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亞馬遜撇清擬標示關稅成本 平息特朗普怒火 特大讚貝佐斯是“好人”
|
視頻 |
工地巨型吊臂失衡倒塌 男子彎腰閃避逃死劫
|
婦女借尿遁逃出住家 報警指控丈夫虐打禁錮
|
神舟十九號飛船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亞馬遜撇清擬標示關稅成本 平息特朗普怒火 特大讚貝佐斯是“好人”
|
視頻 |
工地巨型吊臂失衡倒塌 男子彎腰閃避逃死劫
|
婦女借尿遁逃出住家 報警指控丈夫虐打禁錮
|
神舟十九號飛船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亚马逊撇清拟标示关税成本 平息特朗普怒火 特大赞贝佐斯是“好人”
|
视频 |
工地巨型吊臂失衡倒塌 男子弯腰闪避逃死劫
|
妇女借尿遁逃出住家 报警指控丈夫虐打禁锢
|
神舟十九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亚马逊撇清拟标示关税成本 平息特朗普怒火 特大赞贝佐斯是“好人”
|
视频 |
工地巨型吊臂失衡倒塌 男子弯腰闪避逃死劫
|
妇女借尿遁逃出住家 报警指控丈夫虐打禁锢
|
神舟十九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亚马逊撇清拟标示关税成本 平息特朗普怒火 特大赞贝佐斯是“好人”
|
视频 |
工地巨型吊臂失衡倒塌 男子弯腰闪避逃死劫
|
妇女借尿遁逃出住家 报警指控丈夫虐打禁锢
|
神舟十九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亚马逊撇清拟标示关税成本 平息特朗普怒火 特大赞贝佐斯是“好人”
|
视频 |
工地巨型吊臂失衡倒塌 男子弯腰闪避逃死劫
|
妇女借尿遁逃出住家 报警指控丈夫虐打禁锢
|
神舟十九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吃在古晉
VIP文
吃在古晉03|今天的創新,明天的古早味,創意美食驚豔味覺
在食物的世界裡,古晉是一座充滿創意的城市。 豐饒的婆羅洲雨林,自由而不受侷限的人民意識,多元種族融洽生活迸發出的火花,發展出這樣的一座城,一座創意美食的搖籃之地。 創意美食,並不是把傳統食物拋諸腦後,來一個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料理,而是從傳統料理、食材中看見各種可能。所有的傳統美食都經歷過不同時代的創新,今天的創新是明天的古早味。或許可以這麼說,未來具有本土特色的古晉傳統美食,會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豐富精彩。 報道/攝影:本刊特約 鄧雁霞 2021年,古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評選為“創意美食之都”(City of Gastronomy),仔細看入選標準,離不開道地傳統美食: 具有城市中心或地域特徵的美食,充滿活力的美食社區中有數量眾多的餐廳和廚師;傳統烹飪中使用本國的烹飪原料;擁有在工業時代科技進步情況下依然留存的當地烹飪訣竅、方式和方法;擁有傳統食品市場和傳統的食品產業;舉辦美食節、烹飪比賽等美食相關活動;尊重自然環境,推動適宜當地情況的食品;注重提高公眾對傳統美食的關注程度,在烹飪學校推廣關於傳統烹飪和保護烹飪方式多樣性的課程。 [vip_content_start] 古晉的傳統美食極其豐盛,單單民族就有27個,次民族40個,各族之間有自己的傳統美食與烹調方法。在文化資源豐饒的基礎上發揮,可說是創意無限。 華裔原住民混血兒魏賽妹(Maria)將傳統的砂拉越千層糕,以及華人的月餅連接在一起,成了千層糕月餅,創新又不失傳統。實際上,千層糕本身就是西式糕點本土化的創意小吃。創意餐廳Kantin At The Granary將原住民食材的木薯葉、婆羅洲姜花變成雨林炒飯、加章麻(kacangma)變成意大利麵、椰棗(kurma)變成冰飲。 創新,在不同的時代發生 創意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創意料理的誕生始於敢於嘗試與創新。 今年中秋節,砂拉越文創協會在南市市政局公園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試吃會——“霖創意料理分享”,陳通霖把馬尼菜(樹仔菜)、黃金茄製成了蛋糕,還用叻沙、益母草做出肉乾……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位自學天才產生如此天馬行空的想法並付諸於行動? 當我問這位創意料理人,古晉什麼創意料理最令他敬佩,他約了我來到住家式古早味的峇拉煎米粉檔。“峇拉煎米粉,是一道非常成功的創意料理啊!”他說。 在他看來,所有的傳統美食從古代流傳至今都經歷過時代的改革與創新,不斷的改變才形成今天的模樣。“今天有個人做了新的嘗試、新的料理,因為受到好評並推廣出去,20年、30年以後,它就是一道道地傳統美食了。” 而所謂的“古早味”,其實就是傳統美食剛創造出來的時候,最初的那個味道。最初的味道是簡單又樸實的,當它被發現且傳開來之後,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味覺享受而出現各種創新,不過也會隨著人們當下主流口味而漸漸形成統一的味道。因此,古早味往往與大眾化的味道相去甚遠。古晉道地美食,砂拉越叻沙、幹撈麵亦是如此。 陳通霖是擁有超級味覺的人,並有特殊天賦——美食的料理直覺。他不曾學過烘焙,為了給母親做生日蛋糕,他走上烘焙蛋糕之路。“感恩這世界上有YouTube,以及世界各地的美食分享。”2016年,他給母親做了鮮奶油水果蛋糕,不愛甜食的她吃了整大塊蛋糕之後說了一句話:“吃了甜到心坎裡!”從此讓他愛上烘焙;他的烹飪技巧是從小時候在廚房幫忙母親時學來的,不過卻足以讓他創造出各種口味的肉乾來。 用馬尼菜烘焙蛋糕 陳通霖從事食品包裝工業十餘年,主要是各種藥材湯及砂拉越叻沙醬料的包裝。因為有敏銳的味覺,經常被託付去煮和試吃的重任,或想出各種創意的料理點子,從而激發了他的烹飪天賦。 “砂拉越叻沙醬料其實可以變化出很多料理來,比如叻沙意大利麵、叻沙派、叻沙炒飯等,或塗在雞肉、羊肉上煎烤。” 母親往生後,他因為思念母親的傳統料理而極力想還原,開始了他的烹調旅程,不過內在不安分的創意因子作祟,他總會認真地去研究別人意想不到的食材用來烘焙蛋糕,並且拿給朋友試吃。 朋友激發他嘗試用本土食材來烘焙,他突發奇想將自己的紅蘿蔔蛋糕食材改成馬尼菜,結果做出來的成品讓他非常驚喜,“帶有馬尼菜的香氣撲鼻而來,綠色漸層好漂亮啊!”他為馬尼菜蛋糕的頂部做了奶酪抹醬和蛋黃醬,再撒上烤好的花生粒。 當下就迫不及待拿給朋友品嚐,朋友有贊有彈,彈的人本身不喜歡馬尼菜,但大多都贊好,尤其是那青青草原的味道;後來他還嘗試了原住民的黃金茄,還有加章麻版本的酒漬蛋糕,前者獲得朋友的讚賞,後者連他自己也不喜歡,“加章麻要有雞肉才煮得出經典的味道。” 創意料理試吃會之後,出席者的佳評給他更多信心,“我的美食靈感創作都是靈光一閃,然後作出很多嘗試,以及不斷改良,我相信未來有更多可能。” 美食平臺活躍,挖掘隱藏的美味 砂拉越人有多愛吃,也可以從為數眾多又特別活躍的社交美食平臺看到痕跡。 “婆羅洲美食獵手”(Borneo Food Hunter)、“Kuching Food Heaven”(古晉美食天堂)、Borneo Foodie、“砂州好味道”、“古晉郎”(Kuching Lang)、“古晉哪裡吃?”等,在社交媒體上都十分活躍,並且有一大群追隨者。 “在古晉,每日在群組分享美食的人非常多,分享者和留言者是來自各族。也因為有這些群組,讓古晉人可以掌握最新的美食消息,知道古晉哪一個地區有新開的咖啡店、餐館,也知道哪裡有隱藏版的新奇美食。” 砂拉越旅遊局中文媒體部經理鄭良愛在工作上需要到處趴趴走宣傳本土美食,私下其實也是饕客一個,常常在個人臉書上分享美食。鄭良愛本身是美里人,6年前一個人搬到古晉工作,人生地不熟,想探索更多古晉美食,當時便是透過美食分享群組“Kuching Food Hunter”找吃。 她發現,古晉人非常有挖掘新美食的精神,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年的古晉節都是人潮洶湧。“我在古晉節認識了一對六十多歲的夫婦,他們來很多天了,因為古晉節美食太多,沒吃過的美食也很多,所以每天來解鎖不同的美食。” 雖然創意美食源源不絕,不過難能可貴的是,古晉的古早味傳統美食從不會因為多了很多新餐廳、新料理而被淘汰。“國泰東方古早味哥羅面、亞美牛肉麵、露天巴剎的魚粥、三輪車炸雞、老麗士蝦餅等,至今依然很受本地人的喜愛!” 古晉人愛吃,也愛分享美食 “我非常愛吃,我的旅行計劃基本都是在吃或者在找吃的路上,我也喜歡通過美食去了解當地居民的文化特色。”Kuching Food Hunter創辦人塗賜濱說。 目前它是追隨者人數最多的砂拉越美食分享群組,一個月就有兩百多萬人次訪問。“美食平臺人數越來越多,是因為‘今天吃什麼?’永遠是大家的難題!”他笑說。 古晉數不清的美食平臺,每一個平臺都扮演著積極推動美食發展的角色。古晉網民喜歡流連在不同的美食群組,和朋友討論週末的行程安排,“每逢星期四都是各大美食群組流量爆棚的一天,因為大家都在編排各自的週末行程。” 他十分認同古晉人既愛吃、懂吃,也很愛分享吃。隨著科技的進步,每個人都透過互聯網社交網站分享美食,這些分享和討論會形成產生美食大數據,滿足更多不同類型的美食需求。同時,很多美食商家也會到平臺上來觀察美食趨勢,並根據顧客的喜愛開發新菜色,再通過美食平臺發佈自己新研發的菜色,讓更多食客第一時間可以嚐鮮。 過去,塗賜濱到過很多地方旅行,美食是旅行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我真心覺得古晉的美食絕對有國際水準,同時比起很多城市,價格相對便宜!” 他經常受邀為一些重要人物策劃美食流程,對方反饋好吃之外,更是驚歎於古晉美食可以連續不重複,美食風格各異也讓他們驚喜連連。 “古晉的飲食業絕對有很大的潛力,不過大家都想做,競爭不小,食物必須有一定的水準才能生存下去!”他說。 【後記】古晉美食走向精緻 說到吃,沒有一個古晉人不感興趣的,因為談吃、找吃是古晉人最大的樂趣。不過仔細觀察,美食創新帶來更大的變化——走向精緻化。 和其他城市一樣,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經濟水平的發展,古晉人的飲食習慣迅速在改變:從早期吃的住家飯到當外食一族;從只吃華人傳統食物到接受各族不同的料理;從只有當地食物到日式、韓式,到中國料理大流行,從偏家常口味走向高端、精緻的發展路線。 尤其是原住民料理或雨林食材,近年來開始從原始樸實的風格,發展成高檔且精緻的料理。或許是外來的影響,也可能是本地人的經濟水平提升,對飲食美感有所改變。 吃,不再只是填飽肚子,而是一種愉悅的飲食體驗,一種文化過程。
3年前
VIP文
會員文
吃在古晉02|霸級咖啡店,最接地氣的人間煙火
古晉的“咖啡店”(kopitiam),並非字面意義上,只賣咖啡的咖啡店,而是一個集中著各式各樣檔口的大食閣。 食閣(food court)在新馬很常見,不過一般都設在大型購物中心內,或獨立建立起來的飲食中心或美食坊。以出租檔口為經營模式的咖啡茶室,在西馬很常見,不同的是,古晉最常見的咖啡茶室是霸級的——4間以上的店鋪,改造成可容納30至40個檔口的大食閣,並以24小時模式經營。 不論什麼時間來這裡,也不管開了多少家如此大型的咖啡茶室,霸級咖啡店予人的感覺永遠都是高朋滿座。古晉人到底有多愛吃,來古晉的咖啡店坐坐就知道了。 報道:本刊特約 鄧雁霞 美食圖片:大食代提供 古晉城有個特別現象,每一個新商業區出現,首個進駐的一定是大型咖啡茶室。 “霸級咖啡店是人潮保證!一個新區如果出現這種大型的咖啡店,就不怕旺不起來,因為民以食為天,吃是日常生活最大的事;一旦有大型咖啡店入駐,其他商店就會尾隨而來,比如連鎖超市、奶茶店、精品咖啡館,或各種商品店等。” [nonvip_content_start] 過去廿餘年全砂跑透透的市場銷售經理,如今轉為房地產經紀的林福健說,他的店鋪租賃客群中就有開在新區的霸型咖啡店;本身愛找吃的他,過去趁著工作之便,走過砂拉越很多地方,發現古晉城市最多這種霸級咖啡店。 “不全然是因為古晉人愛吃。古晉是砂拉越的首府,又是整個東馬最大的城市,住在古晉市的人大多是上班族,工作忙碌,三餐只好在外面解決。”他說。 特富房地產古晉區部門領導許珦睴分析了這些年的租賃數據,超市與餐飲業佔的比例最高,他認為,一個地方旺不旺,咖啡店和超市佔據了很大的因素,只要有這兩種行業,那個地方就會活起來。 “咖啡店文化是古晉的特色啊,把華人、馬來人或原住民的美食集中在一起,不管什麼種族都可以在裡面用餐,人潮自然多。” 古晉咖啡酒餐商公會主席詹和愛分享,目前在古晉市,包括南北市、巴達旺,咖啡店不止3000家,而擁有5間店面的大型飲食坊不下12間。 “每個新商業區一開張就會有新飲食坊冒出來,真的是百花齊放!大型咖啡店因攤位多,美食選擇多,這會引來更多人潮。飲食業對古晉旅遊業帶來更大的號召力,尤其我們的大型咖啡店,更是西馬或外國人認識砂拉越美食的一道窗口。” 應有盡有,無所不包的霸型咖啡茶室 霸級咖啡茶室,其實是融合了傳統咖啡店與大排檔模式,將五六間店面之間的隔牆打通,再建小小的檔口隔間,中間最大的檔口是茶水檔,由餐廳自己經營。 這樣的咖啡店一般不設冷氣,只安裝大型風扇;四面敞開的佈局,反而開闊涼爽,如此設計十分適合砂拉越熱帶的天氣。咖啡店內的美食五花八門,選擇非常多,除了特色美食,古晉人最尋常的街頭食物如叻沙、哥羅面、粿麼等一定會有。 有些霸級咖啡茶室24小時不打烊,不過也並非所有檔口開24小時,而是分段經營:一些美食適合早上吃,比如早點、港式豬腸粉、叻沙、粥和麵類,清晨就開始營業;午餐的選擇最多,雞飯、豬腳飯、燉湯、粿麼、碟仔飯、日本餐、韓國餐、印尼餐,以及鎮店之寶——雜飯檔。人們把雜飯當午餐,因此大多雜飯檔只開中午時段。 魷魚蕹菜、峇拉煎米粉、羅惹、炒粿,或是專賣炸蝦餅、雞尾、雞胗,或炸海鮮豆腐、雲吞、魚丸的串串檔(lok lok)及冰品,最適合下午茶。來到晚餐時間,正是“萬能”煮炒檔開業的時候,除了炒麵炒飯炒米粉炒白粿,或茄汁面、茄汁粿條、水煮麵,也可以叫菜吃飯。砂拉越的蕨類米丁(Midin)、海鮮如魚蝦蟹蚌魷魚海參,在這裡皆能吃得到。夜宵則是西餐、漢堡檔大展拳腳的時候。 古晉最大的霸型咖啡茶室——大食代 古晉有很多大型咖啡店,從早期的香香坊、東昇閣,到筷子園、老行家、老李、38美食街、一品閣、大食代等,這些咖啡茶室不只是大,而且皆有分店。當中規模最大的,非“大食代”莫屬;除了最早也最大間的,設立在101商業中心露天廣場的大食代,其餘都是24小時經營,全年無休。 “目前大食代有7間分店。大食代有一群忠實檔主,我們開分行,他們也跟隨分店去開檔口。這種形式對攤主而言,等於另一種形式的開分行。”大食代經理人王政寰說,超過一半的檔主會跟著餐廳開設分店,其餘會找當地特色美食。 餐飲業是創業百業之首,而開檔賣吃對很多古晉人,尤其年輕人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創業方式,門檻低、成本低,不需要太大資金便能擁有自己的一門小生意。 “無論如何,檔口美食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好吃又水準穩定是生招牌,可以吸引更多顧客來。” 霸型咖啡茶室吃得到什麼? 1. 面檔:幹撈麵或“哥羅面”(kolo mee)是古晉民間美食之冠,所以每家咖啡店必備。除了幹撈麵也賣扁面,即面薄(mee pok)、老鼠粉、粿條,還有云吞(潮州人稱為“餃”),可幹撈或湯麵,放或不放“紅”(叉燒油)。 2. 叻沙:同為人氣美食,每一檔叻沙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番風味,風格各有千秋,擁有一定常客。大部分叻沙湯頭添加了濃郁的椰漿,椰漿一般在早上才買得到,放太久會變質,因此大部分叻沙檔只在早上賣,售罄就收檔。 3. 經濟飯或雜飯:道地的家常菜,如馬尼菜(樹仔菜)炒雞蛋、拉子茄炒江魚仔、加章麻(kacangma)、炒竹筍或山菜蕨類。 4. 雞飯:一般有燒雞、白斬雞、炸雞可選。海南雞飯在放滿白斬雞、叉燒、長豆、菜和煎蛋的雞飯上淋上咖哩汁,別有一番風味。 5. 豬腳飯:古晉很難找到豬腳醋,這裡只有鹹的滷豬腳飯。有趣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點豬腳飯就會奉上兩碗湯——一碗滷湯和一碗咖哩。 6. 點心:各種港式點心、包類,還有本地口味的古晉燒賣,口感上偏甜,薄薄的外皮搭配紮實的內餡,味道更為天然。 7.海鮮或煮炒檔:適合三五成群的朋友或家人可以叫菜吃飯,海鮮或瓜菜種類根據當天的食材,個人一般會單點炒飯炒麵等。 8. 炒粿:炒粿角,潮汕的特色小吃,古晉人一般叫它“炒粿”(cha kueh),西馬稱之為“炒蘿蔔糕”。古晉有黑白雙粿,即甜和鹹味擺在一起。甜味早期用甜醬,後來有人用亞答糖,味道更香濃。 9. 豬腸粉:古晉比較常見的是手工港式豬腸粉,現點現做,經典的叉燒、蝦仁腸粉,質感順滑。 10.粿麼:或“粿汁”,潮汕傳統美食。檔口一般擺滿各種滷味,如滷豬腳、滷三層肉、滷豬腸、滷豬皮等,黑色的豬骨湯底,倒入粿片豬肉片、豬腸、滷蛋和豆乾等。 11.沙爹:大食閣外面總會有一兩攤烤著沙爹、雞翅的馬來檔口,常常是人們的夜宵選擇。 12.馬來餐:椰漿飯、馬來炒麵、爪哇面,有時候也賣印度甩餅(roti canai)和印尼美食料理,如印尼肉丸湯麵(bakso)、印尼炸雞(ayam penyet)。 13.原住民餐:竹筒雞、竹筒豬、生魚片(umai)、竹筍或野菜料理、烤豬肉和燒魚,天然美味。 14.福州料理:幹盤面、紅酒面線、鼎邊糊、糟菜米粉、炒白粿、水煮麵或光餅,都是常見的福州美食。 15.西餐:最經濟實惠的西餐用餐地點,有時候也不遜色於西餐廳。雞扒、牛扒、羊扒、薯條漢堡及意大利麵,偶爾也賣比薩。 注:大食代提供所有食物照片
3年前
會員文
VIP文
吃在古晉01|創意美食之都,吃貨的天堂
對古晉人而言,凡事都能苟且,唯獨吃這件事不能。 從大到容納超過40美食檔的霸型咖啡店,到破百萬人次到訪的古晉美食節,每晚人潮湧動的啤酒節、中秋節盛會,還有幾乎每週都有新開張的咖啡館、創意料理或新奇味蕾體驗餐廳……古晉人口才多少呢? 加上砂拉越古晉今年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選為“創意美食”之都,如此豐盛又活躍的美食生態,無不體現出古晉人的愛吃,以及對美食的極致追求。 報道:本刊特約 鄧雁霞 攝影: 每一年的7月杪至8月之間,總是讓古晉人特別期待。古晉節,在疫情停辦兩年之後復辦,人潮更勝以往,而參與的攤位超過400個,僅僅是美食檔口就有333個,創下有史以來最多美食攤位的紀錄。 為期3個星期的古晉節,就像西馬的夜市,賣各式各樣的美食。從當地美食如叻沙、哥羅面、粿麼、羅惹、點心,或各個籍貫的傳統料理,原住民或馬來人的美食,到外國經典小吃,包括臺灣香腸、花生卷冰淇淋、蚵仔煎、螺螄粉、鴨仔蛋、菲律賓燒豬、黎巴嫩料理等。 特別的地方在於,古晉美食節還集合許多年輕人稀奇古怪的想法,成了一個呈現創意構思美食的平臺。因此,古晉節也像是一座美食競技場,品鮮的食客就是評審。好不好吃,合不合大眾口味,全讓食客來決定。 [vip_content_start] 每年令人期待的,就是各種各樣出乎意料的創新料理。這些檔主一般是年輕人,他們敢於嘗試,仿如初生之犢。為了從幾百個食檔中脫穎而出,他們絞盡腦汁想出各種創新小吃來吸引食客眼球。比如今年的網紅脆皮年糕、貓山王糯米飯、白斬雞飯壽司、拉絲玉米、砂拉越咖啡冰淇淋或引進外國知名小吃或飲料,比如韓國夜光棉花糖、中國白兔糖飲料、臺灣烤粿條或是炒酸奶、拉麵飲料等。 正是這樣的功能,古晉節激發了許多在地創意料理的誕生,也為創業的年輕人提供試探市場反應的管道——食物若賣得好,他們就會往開店鋪的創業之路奔去;食物若有不足,透過與顧客、其他賣家切磋、交流,同樣學有所獲。 古晉節——創意美食的創業平臺 古晉節造就了許多創業成功的例子,其中一個是在砂拉越開了3家店面的韓式炸雞啤酒小吃店Recharge。 “2019年在古晉節開了個小檔口,售賣韓式炸雞與塔可冰淇淋。”不到30歲的年輕夫婦,鄭振華與鄭瑞津在韓國旅行之際,萌生起賣炸雞創業的靈感。那一年,超人氣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千頌伊因為常說:“初雪天,怎麼能沒有炸雞和啤酒?”便讓啤酒炸雞一夜之間火紅起來。 “那時候古晉還沒有人在賣,於是學做韓式炸雞,並結合本地口味做出蒜與鹹蛋口味。”她說。 鄭氏夫婦皆無經營餐飲經驗,古晉節成了他們的美食試溫平臺;也因為大受歡迎,他們賺到了一筆創業資金,在新商業區Saradise開了第一家韓式炸雞啤酒小吃店Recharge,緊接著在隔壁開了深夜食堂“OFFLINE”。 疫情帶給他們的打擊不少,不過應變能力強馬上順應趨勢,加速線上轉型,調整經營戰略,將原來的進店服務改為外賣配送。如今疫情過去了,他們在美里開了分店,還設置中央廚房,確保餐點供應不間斷。 “多虧古晉人愛吃,很會找吃也願意嘗試新料理!”夫婦笑言。 重拾瀕臨失傳的傳統美食 除了創新料理,古晉節的傳統美食也有一群忠實的追捧者,不過由於傳統料理和糕點以古老手法制作,工序複雜步驟繁瑣,無法全程參與。因此,“三天一籍貫”成了古晉節的特色。 每隔3天,就由不同籍貫公會來售賣他們的傳統美食,海南、潮州、客屬、福州、詔安、興安、福建和廣惠肇公會輪流上陣,讓一些在市面上少見的傳統美食重現。 “詔安和合包!我每一年都要特地到古晉節買來吃,因為其他地方找不到,也很少人會做了。”沈淑梅的爸爸是詔安人,和合包、黑龜糕、煙燻鴨或三層肉都是她記憶裡的傳統料理。愛到處找美食的她,唯有和合包只能在古晉節裡找得到。 興化人的糕點“九貓”也讓很多人感嘆不曾吃過,甚至連名字都覺得陌生。此外還有福建黑龜粿、詔安五香肉卷、興化點粿、福州光餅與海蠣餅、金門芋頭糕和麻薯、漳泉飯桃和紅龜粿或是客家喜粄、臭屁藤糕,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小時常見的民間小吃,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小吃不知不覺中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好在的是,在各個籍貫公會努力下,不少年輕人從古晉節裡重新認識這些早已被遺忘的傳統小吃。 超越文化隔閡,一起分享各族美食 美食的魅力,可以跨越民族、國界,超越文化隔閡;一場美食嘉年華,更是透過美好回憶把各族緊密聯繫在一起。 作為古晉最大的美食嘉年華,古晉節幾乎是全民參與,檔口之間不分清真不清真,馬來人的檔口隔壁緊接著原住民或華人檔口,啤酒公開地賣,全豬公開現烤,沒有隔閡也沒有忌諱。 “在我看來,古晉節是個把各族團結起來的地方,這裡有清真和非清真食物,大家都可以坐在一起享用美食。”人稱“阿明”的Aminuddin分享,他本身是南市市政局的工作人員,在古晉節裡已經工作兩年。 而在砂拉越旅遊局工作,個性開放的兩位穆斯林青年還嘗試“無豬肉”(Pork Free)、源自中國重口味小吃“螺螄粉”,“味道不好聞,不過倒是很好吃!”“白斬雞飯壽司超好吃!”說罷,兩人還比了個“好”的手勢。 正是因為這樣自由的風氣,美食創意沒有侷限,不管是什麼種族的美食,在這裡得以真正地發揮。 吃吃吃,什麼節日都大吃一頓 古晉人愛吃,什麼節日都可以來一場歡聚大吃一頓。8月末有古晉節,9月有中秋節,10月還有啤酒節與鄉村音樂節! 在這些節慶裡,人們捧出來的美食已經不再侷限於傳統食品。在這個百花齊放、文化創新的年代,年輕一代喜聞樂見,端午節不再只是吃粽子,中秋節不再只是吃月餅。只要有好吃的,人們都趁著節日的熱潮,統統拿出來一起分享。 9月的古晉特別熱鬧,中秋盛會像花一樣四處盛放,而美食依舊是節日的主角。最大型的中秋慶典,莫過於亞答街的“文化繽紛慶中秋”,到了夜裡整條文化街燈火通明,萬人空巷。 仔細瞧,人潮裡什麼種族都有,美食攤位販賣各族美食或小吃。中秋節傳統月餅之外,還有將砂拉越的特產——千層糕與月餅結合的“千層糕月餅”、“千層糕冰皮月餅”。月餅外形與傳統無異,不過一旦切開月餅,就會看見色彩斑斕的千層糕圖案,煞是美麗。 如此創意的月餅,來自華裔、比達友裔混血的魏賽妹(Maria)巧手,“我們的特色是,這些千層糕月餅吃起來不會太甜,因此獲得各族喜愛。” “老街中秋盛會之所以稱為‘文化繽紛’慶中秋,其實就是希望它擁有砂拉越特色,併成為真正砂拉越文化交融的慶典。讓華人的中秋節成為各族可以一起慶祝的節日。”北市行政委員兼“古晉文化繽紛慶中秋”慶典顧問薛華東說,今年參與的美食檔主有25%是非華裔,現場也有巫裔同胞售賣清真月餅。 10月啤酒節在古晉各大商場、餐廳與小鎮如新堯灣已經響起了號角,整座城都沉浸在喜慶歡樂的氛圍中。 新堯灣百年老街不只歡慶啤酒節,還舉辦了“牛仔之夜” ——新堯灣鄉村音樂節。這個古色古香的客家古鎮,不管是當地客家人,對岸的馬來甘榜還是山上住著的原住民,都深深喜愛牛仔文化與西方鄉村音樂。 自2016年開始,每一年這個時候,人們會穿上牛仔襯衫、牛仔褲、牛仔帽和皮靴,打扮成牛仔牛女,而城裡的人也會遠道而來參與這場盛大的狂歡派對。除了國內外的樂團演出,當地美食與啤酒也是最受矚目的一環。客家、比達友與馬來人的美食檔口一字排開,各族坐下來一起享受節慶佳餚。 民以食為天,不管是過去物資匱乏的時代,還是現在國際化的時代,食物帶給人們的快樂,永遠是其他東西無法取代的。節日因吃而生色,食物也因節日而流傳開來,成為人們的共同文化記憶。 【古晉節的由來】 古晉節,又稱“古晉美食節”,始於1988年8月1日,是為了配合古晉升格為市的慶典活動。早期在蓄水池公園(Reservoir park)舉行,只有十多個美食攤位。在歷屆市長積極推動之下,古晉節越辦越大,每一年在南市民眾會堂舉行。如今已34年曆史,參與的攤位超過400個,“古晉節”成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也是古晉人最重要的節日。
3年前
VIP文
更多吃在古晉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