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半岛心旅行

                如果你喜欢大自然,建议你与亲友一起到安顺来,登船来一趟生态游,聆听大自然的故事。   不论你什么时候抵达安顺,霹雳河生态之游,都是下午开始,一直到晚上,欣赏霹雳河及两岸的自然景观。   陈喜麟载客游船河   自8岁开始便在安顺霹雳河乘船游玩、捕鱼虾的陈喜麟,对安顺霹雳河各处情况了如指掌,当候鸟开始在他位于安顺芭尾新村祖屋旁的霹雳河岛筑窝时,陈喜麟自然而然地驾船载客进行游船河。   陈喜麟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安顺霹雳河及两岸,都有许多趣事,其实也是大自然的故事。   聆听大自然的故事   “登上游船,可分3个时段,聆听不同的人与事。下午5时到傍晚6时30分,游船河听河畔两岸故事。”   他说,霹雳河从宜力到峇眼拿督,全长400公里,来到安顺,可乘船遥望岸上的安顺斜塔、东海龙王庙、登养鱼排看淡水鱼养殖、造船厂、岸上渡头等。     “登上养鱼排,可了解红非洲鱼在霹雳河养殖的故事,7个月鱼儿长大,吃起来没有土味,因为鱼儿生活在流动的霹雳河水中。”   “在造船厂旁,游客可以了解到,渔船是用木材或纤维制作;一艘纤维渔船价值可高达300万令吉。船上的小屋子,如果是黄白色,是霹雳州的渔船;如果是红白色,是雪兰莪渔船。A、B、C分别是岸边渔船、浅海渔船及深海渔船。”   陈喜麟说,在1896年7月15日,有2艘分别属于尼拉及宝兴源(译音)汽船,在霹雳河相撞,其中宝兴源的汽船处于浅水,在撞击后,其中引擎部分掉入河中,至今每个月农历初二、三及十六、十七,就是河水大潮时期,河水会上涨得最高,也会降到最低;当河水最低潮时,大铁块就会露出霹雳河水面40分钟到1小时,过后河水又将大铁块淹没在河里。   “马骝果树”防河畔泥土流失   他指出,霹雳河畔生长许多“马骝果树”,它扮演着有如海岸边红树林的角色,气根抓紧河畔泥土,防止河畔泥土流失。   “游船河之际,也是欣赏安顺霹雳河夕阳的最佳时刻,看看变化多端的天际。”     2.5万只候鸟栖息河岛   陈喜麟说,安顺处于霹雳河下游,来自上游的泥土,加上一方河蚀,一方堆积沙土,在安顺芭尾马结街形成2个河岛,25年前数百只来自台湾的白鹭飞来栖息,发现这儿没人伤害它们,因而吸引更多的候鸟到来。   “如今河岛逐渐形成4个,面积可能达20英亩,栖息在这里的鸟类也有7、8种,估计数量有2万5000只。”   他表示,这些鸟儿每天早上7时左右会陆续飞到安顺附近的冷甲、甘榜牙也、曼绒的稻田觅食。傍晚6时40分左右,鸟儿成群结队从各处稻田区飞回岛,因此傍晚6时30分到晚上7时45分,是观赏万鸟归巢的好时光。   “鸟儿靠近栖息河岛时,从高飞低,可低至河水上8寸飞行。”   他指出,白鹭在一月间,雌鸟头部变黄。二月雌雄鸟进入树林,准备产蛋,三月孵出幼鸟,这时候的雌雄鸟不会飞远,只在附近觅食,直到6个月后,幼鸟能飞自立后,雌鸟头部变回白色,又开始到较远的稻田觅食。   “所以每年3至9月,能在鸟岛附近观赏鸟儿生活。”   陈喜麟说,鸟儿的增加,也吸引更多的四脚蛇到来,爬树去吃鸟蛋,对幼鸟生产造成威胁。       萤火虫栖息如圣诞树   陈喜麟说,到了晚上7时45分至8时,天色渐暗,是欣赏霹雳河萤火时候。   “全世界有两百多种萤火虫,安顺霹雳河的萤火虫比瓜雪海边的萤火虫小,亮度较低。”   “通常我们乘船到安顺对岸没人居住的河畔去,萤火虫从树林飞出来,栖息在河岸上的树木,一闪一闪,有如圣诞树一般。”   他表示,许多人不知道,萤火虫的主要食物竟然是蜗牛。   “萤火虫发现小蜗牛就会飞到蜗牛身上,分泌液体,让蜗牛肉软化,萤火虫就开始吃蜗牛。”   陈喜麟表示,如果一个地方的萤火虫减少,第一可能是河水和生存环境受污染,第二是蜗牛减少,少了食物,萤火虫也会随之减少。     享海鲜美食 看斜塔夜景   陈喜麟说,在完成安顺霹雳河生态之旅,大家可去享用安顺的海鲜美食,并欣赏夜间金碧辉煌的安顺斜塔。 “第二天早上,继续游览安顺的其他旅游景点。”  
2星期前1.7千点阅
3月前2.5千点阅
4月前2.5千点阅
4月前1.3千点阅
4月前2.7千点阅
5月前7.0千点阅
5月前7.9千点阅
(波德申讯)“走咯!乘风破浪去拜拜!” 位于波德申西南方的海中央有一座无人岛,由于周遭被红树林包围,相传在八九十年前,附近渔民出海捕鱼时遭逢大风浪,被迫开船来到这座小岛上避难,直到风雨过后安全离岛,安然无恙地回到码头,为了酬谢神恩,渔民在这个荒岛上设立了拿督公,冀望以渔业为生的船民能得到神灵的庇佑 。 时光如梭,这座孤岛上的拿督公已成了瓜拉芦骨渔民世代的守护神,这一传统已持续了约90年,当初设立拿督公神像的第一代渔民,大多已不在人间,接班的第二代也渐渐退休,但信仰依然代代相传,如今来到了第三代,而原本简陋的神像也被后代子孙“升级”为拿督公亭。 如今,这座拿督公厅不仅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渔民们心灵港湾。每逢农历十月初六迎来海面浮罗岛士哪督公诞,岛上便热闹非凡,香火鼎盛,大部分渔民会选择休业一天,带着虔诚的心开船出海来到这座岛,献上香烛和祭品,祈求来年的平安和丰收,也形成瓜拉芦骨渔民独特的风俗。 有了“拿督公”坐镇,这座原本人烟罕至的孤岛,不仅成了瓜拉芦骨渔民的海上避难所,也有不少“老马识途”的游客,会趁着年度拿督公神诞,跟着渔民大队出海祭拜,拜完拿督公还能在岛上逛逛,欣赏美景,可谓“求神拍照两不误!” 这一座烟罕至的无人小岛风光明媚,浑然天成的红岩礁石环绕着岛屿,各种绿油油植物和“野酸梅”树,让无人岛显露生机,就连在岛上栖息的飞禽也甚为罕见,处处皆可成为吸引游客与信众目光的打卡景区。 (拍摄:陈梧源) 在新任庙务主席苏隆光的带领下,《花城》社区报记者也有幸参加了这一旅程。农历十月初六神诞当天,众信众与游客清晨时分在瓜拉芦骨渔民码头集合,准备乘坐渔船前往无人岛参与酬神大典。 在这一天大日子,第三代庙务理事兼渔民纷纷化身摆渡人,用渔船载着信众前往目的地,整个船程约15分钟,即便遇上大风浪,乘客们尖叫声此起彼落,渔民们仍稳操船舵,无惧风浪驶向岛屿。 据知,小岛发迹之前,有大量蛇类出没,故被命名为“蛇岛”(Pulau Ular),它也是波德申海域众多孤岛中面积最小的小岛,后来“蛇岛”被易名威“鸟岛”(Pulau Burung)。据常年到岛上祭拜拿督公的村民忆述,由于岛上的蛇逐年减少,时至如今再难寻蛇的踪迹,反而飞鸟在没有天敌干扰下数量倍增,才会将“蛇岛”改名为“鸟岛”。 苏隆光受询时坦言,当地渔民们依赖天气谋生,常年以船为家,靠捕鱼为生。每次出海遇到极端天气时,渔民除了要展现出过人的勇气,更需要好运气,毕竟浩瀚大海变幻莫测,渔民深知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当风暴来袭,船只摇晃在汹涌的波涛中,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拿督公的庇佑,尽可能向荒岛上停靠躲避风险之余,也换得一丝喘息机会。” 他说,每年神诞到岛上的信众与游客络绎不绝,惟自从疫情缘故而落实的行管令以后,年度祭拜活动被迫停办3年,随后再度覆办,但外地游客人数也明显下降。 “这里不仅仅是膜拜场所,也希望能通过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的同时,也能了解更多有关孤岛上拿督公亭的故事。” 由于大型渔船无法靠岸,避免触礁,适逢退潮期间登上小岛,乘客需要在海中央更换小船靠岸。在这个换船过程,乘客要从大船船头跨到另一艘小船甲板上,这对于常年在船上自由走动的渔民来说易如反掌,但对城市人、不谙水性甚至年长者而言确实充满了冒险和挑战。不过,在场的渔民也会尽可能协助乘客安全登船,众人心中充满了对拿督公的敬畏和感恩,反而无惧风浪,只为亲身感受这一年一度的神圣时刻。 小岛占地约1.5英亩,从岛上可以清楚看到波德申对岸沿海一带的建筑。也有不少每年必到岛上参拜的居民忆述,年轻时随长辈到岛上膜拜,天未亮就开始献祭牲畜,渔民会将牲畜内脏投入大海喂食鱼群,浓烈的血腥味会吸引大批群鲨鱼盘旋觅食。 “但近年来,鲨鱼越来越少,如今每次登岛再也看不见鲨鱼的踪迹。” 属于瓜拉芦骨渔民独有的拿督公神诞的膜拜仪式,虽然交通不便利,却没有因此而简化仪式,庙务理事天未亮就开始起来,准备祭拜物品、牲畜、炉具、锅碗瓢盆等,所有祭品和牲畜必须提前送上岛,并直接在岛上进行屠宰及清洗,再进行烹调。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渔民们各司其职,默契配合,随着首批乘客陆续到来,岛上香火袅袅,祭拜声此起彼伏,整个氛围庄严而神圣,另一边祭拜结束的信众,也并不急着离岛,而是绕道拿督公亭后方的红岩礁石旁静坐,感受海中央的凉风习习,聆听海水拍岸的声浪。 据知,岛上也有个祖传规定,就是禁止带走岛上的珊瑚贝壳,避免触怒神灵导致来年渔获不佳。不过,岛上唯一的野酸梅果子则是唯一例外,这些酸甜可口的野酸梅果实,据说也是渔民们喜爱的“鸟岛特产之一”。信众每次膜拜结束后,也会采摘一些带回家,分享给家人朋友。 仪式结束后,大家会一起分享祭品,尤其是用海水清洗后烹调的羊肉咖喱,味道更独特,备受众人喜爱。这种分享不仅仅是食物的分享,更是信仰和情感的传递;渔民们这一天更不仅仅是祭拜神灵,而是心灵的洗涤与情感交流。 回程时,乘客们再次乘坐小船返回海中央更换大渔船返航。整个膜拜过程约4到5小时,但这一经历让人难以忘怀。若有机会,来年的农历十月初六,不妨跟随瓜拉芦骨渔民到鸟岛一游。这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洗涤。 渔民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在浩瀚的大海上,他们如同一叶扁舟,随波逐流,他们与大自然搏斗,靠天吃饭。在这座孤寂的海岛上,让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渔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属于渔民,也属于每一个在生活中奋斗不息的人们。
5月前1.7千点阅
6月前1.1万点阅
6月前3.4千点阅
6月前2.5千点阅
7月前2.4万点阅
7月前8.1千点阅
7月前3.7千点阅
8月前2.6千点阅
8月前1.3万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