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莱士线
全国综合
英最高专员调职回国 华莱士任临时代办
随着现任英国驻马最高专员艾尔莎特里返回伦敦出任英国首相外交事务私人秘书一职,大卫华莱士从今天起担任驻马最高专员署临时代办,直到新任最高专员于2025年到任。
3月前
全国综合
教育专题
中国动物学家陈睿, 为马来西亚物种着迷
你知道霹雳州武吉美拉有个人猿保护区吗?很多马来西亚人都不晓得这个地方,但来自中国的动物学博士陈睿倒是很熟悉这里,而且他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在马来西亚哪里可以找到红颈鸟翼蝶;在哪里可以见到华莱士蛙;到哪里又可以看见长鼻猴…… 难能可贵的是,他和他的科学家团队虽然来自海外,但他们曾经出版《马来西亚探秘》少儿科普书籍,接下来还会推出《马来西亚物种图鉴》和《马来西亚科考日志》,向中国孩子介绍可能连马来西亚本地人都不认识的物种。 2023年3月,陈睿博士和他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又一次来到马来西亚进行科学考察。采访当天,他们风尘仆仆从金马仑下山来到吉隆坡,陈睿受访时感叹,昆虫是反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而金马仑的昆虫数量每年都在下降,这与土地开发脱不了关系。 陈睿是中国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动物学博士,他还有很多其他身分,例如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科普部主任、中国石探记科学家团队总负责人等等。他的科考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和美洲的雨林,至少有两种物种以他的名字命名,例如史前甲虫“陈睿纹雕菊虎”及“陈睿刺足大花蚤”。 他2015年第一次来到马来西亚,而他的团队比他早了个五六年就已经来到这里,“整个团队来马来西亚的次数至少有40次,在马来西亚记录了几十万张生物的照片。”这是为什么他对马来西亚的生态环境了若指掌,包括金马仑近年的变化都看在他的眼里。 为什么会选择马来西亚作为科考据点呢?他说那是因为马来西亚旅游局希望推动这里的生态旅游,所以在旅游局的牵头下,促成中国科学家到马来西亚进行科学考察。 大马“更牛”的地方——华莱士线 他去过亚马逊雨林、马达加斯加、加拉巴哥群岛等地,看过无数风景和自然生态。说起各地的特色,他说每个地方的生物区系(又称生物群系)都不一样,例如马达加斯加有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物种,婆罗洲也有婆罗洲的特有物种,“而马来西亚有个更牛的地方,那就是华莱士线。” 华莱士线是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于19世纪中叶在马来群岛做研究时,发现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这边的物种分开,形成两大动物区系,北边的叫东洋区,南边的叫澳大利亚区,而这条隐形的线就被称作华莱士线。陈睿之所以觉得马来西亚得天独厚,是因为婆罗洲这个地带既是澳大利亚区动物生活的最北线,也是东洋区动物生活的最南线。 “这个过渡地带孕育了大量的特有生物,你看亚洲象到了婆罗洲这个地方,演化成了全世界最小的象,还有黑熊到了婆罗洲变成全世界最小的熊,叫马来熊。”他说:“但是又有一些很有趣的花会变成全世界最大的花,很多生物又会变大,所以我发现这个雨林非常的神奇,它的神奇之处不是任何一个地方能比拟的,全世界不同的角落有不同的奥秘。” 问他马来西亚生物哪一点最让他惊叹,他不假思索回答“各种会滑翔的生物”,比如像蜥蜴,多数蜥蜴都是靠爬行来移动,可是婆罗洲的蜥蜴会从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棵树,还有其他物种例如华莱士蛙也会这样,这表示很多不同的物种都发生了“趨同演化”*,这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却也是未解之谜。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 陈睿领导的石探记科学家团队,是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致力于科学教育、科普推广和科学研究。他说,石探记团队有两项重点工作:一项是自主研发一套适合5岁至高中孩子的自然科学课程;另一项是推动生态旅游,由科学家带领中国孩子去看世界,希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这个世界。 根据他对孩子的长期观察,他觉得走进自然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人类所有的文明,包括音乐可以说都是源于高山流水和虫鸣鸟叫,甚至像飞机也是人类观察鸟类在天上飞翔之后,总结出规律和发展出空气动力学才发明出来。不管孩子学艺术、学音乐或是学科学,他认为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可以赋予孩子无限灵感。 然而,他也发现现在全世界很多孩子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仿佛学习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赞许。如果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他认为自然科学就是很好的引入点,因为所有科学方法都是基于数学原理,所以我们需要掌握数学;因为如果要了解蜻蜓为什么会飞,我们需要懂物理;因为如果要了解甲虫为什么会放屁,我们需要懂化学;因为如果要了解生物的前世今生和进化,我们需要懂地理和历史…… “所以,一旦孩子能够对自然产生喜爱,他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不再是‘我学习是为了我爸爸妈妈,’而是‘为了解决我的好奇和我对自然界的向往。’” 只要孩子愿意走进大自然,他有信心没有孩子会再沉迷于玩手机,因为当周围有那么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等待他们去探索,他们就会意识到这个自然世界比手机里的世界有趣多了。 成为动物学家的要素 如果要成为像他这样的动物学家,他的建议有3个: 第一,一定要培养最初心的热爱,内心有了追求才能做科学研究,这是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有了兴趣之后,需要有很好的知识获取能力,不管是从书籍、互联网还是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好,要不断地获取大量的知识; 第三,要去看世界,因为看过世界之后才会有大格局,不能只局限于一片森林,一个地方。 推广生态旅游,带中国孩子来马探秘 冠病疫情来袭之前,陈睿和他的团队其实已经安排过中国孩子来马来西亚展开生态旅游,当时马来西亚驻中国的参赞还给他们送机,不过那时候的规模还很小,如今随着疫情放缓,他和团队希望在全中国大规模推广马来西亚生态旅游,为此他们还规划出两条旅游路线:一条是霹雳怡保周边,他们定义为初级路线;另一条是升级版路线,将前进砂拉越古晋。由于东马和西马的物种组成不太一样,所以这两条路线代表两种不一样的马来西亚生态风貌。 要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生态旅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说,无数证据表明,人类其实可以跟野生动物和平相处,比如他不久前去厄瓜多尔的加拉巴哥群岛,他认为这是全世界生态旅游做得最好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动物不怕人类,动物知道人类不会伤害它们。但现在世界上有些动保组织主张人类应该跟野生动物保持遥远距离,他认为这不利于人类对动物的认知,而认知不足就谈不上热爱和保护,唯有提高了认知才会有更多经费去保护自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此行他到东马考察,觉得野生动物跟人类的距离很远,以致人类看到动物的概率不高,这样会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他说,其他国家非常优秀的生态旅游景点,其实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投喂来拉近动物跟人类的距离,他认为本地生态旅游业者也应该考虑这么做。这个观点跟很多人认为应该避免投喂野生动物的想法大相径庭,但他觉得只要工作人员以合理,不会造成伤害且能促进动物营养的方式投喂动物,这种做法并非不可行。 为马来西亚物种科普助力 2022年,石探记科学家团队编著的《马来西亚探秘》少儿科普书籍在北京发布,2023年还计划推出《马来西亚科考日志》和《马来西亚物种图鉴》,为马来西亚物种科普献出巨大力量。 一旦《马来西亚物种图鉴》正式出版,陈睿打算送赠这本书给本地华文独中,与马来西亚学生分享他和团队的考察收获。他说,出版图鉴的初衷是希望不管中国或马来西亚的大人小孩,都能透过这本书了解马来西亚的森林和生物。 他应该不知道“Tak kenal maka tak cinta”这句马来谚语,但他想传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希望更多人对马来西亚物种产生认知和喜爱,“而这种喜爱才能促使更多的人热爱自然,探索自然。”
2年前
教育专题
更多华莱士线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