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人票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行动党的华裔支持率在团结政府成立后直线下滑,补选里低落的华裔投票率反映了行动党面对失去动员选民能力的窘境。 柔佛马哥打州席补选尘埃落定,国阵候选人赛福星,首次参选即受到福星的高高照耀,在这场补选里以前所未有的2万零648张多数票的大胜姿态,守住了这个巫统的传统议席。 当然,国阵的成就还不仅仅于此,马哥打州席目前有18个投票区,而赛福星在所有投票区的得票都领先国盟候选人莫哈末海占,这还包括国盟选前最有信心的甘榜马来由一、甘榜马来由二和诗里登雅花园,因此说国盟在这场补选中被国阵一锅端,其实也并不为过。 所以,这场补选,对国阵,特别是巫统来说,是压倒性胜利,而且它还和上个月在吉兰丹举行的能吉里州席补选一样,得票远高于预期。 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在能吉里补选投票日前夕,表明国阵能以微差的多数票夺下能吉里,但选举成绩显示他们领先了国盟3千多票;到了马哥打,巫统居銮区部主席嘉益斯声称国阵有信心以一万张多数票取胜,而补选成绩在周六(28日)晚揭晓后,其多数票比预期翻了一倍。 连续两次超越预期的表现确实让国阵受宠若惊。然而,我们要注意的是,舆论在选前仍纠结于哪一个阵营的胜算更高时,巫统其实就已经有意无意地释放自己能够取胜的讯息,所以他们在胜算方面貌似早已心中有数。 当然,国盟在这两场补选中也如法炮制,比如吉打州务大臣沙努西就曾扬言伊党能以超过2000张多数票守住能吉里,而国盟宣传主任阿兹敏在马哥打补选投票日前夕也表明莫哈末海占有机会攻陷这个议席。 只不过,沙努西是直肠子,想到什么讲什么(不然也不会开罪雪州王室),而阿兹敏在当时的言论其实也很有保留,他们的言论都缺乏说服力,所以他们的信心喊话显然只是要激励党员,这与巫统领袖的信心喊话完全不同层次,因为后者展现更多的是对选情的掌握与底气。 行文至此,很多人可能心中会有一道疑惑:既然巫统已自知胜券在握,那么他们在竞选期间还刻意通过巫统基层领袖炒作种族议题,这又是什么操作? 特别是刚结束的马哥打补选。巫统明知这里是典型的混合选区,其却在议席悬空后依然放任巫青团长阿克马在清真认证议题上向行动党副主席郭素沁叫嚣,巫统元老东姑拉沙里甚至还为阿克马的观点背书,这些举动已引起华社不满,但该党最终却没有让阿克马避嫌,反之让他加入助选。 另外,柔州巫统署理主席诺嘉兹兰也在投票日前四天直言华裔是机会主义者,并且语带揶揄地表明行动党与其网军应该有能力说服华裔选民出门投票,而这套言论其实也惹恼了华社。 如果补选胜算未定,好像去年彭亨柏朗埃州席补选那般,此地华裔选民仅占18%,但巫统却是每票必争,至于更靠近的槟州双溪巴甲州席补选,虽然其由公正党参选,但为了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巫统助选时也是每票必争。 只不过,来到华裔选民占34%的马哥打,巫统却突然表现反常,在竞选期间三五不时的通过基层领袖搅动“阿克马类效应”刺激华社,完全不考虑华裔投票意向。这种情况,其实说明了两件事。 其一,巫统早已初步掌握了马来选票的流向。毕竟,柔州是巫统的发源地,是国阵基本盘最强、最稳的州属,特别是马哥打,在任何时刻,包括反风最盛的2018年,巫统仍可保住44%的得票率,而两年前州选其得票率有近46%,这意味着国阵在此地的基本盘源自于总选票中逾40%,这是一股很强的底气。 然而,华裔选票主要倾向希盟,巫统对争取他们的支持毫无信心,所以就索性放弃,因为他们只需额外争取原本支持希盟与国盟的马来选票,就可以赢得漂亮。 因此,他们需要把阿克马送进去以马来选民为主的投票区,包括国盟势在必得的甘榜峇鲁,也需要持续,并且很有“礼貌地”批评盟友、友族,保持着自己民族主义的特色。 当然,巫统也并非完全忽视华人票,因为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亮点,就是巫统在竞选期间挑弄的种族议题,都是有意无意地把行动党 卷入其中,这种安排其实就给了与行动党切割的马华,在跟华社助选时能够站在更有利的位置。这怎么说呢? 马哥打有逾4000名马华党员,根据马华智库的数据,他们当中有70%(近3000人)出门投票,而出门投票的华裔总选民有逾8100人,这意味所有出门投票的华裔选民中有超过三分一是马华支持者。 虽然华裔36%的投票率在马哥打很低,但看在巫统的眼里,马华能够在这样低的投票率里获得这样的小成就,已是支持率稍有复苏的表现,更何况,马华支持者的踊跃与行动党支持者的意兴阑珊,可以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达到羞辱行动党的效果。 然后其二,是上述推论的延续。由于马哥打的种族结构与全国种族结构很相近,所以舆论一般将马哥打补选当成是来届大选的政党部署、选民意向的参考性指标。巫统也这么想,所以在确定自己马来基本盘稳定后,就在此地展开“政治试验”。 巫统除了要检视自己的马来支持率,也要验证马华在华社里的动员能力。此试验能让他们决定,来届大选是否继续与希盟合作。这很关键,因为与希盟合作的最大价值是行动党的华人票,以及公正党的马来精英票。 不过,全国马来选民有60%居住在乡区、半城乡,这是公正党的死穴,而行动党的华裔支持率在团结政府成立后直线下滑,补选里低落的华裔投票率反映了行动党面对失去动员选民能力的窘境。 所以,试验能验证国阵能否单打独斗,只要结果正面,那么希盟就完全没有价值了。所以,马哥打的“阿克马类效应”显然是巫统刻意为之,而巫统的大胜与华裔投票率的低落就意味着,原本希望与希盟在下届大选合作的巫统主席阿末扎希,或许已在考虑改变主意。
3月前
3月前
如果选民行动,不过是针对个别事件人物,只看“面子”不顾“里子”的情绪宣泄,抑或是被误导错读事实的结果,实为大不幸也。 从之前几场补选来看,华社关注的全国议题,并不必然左右华人选票走向。 “真主袜”事件风风火火,甚至实际引发了纵火事件,以及被华社视为选择性的刑事检控。当时华人社会的不满情绪,极为强烈。但,“真正袜”事件爆发后不久举行的新古毛补选,团结政府还是漂亮胜出。这当然还要归功于行动党高素质候选人彭小桃、前任议员李继香的服务记录、雪州政府的优良表现,以及公务员加薪的初步宣布等等。结论是,一些看似引发激烈情绪的事件,未必能成为决定选票去向的最关键因素。 双溪峇甲补选,见证华裔选民投票率低落,导致国盟以更高的多数票胜出。当时选前的全国议题,乃民怨四起的柴油津贴重组,议题跨越族群,属于民生课题。众多华裔选民放弃投票,似乎也并非出于任何单一攸关华社的议题。 能吉里补选,是在又一引发华社强烈情绪的事件后进行。华教义演课题,虽然内阁最终做出了“维持现状”的决定,但过程肯定也引发部分华裔的愤怒。然而,能吉里华裔选民人数太少。这场选举,不能检视义演风波对华人选民的影响。 很多时候,选区外的非选民比当区选民更关心选举成绩。但是,这种关心,往往也和区外选民自身较关注的议题挂钩。然而,当区选民可能会更多考虑地方性因素,或是州政府的表现。 在后威权时代,每一场选举似乎都充满变数,没人能在开票前对结果充满信心地做出预测。按照过往趋势,地方性议题主导投票意向。因此,马哥打补选当中,掌握州执政权,表现又不错的执政党候选人应该可以获得各族选票,漂亮胜出。但,到了选战下半场,一股“教训阿克马”的风向似乎成型。从选区外的视角来看,这股暗流似乎不容忽视。马哥打华裔选票出现超低投票率,传递“教训阿克马”的讯息,大概率会发生。 不过,这预测是否又是来自墙外观看的盲点?毕竟,无论是全国性媒体的报道,还是区外人士主观的聚焦,阿克马似乎比任何地方性课题更引人入胜。所以,区外人自然会自我投射,认为阿克马凌驾其他议题之上,投票当以“教训阿克马”为最高考量。 实际上,阿克马在此前引发华社愤怒,是在强制清真认证事件中无礼辱骂郭素沁。只看阿克马与郭素沁的争执,忽视强制清真认证议题,这本身也是失焦的。 换个角度,阿克马的无礼,牵涉到的主要是面子问题。这种无礼的辱骂直接侮辱的是郭素沁,但基于其用语“老娘惹”,人们也可以合理的联系,阿克马也侮辱了女性。 但,侮辱郭是否就等同侮辱整个华社,还需逻辑延伸。这种感受主要基于两点:第一,行动党是无可质疑的华人代表;第二,郭此次反映的是华人的心声。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能推论侮辱郭,就是侮辱整个华社,蔑视华社意愿。 特别要谈这个,主要是因为:如果阿克马侮辱的只是一位政治人物,那就不过是他个人展现自身低劣教养的政治口水战。如若如此,目前华社对他言论的重视程度,似乎就不成比例。 此外,“教训阿克马”是否适合作为惩罚国阵巫统候选人赛福星(包括自愿成为被惩罚对象的柔佛大臣翁哈兹)之手段?这背后的逻辑,具有思辨的空间。 阿克马言论没有面临巫统内部制裁,乃不争之事实。过气政客如东谷拉沙里,甚至还捍卫阿克马的发言。但以此认定,整个巫统都如阿克马般嚣张跋扈,依旧是背离事实。 事实是,本届巫统大会,是史上释放最多中庸思想、拥抱多元的一次。历经巫统霸权时期的(老)人们应该还记得,当年如果有种族性议题,积极加入战围的领袖不会只是三三两两的边缘政客。 对比当年,阿克马今天相对而言更像是“孤军作战”。而且在“老娘惹论” 后,除了回应郭起诉的宣布,阿克马没有明显的后续攻击。 巫统党内没有严厉制裁阿克马是事实,但阿克马的后续表现,看来受到党,或是 自我的约束,虽然这种收敛可能只是暂时的。 有人提出,行动党掌握比巫统多得多的国会议席,不仅没有碾压巫统,甚至允许阿克马出言不逊,令人难以接受。 这种“战狼”式的政治评论,具备一定的鼓动能力,但也罔顾本国多元民族的现实,同时忽视友族对华人政治主流的观感。 然而,这些评论者多以华文发言,主要面向华裔受众。在享受粉丝顶礼膜拜的同时,他们似乎也可以不受多元政治现实的束缚。 可是,在需要与各方博弈的实际政治场域中,少数民族政党咄咄逼人,固可赢得自身族群的喝彩,但是否就是精明的政治策略? 如果在强制清真认证议题的整体框架之下,阿克马言论,更多是“面子问题”;那议题真正的“里子”就是强制清真认证的最终决策。 华社在此议题,“面子”与“里子”的得失,可以有几个组合: 1,阿克马被严厉制裁(开除/被严厉训斥)+强制清真认证建议被否决。 2,阿克马被严厉制裁+强制清真认证建议被接纳落实。 3,阿克马被“纵容”+强制清真认证建议被否决。 4,阿克马被“纵容”+强制清真认证建议被接纳落实。 如果能获得组合一,既赢“面子”也赢“里子”,表面上,从华社角度来看,当然最好。然而,巫统高调制裁阿克马,始终会面临自身支持者的反弹。行动党也会因为强势“压制”巫统得逞,可能引发马来选民不安。 组合四,则是华人全盘皆输,但这却是在巫统霸权在握时(或者未来任何强势马来政党掌权后),可能发生的局面。 如果总要有所妥协,组合三则优于组合二,因为只赢“里子”显然比只赢“面子”更值得,虽然“战狼”评论者或网络酸民未必如此看待。 强制清真认证课题,内阁迅速又明确的决定也获得大多主流评论的赞许。 然而,有人还是传扬,内阁其实没有“正式决定”不强制清真认证,一切消息不过是媒体捕风捉影。这当然是对各主流媒体以及评论人的侮辱,也与事实不符。兼任马来西亚清真理事会主席的副首相阿末扎希,在9月18日的文告,白纸黑字地明确列明,内阁议决,清真认证维持志愿性的制度安排。 马哥打的华裔选民,当然有权选择放弃投票或投国盟,以表达不满。如果这一行动是抗议团结政府整体改革的缓慢,以及伊斯兰化的整体大势,方才师出有据。 如果选民行动,不过是针对个别事件人物,只看“面子”不顾“里子”的情绪宣泄,抑或是被误导错读事实的结果,实为大不幸也。 马哥打华裔选民的抉择,对接下来的选区重划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抗拒绿潮的一个方法,就是划出更多反映我国多元种族现实的混合选区,正如马哥打选区。 马来种族主义者当然会对此誓死反对。如果让巫统理解到,在当今政局下,他们更有机会在混合选区获胜,那么即使不加入推动,也不至于大力投入反对增加混合选区的动作。 倘若华人选票在行动党大力推动下,还是无法协助巫统胜选,后者对混合选区的看法,变数就会更大。
3月前
如果伊党不改变这种“贬低非穆斯林”的态度,就无法消除非穆斯林的恐惧感。 政客非常现实,需要选票时就会向少数民族示好,比如印尼大选遇上农历新年,3名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都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新年贺词,以争取华人选票。国内的政党也不例外。 继伊党总秘书达基尤丁在去年向我国基督教徒送上圣诞节祝福后, 伊党主席哈迪阿旺日前以马来文、中文、英文及淡米尔文4种语言,发表农历新年献词,他恭祝华裔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伊党拉拢华裔的意图明显,登嘉楼州务大臣兼伊党副主席阿末山苏里星期天配合农历新年,在民政党的安排下,率领达基尤丁及加埔国会议员哈丽玛接受中文媒体联访,目的就是要为伊党“洗白”。阿末山苏里被视为中庸的领袖,是出面解说的适当人选。 针对非穆斯林对伊党的恐惧,阿末山苏里相信是误解和政治化,当伊党与行动党和公正党在“民联”旗帜下合作时,伊党被视为是“好孩子”,瓦解之后就成了“坏孩子”,而伊党的对策是持续努力做出更好的解释。 阿末山苏里可能是暗示希盟打毒针,把伊党扭曲为“坏孩子”。但显然的,非穆斯林对伊党的恐惧,不是源自误解和政治化,而是长年累月的观察。 有三项因素造成非穆斯林的恐惧及不信任,即伊党领袖的理念、思维和态度。 伊党的目标是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这是它的理念,只要在法律范畴内进行斗争,非穆斯林无权阻止,但在这个多元种族和宗教的国家,非穆斯林无法接受这样的理念。 伊党已经在施政中贯彻其理念,包括关闭投注站、限制售酒、管制衣著,这影响了非穆斯林权利和生活习俗。虽然阿末山苏里说,伊党并非反对所有的演唱会,主要看该艺人是否涉及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LGBT)等敏感课题,以及举办的时机是否对穆斯林敏感。但是伊党的无差别反对已经侵犯非穆斯林观赏演唱会的权利;日本盆舞节没有触及敏感课题,为何伊党也反对? 非穆斯林担心一旦伊党掌控权力,会把其理念贯彻到国家政策,包括经济、教育、宗教和文化,改变世俗体制。哥打峇鲁市一家服装店华裔女业主因在店内穿短裤而接获罚单是事实,并非误解和政治化。 [vip_content_start] 其二是思维。国家要进步必须开放和自由化,但一些伊党领袖连娱乐都视为罪恶,如何领导国家,发展经济? 行动党之前建议恢复地方选举,以促进民主,伊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却质疑,行动党致力于推动恢复地方议会选举,目的是为了掌控大城市。 此外,许多伊党领袖也摆脱不了种族思维,比如伊党4州政府顾问马哈迪指控非马来人对国家不够忠心,因为他们仍然心系原本的祖国,并且强调其他种族必须被称作马来人,才有资格把马来西亚视为自己的国家。此外,伊党槟州甲抛峇底区国会议员茜蒂玛斯杜拉诬指陈平、李光耀和行动党领袖有血缘关系。 最后是以高人一等的心态看待非穆斯林,例如哈迪阿旺指非穆斯林不能成为参与制定政策的国家领袖,只能在专业及管理层面扮演角色。意即非穆斯林在内阁是低人一等的。 哈迪也指控“非穆斯林和非土著是贪腐根源”,而这些追逐非法收益的人,损害了国家经济和政治。这项言论获得吉打大臣沙努西的力挺。 如果伊党不改变这种“贬低非穆斯林”的态度,就无法消除非穆斯林的恐惧感。 其实,伊党已经摒弃了聂阿兹提出的“全民伊党”理念。聂老的中庸至今仍令人怀念,他曾亲自要求一间天主教堂重新挂上十字架,如今伊党领袖已经没有这样的胸怀。 在伊党致力争取华裔选票之际,巫统也不落人后,巫统最高理事阿末马斯兰表示,巫统必须面对现实,绝大部分华人支持行动党,所以要获得大部分华裔选票的话,就必须与希盟、行动党合作。 但是,和伊党的处境一样,巫统想要华人票,也必须改变思维和态度。现在的巫统与国阵掌权时期没有什么不同,虽然已经沦为势力第三的马来政党,心态却如同以往的一党独大。 华裔的要求简单,就是享有公平合理的公民地位。经历数次改朝换代后,华裔不会再任由政党予取予求,这是伊党和巫统必须认清的现实。
10月前
或许,民政党看着行动党,只能唱起《金包银》:”别人啊的性命 是巩金阁包银 阮的性命毋值钱;别人啊若开喙 是金言玉语 阮若是加讲话 连鞭就出代志……“ 文:许国伟 伊斯兰党要争取非马来人及非穆斯林支持,是有政治现实考量;只是伊党把这个重任交给民政党,就不太符合现实。 团结政府成立后,多数非马来人尤其华人,宁票投巫统也不给国盟。 民政党能为伊党拉来足够的非马来票/华人票支持吗? 难! 当年行动党为伊党拉来非马来人尤其华人票支持,堪称是天花板了。 况且有三个客观条件,民政党只能感叹今非昔比。 一、看谁跟你站一起 火箭对政治领袖的形象包装和宣传策略,远比民政党厉害。 哈迪在2008年大选前,不再提“回教国”,而是提出“福利国”,喊出“可信赖、公正和廉洁的政府”大选宣言,获得蓝眼与火箭领袖一起唱和赞好。 2013年大选前,火箭高喊月亮代表我的心,林吉祥更喊出“与老马纳吉相比,华社更接受哈迪当首相”。 其实这段时间,伊党和伊党领袖没有停止宗教化脚步。 2008年8月,聂阿兹宣布吉兰丹州将在适当的时候实施伊刑事法,伊党不会放弃落实伊刑事法目标。2009年1月,聂阿兹要把伊刑事法课程,列入州内各校教学科目。 另外,伊党在执政的吉打,力推宗教化措施;从广告牌使用爪夷文、大幅提高土著购屋固打制、拆除州内唯一宰猪场、倒数迎新男女分开坐、颁布娱乐指南限制舞台表演、非穆斯林小贩跟随穆斯林在祈祷时间休息15分钟等、禁止州内13种娱乐场所在斋戒月期间营业等等。 2012年,伊党领袖在代表大会直言,民联已同意若成功执政中央,将会在国会通过落实伊刑法。 但是,2008年到2013年大选期间,是伊党获得华人票支持的高光时刻,哈迪还广受华社欢迎。 说白了,伊党要获得非马来人尤其华人支持,是要看跟谁站一起,会让支持者有爱屋及乌效应。 民政党,能吗? [vip_content_start] 二、社媒更发达且直接 过去巫统大会一些领袖发表言论,常获得与会代表掌声,却伤害了非马来人感受。 这些内容是文字报道,已引发非马来人情绪;当有一度巫统大会直播时,这些内容不只有声音更有表情,顿时引发更大争议,以致巫统后来取消直播。 如今,社媒比过去更发达。 伊党不只高层领袖,连二三线领袖及州级领袖言论都经由社媒直播或短视频广传,一些原本取悦支持者的言论,让非穆听了极刺耳,伤害极大。 民政党,能逆转这情况吗? 三、华人还是造王者吗? 1999年、2008年及2013年大选,马来票分裂,华人票成造王者。 伊党看得清楚,1999年大选华人票支持国阵,让国阵继续执政;2008年华人票支持自己,伊党势力一举从东海岸跨入西海岸;2013年马来票回流巫统,幸有华人票支持伊党才不会被巫统完全打倒,但失去了吉打州。 如今呢?华人是造王者的含金量,还是一样吗? 过去伊党因为要跟巫统竞争马来票,且对华人票需求殷切,伊党领袖仍能放下身段,讲话也不会太难听,这么一来包装宣传上就能事半功倍。 如今伊党拿下多数马来票,巫统已不复当年勇,伊党在不需华人票情况下,拿下四州政权。 西马165个国席,马来选民居多的约120个,剩下的是华人选区及混合选区。 这120个马来选区,才是伊党主要目标。 这意味着,伊党即使说需要华人票,也不会像过去放下身段,甚至先搁下一些非穆忧虑的宗教路线和政策。 毕竟,能不能吸引华人票是未知数,先流失部分马来选民支持是大忌。 伊党若不像过去那样低头,民政党能强按让他低头吗? 或许,民政党看着行动党,只能唱起《金包银》:”别人啊的性命 是巩金阁包银 阮的性命毋值钱;别人啊若开喙 是金言玉语 阮若是加讲话 连鞭就出代志……“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