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文老师

4月前
7月前
7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升上中学的第一周,华文老师为了识别班上留着同款发型的学生费了不少心思。她30岁左右,个性温和,说话声音柔弱。华文老师抱着一叠作业簿进班,我们向老师敬礼问好后,她便开始派发我们的作业簿,叫到名字的同学需要上前向老师领取簿子。 我和班上的新同学一起等待老师叫我们的名字。由于还不太认识彼此,往往必须趁老师派发作业时暗中观察同学的姓名。我的座位偏后,需要竖起耳朵恭听老师的声音,再加上我的名字与同班同学相比较为复杂,上大学前几乎没有老师能念对我的名字,我因此对自己的姓名感到格外敏感。 华文老师拿起下一本作业簿,忽然停止发出声音。我把脖子伸长,看见老师将簿子凑近眼前,我心想这本应该是我的簿子。果然,老师念了“金”字后便稍作停顿,我赶紧上前领取作业簿。华文老师问我的名怎么念,我告诉老师,中间那字念“睿”(ruì),睿智的“睿”。老师为自己不会念我的名字感到抱歉,笑容显得更腼腆了。那次之后,我都在中文名加上汉语拼音翻译的马来文名,以免老师点名的时候卡顿。 从小到大,我因为姓金而被新朋友误会为韩国人,这与当代兴起的韩流文化息息相关。许多著名的韩国艺人都姓金,网上随手一搜,便可见金姓韩国艺人的名单。中学时期,与我要好的马来朋友,因为她的偶像姓金,甚至扬言说要跟我姓金。 念书期间,我发现几乎没有人与我撞姓,这间接激发了我对自己姓氏的好奇心。是啊,为什么很少马来西亚华人姓金呢?后来,我因为中国文化概论的课堂作业要求而深入调查家族史,这才渐渐揭开我的姓氏之谜。 严格而言,我是守墓者的后裔。宋元时期,祖上派遣族人前来惠安埔塘山看守祖坟。我的先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中东迁徙,定居中国惠安,接受汉化后在当地一代传一代。爷爷奶奶是现代中国移民,爷爷先于40年代战乱期间从厦门辗转来到槟榔屿谋生;奶奶则于1959年出洋与爷爷团聚。两次离散后,我的家族在槟城深耕,金姓于此开枝散叶。然而,家族素来人丁稀薄,单户移居至马来西亚后几乎没有直属亲戚,遇见同姓之人便成为一道难题。 至于我的名字,亦是一则有趣的故事。犹记得幼儿园练习写姓名时,我因为名字笔画太多而嚎啕大哭。小学一年级的某场考试,我一度在中文考卷写英文名而被邀见家长。同学老爱叫我“金鱼”,还有一次,我到某地领取奖学金,主持人把我的名字念成“金龙鱼”,让我成为台下观众捧腹大笑的笑料。总而言之,我的名字在我童年时期为我增添不少困扰。 为我带来一丝“高光时刻” 然而,我的名字也为我带来一丝“高光时刻”。大约六、七岁,妈妈带我到中药店看病。老中医问起我的姓名怎么写,妈妈忘了带眼镜出门,让我在纸上写自己的姓名。我歪着头站在桌边写下我的姓名,老中医连忙称赞我的字体写得工整,甚至夸我年纪虽小却能写笔画那么多的字。还有一回,老师在通史考卷提问魏明帝的姓名,班上唯独我写对了曹睿的名字,导致那次考试“睿”字荣登错字排行榜第一名。我循序揭开名字背后看不见的文化典故,故而培养了手写姓名的习惯。 妈妈说,我的姓名笔画是姑姑翻阅姓名字典,配合我的生辰八字算出来的。我的姓名合计35画,扣除原有的姓,并继承姐姐名字本有的“睿”字,妈妈必须为我找一个13画的字。妈妈为了让我和姐姐从名字上看起来更像姐妹,于是聚焦字典里王字旁的字。终于,她发现“瑜”字符合条件,我的姓名与焉组成。 我身边的朋友都说,我的名字很难写,令我想起幼儿园时期那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反复抄写自己姓名的小女孩。那时,妈妈握着我的手耐心地向我解释,“睿”字的下半部分结构是“一+八+人+目”;“瑜”字是“人+一+月+刀字旁”。像妈妈教我那般,我向同学示范如何“肢解”我的名字。如此一来,看似复杂的中文字便一目了然了。 金睿瑜是个很朴素的名字,但是这3个字的高尚之处在于寄托了家族的血缘关系、文化渊源,以及长辈的用心良苦。成长过程,我用了一段的时间探寻我的姓名。如今,当别人问我的姓名有何独特之处,我终于可以侃侃而谈这3个字背后的缘由。因为这份理解,我对手写中文姓名有一股执着。你呢,你知道你的姓名背后的文化故事吗?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我拿到了之前托李同学帮我网购的《幸福的勇气》。打开盒子,看到里头有我订的书,还有一封信和45令吉。 看到那45令吉,我不禁纳闷,这孩子干啥还我购书的钱?我赶紧看信。哇,那么长的一封信。读着读着,字渐渐模糊。 “……我仍记得,她的课程,不是为了考试而设计的。她曾告诉我,教育应服务于人,而不是考试。所以,即使她用着华文课的课纲,教会我的却是对人生,社会的反思。从她那,我学到,教育不是在考卷里,而是在思想里的。 ……我仍记得,是她教会了我如何用笔。在她的指引下,脑内泉涌的想法能挥笔而下。任何想法,都不会被拒绝。这使那自卑的少年,能用笔当剑,将一切想法顺笔而流。我仍怀念,在那图书馆里,和同学一起写作文的日子,只因我懂,那是校园里的绿洲。从她那,我学到了教育是接纳,包容的。在她的庇护下,想法得以成熟,学生得以自立。” 长长的信里这两个段落把我带回2015至2019,这5年教导这一班成绩参差不齐的班级。 2015年,他们刚升上中学,我当了他们的华文老师。整个初中,每一份学习单都以一篇长长的故事作结。读了故事需写阅读报告,希望他们慢慢学会思考。3年初中,有的同学思想越趋成熟,有的同学仍在摸索前进。告别初中时,他们习惯了阅读。 2018年,他们上了高中。除了得继续做现代文理解概述文言文理解古诗作文应用文,我觉得那一页多的故事篇幅太短了。好,每一份学习单结束后,就给他们阅读篇幅长达两张A4纸、4页8号字体的文学故事。阅读后再分组简短讨论。后来脑子突然又冒出了“聊书”这两个字。不作多想,直接给社会关怀工作室要求介绍6本好书,每本书订购5册,因聊书必须以最多5人小组进行。 聊书让我更了解学生 6组同学在两年高中进行了各6次的聊书活动。两年36次的聊书活动都得寻找学生和我同时有空的时间进行。李同学那一组都选在星期五放学后。这一组特别有意思,听他们分享是很享受的事,有时候也很惊讶于他们的看法,因自己不曾从那一个角度看那本书。 这个聊书活动虽得自掏腰包购书,也得在活动前读完那6本书,又得“牺牲”不少课余时间,但真的很值得。读完书再一起聊,孩子才有更多机会学习思考。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能更了解学生,受益匪浅啊。多年以后,我相信这班孩子还会记得《毛毛》里的灰面绅士,《织梦人》里的小小。 2020年某个放学后的星期五,已读中六的李同学和姐姐回到图书馆,我们约好要聊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我们仨聊得真兴奋,李同学的看法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哎呀,我这老师太逊了。 2020和2021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课,聊书活动就这样搁置一旁了。 2022年初,我和李同学聊了聊我读完的《幸福的勇气》,他很感兴趣地说要去买一本,我顺便托他帮我买(我读的那本是同事的)。 他给我的那封信开头就这样写:“在看过《幸福的勇气》后,我被它的主题——教育深深吸引。因在这两年里,我有幸兼职补习老师,让我能更深入探索何谓教育,何谓教师。” 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2022年,我也退休了。 李同学在信末写道:“当时,我没能好好答谢您的教导便匆匆毕业了。如今,希望能在您退休时以这本书献上我的感谢。” 虽已退休,但我仍在寻找机会继续那个聊书活动。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