会被烫伤,所以都不允许我们靠近。但到了我的年代,是百无禁忌,最重要注意安全。” 不过,他也说,有做中秋月饼的饼家,传统都会在中秋节过后休息10天,因为佳节之前每天都是开通宵,所以节日之后就会给工人“放大假”,一律休息10天。 “爷爷与爸爸时代都还有这个习俗,来到我这一带就没有了,只是照平常周休日。” 做喜饼的人没有禁忌,但派喜饼的人就有禁忌。他说,新人过大礼的时候,只可以把喜饼派给亲友,新人在结婚之前是不可以吃,不然就是把喜庆吃下肚子。 订单太多也会出错 陈汝顺接手凤凰后,喜饼还是主要的商品,旺月与中秋节依然是最忙碌的时候。由于订单太多,曾经试过几次员工忘记把喜饼的订单交上去,或是门市把预订的货卖出去了,等到交货日期,顾客上门取货时,才发现出大事了。 “当下顾客气在头上,被骂是肯定的,除了向顾客赔不是之外,还要马上补救,要求顾客给我半天时间解决。之后检查所有订单,可以延迟的就先把货调出来,不够的烘房马上赶货生产,最坏的打算就是向其他饼家买货,总之一定要在承诺时限内解决。所幸几次意外都有惊无险的解决,捏一把冷汗。” “也有试过一些新人订了喜饼,因为各种意外或状况要取消婚礼。我们都会酌情处理,如家中有白事,顾客要求退钱,他们也会答应,或者延迟订单,或换其他货品,毕竟出发点是办喜事,我们都想欢喜收场。即使喜饼已经做好,我们也可以放在门市卖。” 他都会要求顾客在一个月前就下订单,好作安排,尤其是旺月与中秋节前后,就好像订酒席一样越早越好。
3年前
FOTOREX(丽士)摄影公司创办人陈志强,见证了半山芭婚纱店的顶峰时期,从转型期到现在的退潮期,他的摄影社最高峰曾经创下一天为148对新人拍摄结婚照,拍完之后摄影师都“头耷耷”,因为已经累得说不出话,而美指与接待员则“眼湿湿”,因为被新人们骂得有口难辩。 报道:张露华图:受访者提供 经营摄影社已经40年的陈志强,第一间店是在1978开在吉隆坡旧巴生路,5年后在当时的“喜帖街”半山芭开设了最大间店面作为总部,再陆续增设分行,最高峰期有5间分行。 在七,八十代半山芭可说是具备了各种办喜事到服务,包括拍婚纱照、印请柬、酒楼、订喜饼等,所以吉隆坡一带的人办喜事一定会来到半山芭置嫁妆。 [vip_content_start] 他回忆说,当时拍结婚照是很大“工程”的事,因为那个年代不流行提早拍摄婚纱照,以前的大妗姐说婚纱不可以穿两次,所以都是在结婚当天来拍婚纱照,直至1986年才渐渐地改变,会提早拍摄婚纱照,至于拍摄风格也从1988年开始加入户外拍摄。 在80年代,半山芭是摄影社的集中区,全盛时期有十多间,从以前的大华戏院开始,一直连接至新街场交通圈,后期陆佑路也加入成为婚纱街则增加到20间。 当时半山芭老字号摄影社数来有金华、金城、长城、国际等,所以不但是吉隆坡一带的新人,其他州的人都会来半山芭拍摄结婚照,旺月时期一天甚至接待百多对的新人。 陈志强一手成立的FOTOREX在半山芭站稳脚步后,以此为总部逐渐扩充,总店楼上楼下加起来有16个店面,10个摄影棚,当时是一时无两。 拥进148对新人,楼上楼下挤满人 他最难忘的一天,就是在1986年农历八月某个星期日,早上7时就陆续有新人来拍照,然后人潮没有停过,来拍结婚照的新人不断拥入,把楼上楼下都挤满,连坐的空间都没有,排队一对接着一对,每一对新人最多20分钟就要拍好,先来先拍,从各分店加派人手调来摄影师,包括他自己,共有10位摄影师,同一时间有10对新人在拍摄。 “那个年代是没有拍外景的,都是摄影棚拍的。一般上都是拍10至15个款式,30分钟左右就拍好。人不多的时候还可以让新人选择不同的摄影棚。但那天实在是太多人了,而且也不留行预约,都是直接‘walk in’,我们也不可以拒绝,所以唯有加快速度,减少款式,每对新人只拍一个背景,那个摄影棚有位就塞进去,15至20分钟就要拍好!” “一些等不及的新人,就建议他们到其他分行拍,但还是应付不了络绎不绝的新人。所以吵架、插队一定有,有的新人等太久,进来之后都已经脸黑黑,叫他们站位或摆甫士也不肯配合,我们也没有办法,就少拍一些款式,尽量拍到最好。” 从早上7时开始拍摄,一直车轮战忙到晚上6时才结束,当下并不知道拍了多少对新人,最后结算时才知道当天6间店一共拍了148对,而总行拍了约80对,创下了该摄影社的纪录,也是唯一的一次。 避免混乱兼赶工,游说提早拍摄 陈志强表示,80年代的新人都是新娘出门后直奔摄影社,一来到美术指导兼化妆师稍微帮新娘补一补妆就可以马上拍摄,通常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然后就要赶去夫家行礼,所以只是几个姿势就就收工,也没有换礼服,一件到尾。 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旺月赶工后,陈志强开始游说顾客提早拍结婚照,提供免费化妆的优惠,也解释提早拍有充足时间,拍出来的照片也更美,才改变了结婚当天拍结婚照的做法。到了1990年代,90%的新人都是提早拍婚照,所以周末就可以根据时间表安排10-20对新人拍摄。 他表示,如果只是拍新人照片的话是很容易解决的,因为那个年代的结婚照都有既定的款式与数量,不如现在需要拍很多款式来冲洗,反之最困难的是应付那些亲友团。 “那时候流行亲友也一起来凑热闹,接新娘之后就会一起来拍照,一对新人加亲友可以有20人之多,所以10对新人就可以200人,都挤在我们的店里,整条街都泊满花车与姐妹车,那种混乱情况你可以想象得到!” 除了拍照,摄影师也要会修图 经历过菲林时代的人,都知道冲洗照片需要等候,快则一周,慢则两周,更何况是结婚照还需要“执相”(修图),拍了婚照之后大约两周至一个月才可以拿到照片,不过样本在三、四天后就可以看到。 陈志强表示,摄影师除了要懂得拍照,也要学习修图,一张一张地把一些瑕疵修补好,如一些本来眼睛就很小的新人,拍婚照笑起来眼睛几乎变成一条线了,就要慢慢的“挑眼线”,把眼睛“拉大”一点,这些都是考功夫的工作。 除了新人与亲友团挤爆摄影棚之外,一条街上泊满花车,或者洗得干干净净等着绑花车的车辆一字排开,也是结婚旺月时,半山芭大街的盛况。 拍婚照除了新人花车之外,通常还有几辆姐妹车一起来,停满整条街非常壮观。再者,结婚用的花车,则需要前一晚就来装饰,所以通常周末忙完摄影之后,就要忙装饰花车,若无法前一天来的,第二天早上6时就要来,因为7时就要开工拍婚照,所以必须当天必须摸黑大清早就来到。 那些年遇到的各式新人 在这行业40年,有没有什么难忘经验?陈志强说:“很多,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 聊开之后,慢慢地就勾起了他的回忆,想起过去那些年的各种奇遇。 他说:“有一对新人来拍照的时候,不知道之前发生什么事,一来到新郎就很不高兴,不出声,全程都不配合,叫他坐下拍照也不愿意,全程就是站着,就唯有多拍新娘。拍到一半的时候,新郎还说要先走,叫新娘拍完自己回家,看到这情况,大家都不出声,最后新娘决定不拍,跟着新郎一起离开。” “也有试过遇到新人拍照拍到吵架,但我们又要赶时间拍下一对,所以唯有帮忙劝架,最后是有勉强拍完啦!” “还有一次是一对新人拍了婚照,之后只有新娘来拿照片,她说只是要拿样本,不要冲洗照片,因为新郎车祸去世了,她只是想留个纪念。发生这样的事情真的很难过,所以我也有退钱给她。” “也有的人拍了照片是没有回来拿的。记得有一次照片拍好之后,过了很久顾客都没有来拿照片,我们就联络新郎,他说不拿了,‘老婆都走佬佐,还拿来做么’。这些放了很久都没有来拿的照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会处理掉。” 询及那个年代拍结婚照的收费时,陈志强表示,那个年代几十令吉到188令吉,最豪华的也只是888令吉。 “冲洗一张照片送亲友要1块钱,所以冲洗的数量不会太多。到了90年代,婚照配套从2000至3000令吉,再逐渐的提高,现在甚至已经去到3000至1万令吉不等,安排到国外拍结婚照。” 半山芭婚纱街最辉煌的时代从7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0年左右就慢慢退潮,现在剩下两三间。他经历了最兴盛的时代,如今也进入转型年代,不再拍摄婚照,转为拍摄家庭照,但这些光辉的日子是他永远也忘不了。
3年前
〈囍帖街〉,是香港歌手谢安琪的成名曲之一,正如歌词里所述说的“就似这一区,曾经称得上美满甲天下”,“当初的囍帖金箔印着那位他,裱起婚纱照那道墙”,这里曾经是吉隆坡的喜帖街,齐集了办喜事的嫁妆与服务,它就是──半山芭。 对吉隆坡,甚至一些外州人来说,半山芭是他们办人生大事必到之处,因为在一条街上曾经有4间酒楼,婚纱店更从街头开到隔壁街(陆佑路),鳞次栉比的印刷厂有各种喜帖设计任君选,喜饼当选与半山芭只有一街之隔(茨厂街)的凤凰饼家。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更是半山芭喜帖街最辉煌的年代,今天来听听曾在喜帖街见证过无数婚嫁喜事的他们细说当年的盛况。 报道:张露华图片:受访者提供、本报资料中心 经营印刷店40多年,是半山芭印刷街老店的老板娘林美燕表示,八九年代最多人到半山芭印制喜宴请柬,无论是结婚、寿宴、生日宴、满月宴,甚至是新居入伙都有。 最传统的龙凤喜帖,是大部分新人选择的请柬,但一些讲究或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很愿意在请柬上花钱,觉得结婚是一辈子一次,以后可以留作纪念。 [vip_content_start] 林美燕表示,龙凤喜帖是风行了几十年的请柬,随后烫金技术也用在请柬,就有不少人印制烫金请柬。 “传统龙凤喜帖是四色,一张几角钱,烫金的就要块多钱一张,甚至有的人连内页,信封也要烫金,一张就要两块多。” 她回忆,那个年代的人印请柬一般上都是100张左右,但也有试过接到一些大富人家摆千人宴,印1000张请柬。近年来年轻人都流行用社交通讯WhatsApp邀请亲友,只是因为老人家需要给亲友派帖,所以请柬数目也减少。 “反之马来人的请柬数目很多,因为他们是请流水席,每个人一张帖,而且几乎整条村的人都请来,所以请柬数目一、两千张也是常有的事!” 在80年代,农历五月至七月是很少人办喜事的,八月开始到明年初,都是办喜事的旺季,所以几乎隔天就有人来订制喜帖。 一生一次,喜帖要合心意 请柬,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结婚喜帖,其实并不然。林美燕说,各种各样的喜庆都会有人印请柬,除了结婚之外,寿宴、满月宴、新居入伙,都有人印请柬,会根据不同宴会来设计请柬。 一般上接到订单后,大概3天就可以印好,只是看草稿过程有的人会拖很久。有年轻人订喜帖,选了自己喜欢的设计,拿回家给父母过目后,父母一句话说:“这样的请柬我是不会发出去的,我要的是印有大红喜字的红色喜帖”,或者是老人家不满意设计,改了又改,所以有的拿草稿回家后整整一个月才定案。 “后期虽然很多酒楼都有免费提供喜帖,但一些新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喜帖,或者酒楼给的喜帖不够,所以还是会自己印。” 有过是什么难忘经验吗?林美燕想了想就说:“是没有遇过订单取消或印错的问题。但是去年MCO之前,有一对马来新人来订喜帖,婚宴是定在3月,结果3月就开始MCO,喜帖他们是已经拿回家,但喜宴办得成与否就不确定。虽然不是我们的错,但也觉得不好意思。” 最辉煌时期,有几百间印刷公司 同样也在半山芭经营印刷厂的陈孝隆,在1994年创业,也是半山芭的兴盛期,那时候他有三、四十款式的喜帖让顾客选,龙凤帖是最经济,也最多人选的喜帖,只是内页印上喜宴的资料就可以交货,一张几角钱而已。 他表示,比较特别的设计就要块多钱,包括喜帖的纸张要有凤尾纹或水印、烫金等等,有的人会认为一生人当一次的主角,做得特别一些可以收藏纪念。 20年前新人都是自己印请柬派给亲友,10年前就开始由酒楼订购就写送请柬,所以他做的都是以酒楼的基本款为主,客制化的喜帖反而少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印贺年卡为主,请柬是副产品。通常喜帖是农历八月开始旺,一直做到年尾,然后就轮到贺年卡。” 他提到,他入行的时候是半山芭印刷业最辉煌的时候,称作喜帖街也不为过,最鼎盛的时候,有整百间店面都是印刷厂,而一间店铺里面可能就有3、4家印刷商,因为一台机器就可以做老板,所以加起来就有几百间印刷公司,也是吉隆坡最多小型印刷厂的地区,任何印刷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那个时候都是华人在经营,现在就是各族都有。” 旺季的时候,每天都有顾客来订制喜帖,店面都有人排队来看样本,要找他聊天根本不可能,一个月的印制的喜帖数量多达1500至2000张。 他表示,请柬的写法都有格式的,只需要更改新人和父母名字,祖父祖母是否还健在,农历与阳历核对、宴客地址与时间。之后打印一张草稿给顾客核对,没有问题就付30%订金,之后印制,交货就完工。 有没有试过摆乌龙或难忘事故?他笑说:“有啦。试过印错内页资料,当天下订单的时候有让顾客看过的,但可能没有仔细看,取货时才发现有错,当天就马上重新印制。还有一次是印好内页之后,油墨未干印到请柬上,是工人没有掌握好技术,唯有跟顾客赔不是,重新印制。” “也有过一次喜事变丧事,主人家联络我要求取消订单,我就退钱给他们。不过有的籍贯是要在丧期100天内完成婚嫁,所以主人家会要求改日期,我都会答应,或如果推迟太久,我就直接退钱。” 他也提到,近年来马来人婚嫁喜帖比华人更盛行,数量从几百张至过千张不等。而且很多马来人都是自己设计好之后拿来印制,因为马来人通常在家里设宴,必须自己绘图,所以规格化的请柬不适合他们。 “以前急单我们做不来,必须起稿、做版再打印,再等油墨干才可以粘合,所以最少要3天才能交货。” 一条街有3间酒楼 结婚旺季最热闹欢腾 谈半山芭,大半生都在半山芭度过的杜汉光是最佳人选,他亲眼见证了当年喜帖街的盛况,如今也在半山芭经营酒楼,是最理想的故事叙述者。 杜汉光13岁就在半山芭当修复汽车古申学徒,店面就在半山芭大街(马来亚银行现址),对面是同排并列的三间酒楼,所以每逢旺月或周日,都会看到喜宴的热闹排场,从巴士上下来的盛装赴宴宾客。 “那个年代没有多少户家庭有车代步,都是搭巴士或骑摩托来喝喜酒的!” 他透露,其实从60年代开始,半山芭就是一个办喜事的地方,有酒楼、卖喜饼、印请柬、摄影社,尤其是酒楼,当时吉隆坡的酒楼不多,而半山芭一条街就有3间酒楼,包括别有靔、合发和适苑。” 除了喜宴之外,合发酒楼也有做喜饼与烧猪等婚嫁礼品,所以同一条街就可以操办嫁妆和婚宴事务。 1970年代,武吉免登的BB Park结业之后,当时被誉为吉隆坡四大酒楼之一的麦二酒家也搬到半山芭的邵氏广场。再到80年代富都广场六福酒楼、90年代的喜来登酒楼,这几家酒楼几十年来见证了无数的新人共结连理。 杜汉光回忆,每当华人婚嫁旺月时,大街这三间酒楼都人气旺盛,每个星期都有人摆喜酒,他在对面街做工已经见惯不怪,到了他自己结婚时,太太女方也是在半山芭其中一家酒楼宴客。 “我大半辈子都在半山芭,从做学徒,后来做二手汽车买卖都一直在这一带。后来六福酒家要顶让时,朋友第一个就想到我这个老半山芭,就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做,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半山芭喜来登酒家。” 询及以前的婚嫁酒席与现在的酒席有何不同,他表示,菜式是大同小异,都是八、九道菜,只是一些老菜式没有再做了,如以前第一道菜是冷盘,里面一定有冻鸡,现在已经不做冷盘,改为四热荤了。 珍惜物资,每道菜都光盘 “六、七十年代,喝喜酒的红包行情是三、四十块,当时的酒席一桌从150令吉起跳,现在则起到800至1000令吉,当然红包行情就不一样啦!” “还有以前的人请酒,宾客都很重视,说好7点开席就准时开始,宾客大部分都在7点前就到齐,所以一般9点多左右就散席。现在的酒席,有的8点半也无法开席,还要唱歌、喝酒,往往到11点才结束。” 提到以前的婚宴似乎不流行“打包”,宾客觉得很丢脸。但杜汉光却幽了一默说:“不是不打包,而是每道菜都光盘,根本没有东西可以打包!” 他提到,六、七十年代物资没有这么丰富,难得出席喜宴,大家都非常珍惜,所以每道菜都是扫光。直至80年代经济条件变好,才出现剩菜。但近几年光盘运动下,宾客才会把吃不完的食物包好带走,工人也会主动问宾客要不要“打包”。 随着年代的过去,当年的3家酒楼就剩下适苑在经营,而可以摆喜酒的酒楼也剩下喜来登酒家。 婚结不成,预订的酒席怎么处理? 也是半山芭喜来登酒家董事主席的杜汉光表示,虽然很多婚嫁习俗都已经改变,但华人婚嫁还是集中在几个旺月,从农历八月到年尾都是喜宴的旺季,尤其是八月,一般要在一年前就预订酒席,而且会两、三家同场,需要用桌布与屏风分隔。 他也说,现在的酒席越来越多,以前二、三十席已经很多,现在则六、七十席也常有。 经营酒楼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很多事情都如天气般无法预期,酒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取消,婚结不成,酒席取消,或者家里出了意外,需要取消或把婚姻押后。 “我们都会收取订金的,所以需要取消婚宴的话,订金一般都不会退还,通常都是留作主家以后与家人来用餐。然后留下的空档,我们就会马上通知候补人选。” 他表示,在疫情之前,他的酒楼员工里里外外有80人,在旺月或周末有大型宴会,还会聘请兼职员工。 见证了半山芭的蜕变,杜汉光的记忆中,半山芭最兴旺的时期是60至80年代,随后各种新兴商业区崛起,半山芭就逐渐退场成为旧社区,但它曾经拥有的风光,是许多吉隆坡人的共同回忆。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