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南道观

理事们有意把1927年的碑记所记载的众多捐缘建观善信们找出来,虽然这些善信都已作古,但他们希望能够找到其后裔,然后呈上感谢函,感谢彼等先辈的捐献。他们询问我能否找到这些后人,这个实在不容易,必须逐一去调查,付出很大的心血有可能会找到一些。 8月23日本栏拙文《南道观的山上老观庙》一文,提及大山脚有座南道观,山上的老观庙自从搬迁到山脚下后就荒废,剩下残垣断壁与石碑等物。文章刊登后,由于提到该观碑记里有怡保龙头岩开山祖师钟善坤的捐款记录,引起龙头岩现任住持李修芳(瑞芳)道长的关注跟进,于是在龙头岩与南道观双方取得联系后,就安排了会面交流,毕竟两座道观之间均是属于广东客家道教全真派。 在李修芳道长夫妇的安排下,包括黄罗成道长、李裕光、吴高兴及我,一行人特地往南道观在山下的观庙里交流。获得该观理事们,即主席洪顷峰、副主席杨全和、总务邱河兴、财政邱燕芳、理事:杨连振、林升富、董月卿等人热情接待。 我则趁机调查南道观的历史,可惜竟无文字记载下来。而了解历史的老一辈已故,因此只好向一些懂得过去历史的人做简单的口述历史。 关于开山主住持黄圆初道长的事迹,已无人知晓,坟墓在何处也不清楚。至于石碑记录的1972年的庙主邱联贵,原籍广东惠州博罗客家人,他担任庙主之职直到仙逝,逝后由其子邱炳源接任。炳源曾经拜师学习民间法教的符咒,经常为善信们治病驱邪等等,2001年仙逝后,遗孀连赛珠继承庙主职位。连氏管理到2008年去世,目前乃其子邱河兴接手。河兴指出,该观主神太上老君降乩说,南道观已近一百年历史,山上老观庙破损不堪,敕令必须重建山上的南道观,再搬迁回去山上。理事会获得太上老君指示后,便开始筹备重建山上老观之事项,且会尽量保留老观原有的建筑。 有关在哪一年从山上搬迁到山下,这个也没记录,根据口述应该是在1976年左右,搬迁到山下后才兴建一座简单的观庙,两年后完成,并于1978年举行晋观开光典礼。理事们也取出一些老照片分享,幸好当年搬迁时期有拍摄一些珍贵照片,包括山上旧观的建筑,如木板门神、一些灰塑文字图案等,这些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当今新观在1978年拍摄的照片,也与现今的外貌有所改变,当年的锌片屋顶上,还加上一层亚答叶,如此可避免漏水及防热,也使到下雨天时,锌片不会发出极大的吵声。 [nonvip_content_start] 理事们有意把1927年的碑记所记载的众多捐缘建观善信们找出来,虽然这些善信都已作古,但他们希望能够找到其后裔,然后呈上感谢函,感谢彼等先辈的捐献。他们询问我能否找到这些后人,这个实在不容易,必须逐一去调查,付出很大的心血有可能会找到一些。 前次在山上发现一个类似坟墓的神位,询问了邱河兴,他说那是拿督公神位,而当今山上放蓄水箱之处,以前是个凉亭,供人爬山后乘凉。至于附近有以大石块堆砌而成的矮墙,堆成一个不规整的地方。他说是近年才弄出的,不是古代留下的东西,没作任何用途。 经过一番交流,终于有了一个了解。理事们对于龙头岩李道长极为尊重,有意组团过去参访。南道观与龙头岩本是兄弟道观,近百年来失去联系,而今重逢,实为佳话。道教在马来西亚并不是很兴盛,一些道观甚至被人占去并改为其他宗教的场所。所以保护道教,维护道观,同胞们人人有责。在此祈愿南道观山上的老观庙能够早日开展重建工作,并且顺利完成,让古观重新发出光彩!
1年前
南道观成立年份不详,于1927年重建,历史应该超过百年。山上文物不多,却极为珍贵,在《马来西亚华文铭刻文萃编》书中完全没收录,当今将之抄录,对于道教在我国的传播历史将是重要的资料。 槟城大山脚有座南道观(太上老君),观庙一般,没什么特别或重要文物。实际上它原本的观庙是在山上,大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搬迁到现址。 为了探访山上原本的老观庙,我们一行人即黄罗成道长、黄仁禄、李裕光及我,在程勤瑞的带领下,从山脚下步行上山,大约三百级的洋灰梯级就到达,山并不高,鸟瞰山下风景可宜人。走到观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洋灰的天公桌及化金炉,接着是没了屋顶的前殿,只见门额上三个蓝靛青大字“南道观”,门边有一对蓝靛青七字门联“庙镇崇山开锦帐,案依峻岭起文峰”,底下有精美古彩绘,可惜文字及彩绘经过风吹雨打严重脱落。走进去里面有个小天井,后殿即是大殿,有三座洋灰神案,神像已经搬空。大殿两旁墙壁上有副彩绘的对联,字迹已经模糊难辨,左右各有一个圆拱小门,门楣各有灰塑。经台湾学者康锘锡的指点,那是书卷造型,下有蝙蝠衔流苏。艺术精湛,书卷内的两个蓝靛青文字已难辨。大殿横梁掉落在地,小片红瓦散落一地。整个道观草木横生,前后殿皆没了大梁及屋瓦,地上断垣残壁,一片荒芜。 除了前后殿,尚有左右厢房,都已坍塌,只留下老灶台及水池。观外也是处处瓦砾,大石块东歪西倒,只见附近有以大石块堆砌而成的矮墙,堆成一个不规整的地方,不知何用途。 不幸中的大幸,尚有两个石碑保存下来,最珍贵的是南道观的重建题缘碑,碑文记录了当年重建观庙的募捐等资料,摘录重要的部分:“功德主林万昌捐出缘银贰佰七十大元,开山主住持黄圆初募化买园埔一所,同敬送老君建庙。詹耀合敬送建庙地基约深一丈五阔六丈,功德主李添寿捐缘银一仟大元,道门修士李显光捐银贰佰大元,龙头岩钟善坤捐题缘伍拾大元,福主罗顺兴捐题缘一佰大元……坤道丘慧莲贰拾元……”。这些弥足珍贵的记录,让我们了解开山住持是黄圆初,他是一位道士,极大可能属于全真龙门派第十九代的“圆”字辈。当年靠他募化及林万昌捐款而买下此地段。而詹耀合则报效建庙的地基,缘首是李添寿,捐银一千元。 [nonvip_content_start] 至于钟善坤道长乃怡保龙头岩的创办人,相信他与黄圆初是同一伙,属于广东客家派的道士,南来我国积极弘扬道教。 另一段文字:“从今以后,把坛人由主持交带(按:交代)道人料理,不得异说”。这说明由住持交代的道人来负责管理道观事务,其他人不得异议。下款文字:“民国拾陆年岁次丁卯季冬吉立,建庙捐缘仍欠银叁佰贰拾伍大元,李添寿施主包尾”。民国十六年季冬,相当于1927年底至1928年头之间。仍欠银325元,由李添寿包尾,即是由他付完不敷的尾数,显然李添寿是个慈善的大缘首。 另一块石碑文字:“1972年,庙主邱联贵,开大石结墙,壬子年正月立”。意思是在1972年,进行把大石头切割开,堆砌成为石墙,以防止山体崩塌,石墙今犹牢固存在。 随着观庙的负责人逐渐老化,上山烧香的善信也因为体力衰弱无法再爬上山去,因此观方决定把道观搬迁到山脚下,即今的山脚下南道观太上老君庙。新观庙有一对石狮底座文字:“岁次戊午年十月初一日,公元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一号”及“善信林镇清、黄木春、陈木明、陈帝发,奉敬”。 南道观成立年份不详,于1927年重建,历史应该超过百年。山上文物不多,却极为珍贵,在《马来西亚华文铭刻文萃编》书中完全没收录,当今将之抄录,对于道教在我国的传播历史将是重要的资料。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