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特朗普允太平洋保護區內商業捕魚 恐危及瀕危物種
|
品馨蔬食—傳承媽媽的味道 開啟健康飲食新篇章
|
外長:關稅課題帶上東盟高峰論壇 討論東盟國為一體與美交涉
|
皮尤新民調:美國人對中國敵意下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特朗普允太平洋保護區內商業捕魚 恐危及瀕危物種
|
品馨蔬食—傳承媽媽的味道 開啟健康飲食新篇章
|
外長:關稅課題帶上東盟高峰論壇 討論東盟國為一體與美交涉
|
皮尤新民調:美國人對中國敵意下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特朗普允太平洋保护区内商业捕鱼 恐危及濒危物种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外长:关税课题带上东盟高峰论坛 讨论东盟国为一体与美交涉
|
皮尤新民调:美国人对中国敌意下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特朗普允太平洋保护区内商业捕鱼 恐危及濒危物种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外长:关税课题带上东盟高峰论坛 讨论东盟国为一体与美交涉
|
皮尤新民调:美国人对中国敌意下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特朗普允太平洋保护区内商业捕鱼 恐危及濒危物种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外长:关税课题带上东盟高峰论坛 讨论东盟国为一体与美交涉
|
皮尤新民调:美国人对中国敌意下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特朗普允太平洋保护区内商业捕鱼 恐危及濒危物种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外长:关税课题带上东盟高峰论坛 讨论东盟国为一体与美交涉
|
皮尤新民调:美国人对中国敌意下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南海行為準則”
專題
南海主權爭端 從歷史看現在未來-發現東盟.東盟大事
聊起南海,除了讓人聯想到碧海藍天,還有一個極具複雜性的話題—主權爭端,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各國,亦是這場爭端的主角。 報道:張家威 聊起南海,除了讓人聯想到碧海藍天,還有一個極具複雜性的話題—主權爭端,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各國,亦是這場爭端的主角。 作為一個連接東亞和東南亞的重要海域,南海自古以來就是各國爭奪的焦點,不僅牽扯到各國的領土主權,還有能源資源、航行自由、地緣戰略等諸多利益。如何理解和解決這一複雜問題,已成為聲索國乃至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挑戰之一。 黃靖:各國主權概念詮釋有差異 首先,這片蒼茫大海上的主權論,從何而來? 中國國際著名戰略學者黃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南海主權的根源實際上在於各國對南海的主權概念詮釋的差異。 “我們看到,中國和臺灣以前是沒有領土和主權概念的,因為後者是西方殖民者所引進;以前中國人、馬來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在此打漁,就連鄭和下西洋也不存在領土概念。” 也是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的他進一步說明,第一次南海產生領土概念應是1933年法國殖民地西貢(今胡志明市)向萬國郵政聯盟提出有關南海(部分海域)屬於越南,而當時的中華民國政權才意識到南海的領土概念,並向萬國郵政聯盟提出反訴。 認為首次爭議始於1971年 黃靖認為,南海首次出現真正的爭議是在70年代初,原因有三: 一、當時的石油危機讓世界意識到石油的重要性; 二、70年代後,東南亞各國國內局勢逐漸穩定,也開始具備沿海捕魚的能力,而南海恰好是巨大的漁場; 三、《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隨之問世,各國逐漸擁有海洋意識,即不僅僅是經濟資源,還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 他補充,中國大陸和臺灣傾向歷史論據,認為《1945年波茨坦公告》將日軍佔領的領土歸還原主,包括南海,而當時其他聲索國還未獨立或建國。反之,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和菲律賓則主張基於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 美借重返亞太戰略介入爭端 除了中國大陸、臺灣和東南亞,地球另一端的美國也插上了一腳。 2009年,時任國務卿希拉里用一句“美國回來了”,宣告奧巴馬政府把亞洲作為美國戰略的“首要任務”。 黃靖分析稱,美國重返亞太,有朝核、臺灣和南海幾個抓手可以選擇,最後選擇南海作為抓手。 他說:“美國可以營造一種‘以強凌弱’的輿論,可佔據道德制高點;與中國捲入主權爭端的聲索國與美國關係密切,其中菲律賓更是軍事同盟,並在東盟與近半數國家保持良好關係。” 黃靖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顯示2010年前,全世界主流媒體報道南海的文章不足300篇,內容較為中立,甚至傾向於中國;但在2010至2013年短短3年內,全球報道南海的文章飆升至3萬多篇,且近90%都持反中立場。 柬寮避免捲入 菲馬印高調回應 面對南海上的大國力量,東南亞各國應對南海議題的態度不一。像是不存在領海糾紛又相對親中的柬埔寨和寮國,皆試圖避免捲入爭端,前者拒絕參與去年9月的東盟海上聯合軍演,即便東盟強調此演習聚焦於人道救援和聯合海上巡邏而非作戰演習。 反觀,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對於南海課題的回應則較以前高調。菲律賓自2022年小馬可斯上臺後,與前總統杜特爾特低調處理中菲海域爭端的態度不同,亦宣稱將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捍衛菲國的海上權益。 馬來西亞則因2021年就中國侵入我國海域和領空,在同年6和10月召見中國大使,2023年也加入對中國新版地圖的抗議,但另一方面也不斷強調國家立場不會在中美關係中選邊站。 印尼則以2023年輪值國主席的身分,積極主導東南亞的海洋防務事務。 至於過去在西沙海域經常與中國勢不兩立的越南,儘管仍有發出外交抗議及強化與美國關係等立場,惟近年來在海面上與中方的直接衝突有所減緩。 中菲船隻頻碰撞 局勢緊張但受控 在2020年以前,南海的主權爭端主要圍繞在西沙群島,即中國和越南的衝突居多,但近3年來則更多聚焦在南沙群島,使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的碰撞從偶然事件變成“家常便飯”,摩擦程度也日益增加。 人們擔心一旦擦槍走火,局面可能會失控。 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波林受訪時稱,南海局勢在去年最大的變化,在於中國海警和民兵對其他船隻、尤其是在第二托馬斯淺灘(中稱仁愛礁)和斯卡伯勒淺灘(中稱黃巖島)附近的菲律賓船隻,日益暴力和更冒進地使用所謂的“灰色地帶”戰術。 “我們在最近幾個月看到了許多菲律賓船員受傷,中國海警頻頻使用高壓水槍、撞擊或其他非致命的戰術,完全存在意外致死菲律賓船員的可能性。” 若發生最壞結果導致事態升級,尤其是一旦菲律賓認為有必要援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話,這也意味著美國將直接捲入這場衝突。 該軍事條約為美國與菲律賓的集體防禦制度,即在太平洋海域對任一方領土與對其在太平洋的軍隊、船舶或飛機的武裝攻擊,兩國將依約採取行動,對付共同危險。 緊張局勢是否升級取決2因素 黃靖則認為,緊張局勢會否持續升級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即美國對菲律賓的支持度,以及中國的態度和底線。 “慶幸的是,美國和中國目前都不想發生軍事衝突。”他解釋,菲律賓深知其與中國的軍事實力的差距,因此馬尼拉的動作大小取決於美國的支持。 不過他也提到一個不確定性,即來自中美各自的國內因素。 “特朗普一旦上臺勢必增添不確定性,而中國的民族情緒近期較為高漲;我不排除水炮有可能升級成火炮,但我相信中國會保持克制,並加強與美國的對話。” 南海料非軍事衝突引爆點 針對南海或成為軍事衝突引爆點的報道,黃靖抱持樂觀態度,因為從歷史角度來看,世界各地發生的大部分危機最終涉及軍事衝突,而南海至今仍大致和平。 “無論是在南海和臺海,中國與對方的實力差距懸殊,但最終都沒有演變成衝突,反映出中國恪守不動用武力的原則。”他說。 波林:緊張趨勢料成“新常態” 針對南海的局勢動向,波林預測目前的緊張趨勢會繼續下去,並在未來幾個月或一年內成為新的現狀。 他說,儘管暴力事件頻繁發生,但中國至今未能阻止菲律賓的一次補給任務,而菲方將繼續修復位於在第二托馬斯淺灘“坐灘”的“馬德雷山脈”號軍艦。中國指責菲律賓“非法坐灘”,要求菲方立即拖走上述軍艦。 他也觀察到,隨著菲律賓12年來首次開始在黃巖島巡邏,在南海的其他地方,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都在擴大關鍵油田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儘管中國海警經常騷擾他們。 “簡言之,這表明東南亞的主權聲索國已找到了‘灰色地帶’戰術的侷限,如今已能夠在關鍵地點對抗中方的壓力。” 多國安全合作增強海域巡邏 針對中方在南海日趨強硬的手段,波林認為,此舉將繼續驅使各個聲索國,尤其是菲律賓,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如美國、澳洲、日本、韓國、印度、紐西蘭及歐洲國家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他指出,透過與諸強的安全合作,這既增強了聲索國在自己海域巡邏的能力,又可向北京釋放這樣的信息—若直接動用武力可能引發外部干預,以此加強對中國的威懾。 《南海行為準則》何時落實? 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立下制訂《南海行為準則》的目標。黃靖說,這除了可有效管控中國與聲索國的分歧,還能反擊美國捲入南海爭端的合法性,因此中國近年來積極推進之。 然而22年匆匆過去,《南》至今未能落實,足見其磋商的難度與挑戰。 他認為《南》的最大爭議在於其目的,是為了管控各方之間的分歧,還是南海爭端的解決方案?而後者似乎不太現實。 “中方主張多邊合作,謀求發展和管控分歧,但在解決問題時更傾向雙邊談判。” 他強調,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應尋求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度化,加強經濟一體化,以此降低衝突的風險。 在仲裁庭結果不具強制約束力的情況下,2023年7月的東盟-中國擴大外長會議上,雙方同意將在2026年秋季前完成《南》相關談判,不過,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內的各方其實對整個談判進仍抱持較為悲觀態度,原因是從目前僵局看來,實在難以生出一個每方都能點頭接受的結果。 菲記者:目睹中菲漁船交涉 心有餘悸 自去年以來,中菲在南海的摩擦更頻繁且規模愈大,兩國關係也因此跌入谷底。一名菲律賓記者向《發現東盟》重述她登上菲律賓軍艦“偶遇”中國海警船的經歷,現場的緊張感幾乎令她窒息。 由於事態敏感,她選擇匿名受訪。 她是於2023年8月在某單位的邀請下與同行登上菲律賓海軍軍艦,前往具有主權爭議的西菲律賓海第二托馬斯淺灘(中稱仁愛礁)執勤。當他們駛近仁愛礁時,一艘中國海警船朝他們靠近,擋住了去路。 “我聽到對方用中文說了一堆話,應該是某種警告,然後繼續向我們逼近,幾乎就要相撞了,真是驚險萬分!” 無法想像開戰 事後心有餘悸的她說,與中國海警船相比,菲律賓的軍船就像小巫見大巫,中方的裝備更為精良,一旦擦槍走火,後果可想而知,更無法想像與對方開戰的場景。 就在今年初起,兩國船隻在南海上從以往的“阻撓航行至差點撞船”,升級至直接擦撞、甚至發射水炮致傷菲軍。每當傳出事故後,雙方都會發聲明相互譴責,中方更指摘菲律賓“隨美國起舞”。 這名菲律賓記者表示:“中國每次都認為我們的所有舉措都是服務美國,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也有捍衛自身利益的權利。” 返回發現東盟25期系列內容 東盟大事》地緣政治 各國博弈 資源之爭 南海,美麗背後是傷疤 東盟大事》最接地氣草根總理 黃循財接棒 挑戰多 點看發現東盟系列內容
11月前
專題
即時國際
不等了 菲律賓主動出擊 為南海制定新行為準則
據阿納多盧通訊社援引菲律賓通訊社報道稱,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對東盟與中國就南海行為準則(COC)進行的曠日持久的談判表示擔憂,因此馬尼拉自己提出了一項新的行為準則,以促進有爭議的南中國海的穩定與和平
1年前
即時國際
即時國際
海上爭議頻生 中國東盟誓加速完成南海行為準則
菲律賓與中國軍艦近來頻在爭議海域發生對抗,兩名外交官週四表示,中國和東南亞外交官上週在北京舉行的會議上重申,將在3年內敲定南海互不侵犯條約,並對近日發生的事件表達了擔憂。
1年前
即時國際
帶你看世界
中國東盟啟動南海行為準則三讀 爭取早日落實
中國外交部說,中國與東盟國家已正式啟動《南中國海行為準則》三讀,加快推進準則協商,爭取早日達成有效、富有實質內容、符合國際法的準則,將南中國海建設成為和平、友誼、合作之海。
1年前
帶你看世界
VIP文
黃婉瑋|東盟須爭取南海行為準則的論述空間
拜登缺席東盟峰會與中國公佈新版地圖,正好也提醒東南亞國家領導檢視對美及對華的政策,以確保戰略仍能發揮平衡作用,東盟峰會不能因為擔憂影響利益關係而裝聾作啞。 相較於之前被高捧的金磚峰會,這屆東盟峰會少了習近平和拜登的亮相,使國際媒體報道的興致不太高,受國際關注程度較低。國際焦點乃在習近平缺席20國峰會。由於中國最近公佈的新版地圖涉及侵佔東盟和印度的海域主權,當局與這些國家的紛爭還在風頭之上,故應是習近平缺席所有峰會的緣故。雖然沒有大國的領導人出席,但這並不影響東盟成員國要討論的區域議題,尤其是要討論南中國海的主權議題。 東盟成員國長期以中立和不結盟的姿態應對中美交鋒,並且從中美貿易戰當中獲利不少,在過去引進不少轉移投資的企業,而今與中國合作關係日益深厚的東盟被視作亞洲重要的經濟“引擎”,同時也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中的重要區域,但誠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一再強調,新加坡不會在中美中間選擇任何一方,其他東盟成員國一直以來如此,從不參和或加入任何一方的陣營,因為若回到冷戰時期,東南亞將更加被撕裂,共識被打散。 故除了菲律賓跟中國有南中國海紛爭而選擇跟美國走近,大部分國家沒有摻和在美國的抗中戰略裡面,但這不代表東盟走親中路線,各國還是保有自定的制衡策略,以區域經濟和區域安全作為框架的對華政策,而儘管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經濟幾乎綁在了一起,形成一體化的區域經濟,但當中國公佈新版地圖包含“九段線”時,也再次敲醒各國,須要在東盟—中國中間留一道“空隙”,以避免縮窄與中國博弈的空間。 東南亞國家不能繼續迴避與中國談判南中國海主權紛爭,須知中國對待南中國海和臺灣的決心是一樣的。中國與臺灣之間的“九二共識”因為臺灣不甚重視,將論述空間一點點的讓了出去,使中國主張的統一曾幾何時成為“九二共識”的主軸。我們由此鑑察東盟與中國之間的南海行為準則,其實也早朝向中國主張的方向發展。“重經濟而輕政治”的思想主導了多年來東盟與中國的關係,一次又一次的在南中國海的課題上避重就輕。即使東盟有10國,但應對中國的能力還是令人存疑。雖然不摻和美國的抗中戰略不代表親中,但東盟還是須要藉助歐美勢力制衡中國,尤其在主權紛爭上。東盟與中國共建的區域必須注意東南亞的區域特色和東盟方式,同樣的,文明融合方面,東盟有印度文明、馬來群島文明,而與中國的文明相融後應該突出多元價值的共存性,而非單一霸權的文明。 我們應該回顧東盟的80至90年代,李光耀和馬哈迪等多國的政治強人特色從國內延伸到國際舞臺,而李光耀的敢言使新加坡的中美關係論述到了今天還經常受到國際媒體引用。反觀今天的東盟領袖都傾向於民主和開明領袖的風範,但應對與大國的紛爭也相對較多的避重就輕。 無論美國會否衰退,或中國會否趕超美國,無論世界最終將出現單個或多個的霸權,都不會改變大國控制小國的現實慾望,而此時,拜登缺席東盟峰會與中國公佈新版地圖,正好也提醒東南亞國家領導檢視對美及對華的政策,以確保戰略仍能發揮平衡作用,東盟峰會不能因為擔憂影響利益關係而裝聾作啞。
2年前
VIP文
全國綜合
歐陽玉靖:共同維護和平穩定 盼加快“南海準則”磋商
中國駐馬大使歐陽玉靖說,中國希望加快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同時將繼續堅定支持東盟中心地位,與東盟各國維護東亞合作正確方向,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2年前
全國綜合
國際
獅城外長:去年恢復談判 《南海行為準則》二輪審讀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表示,各國談判代表們目前正在進行《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的第二輪審讀。
2年前
國際
即時國際
新加坡外長:《南海行為準則》草案正進行第二輪審讀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表示,各國談判代表們目前正在進行《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的第二輪審讀。
2年前
即時國際
國際
臺海問題南海行為準則 菲總統:東盟峰會焦點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表示,東南亞國家領袖“認真關切”臺海緊張局勢升溫的可能,相關問題勢必將成東盟峰會的焦點。
2年前
國際
即時國際
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 中外長助理:打造海上地區秩序
高金洪當天在泰國外交部發表題為《東盟的重要性:引領我們共同未來》的公開演講。他表示,東盟是擁有近7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也是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但面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恐怖主義、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巨大挑戰,因此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
2年前
即時國際
即時國際
印尼媒體:東盟與中國 “南海行為準則”談判將登場
印尼媒體報道,東盟成員國與中國代表將於本月8至10日在雅加達舉行“南海行為準則”談判會議。印尼外交部向臺媒《中央社》證實,多場東盟會議即將舉行,只差未透露具體日期和議程。
2年前
即時國際
即時國際
東盟外長致力與中國完成 《南海行為準則》磋商
東盟成員國外長週六在雅加達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矢言與中國完成對《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同時也同意團結一致落實2021年與緬甸軍政府領袖達成的“五點共識”。
2年前
即時國際
天下事
東盟決定檢討與緬甸五點共識 續推動達成南海行為準則
東盟輪值主席國柬埔寨總理洪森指出,鑑於協助解決緬甸危機遲遲無法取得進展,東盟領導人同意重新檢討之前和緬甸軍政府達成的五點共識。
2年前
天下事
社論
社論.王毅訪馬,雙邊收穫豐碩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馬,馬中雙方收獲豐碩,包括達成了留華生訪中復課、增加棕油採購、努力促成兩國領導人互訪、共建“一帶一路”、加速推動“南海行為準則”協商、加強雙邊經貿關係、推動中資投資等共識,各項議題我們皆樂觀其成,畢竟這些都有利於雙邊關係穩定發展。
3年前
社論
更多“南海行為準則”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