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吴小保
读家
【读家说书】吴小保 / 跨向少数:走近本土印度社群
编按:“印度文化”对多数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还好有陈亚才,总是用易懂的语言让我们了解本地的印裔友族。 几周前,带学生户外教学,路过吉隆坡谐街的印度庙,一时兴起入庙参观。由于没有导游,自己也没做功课,庙里也没有任何指引,结果只能一头雾水地欣赏瑰丽的万神庙,却对其一无所知。 说是一无所知也不完全准确。我依稀记得好多年前上过陈亚才讲授的印度教概论。但是时隔多年,全部知识都归还给老师。如今读了陈亚才这本《瑰丽的万神庙》,许多记忆都纷纷回来了。 ◢从印度到马来西亚 《万神庙》是陈亚才结集这十余年来他探索印度教与印度社群的文集。全书分4辑,分别是“历史与神话”、“经典、众神与人物”、“寺庙、节庆与仪式”和“马来西亚印裔”。内容的铺排上,概略来说就是从远古到现代,从神话到现实,从广袤的印度到具体的马来西亚。 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辑四的“马来西亚印裔”。尽管小时候身边不乏印裔朋友,甚至幼小时曾短暂学过淡米尔语(全数还给老师了),但对于印裔社会的理解却非常浅薄。 举个例子,我从未真正注意过印裔社群的泰卢固(Telugu)人。书中提到,泰卢固人有自己的泰卢固语,目前在我国的人口大约有30万,约本地印裔人口的12%。自1930年代起,泰卢固语学校开始兴起,至1950年代达到高峰,共有54所之多。然而,1960年代以降,随着学生人数递减、师资短缺,泰卢固学校在1990年代最终走进历史。 马来西亚泰卢固协会(The Telugu Association of Malaysia)于1955年成立,是维护与推动泰卢固文化与母语的重要组织。该协会不仅开办泰卢固语文班,还安排相亲活动,鼓励族内通婚,以维护社群的存续。且不管这种做法妥不妥当,却让人窥见一个少数中的少数群体,在多元社会中维持自我身分认同的困难。 从这点来说,陈亚才对印度宗教与印裔社群的书写,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常以“少数族裔”自居的华人,能够从比较的视角中,察觉自身在文化与经济上的相对“主流”位置,从而关注比自己更弱势的“少数群体”。 事实上,本地过去就有类似的写作传统,多年前砂拉越诗人田思曾提倡“书写婆罗洲”,其中一个书写对象——东马原住民,便是弱势群体。再往前追溯,独立年代曾出现一股马来亚文史地志书写的风潮,书写课题便包括马来人与其他原住民历史、语言与宗教。《万神庙》可视为此一传统中的一部分。 ◢维护多元文化不容易 与以往不同的是,《万神庙》并非书写马来群岛的“原居民”,而是印度宗教和印裔社会。尽管印裔在此地的身世可追溯至公元前,但是他们依然被视为移民的后代。这一主题的书写向来非常稀缺,有很大的耕耘空间。 马来西亚有个瑰宝名字是多元文化,但要维护“多元性”谈何容易。我们的“跨族群”不仅应该面向主流社会,也应向陈亚才学习,面向更少数的群体。如此,相对弱势的文化才不至于消失在时代巨流中。 相关文章: 陈亚才新著《瑰丽的万神庙》 今本报总社推介礼及分享会 林德成/镜头外的陈亚才
3星期前
读家
读家
【马华读立国】叶福炎 / 华马文史的边际思考
在阅读《思想末罗游》的时候,作者点出本地华裔青年整体的精神、思想与状态,颇有警示之意。他指出,他们如同苦闷的马来青年,亦无法在本地的华语出版品获得满足,转而从中国、台湾、香港,寻求精神粮食。 几年前,吴小保《思想末罗游:华马文史散论》一书出版以后,颇能见着华社在思想研究上的世代更迭。书中集结了作者过去十余年来研究上的思考轨迹。书中40篇文章分别以“历史与思潮”、“人物”、“翻译”、“语文”和“文学”作辑,又第一辑“历史与思潮”的内容最为厚重,占了全书约莫五分之二的篇幅。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是研究的前期作业——寻找属于自己观察位置,借以追问:“我们与‘马来人思潮’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又如何从这关系中找到特属于自己的问题意识?”。换句话说,从第二至五辑,即是作者试图从4个不同面向回应前述的自我提问。 书中第一辑,大致为我们描绘了马来社会的不同思潮,分别来自中宗教教育的少壮派、英文教育的贵族(以江沙马来学院未达标)、马来教育的农村子弟(以苏丹依德理斯师训学院为代表)。在历经不同时间点的思潮演变中,进一步讨论现代化、去殖民、建构国族等当代议题,并以“如何告别族群政治”作为整辑的结。同时,也开启书后半部不同内容的讨论,包括人物、翻译、语文和文学。 在第二辑〈人物〉中,最为华社熟悉的杨贵谊先生自是重要的讨论对象。作者如此评述,“在面对政治的压力下,仍凭着自己对文化工作的信念一一熬过,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也体现了对于马来亚国族想像的价值追求。另外,鲁白野、陈妙华及他们所一起主编的《马来语月刊》,也是参与国家推动国语政策的重要事迹,奠定了华社整个国语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上述人物的故事中,他们其中促成一项重要的工作——翻译,也是第三辑的内容。作者分别在不同篇章中讨论,国语所形成文化资本垄断,边缘化了其他的语言文化。而其所隐含的政治性,不仅关乎族群间的语言实践课题,还有涉及了翻译工作,如何开展才符合我们的实际所需。 此外,作者以边缘作为视角的论述,经常为读者带来是不一样的边际思考。例如,一般华社直接讲马来语等同于国语的思考,其实忽视了它在现代化过程中也遭受到传统宗教、习俗的挑战。甚至,马来菁英还借鉴了华教运动来保卫文化权益。故此,作者认为,华教运动和国语文运动并不必然是相互牴触的。而在文学方面,当论及国家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否定,是否为了打造一种单元文化?有没有可能是“单语—多元文化”?而且,这只是马华社会的困境吗?印裔社会是否也是如此?如此的话,他们是否也会有所谓的“出走”派呢? 在阅读《思想末罗游》的时候,作者点出本地华裔青年整体的精神、思想与状态,颇有警示之意。他指出,他们如同苦闷的马来青年,亦无法在本地的华语出版品获得满足,转而从中国、台湾、香港,寻求精神粮食。然而,苦闷究竟是来自于知识理论上的匮乏,还是缺乏实践理想的可能?或许,作者所书写的这本华马文史散论已作为答案自身,回答了这一道大哉问。而且,它也可以作为开始重新思考我群下意识中的他者,以及复数的我们又如何应当重新被理解。 相关文章: 【马华读立国】叶福炎 / 一个槟城男孩的自传 【马华读立国】叶福炎 / 她比我还懂大马美食 【马华读立国】叶福炎 / 在书堆中挖掘南洋
2月前
读家
更多吴小保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