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反跳槽法令

5月前
8月前
9月前
議席懸空對各黨都是重新爭取的機會。國盟剛贏下雙溪峇甲,有信心鞏固選區,但巫統也能以“赤腳不怕穿鞋”的心態與之競爭,若能爭回一兩席,也是一種激勵。 近來圍繞憲法和法律的政治事件,一是吉打高庭裁定吉打州政府禁賭政策違憲;二是議長拒絕6名變節議員之席位懸空。 禁賭和禁菸皆非壞事,本不應遭到社會反對,但我們社會是一個商業利益組成的社會,只要事觸及利益的政策都不容易實行,加上各州社會結構體現的文化差異,治理方式須因地制宜。丹州政府能在當地禁賭,主要原因來自長期遵循宗教教義的民情,只要搬出伊斯蘭教義和律法,社會反彈的聲音就會減少。反觀吉打州,社會歷史和政治文化與丹州有別,穆斯林群體中存在馬來人思想差異,加上城鎮非馬來人反對伊斯蘭化,使在當地耕耘不算久的伊黨難複製禁賭令。 上述政策須因地制宜,但下述法令不亦然。 6名國盟議員轉態支持團結政府,國會下議院議長佐哈里卻裁定議席無須懸空。換言之,議長接受了議員政治立場“出軌”,這必然引來朝野激烈爭論,議長只針對政黨援引的新黨章,並以聯邦憲法、議會常規和1952年國會議員法令反駁之,忘卻了最應該依據的是反跳槽法令。所謂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國法大於家規。不過,反跳槽法從立法到成為法令施行的過程都符合憲法和一切法律,就沒有必要硬搬國法壓制法令,搞混了民眾。況且,議員擁有個體自由,但也代表各自政黨在國會搶佔議席,一旦披上了政黨的“披甲”後,他們獲得代表人民的機會就是政黨賦予政治資源。尤其是在“選黨不選人”但風氣下,沒有政黨背景的獨立人士難以獲勝。 實際上,議席懸空對各黨都是重新爭取的機會。國盟剛贏下雙溪峇甲,有信心鞏固選區,但巫統也能以“赤腳不怕穿鞋”的心態與之競爭,若能爭回一兩席,也是一種激勵。唯從安華的角度,維持現狀最好不過,以免壯大巫統後患無窮。擁有公正黨背景的下議院議長作出的決定,恰能迎合安華。行政和立法體系如此表現屬於“正常”,和國陣政府時代一樣,換湯不換藥,國盟支持者看在眼裡,也可能正在等候“反噬”的時機。 縱觀而言,馬來西亞的聯邦制與美國的不同,大部分的行政權力集中在聯邦政府,從正面看,統一行政可以減少紛爭,杜絕各別州內的“小拿破崙”心態。聯邦政府的多元視角會比州政府定義的更為寬泛,因此,聯邦制定政策法規所須考慮的社會群體更廣,而關於禁賭,聯邦政府考慮的不僅有教義,更有諸多牽扯政商現實利益。然而,從反面看,聯邦無法注意到每個地方,也常造成地方治理不彰,這提醒了我們思考統一權力和下放權力的問題。再者,需思考將不同社會結構的州屬統一在一個行政系統內,是否危害個別州屬的特性。正如砂拉越州政府能擴大承認獨中統考文憑,正是按其特殊的社會結構與政治屬性所執行的。 再論議長與反跳槽法,聯邦與州屬只有在同屬一個執政聯盟,才有可能統一步調。雪州也有土團黨議員倒戈,該州議長照樣不將議席懸空,與下議院議長這種“不約而同”的處理方式和立場都是基於同屬安華陣營的緣故。從議長的角度,僅把“反跳槽法”當作確保執政者不被青蛙政治干擾的工具,用政治穩定合理化議員倒戈向著執政黨,這反映了議員跳槽或變節事宜交由未必懂法的議長處理,任其心證凌駕於法令,才是法令最大缺陷。
9月前
9月前
馬來西亞政壇近期因6位國盟國會議員支持首相安華而引發了一場關於反跳槽法令的爭議。這些來自土著團結黨的議員在公開支持安華的同時,聲稱仍然忠於原黨。這種情況引發了法律和政治層面的激烈討論,究竟他們是否違反了反跳槽法令,成為焦點。 制定反跳槽法令的初衷是為了防止國會議員在當選後,隨意更換政黨,從而維護選民的意願和政治穩定。然而,法令中存在的漏洞和模糊之處,使得這些議員得以在支持政府的同時不必辭去議席。根據現行法律,只有在議員辭去原政黨身份或加入其他政黨時,才會觸發補選機制。 這6位議員分別是丹絨加弄的拿督祖卡菲裡哈納菲、武吉甘當的拿督賽阿布胡先哈菲茲、惹裡的扎哈里、瓜拉江沙的拿督依斯干達祖卡尼、話望生的莫哈末阿茲茲以及納閩的蘇哈利。這些議員在支持安華的同時,強調他們並未離開土著團結黨,因此不應觸發反跳槽法令。 對此,土著團結黨總秘書韓沙再努丁表示,該黨決定採取法律行動,以懸空這些議席,並進行補選。他也稱有關議員的行為違反了黨的原則和紀律,必須為他們的決定承擔後果。他還強調,該黨的黨章第十條,規定議員必須遵守黨的路線和原則。 然而,法律專家和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議員的行為是否真正違反反跳槽法令,仍有待進一步的法律解釋和法院裁決。現行的反跳槽法令主要針對議員的黨籍變更,而非支持立場的改變。鑑於此,這六位議員的行為是否構成跳槽,尚無明確的法律依據。 此外,這場爭議也引發了關於反跳槽法令有效性的廣泛討論。批評者認為,該法令在應對複雜的政治現實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以防止議員利用法律漏洞,背離選民意願。支持者則認為,現行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頻繁的黨派變動,維護了政治穩定和政黨完整性。 總結來看,6位國盟議員支持安華的事件,揭示了反跳槽法令在實際操作中的複雜性和侷限性。如何在維護政治穩定與尊重選民意願之間找到平衡,仍是馬來西亞政壇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未來,隨著法律解釋的深入和可能的法令修訂,這一爭議或將得到進一步澄清和解決。 這個事件不僅是對馬來西亞反跳槽法令的一次重大考驗,也為未來法律的修訂和完善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參考。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關鍵在於確保法令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從而更好地維護國家的民主制度和政治穩定。
9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