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卑微

主持人: 你好! 我从小就是一个自卑的人,学校成绩不理想,只念到高中,也没有特别长处。就在我人生很低落的时候,认识了我的先生。我先生是个老外,家庭背景不错。当时我就觉得是找到避风港了,不顾一切就随他去了他的国家。 我在家里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家公家婆甚至是孩子都把我当下人看待,我先生、家公家婆更是经常对我呼呼喝喝,一点小事就会骂我、喊我。在孩子面前骂我笨、蠢,让我非常难受。 我也是为了孩子默默忍受了十多二十年。 我先生是个非常大男人主义的人,根本没有给我一点私人空间,不允许我用手机,也从不给我家用。此外还会对我人身攻击,限制我交朋友。 我经常被呼来唤去,感觉身心疲累。我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忙不停的家务一直到睡觉。 我已放弃大马国籍,而且,我没有专业文凭,没一技之长,感觉非常无助。也不知这种行尸走肉的生活能撑多久。这封信是托朋友交上的,希望可以得到回应。 自卑的人 笔 爱家人别忘了爱自己  用沟通宽容 化解不友善 自卑的人: 你好,感谢你的来信及对我们的信任。 你是个有勇气的人,愿意去面对和解决当下的困境。我们看见当初你对先生的信任,对感情无私的付出,不顾一切为爱奔赴,期盼先生给你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你感到非常委屈和失望,对未来感到茫然,渴望获得家人的尊重和认可。 虽然如此,你每天忙于做家务,为了孩子,你坚持默默地付出,身心俱疲,甘愿牺牲自己,不离不弃的。都是为了这个家,真的很不容易! 成长过程需谦卑非自卑 来信提及你从小就是一个自卑的人,高中学历。我们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自卑,可以念到高中已经很了不起了,是否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你有憧憬,对自己有期待,忽略了自己原有的价值。 成长的过程需要谦卑,不是自卑。 谦卑让我们保持进取精神,随时改善并战胜自己的弱点。 自卑的人对自己没正确的认识,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家庭主妇承担了一家人日常生活的重任,所以,不管家人如何待你,你依然有你的价值,多多赏识认可自己的价值,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根据来信,我们不了解为何你要为了孩子默默忍受十多二十年。 须学习疏导负面情绪 想提醒你,默默忍受未必是好事,你选择忍受就得学习把负面情绪疏导岀去,在忍受的当下也应争取自己要的东西。 你觉得家人对你不好,你却把幸福的选择权交给家人,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己,这时候,我们有必要为自己的幸福买单了呀! 你很爱家人,但也不要忘记爱自己,因为自己也很重要,自己也值得拥有爱。我们可以给自己“me time”(个人独处的时间)。在恰当的时间,比如,睡觉前半个小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来放松自己,舒缓心情。 勿因家人批判怀疑自我价值 我们可以不要为了家人的批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所谓熟能生巧,这十多二十年里,有没有比较喜欢的事项,比如园艺、烘焙、烹饪、缝制等。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把精力投入其中,让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提升。经过一段时间,当我们逐渐变得更有自信的时候,家人也许会对我们另眼相看,重新认同和尊重我们。 自我觉察是修复人际关系的开始,看来是时候反思自己和家人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我们始终得踏出第一步,尝试和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了解彼此的想法。 有效的沟通是双方都需要心平气和、不批评、不责备、态度真诚等。 不妨尝试在恰当的时候,向先生表达自己的需求。先生限制你的经济和活动,或许我们可以深入的去了解先生背后的担心。他是否担心有一天你会离开他,永远离弃这个家,对你不够信任,又或者他担心你容易受骗。 虽然如此,你还是值得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我们鼓励你鼓起勇气,跟先生多沟通。 爱,要用对方能接收的方式来表达。不妨主动跟家公家婆沟通,真诚表达对老人家的关心,让老人家感受到你的爱。家公家婆不友善的态度,这之前是否有误会或摩擦,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以宽容化解一切。 或是管教方法失孩子尊重 我们行孝也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根据来信,孩子也不尊重你。或许孩子年纪尚轻,不能体谅我们的苦心,或许我们的管教方法不合适,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让孩子生厌。 我们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比如耐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少批判、不贬低。 在我们的生活中,必然会有不顺意的事发生,只要念头一转,逆境也能成机遇。明天一定会更好! 祝福你 主持人上   ■小启: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尔会跌倒、甚至受伤。《让心亮起来》愿意听你的细诉,并安排辅导机构为你排忧解难。 读者无论在亲子、生活、学习、职场、家庭、爱情、友情、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感到迷惑,都欢迎写信来交流,寻求心灵咨询。 不过,《让心亮起来》并不是一个来函必答,有求必应的专栏。主答机构有绝对权力拒绝答复不宜在报上讨论的议题,或是性质类似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谅解。 来函请寄: 《让心亮起来》负责人 12,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新山佛光咨商室(佛光山新山禅净中心) 地址:48, Jalan Sutera Merah 2, Taman Sutera, 81200 Johor Bahru. 心灵专线: 1)017-289 0635 2)017-289 2134 3)017-289 3250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六 7.00pm──9.00pm 星期日  9.30am──11.30am  
1月前
龙在我的心目中是一种勇猛,且祥瑞的象征,这是小时候最纯粹的想法。当光阴被挤缩成为年龄,我开始理解到,原来龙也有高冷的一面。 在高中的课文〈说难〉中,韩非子道尽了进谏和游说君王的艰难和凶险。其中有一段原文是这样写的:“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当时黎进生老师课堂上娓娓道来:“以前人们将君王称为龙,也是就天子。龙在温驯柔和时,人们可以稍微放纵,甚至骑在龙背上嬉戏;然而龙的喉咙下方长着反方向鳞片称为‘逆鳞’,约有尺许,如果不小心触摸到其逆鳞将惹来杀身之祸。” 老师继续翻译韩非子的话,说:“君主帝皇也有逆鳞,进谏的说客必须避免触碰其逆鳞,才有成功游说的希望。” 到高中,我才知道原来龙有逆鳞,而且不可以任意触碰。35年前,老师的一席话,我铭记于心。从此以往,每到初次参观的庙寺或有龙塑像的地方我都会好奇并稍加留意,心里总惦记着:“这里的龙有没有逆鳞。” 后来,在宗教典籍中读过:“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龙和象在佛教是尊贵高尚的众生,常被比喻成有修为的大德;而马和牛则是卑微辛劳的众生,常被比喻为一般庶民和信众。换句话说,经典劝诫:“修行者必须拥有服务诸众生的愿力和担当,在修学路上才会有巨大的成就。” 这简直是一记当头棒喝! 原来伟大和卑微,荣耀和低贱,不是反义词而是一体两面的共同存在。这与鲁迅先生所述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有不畏惧面对排山倒海责难的伟大情操,又有情愿忍辱负重的担当。 中学时期爱上了刻章,这个嗜好一直维系到如今。一片原本只是文具的橡皮擦或用来镇纸的石头,居然能变成一片可以耕耘的心田和沉淀情绪的方寸之地。 龙年的跫音近了,发现原来自己这些年来也刻了为数不多的龙印章,从图腾,到文字,到卡通。也不知道应该说这是日趋幼稚还是返璞归真呢!
10月前
我有两个姐姐,但我要说的,是我家的二姐。她不算温文尔雅,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的模范女生,她,只不过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生活在人间却又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她呢?因为我心疼她,却又不禁想要嘲笑她的天真。 我的二姐,几乎可说是家里的佣人,除了不用煮饭(因为是大姐负责煮),其他的家务几乎是二姐在做。父母不喜欢家里有外人,所以当我们升上中学以后,家里就没再请佣人帮忙了,因为父母觉得我们都长大了,可以分担家务,还可以减轻家里的开销。说得好听就是养女儿可以当佣人,养儿子可以当赚钱工具。但妈妈并没有生儿子,所以,连女儿也需要充当起赚钱的工具。 二姐活得没有了自己 我的二姐可说是个廉价劳工,家务全由她一手包办;公司的事情她一马当先!她说,她能做的就是让家里的人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舒服、安心生活。但她是把家人照顾好了,却没有照顾好自己,还把自己弄得这么卑微,才让家里的人都轻视她!她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在这个家里什么都不是,更别提会有人谢谢她呢。 二姐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所以脾气很火爆。能不火爆吗?打扫完了前院还得到后院去救火,救火的功夫没做完呢,又有其他事情等着她去做。其他的人都忙着拿鸡毛当令箭,指挥她干这个,干那个,自己却一根手指头都不愿意动!不做事的人太闲了,所以总是在找做事的人的错处,无论二姐做什么,在他们看来全是错的,没有一天不责骂二姐,最后还要对二姐人身攻击!这些事情二姐全都忍下来了,她说,因为是一家人,再怎么置气,也不可伤了和气。 做事的人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奖赏,反倒是不做事的人占了别人的光而往自己的身上贴,上面的人眼瞎,下面的人心瞎。这个世界就是被这些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是非对错的人搞得乌烟瘴气,尽显歪风。 我这二姐是真傻,“家人”二字的亲情绑架,让她活得没有了自己,也让她没有办法看清自己。她每日只是重复着地狱般的生活,自己却浑然不知,也无法逃脱。家里不会有人给她点一条明路,因为放走了她,对谁都没有好处。她若是走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谁做呀?公司里的烂摊子谁去面对呀?我承认自己也自私,我心疼她,但我也不想代替她成为家里的牺牲品。 人的忍耐度是有限的,这话没毛病。再善良的人如果没有得到善待,这世界还算公平吗?二姐经历了、承受了这么多的压力后,她最终选择放下了“家人”这个枷锁,她终于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其实很替她感到高兴,但同时也有一点埋怨她,因为我最终成了那个替代品…… 如果大家都愿意各尽其职,谨守岗位,结局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虽然二姐的离开并没有得到祝福,反倒充满了谩骂和指责。但我亲爱的二姐,请不要回头看,也不要走回头路。您走过的路,我已经看见了,我不会像您一样默默地承受这一切的不公不义,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走属于我自己的路。您就只管向前看,走好您自己的路,而且记得,一定要幸福。
1年前
2年前
去年当塔利班夺回阿富汗政权时,我就想到了《使女的故事》。最近,当塔利班下令女性出门必须穿全身罩袍(burqa)、不让女中学生回校上课时,我想起了还未读的续篇《证言》——Offred被带走后的命运如何? 有这样一个国度,人民根据“功能”被归类。男性被分为领导、“天使”(卫兵)、“眼睛”(暗探);女性被分为领导的妻子、“阿姨”、佣人、负责生育的使女。其余的是除了医生牙医等少数社会必需的专业人士,就是经济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士。 在那个阶级分明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没有自由和人权。除了负责管理和“教育”女性的阿姨们,所有女性被禁止阅读与书写,因为这个禁令,连商店的招牌都只剩下图像。领导家的女儿可以上学,但在学校里她们也只能学学绘画、刺绣、钩织这些培养她们长大后成为领导妻子的技能。 [vip_content_start] 大家的行为和行动都受到严格的规范、严密的监控——连穿什么衣服都是被规定的。妻子们穿蓝色、佣人绿色、使女红色、没有社会地位的人穿条纹。女性们只能穿长袖、长至脚踝的裙子。使女们出门还要戴上不让他人看清楚她们容貌,同时也阻挡了她们视线的帽子。当权者说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女性,因为女性若露出自己的肌肤会撩起男性的欲望。但被压抑的岂止欲望,还有感情和情绪。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爱特伍(Margaret Atwood)在小说《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和续篇《证言》(The Testaments)里描述的,是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前者在1985年出版,从一名使女Offred的视角,叙述发生在那个反乌托邦(dystopian)国度的事。Offred不是她真正的名字,像Ofglen、Ofwarren等其他登场的使女一样,她们的代号都是由of这个英文单字和一个男性的名字组成,中译版怎么翻译我不知道,但意思就是“Fred的”、“Glen的”、“Warren的”。使女们卑微得连原本的名字都被剥夺,只配有个显示自己归属于谁的代号。 使女们的存在价值只剩生育。那个名为Gilead的国度因为经历过核事故,生育率骤减,生出畸形婴儿的几率大增。领导们的妻子如果因为年龄或其他因素无法生育,政府就会指派使女为他们传宗接代。但使女不是妾,严禁与领导有私人感情和单独相处。她们的任务是生孩子,无论成功怀孕生下健康的宝宝与否,她们接下来都会被调派去其他家庭,几次调派后还是无所出的话,就会被贴上unwoman非女人的标签,下场堪虞。 或许身为读者的我该庆幸Gilead只存在于虚构世界里;然而,现实中,世界的不同角落里都发生着类似在Gilead内发生的残酷、荒谬、反文明、违反人性的事。譬如,把人关起来“再教育”;譬如,鼓励人民互相监视互相举报;譬如,指责性侵受害者自作自受。 让读者自己填补空白 去年当塔利班夺回阿富汗政权时,我就想到了《使女的故事》。最近,当塔利班下令女性出门必须穿全身罩袍(burqa)、不让女中学生回校上课时,我想起了还未读的续篇《证言》——Offred被带走后的命运如何? 爱特伍隔了三十多年才写下续篇,但针对《使女的故事》的开放式结局,她并没有直接回答读者们的疑问。《证言》的文风与《使女的故事》虽迥异却合理,因为叙事者已不再是Offred。读完《证言》可以知道Offred后来的后来怎么了,但作者却没告诉我们她被带走后随即发生的事。 我曾经上过爱特伍的网课,她会给学生“发作业”,当然做不做功课是学生自己的事。所以我想像那段她没写出来的“后来”是她给读者的功课,让读者自己填补空白。透过填补那空白或许还能发展出独立的故事,然而像大部分她在网课给的作业一样,我还没做这份功课。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