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吴哥窟

1月前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7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报道:李佳憓 照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档案图 目前,东南亚共有42个景观震憾的世界文化遗产,你曾到访哪几个?哪些又被列入口袋清单? 现在就规划一趟东盟世界遗产之旅吧!游北至南,经过缅甸蒲甘、越南会安古镇、寮国琅勃拉邦的古城、再到柬埔寨吴哥窟和泰国素可泰历史城镇,见证南传佛教足迹; 或西至东,观赏印尼婆罗浮屠寺庙群后,前往大马槟城与马六甲历史城镇歇息,途径新加坡植物园,再飞往沙巴京那巴鲁国家公园和菲律宾巴洛克教堂,游兴未尽! 申遗后变旅游区 寮千年古城沦商业化 东南亚考古研究所(ISEAA)创始人兼执行董事乔伊斯.怀特(Joyce C.White)从1978年开始东南亚史前研究,早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单之前,就曾到访过寮国的琅勃拉邦古城、石缸平原和泰国班清考古遗址,见证了申遗后的变化。 居民被迫离开原生地 她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分享自己眼中的琅勃拉邦。“成功申遗后,当地经济蓬勃发展带来了许多物质利益,居民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经济框架,基本上被迫离开了原本生活的地方。” 有着千多年历史的琅勃拉邦坐落在寮国北部,蜿蜒的湄公河穿城而过。这座古城在曾是澜沧王国都城后沦为法国殖民地的背景下建成,有金碧辉煌的小乘佛教寺院,也有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西式建筑,异国文化相融合的独特性使它在1995年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寮国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改造老建筑冲击传统文化 虽是保存最好的遗产地之一,如今却步向过度商业化。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国际考古研究中心总监谢明训也指出,许多房屋和老建筑被改造成了民宿、餐厅、咖啡馆或酒吧,当地传统的文化历史价值正在逐渐消失。 “很多当地人已经搬离琅勃拉邦,因为他们可以用高价租给酒店和咖啡馆业者,赚更多钱。” 2027年对GDP贡献5630亿美元 旅游业是东南亚的经济支柱,预计到了2027年,世界文化遗产胜地将为东盟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约5630亿美元,且每年增长5至6%;东盟预计到了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迎来1亿5200万和1亿8700万的国际游客。 为了保护古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相关机构都会规定当局限制游客人数,但不幸的是并非人人遵循,难以抵挡“前来朝圣”的人群涌入也让遗产发展陷入两难。 柬纠正管理模式 定期维护遗址 “不过在柬埔寨暹粒,虽然旧日的水乡魅力消失了,但不可否认吴哥窟对整个国家乃至东盟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让这座沉睡的遗址跃升为世界必访景点。” 乔伊斯回忆,吴哥窟在1992年刚列入世界遗产时,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只有符合当地需求的简单设备。受到该国政府高度重视,当局不断努力纠正管理模式如改变行人和交通路线,定期维护遗址,我们才有机会看见这一座座宏伟壮丽的高棉民族建筑。 “过去30年,柬埔寨与外来机构和学者合作的同时也发展了世界级的本土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反观寮国的本土专业知识发展较慢。” 气候变 水位升 越印菲3遗产恐“消失” 气候变化是另一个大问题。谢明训观察,目前有3个东南亚世界遗产因受到气候变迁的直接影响存在“消失”风险,包括越南会安古镇、印尼科莫多国家公园和菲律宾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 马4遗产未来或存风险 海平面的上升,让其他坐落于河水附近或海平面较低的世界遗产地同样岌岌可危。 “尽管目前来看,马来西亚的4个遗产地没有立即面临此种危机,但在未来也可能是一个风险。”他说,人们可以通过砍伐森林、减用塑料、减少碳足迹等努力扭转或停止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马来西亚的4个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沙巴京那巴鲁国家公园、砂拉越穆鲁山国家公园、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历史城镇(槟城与马六甲)和霹雳玲珑谷地考古遗址。 东盟古迹保存进展大 专家:别再掠夺摧毁了 “我曾目睹一个非常有考古潜能的洞穴遗址被完全(人为)摧毁,村民们将所有洞穴内的沉积物清除,把土地卖给开发商做花园,为了短期利益压倒了本可以成为潜在旅游价值的长期资产。” 开发造成无可挽回破坏 积极推动东南亚考古研究的乔伊斯坦言,东盟在过去数十年里为保存和保护区域内遗产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令人痛心疾首的两大人为破坏是个人或组织的掠夺、清除与破坏活动,以及政府或发展单位无视遗产资源而持续开发。 “第二种是最具破坏的,因为大片的土地可能在几天内被推土机铲平或淹没,眨眼间就完全摧毁了遗址,无法挽回。” 目前全球已有4个世界文化遗产遭除名,即德国德累斯顿的埃尔伯峡谷、阿拉伯羚羊保护区、英国利物浦海事商城和格鲁吉亚的格拉特修道院。 修建水坝危害湄公河生态 虽然东南亚世界遗产暂时安全,但人们对部分遗址感到担忧。她特别点名琅勃拉邦附近的湄公河上的修建水坝项目,可能导致当地本土生态和生活方式遭破坏,进而惨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除名。 乔伊斯心痛:“琅勃拉邦是寮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水坝)项目被认为是一个悲剧,事实上这是完全可避免的,因为湄公河及其支流已经有很多水坝了,并已危害湄公河的生态系统,为何还要把问题复杂化?同时可能破坏该国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她强调,管理遗产不仅仅是保护遗迹的完整,更重要的是遗址范围的生态系统,而当水坝因技术陈旧或河流改道而停止运作后,这座珍贵遗址将失去原本的持续性价值。 促建立更严格国家遗产法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各国政府必须决定如何优先发展其遗产资产。”乔伊斯补充,各国对于保护遗产的法令不尽相同,但现有的执法不足以阻止破坏。 在马来西亚,《2005年国家遗产法》(645法令)是由国家文化遗产局负责维护和保护马来半岛的考古和自然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下遗产、古物等,而各州政府亦有各自遗产法进行相关事项。 她还提议,任何发展计划如建筑水坝或娱乐场所等之前,都需要做更多调查(包括相关遗址研究)并由发展项目提供预算,在更严格的遗产法及执行下确保开发项目动工之前恢复遗产证据。 返回发现东盟12期系列内容 深读东盟》比吴哥窟婆罗浮屠更悠久 保护布秧谷困难重重 深读东盟》马首个生物圈保护区 珍尼湖努力复生机 点看发现东盟系列内容 .wp-block-qubely-buttongroup { margin-bottom: 1.5em } .qubely-block-btn-anchor.is-medium { color: #000; } .qubely-block-btn-anchor:hover { color: #33A370; } $(“.qubely-block-btn .qubely-block-btn-anchor”).click(function() { var target = $(this).attr(‘href’); $(‘html, body’).animate({ scrollTop: $(target).offset().top – 55 }, 1000); });
2年前
美究竟是什么?美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它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受。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把美与众人分享。提到美,就会让人想起台湾美学大师蒋勋。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各家都给出不同的看法。 美是雕塑家罗丹说的:“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是作家林清玄说的:“人间最美是清欢”;美是大文豪莎士比亚说的:“玫瑰是美的,不过我们认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美,也是思想家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学大师蒋勋则说:“美,是要用一辈子去完成的功课。”他认为美很简单,就在我们生活里。因而提出“生活美学”的理念,让大家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贵族后裔,古都西安出生,两岁前移居台湾 1947年,蒋勋出生在历史古都西安,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是满清贵族,有兄弟姐妹6人。1949年,他随父母举家移居台湾,落户台北大龙峒。在台湾,生活虽然清贫,父母却很重视教育,蒋勋从小就要背诵古诗,做错事的惩罚,不是抄诗,就是背诗。 然而,当时的读诗背诗予他而言只是惩罚,谈不上美。 ◢美的启蒙者——母亲 母亲是影响蒋勋最深的人,亦是他对美的启蒙者。 “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遇见比我母亲更会讲故事的人。”蒋勋母亲曾和外祖母守着一幢古宅,听着许多仿如大观园的家族故事。这些故事,在母亲刻意渲染之下,竟成了神奇有趣的古老传说,是蒋勋记忆中最早的文学感动。年幼时在大龙峒庙口看的歌仔戏,更激发他对艺术世界的向往。 ◢在西方回看东方,重新发现美 大学期间,蒋勋选修了历史学系。史学的训练,让他开阔视野,改变之前的浪漫主观感,开始走向知性客观的艺术史研究。而后,有感在一个环境太久会失去对美的敏锐度,一颗欲往外发掘美好事物的心蠢蠢欲动。1972年,他离开台湾到巴黎留学,渴望在遥远的西方寻找对美的觉醒。 他在法国学习各种艺术理论,却惊觉法国老师对中国京剧和昆曲颇为赞叹。这让他重新发掘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法国老师更提醒他:回到中国。老师认为,中国艺术不受形式限制,反而给予欣赏者很大的想像空间,这是西方艺术所不能企及的。 众里寻它千百度,慕然回首,美,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是林青霞唯一偶像,半颗安眠药 在林青霞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是蒋勋救赎了她的灵魂。 2002年,林青霞71岁的母亲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而后张国荣和黄霑等好友皆陆续离世,让林青霞陷入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加上父亲身患重疾,更导致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痛不欲生,精神几近崩溃。朋友为了安慰她,送她一套蒋勋的有声书。她一听就入迷,从此和蒋勋结下深厚情谊。 林青霞说:“你们把我当偶像,而我的偶像是蒋勋老师。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谈及林青霞,蒋勋却很淡然:“我不想把文学、艺术弄得那么伟大,但有时候有那么一个安慰的时刻,对她的心情很重要。我觉得文学是一种救赎,在人生的关口有时一句诗或一张画就可以让她过关。” 在蒋勋的感染下,林青霞开始尝试书法、绘画和写作。艺术燃起了她的激情,重拾昔日自信心,甚至还发愿:“60岁时要成为艺术家。”如今,林青霞分别写出《窗里窗外》、《云去云来》及《镜前镜后》三本散文集,再次活出精彩人生。 ◢他是美学大师,更是一位善述者 蒋勋是一位善述者,每个话题都能让人有深深的代入感。 自90年代开始,蒋勋做起了美学宣讲,在台北、高雄两地讲《红楼梦》,将美学从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是现在音频节目《蒋勋细说红楼梦》的原型。讲座听众来自各个阶层:有豪门贵妇、名人明星、商贾人士,也有贩夫走卒。 记得有一次讲完《红楼梦》后,腌菜朋友送了蒋勋一条签满名字的内裤。他们告诉蒋勋,他讲述晴雯和宝玉交换内衣的情节让人感动莫名,所以他们要跟蒋勋交换内衣。这样的“礼物”,或许让人费解,但这是听者真正感受到了美才有的“亲密感”。 ◢美,是一种平衡 现在,已届智慧之年的蒋勋在池上住了下来。一年中一半时间在池上,另一半则在台北。在池上,他看遍风花雪月,麦浪滚滚,作息规律,活得惬意自在;在台北,他开讲座,办画展,与众人挤地铁,沾沾人间烟火。蒋勋认为,“美”不仅在自然里,也在生活里。最好的美是在生活的平衡里,这样美和生活才能够细水长流。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美是简单的,它就在我们生活里。 【蒋勋的3本书】 每位蒋粉心中都有一本最喜欢的蒋勋作品。林青霞随蒋勋带领的文化旅行到吴哥窟,带的唯一一本书就是《吴哥之美》。白天读它,晚上也读它。中国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说:“蒋先生的感觉非常敏锐,他讲《红楼梦》,不但细致,而且非常深刻,尤其他能够把这种细致深刻的感情用很有学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我,则钟情蒋勋的《孤独六讲》。对书中那句“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感触颇深,印象深刻。 今天就和大家介绍3本蒋勋作品:《吴哥之美》、《蒋勋红楼梦青年版》和《孤独六讲》。 ❶《吴哥之美》 蒋勋去过吴哥窟14次,仍说:“我还想要再去。”他带过徐克、林青霞、狄龙等人去过。觉得吴哥城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往月来、花开花落,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等待有缘人领悟。 “吴哥,如此庄严,如此华美,不可思议。”蒋勋说。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方,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以雄峻建筑和精细浮雕闻名于世。它曾是座辉煌王城,在战争肆虐下,让它从繁华走向没落,湮没在热带雨林里,成了一片废墟。400年后,这座没落王城才被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所发现。 如今,文明重现。 这不只是一本旅游书,它是旅途中被一朵花、一面微笑、一块残石所感动的体悟。吴哥,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极致;是在方正与有无中体现最深的东方哲学;是身体向上攀爬时的心灵朝圣;是在山与水之间寻找人的定位。书中20封寄给Ming的信,娓娓诉说着吴哥王朝的诸寺遗址,那些精细华美的雕刻、郁郁葱葱的景致、古老迷人的传说,触动着你我的心灵,它是那样深刻,却又如此宁静。 ❷《蒋勋红楼梦青年版》 一朝入红楼,终生梦不醒。蒋勋至少把《红楼梦》读了二三十遍。他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红楼梦》就如同自己的生活,即使琐琐碎碎、点点滴滴,仔细看去,也都应该耐人寻味。读得久了,便会发现自己也在书中。有时候是林黛玉,孤独自我;有时候是薛宝钗,功利心重,有时候是史湘云,天真直率……”老师说道。 蒋勋讲《红楼梦》,就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体会。在这本有声书里,老师以他浑厚的声音,引领大家一同探索大观园里的人事物,他们有的很真实,有的很感性,有的很深刻,有的也很美。 ❸《孤独六讲》 孤独是和自己在一起,它让我们更有力量,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在这本《孤独六讲》里,蒋勋以六个面向去解读孤独。分别是内心情感无处可诉的“情欲孤独”,字句无法沟通的“语言孤独”,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独”,压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独”,思考者不为人理解的“思维孤独”以及世代价值交替所造成的“伦理孤独”。 孤独其实并不可怕,没有与自己相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所以,好好珍视孤独的瞬间吧!当我们与孤独共处,我们将更了解自己。 ▲▲作者 鍾雪芬 简介 伦敦大学资讯及管理学学士。喜欢阅读,热爱写作,更享受说书。现为全职阅读推广人,以优雅之心品读人生。每周三在YouTube频道《雪芬說書》说一本好书。每周日在脸书以文会友,分享生活点滴和阅读乐趣。 《雪芬說書》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irley813/
2年前
我24岁的时候大学毕业。那年,同学们说好要一起去毕业旅行。其中一帮同学计划去柬埔寨暹粒看吴哥窟,另一帮则是要去停泊岛。两趟旅行我都报名加入,也买好了机票和船票。前往柬埔寨暹粒的机票是同学抢线订好的。可是在出发之前,家人决定停止资助我零用钱,而我的学贷存额也用完了。于是,柬埔寨团出发的时候,我只去到中继站送朋友们登上前往机场的巴士。明明都去不成了,为何还去送行?我已忘记自己当时在想什么。 我跟上了停泊岛之行。到了岛上之后,时间仿佛停止,外面的世界好遥远,没有人找得到我们。与我随行的这帮人,我对他们既熟悉又陌生,我靠近他们却又担心终会被他们遗弃。的确,那时的我总是活在一种害怕被遗弃的氛围里头。 我离家很远,隔着一道海洋,透过电话与家人保持联系。亲爱的家人在一通又一通的电话之间离世,当你回头却再也寻不回他们的身影。敏锐的朋友问我:“你的寂寞究竟哪来的?你在字里行间总是透露着孤独……”一开始我也不知道答案,后来发现是生活熬炼出来的。 我记得在停泊岛上,跟着同学走进小树林,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只听到彼此的呼吸、虫鸟声和树叶互相摩擦的沙沙声。我跟着同学去看海底珊瑚,宁静而美好。我的睡眠状况很好,休息很充足。我知道自己对他们产生了依赖,有时甚至粘腻得让人觉得讨厌。我想当时的我只是还不知道如何与寂寞共处,所以做了很多动作试图掩饰内心的空洞。许多年过去了,我仍会想念那段时光,每个人仁慈地包容我的任性;我有很多难过的事情没对人说出来,但也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事情。往后每当人生受挫时,那些记忆片段总能支撑我挺过去。 我忘记毕业旅行结束之后都在想些什么。我只记得身边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到学校当代课老师或准备报读师训,这些同学是一心一意要成为政府学校的老师。几乎没听到同学说要把握“空档年”,先什么都不急着做,休息够了才来打算以后要做什么。 我的存款见底了,有时剩下不到50令吉。当时在住处附近还能买得到一块钱的杂菜饭。有一次,我的一令吉硬币不小心掉进咖哩菜盘里,女老板毫无表情地当着我的面说:“没有了,这一块钱是我的了!”我另掏了钞票还饭钱,同时内心感觉既荒谬又充满羞辱,从此再也没回去光顾。 没再因缺钱而穷过 一位学姐借了点钱给我,让我不必过得那么局促。没过多久,我在校外文学奖得了名,还得了一笔奖金,让我可以还债。我过后顺利应征上一所外州学校的教职。我记得去那所学校面试完了之后,在附近小镇待了一个晚上。我在陌生的旅馆里睡得很好,隔天又搭长途巴士回来城里处理搬迁的事情。而陪我穿乡过镇前往面试的同学,很多年后也去了同一所学校任职。 自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没再因为缺钱而真正的穷过、苦过。因为工作关系,我后来去了暹粒,我没去看吴哥窟,却后知后觉自己相较当地的同辈人幸运多了。我有的机会,他们必须非常用力才能获得。我试过刷爆信用卡,但还是能够顺利把债务还清。如今的我老是睡不好,我想我已经失去了轻盈面对生活的能耐。对于人生,我经常过度用力。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