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吴惠春
读家
【读家说书】吴惠春 / 阅读乳房
编按:乳房位于哺乳动物的胸部或腹部,左右成对出现(当然人类也只有一对),而雌性的乳房可以分泌乳汁哺育幼儿,雄性则不能。 当我们在纸上谈论乳房,有些事情还是要避忌(比如编辑在选图上的考虑),不过可谈的角度还有很多,且看本期身为男人的说书人,怎么介绍吧。 盖尔·加朵在《神奇女侠》里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即使在《蝙蝠侠大战超人》首次登场,激昂的配乐响起,气势完全碾压侧翼的两位猛男。作为来自天堂岛的亚马逊(Amazon)女战士,骁勇善战却又不失柔美沉稳,受到全球影迷的追捧。然而,就语源学而言,Amazon一词里的“a”意指缺少,“mazon”则是乳房,无论如何,《荷马史诗》里对于亚马逊的记录属实或刻意为之,父权对女性压迫的现象在两千年前就有迹可寻。 其实男女双乳结构相似,成年女性因荷尔蒙作用而乳房突出,结果成为焦点。虽然乳房的所有权归属女性自身,吊诡的是,男性却一直掌控着乳房的诠释权,仿如神明创世时“说有光就有光”般任由男人为乳房指定不同涵义。这就是玛莉莲·亚隆爬梳了庞杂史料后,钩沉编辑出的专属于女人,但男人也应该翻阅的《乳房的历史》。 ◢“阳具崇拜”取代“乳房崇拜” 远古时期,古人崇拜的神祇以女性为主,除了占有主神地位,也非附属于男神的伴侣神。在克里特岛、古希腊、腓尼基文明地所出土的女神雕像多拥有一双甚至多对硕大的乳房。另外,黎凡特的女神偶像大多用双手或双臂撑起乳房,作出“献出乳房”的造型。这么强调乳房的造型在后世的艺术创作里虽然也不少见,但意义迥然不同。远古时期,乳房因哺育繁殖的象征而备受尊崇,当时女性社会地位较高,连带地对自己身体(乳房)也有比较大的自主权。 然而公元前7世纪的一尊宙斯手捧赫拉乳房的神像出土,古典学者柯尔斯(Eva C. Keuls)由此推测乳房统治大约在这时期由阳具统治所取代。从此女性就处处受父权钳制,古希腊女子须从头裹到脚,只能在家操持家务并完全与政治绝缘,赤身裸体成了男人的特权,讽刺的是,想要掌控身体的“自主权”,只有成为妓女一途。尽管如此,作者却对这一历史转折的起因留下了很大空白,实属可惜。 ◢从“宗教歧视”到“阶级象征” 圣经里要求女性相夫教子。早期神学家更把肉体(尤其是女人的肉体)与邪灵挂钩。法国亚尔比的圣西里(Sainte-Cecile d’Albi)教堂壁画里,男魔鬼竟然长着巨大的女乳!另一方面,圣母玛利亚在基督教里却设下慈爱克制的高道德标准。相较于远古母神,玛丽亚带有繁殖之外更超然的神圣宗教地位。讽刺的是,她的重要却系于比她更强大的男人。没有耶稣,玛丽亚就不会名留青史。即使宗教也逃不出父权的五指山。 中古时期,乳房从宗教意义转换成阶级的象征。因为当时上流社会迷信哺乳期间的性爱会污染奶汁,屈于父权淫威下,为人母者只能忍痛把孩子交给来自下层妇女哺乳。这趋势蓬勃发展到连法国巴黎曾一度设立“奶妈局”(Wet Nurse Bureau)来保障奶妈的预付酬劳。后来因婴孩夭折率高企不下,人们纷纷提倡为人母者担起哺乳责任。 时间洪流滔滔涌向20世纪,文明的玉石被淘洗得绚丽夺目,然而一些部分依旧浑浊不明,女权即其一。战争时期,女性得以与出征海外的士兵并肩作战,然而却是以裸露的海报、照片等绘图艺术形象出现;就连纳粹政府也严正看待这课题,规定母亲须定时喂奶并接受泌乳检查。乳房与国运被一条看不见的丝线连在一起。也不知是福是祸。 ◢用科学眼光出发 相较于玛莉莲·亚隆聚焦于乳房在各时期所展现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演变,由新闻工作者Florence Williams撰写的《Breasts: A Natural and Unnatural History》,则把触角延伸得更远,如从演化以及医学新视角切入。 演化神经学者Steven Platek通过核磁共振扫描,发现乳房的图像会激活受试者脑中的“奖励中心”。人类男性的目光被女性乳房吸引,这是普遍共识,来自纽西兰的父子档学者Alan和Barnaby Dixson的实验也证实这一看法。根据实验,受试者的目光首先落在乳房,然后脸庞,之后又在乳房和身体其他部位来回循环,而且每次注视乳房的时间更长。出乎意料的是,受试者并非一致地青睐硕大乳房,无论大小,各有数量旗鼓相当的忠实爱好者。 演化学其中一派声音主张挺拔的乳房透露了身体健康与基因良好的信息,通过交媾才能产下适应能力更强的下一代,确保物种延续。著名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在1967年出版的《裸猿》(The Naked Ape: A Zoologist’s Study of the Human Animal)里更露骨地表示:身为捕猎者的男性,在经过一整天劳累捕猎后,需要乳房给予他们激励,否则他们为家庭部落提供食物的意愿就会降低。言下之意,雄性在乳房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催化的作用。 这样大男人主义的学说肯定会遭来强烈挞伐。作为反击,Florence Williams采访了多位学者以期得出不一样的答案。生物学家Olav Oftedal的主张正好符合了她的诉求。虽然动物因其哺乳后代的能力而归属为哺乳动物,实际上泌乳功能远在哺乳动物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远在恐龙都还未称霸于蛮荒大地的3亿1千万年前,爬虫类祖先演化出了类哺乳爬行动物的一支——合弓纲(synapsids)。它们表皮缺乏鳞片,有些还可能是温血动物。哺乳类祖先避开巨兽的锋芒,踽踽前行。大约在三叠纪后期和侏罗纪之间的时期,哺乳类祖先演化出了泌乳结构。 前哺乳类动物拥有袋鼠般的育儿袋,用以储藏蛋卵或幼儿。蛋卵多孔的外壳致使其容易变得干燥,进而遭到微生物攻击。有鉴于此,母体皮肤的腺体会分泌出液体以保护幼体,以及提供养分。由此可见,泌乳结构的出现与雄性动物毫不相干。这些“乳液”提供的营养补剂让幼体可以维持高新陈代谢率,也为后来演化成温血动物铺平了道路。在恐龙等爬行类动物休憩的冷冽夜间,我们的祖先也可以大摇大摆地在外觅食而不至于失温致死,更不至于成为巨兽的猎物。 哺乳行为确保营养供应,脑容量提升也被列入了进化的议程上。哺乳期间,幼儿必须与母亲如影随形,亲密关系以及母亲倾注的母爱有助于脑袋发展,幼儿不仅能从母亲处获得各种生存知识,也提高了我们的祖先发展出智能、逻辑推理和语言的可能。 ◢乳房不是“性选”唯一标准 今日的我们来自于昨日层层叠叠的结果。无可否认,乳房出现最初并非因为男性,但“性选”在演化过程中还是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是性选的标准不一定以乳房为主,在现今时境还参杂了社经地位等等。请记住一句话,演化超越道德,只为物种延续服务。早前网络上有关“熊与男人”的选择题甚嚣尘上,因为有男性禁锢女性的前车之鉴,极端女权分子坚持认为:在野外遇到熊,比遇到男人更安全,并对反驳言论一概视为维护父权。当时我就觉得这种脱离现实的题目,说穿了都只是意识形态影响下的臆测,尤其是最近一名加拿大女性在森林晨跑遭到野熊攻击的新闻报导,以及一名男性下车喂食熊只遭遇攻击身亡的脸书视频,都可以反证极端女权固守的论述。只是这课题太大了,现在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市场上是否找得到与此书相呼应的《阳具史》。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黄美锦 / 停车位不够,就建多一点?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拥抱痛苦,快乐更持久
4月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拥抱痛苦,快乐更持久
编按:网络成瘾、购物成瘾,酒瘾,甚至性成瘾,也许不是我们的问题,是多巴胺(dopamine)的错!应该……是吧? 多巴胺穿搭曾在小红书抖音掀起风潮,镜中人物着装夸张多彩,炫丽夺目。再搭配〈If I ever broke up〉轻快古怪的曲风,满屏欢乐扑面而来。媒体的发展越趋娱乐化,短视频只是把这功能推向更极致而已。生活周遭充斥着众多令我们多巴胺井喷的事物,讽刺的是我们却越来越不快乐。 追求快乐,依循本能而已。但安娜·伦布克写的《成瘾:在放纵中寻找平衡》颠覆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认知——原来热衷追求快乐,反倒让我们与快乐渐行渐远。过度寻求欢乐不仅成瘾,还会被反噬。这对奉享乐主义为圭臬的普罗大众而言,不啻为一个及时的警醒。 多巴胺与快乐的联系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我们不知道其实痛苦与快乐就像如影随形的双生子,或更形象的对比是:快乐与痛苦乃天秤两端,为生理心理达致平衡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物质。如果一个人受到正面的刺激,就会激发身体分泌多巴胺,催发快乐的感觉。当天秤往一边倾斜,痛苦就会另一边加上比重,使身体达到平衡。打个比方,多巴胺原始水平为1,打了几把手游之后,高企的水平再降时会比原始水平稍高,如1.5。第二天和朋友再下一城,新的刺激会引发更高的多巴胺波动,以此类推。当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多巴胺受体会逐渐减少,连带地多巴胺分泌也会减少,进而使到我们最后即使手握心爱之物,也难以再感受到最初的快乐。 我们的祖先生活困苦,经历捕猎的喜悦之后,拥有非常充足的时间让痛苦慢慢地发挥平衡的作用。可是现在我们周遭有太多的诱惑,根本没有让痛苦卡位的时间。当快乐失去作用时,虎视眈眈的痛苦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袭来。轻者导致易怒、焦躁、失眠,重者则可能选择轻生。 不要逃避痛苦 作者在书中述说了很多她诊断过的病例,首个病例是一个严重性瘾患者。他会自制各种工具,以常人可能无法接受的方式达到高潮。其沉沦程度甚至严重到影响了事业与家庭。虽然内心愧疚,但还是难以抑制欲望,会多次推翻先前戒断的诺言,把拆卸并丢掉的零件又重组回来。 通过看诊的经验,作者总结了一个真正的寻求快乐之道:不规避痛苦,甚至是拥抱痛苦。虽然有点反常理,但只要我们想想以前的那些苦行僧、修士,这道理似乎还说得通。撇开这些高大上的圣人不谈,我们看看家中吃苦耐劳的上一代,虽然物资贫瘠,但心灵却是富足的。反观生活在物资丰沛年代的我们,嘴里却老是叨念着不快乐。 对于拥抱痛苦,作者的其中一位病患向她回馈。目前医学界应对心理患者的正常作业方式,多是开出药方后观察后续症状。结果病未治愈,病人倒是对药成瘾。讽刺的是,面对成瘾问题,医生又开出了不同的药方,结果病人只是从一个循环,进入另一个循环。经历类似困境的病人B,无意间发现冷水可以帮他减轻,甚至是摆脱戒断的症状。冷水澡带来的轻微刺痛,意外地通过迂回的方式,给天平快乐一端增加了比重。 写书让人的思想更严谨 作为最普遍的致瘾物品——智能手机,不仅会带来心理问题,也会带来心智上的问题。在这方面,《The Shallows: 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 read and remember》就很清楚地阐释了人类的心智,如何随着传递资讯媒介的变化而变化。 口述文化在历史中曾留下浓重的一笔,即使泥石块、莎草纸、羊皮卷的出现,也无法撼动其地位。后来纸张的问世,才让口述文化逐渐淡出历史。抄写员替代了口述文化时代负责记忆法令条文、习俗宗法、诗歌文学等专员的工作,将所有知识付诸文字。 因为泥石块、莎草纸、羊皮卷的稀有以及涉及的繁杂工序,这些媒介皆为公家服务,因此在颁布法令或者仲裁纠纷时都必须大声朗读,与现在我们在图书馆看到默读的场景完全不同。因此当中世纪神学家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看到米兰大主教圣·安布罗斯(St.Ambrose)一个人安静阅读时会感到异常惊讶。书籍作为媒介使到作者能在思想方面往更纵深的方向发展,以更严谨的逻辑为其论述布局,字斟句酌、熬字煮句,因此著作水平自然不低。对于读者,阅读变成更加私人的事务。 古腾堡铅字印刷使到书籍不再是专属于权贵以及教会的特权。1483年,印刷1025本柏拉图〈对话〉的成本仅3个弗罗林(欧洲地区曾经通行的一种货币),但抄写员抄写仅仅一本却要价1个弗罗林。 成本骤降不仅提升识字率,也点燃了大众对于书籍追捧的热潮。铅字印刷问世逾半世纪,众多印刷厂在欧洲两百五十多个城市开花结果,总印刷量高达1200万册。17世纪初,印刷品不再局限于书籍,报纸、科学期刊等相继问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培根、笛卡尔等通过书籍这媒介为世间带来了各领域思虑深刻的赠礼。有钱的路子谁都想走,虽然各种低俗情色小说、低级趣味报纸等也来抢滩,但因为书籍本质的关系,正面影响始终占据上风。 网际网络于上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网页设计从一开始比较单调的单色文字搭配静态照片,过渡到各种炫丽特效。嵌入了多媒体的网页,给使用者提供了远较书籍更佳的使用体验。一项实验揭示了受试者在6天内每天一小时使用网络,负责理性思考与决策的前额叶所展示的活动,竟然与长期重度使用者一模一样。短期接触就可以对脑部产生影响,若长期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诸多有关青少年接受危及身心安全的抖音挑战,大家都有所耳闻,这就是前额叶发展受阻,导致人们无法做出更全面思考的后果。 另一项实验比较了阅读书籍与使用网络对脑部的影响。前者激活处理语言、记忆与视像的部位,后者则额外激活了前额叶。乍看之下,在网上冲浪似乎好处更多,但且慢!浏览过程中,网页如上所述的各种特性,还有超级链接会让使用者的脑袋忙于该不该继续往下看,或者按下链接去往新天地。脑袋过载无助于理解诠释并记忆资讯内容。阅读不只是外在意义上的静态活动,脑袋也必须处于平静,方有余裕分析资讯、吸收知识、内化见地、升华洞见,简而言之,深度阅读是也。 有鉴于此,家中有网瘾孩童或者青年都应该及早干预。戒断期长短因人而异,一般都会落在一个月左右。挨过了就会感受到前后的巨大差别。或许是时候该摒弃及时行乐的观念,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改为拥抱痛苦,才能招来更持久的真快乐。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懂些药的趣事 【读家说书】吴惠春 / 你对民主失望吗?
7月前
读家
星云
生活的不同面貌/吴惠春(爱大华)
“当时坐在海岸钓鱼的人都没把那海浪当一回事。就以为是普通海浪,可是海浪近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住在当地的巫裔渔夫戛然而止,面有难色,似乎不知该如何接下去。 “那两个钓鱼的人怎样了?”朋友圆瞪着双眼,接过了话茬。 仿佛被鼓舞似的,渔夫才舒出话语,“应该是没了,海啸都淹过对面的稻田去了,哪还有得剩?” 朋友的目光顺着渔夫的手指滑向被柏油路隔开的广袤稻田里,茫茫然不知该落于何处。 “生死有命,谁也做不了什么。你刚进来时看到的那棵椰树,也是海啸发生时被冲上岸,然后就这样长起来了。” 椰树是海岸线一道寻常的风景。一转入Tanjung Piandang,海边矗立几座南洋风格的亭子,几乎座无虚席。沉浸在美食与美景的游客几乎无一人稍微垂注食肆边缘迎着海风的椰树。这棵就是当地渔夫口中所指的椰树,印象中也是海岸线仅此一棵傲然独立的椰树。 Tanjung Piandang是最近在马来圈Tik Tok里非常火红的景点。几堤峡角从狭长的海岸线向海外伸延,宛如撑开手掌向外伸出的纤纤玉指。放眼望去,如织人流几乎全是马来同胞。 寻芳探秘者有之,享受珍馐者有之,最令人赏心悦目的当属整家出动垂钓的场景。整家人一身便装一字排开或站或蹲在岸边,手中的钓具犹如金箍棒那样从爸爸到稚儿逐渐缩小。徐徐海风吹来,一边漫无目的聊天一边悠哉游哉地垂钓。 人和猫共享同一个空间 朋友忍不住吐出:“wah, satu family pancing, bagusnya!”那爸爸循声望来,质朴憨厚的笑靥在我眸子里映射出光芒。侧身伫立的爸爸肚腩看起来更是显眼,小儿子灵动的双眸从“小山”后方升起,探射出好奇的目光。这样毫无城府的表情早已经在大多数人脸上绝迹。爸爸的肚腩应该或多或少装了些苏轼的不合时宜。不合时宜地不随大流,不合时宜地忘却营营,不合时宜地寄身河海。 这里人多,猫咪也不少。就连这里的猫咪也与当地人一样对人类毫无防备之心,大剌剌地与游客同坐在堤岸上、或者用毛茸茸的身子蹭游客讨食。一两只猫咪冷傲孤清地在堤岸巡逻,未及开机摄下英发雄姿,猫咪身影早已消失于夕阳余晖中。人类和猫猫共享同一个空间,各有各精彩,偶有交集,事后却各不打扰。 岸边的一个码头有几个渔夫驻留,朋友正与他们攀谈。不远处就停了一辆连着推车的摩托,是渔夫载送渔具渔获的工具之一。一只小猫擅自将它征用为卧榻,呼噜呼噜打起盹来。即使感受到了我的存在也只是徐徐睁眼,然后缓缓转身继续睡去。 渔夫的故事乘风溜进耳里,正在为猫咪拍照的我被吸引了过去,想听听后续如何。饱经风霜的渔夫微一蹙眉,皱纹把秘密夹得更紧。一艘船只掠过海面,却怎样也抚不平海上的皱褶。 渔夫趁机转移话题,说起海对面时而会有印尼偷渡客冒险潜入我国。近年印尼客工都买少见少了,意料之外竟然还有人愿意冒险前来。但别人真实生活的境况我们又了解得了多少? 谁不为了生计而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当年历经海啸,所幸并未遭遇太大破坏,如今焕发生命的光彩。钓客、渔夫、游客、猫咪、椰树各自演绎生活的不同面貌。
9月前
星云
头条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懂些药的趣事
编按:你沒看错,这里依然是阅读版,不是医药版。【读家】谈药?谈的是什么呢? 英语的“药”(drug)一词,来源于古法语,意为“晒干的药草”。根据词源,植物在过去是非常重要的药物来源。1991年意大利厄兹塔尔阿尔卑斯山脉冰川下挖掘出来的“冰人奥茨”,就是一个佐证:科学家发现他的肠子感染了鞭虫,而他随身携带的一种蘑菇,就具有杀死鞭虫的功效。 另一方面,鸦片作为最古老的药物,源自小亚细亚的罂粟。苏美尔人因为它可带来愉悦,就以“忘忧药”称之。然后辗转经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希腊,因能止泻而成为治疗痢疾的药物。然而在16世纪前,药物的使用往往也参杂了迷信和超自然元素,因此“猎药”过程所需反复试错的毅力,运气也很重要。 一直到1543年,时年28岁的德国医生瓦莱里乌斯·科尔都斯(Valerius Cordus)出版了《药典》(Dispensato-Rium),附加在药物上的超自然迷信色彩才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颇具现代科学精神的实证主义。其后,哥伦布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猎药的足迹也开始遍布于异域的树林。奈何殖民者的脚步,却因热带流行的疟疾而踌躇不前。最后,药剂师从南美洲发现一种叫金鸡纳(Cinchona)的树皮,萃取出可治疗疟疾的奎宁,这僵局才宣告打破。从此殖民掳掠之道,变得愈加顺畅。 ◢想像一下,拔牙不用麻醉 乙醚(Ether)用于麻醉病人,但科尔都斯当年成功合成乙醚后,只是把它当作治疗咳嗽的药物。之后的3个世纪还被用作化学溶剂或治疗头痛、眩晕、癫痫、风湿病等其它疾病。1846年10月1日,《波士顿日报》(Boston Daily)报导了牙医威廉·莫顿(William Morton)为病人无痛拔牙,受到著名医院医生的关注。 当年麻醉药还未问世,为免病患在手术过程中遭受过度折磨,医生必须速战速决。尽管有助手帮忙架住病人,血溅手术现场仍是家常便饭,更可怕的是病人挣扎时,助手的手指甚至是病人的睾丸,都曾不幸遭切伤。术后病人因坏疽而死的几率,也高得吓人。 1846年10月16日,当时最好的医院——麻省综合医院决定进行一场公开手术,以测试莫顿的麻醉方法是否有效。手术当天,颈上长了一颗巨瘤的病人躺在病床上,护理人员立在一旁严阵以待。病人在乙醚的作用下渐渐沉睡,冷森森的手术刀在其颈上滑行。50个好奇的吃瓜群众屏息凝视病人的反应,然而,病人毫无反应,胸脯平缓地上下起伏证明了他还有生命体征。最后病人手术非常成功。 有了著名医院的背书,医学界对乙醚的需求量暴增。然而当时的药房都是地方小药房,不仅供应不充足,而且每家配方剂量不尽相同。更糟糕的是,合成乙醚的作业技术含量高,一般小药房合成出来的成品品质不佳,这很容易危害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医生急需一个可以信赖的标准化配方。有市场就有供应,由爱德华·罗宾逊·施贵宝(Edward Robinson Squibb)所创立的施贵宝制药公司(E.R. Squibb and Sons)应运而生,这也为工业化制药的时代就掀开了序幕。 制药进程迈入20世纪后经历更快速的变化。《猎药师:发现新药的人》在之后的篇章也给我们带来很多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然而我想让读者们自己去挖掘。除此之外,若要了解一下比较近代的制药故事,不妨读一读梁贵柏的《新药的故事》。当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河盲症”的篇章。 默沙东实验室从日本静冈地区伊藤市寄来的一份土壤样品中,发现了可杀死寄生虫的活性物质。即使稀释了很多次,效果依然不减;这就是伊维菌素的由来。无论人用或兽用,年销售量数以亿计。河盲症在沙哈拉以南沙漠地带肆虐,造成一些村落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失明的患者甚至高达60%。出于人文关怀,默沙东决定不计较得失,对该地区长年提供依维菌素,以解决河盲症的问题。这项事业后来获得各大组织的合作并扩展到其它地区。 ◢猎奇疗法:吃土、颅骨钻孔 在医疗的历史中,难免会因为病理知识不足而出现一些令人侧目的疗法。《荒诞医学史》一书绝对能够满足我们的猎奇心态。吃土治病、为治疗头痛、癫痫或精神疾病而给颅骨钻孔。另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公牛脑袋塞入面包,然后把这“夹馅”面包绑到病人头上权当治愈精神病的偏方,可真让我脑袋“清奇”了起来。惊吓诙谐还能长知识,万勿错过的一本好书。 药物问世,除了科学家孜孜以求的严谨态度,更多时候肇起于先贤的启发,而且往往会带来出人意表的演变,在《Ten Drugs:How Plants, Powders, and Pills Have Shaped the History of Medicine》,作者就是以这样的角度为我们剖析药物如何形塑世界。 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是我们熟知的疫苗之父。奶牛工是天花疫苗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我们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几位颇有先见的女性的贡献。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夫人(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出生于名门望族。尽管如此,聪慧有主见的她却选择了与非家族看中的有为青年结缡,并于1713年迎来了他们的长子。好景不长,她的弟弟在一场天花疫病中逝世,而她自己也在两年后遭受天花袭击。虽然逃过一劫,她的容貌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后来,她随丈夫出使奥斯曼帝国。她看到当地人使用特殊器具把较轻微病症,且已痊愈的病人痂皮和脓液混合物,放在健康小孩手臂刮出来的伤口上,以此催发疾病并引发针对天花的免疫反应。她深深为之着迷,并决定在当地为儿子接种(engrafting)。 回到英国后,本想推广君士坦丁堡的天花接种法,却遭到医学界的强烈反对和耻笑,❶宗教原因,当时的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互不信任;❷性别原因,医药界由男性宰制;❸当时“四体液”说在医学界占主导地位:医生一般都会为病患放血催吐以便四液重新趋向平衡,达致医疗目的。1721年,天花再次袭来。有了儿子的成功案例,她觉得先在上层阶级展示接种的方法。这一次的展示不仅受到贵族追捧,也获得皇族的关注。尽管当中还是经历 一些曲折,但有了皇室背书,推广之路平坦许多。就连前面提到的疫苗之父——爱德华·詹纳也是受益者之一。 制药的成品往往会与最初制作目的南辕北辙,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让男人重振雄风的威尔刚(Viagra)原本是用来治疗心绞痛;西罗莫司(Rapamycin)用作冠状动脉支架的涂层,但其最初的研发目的却是为了治疗运动员的脚气和酵母菌感染。因此制药过程充满很多不确定,幸运的话,或许能推出如上所述的爆款,不幸运的话,往往挹注几十亿都如泥牛入海。珍惜药物,不滥用,不浪费,那就是我们一般人能做到的最基本用药伦理了。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吴惠春 / 你对民主失望吗?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揭秘”人性善惡的根源 【读家说书】吴惠春 / 阅读要主动出击! 【读家说书】吴惠春 / 谁会爱上极权国家 吴惠春 / 病毒没你想的那么坏? 妈妈(上)/吴惠春(爱大华) 妈妈(下)/吴惠春(爱大华)
9月前
头条
读家
【读家说书】吴惠春 / 你对民主失望吗?
有人说民主好,也有人说民主不好。本期【读家】兼谈古今各国民主制度的好与坏。好的方面我们听得多了,坏的部分,本期介绍的作家敢讲,但你敢听吗? 上届大选,伊斯兰党斩获史上最多议席,声势浩大,让人不禁担忧极右派崛起,将引领国家航向何方。民主体制无法迅速回应选民的诉求,尤其是前两年的政治乱象,致使民众不再对民主制度倾注过高期望。然而右倾现象并非大马独有,欧美也一样深受其苦。 民主制度滥觞于大约2500年前古希腊雅典。不同于现行的“代议民主制”,当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男性公民轮流获选进入500人议会,一生只能服务两个任期,且不能连任。议会讨论事项包括公共事务、税务、战争或侵略等。选民通过举手,或者放置石块于瓮内表决。接着,表决的议案将提呈至由贵族组成的战神山议会(Areopagus)重新检讨并通过。 ◢古代民主,你知道多少? 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前,古希腊主要是由以血缘为纽带的四大家族所组成。根深蒂固的部落心态一经挑拨,就很容易引起内斗,于是克里斯提尼废除旧部落,把所有成员打散并入新组成的10个部落。每年,每个部落将选出50位代表进入500人议会。不久之后,民主迎来第一波考验:波斯大军来袭。尽管城邦一度沦陷,城民被迫撤退至萨拉米斯岛,果敢决毅的军士最终还是运用地理优势,让波斯大军铩羽而归。军事胜利不只为民主制度镀金,也让组成海陆两军主要力量的中下阶层人士名望地位大大提升。 “陶片放逐法”由克里斯提尼首创,选民可在陶罐碎片写上名字,把权势滔天的政治人物驱逐出境,避免权力倾斜,以保民主之万全。斯巴达素以独裁专制,军国主义为名。虽然客蒙(Cimon)曾在萨拉米战役中战绩彪炳,然而他亲近斯巴达的态度,让雅典民众担忧民主制度终将遭到军国主义践踏,因此客蒙相当不受激进民主派待见。于是趁着客蒙带领军队帮助斯巴达镇压奴隶起义,当时以中下阶层公民占多数的议会,发起陶片放逐议案,将客蒙放逐,并把战神山议会除了裁决谋杀案件之外的所有权力,都转移到500人议会手中,完成了权力下放的进程。 以上资料撷取自Roger Osborne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 New History of Democracy》。作者把目光聚焦于民主在各国的历史演变上。民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需要因地制宜迎合在地文化,还很容易被政棍操弄,倒向独裁或民粹,所以民主在世界各国都演化出不同的变体。 古今民主制度中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运气元素。王绍光在《抽签与民主、共和》中点出,为了摒挡政治舞弊和黑盘作业,除了选票,抽签在古代的民主和共和,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古希腊,除了议会,法庭和行政机构也是组成民主重要的环节。任何符合资格的公民,都可通过抽签方式,进入任何一类机构。每年,每个部落会通过抽签,选出600位代表,来填补法庭6000个判员空缺。最初,判员经抽签后被分派到相关法院任职一年。但因为舞弊事件频生,新制度就应运而生。 每到开庭日,每组大约10人的判员就会到某处集合,负责官员会准备两个箱子抽签,一个抽选审判员,另一个抽选法庭,首组被抽中的判员将派往首个被抽中的法庭,以此类推。后来为了避免舞弊事件,雅典采用了更复杂的抽签系统。为了保障民主体制,古人可说是殚精竭虑。 ◢美国民主,就是好棒棒? 民主制度是当前最多国家采用的政治制度,就连独裁国家如朝鲜(全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要在取名上吃一下民主的豆腐。正因为如此,民主的短处才更容易显现出来。特朗普于2016年逆势当选总统后,“特朗普学”顿成显学,出版界推出不少探讨选举结果,以及特朗普当选后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相关书籍。《How Democracies Die: What History Reveals About Our Future》也是芸芸众书里的一本。作者主要聚焦于美国弊端丛生的民主制度。对此,作者把责任归咎于政治人物首鼠两端的态度,以及政党的运作方式。 特朗普任内“通俄门”事件、疫情期间疏忽职守、美国国会大厦袭击事件,都与他脱不了关系,这无不证实了作者的担忧。但作者并不认为特朗普是美国民主颓败的始作俑者。立国初期,美国国父们一方面担心君主专权思想复辟,另一方面又对普罗大众能力心存疑虑,于是采取折中方案——选举人团制度(Electoral College)。美国总统并非由人民直选而成,选民投票选出每个州的选举人,紧接着再由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除此种种,初选(Primary)和党团会议(Caucus)也是为总统候选人把关的门槛。 1968是美国政治的重要分水岭。之前,总统候选人必须在政党大会中争取出线,选举人则是由党委员会遴选,两者皆服膺于党权力核心集团的意志。1968年,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接连惨遭暗杀,美军越战接连失利,死伤人数众多,造成民怨沸腾,带着反战诉求的人民走上芝加哥街头示威抗议,向支持越战的时任总统约翰逊施压,结果迎来的却是警方暴力镇压。同年美国总统选举,约翰逊面对多方不利因素,选择退选,转而支持副总统竞选,最终还是铩羽而归。选举制度被迫改革,从此总统候选人可以遴选忠于自己的选举人代表,以便(理论上)更真实地反映州民意愿,而非党的意愿。然而,这改变也给政棍之流开了方便之门,裹挟高涨狂热的民意,即使言行出格,无论战友或政敌都不敢出言批评,有者甚至同流合污,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要是考试才有资格投票…… 对于民主制度的失能,《反民主:选票失能、理性失能,反思最神圣制度的狂乱与神话》的作者布伦南则把矛头指向选民。他将选民分为极为少数理性,且深具社会科学知识根底的“瓦肯人”;占比最高的耽于小确幸又政治冷感的“哈比人”;以及对政治具备一定程度了解,却偏执狂热的“政治流氓”。凡人固有的偏见,如“确认偏误”(conformation bias)、“驳斥偏误”(disconfirmation bias)以及“部落思维”等也令选民选择无脑支持心仪政党。简而言之,一句话概括布伦南的观点:素质低下的选民,只会选出素质差的代议士。 有鉴于此,布伦南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倡导以更具精英色彩的选举权门槛制与复数投票制,以取代“全民普选制”。前者要求全民必须通过特定考试,方可取得投票资格;后者则是赋予具有学术学位人士复数选票。此外,布伦南也提出在两院之外,另设知识精英议会,检视并审核两院通过的议案、撤销有问题的法律和政治决策,也可推翻有问题的选举结果,并勒令重新举行选举。战神山议会被释权2000年之后,难道又要借尸还魂?民主制度萌芽之初,也如知识精英制,毫无先例可考,面对保皇派的镇压,知识分子的鄙夷,终于举步维艰地踏出了今天的康庄大道。如今民主制度弊端丛生,亟需彻底改革,否则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把统治地位拱手让给知识精英制或极权制,谁知呢? 吴惠春 / 病毒没你想的那么坏?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揭秘”人性善惡的根源 【读家说书】吴惠春 / 阅读要主动出击! 妈妈(上)/吴惠春(爱大华) 妈妈(下)/吴惠春(爱大华)
1年前
读家
星云
妈妈(下)/吴惠春(爱大华)
前文提要:看着眼前的豆腐卜,咬下一口,啜一口汤,人家说热汤暖胃,我却只感到眼眶热热的。 一张纸 在登记局转了好多圈才终于找到车位。事先准备好的文件,包括了警局开的permit,我和妈妈的登记副本。拿了号码,手指夹着所需文件,静候机器读出我的号码。 人生在世,以一组号码代之,百年之后也只是换了另一组号码。门扉开开关关,多是朝气蓬勃的少年或是正值壮年的男女。其他的人多为4个一组或是以A开头的号码组合。唯独我是以C开头,C字专属死亡事务,从号码也可看出我格格不入之处。 毕竟妈妈已经走了超过一星期,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对此仅是泰然处之。百无聊赖,看起了电子书。 “C015” 我施施然走向柜台,把文件上缴。官员一顿操作后,礼貌地告知我即将把妈妈的登记剪掉。心里咯噔了一下,脑袋一瞬间空白。眼看着官员把剪掉的登记和其它文件收拾好,我才吐出我能否拿回那登记的请求。 官员用平稳的语气回答道:“这证件将由本局收着。”我一瞬间愣在原地。或许是察觉我的异样,官员请我到隔壁的大厅等候,语调威而不怒。 我仿佛失了魂般飘到大厅,在其中一个空位瘫坐着。其它座位则稀稀疏疏散落着等待救赎的灵魂。偌大的厅子更显空旷。打妈妈把她的登记交代给我后,一直都收在钱包里。原本以为会一直陪着我,如今却突然被拿走,强烈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一阵阵酸楚袭来,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下。脱下眼镜,不停擦拭泪水,生怕惹来异样眼光。 须臾,看官员拿着一叠叠文件往柜台走来,赶紧止住眼泪,期望能从官员处领到让我释怀的东西。当妈妈名字在大厅回荡时,我条件反射地弹起。 小心翼翼地从官员手中领过类似报生纸的文件。走出大门,心想把死亡证书看得更仔细,可当妈妈的名字落入视线,喉头一酸,觑着双眼,视线就模糊了。 快步进入车子,开启引擎。妈,我们回家了。 天不假年 2022年开斋节假期末尾,妈妈因病进院,那一个时期忙进忙出,对身体可真是一个考验。学校回来后,赶快梳洗补个眠,三点多左右就匆匆忙忙赶去医院。因为早年食不定时,落下了胃病,因此半途总会在金恩美食中心叫碟猪肠粉裹腹。 下午时分,曼绒医院人潮开始疏落,不像早上般得把车子停到医院外的路边去。穿过人潮,踏着当时每天都会经过的路线直往妈妈所在的公众病房走去。 在医院治疗几天,妈妈脸色看起来更神清气爽,心里对于出院的期待更增添几分。如往常般放下零嘴后,收拾垃圾,再看看是否要换新尿布和尿垫。 收拾完毕才是嘘寒问暖,其实平时也很少和妈妈聊天,因为妈妈耳背,最后总会搞得我不耐烦。于是,平常总是让白噪音来代替填补空荡荡的空间。但住院期间却不断地说些有的没的,即使答非所问也是想让空间盈满母子的声响。 偶尔沉寂下来,环顾四周发现有些病床已经空了,有些病床则换了新鲜面孔。妈妈就提起某某病床的病友昨夜一直呻吟,某某已经换病房等等。医院,一个生死交接,悲喜交合之所。任谁都想受到上天眷顾,焦急踵来,欢欣离去。只是离合是每个人必经的功课,早晚而已。 傍晚六点半左右,手推车辚辚作响,无论是独自一人坚强面对或是家人朋友随侍在侧,护士都为每一个病人送上热饭,暖胃暖心。 鱼肉剥成一片片,挑出哽喉的刺,合着清甜的鱼汤,慢慢送入妈妈口中。 “你要不要?你吃了我才吃。” 我摇了摇头。 包菜清脆爽口,可是对于已经没几颗牙的妈妈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用汤匙把它们压烂,但咀嚼几口,还是吐出了些萝卜条。没关系啦,醮了鱼汤的白饭配上鱼肉也让妈妈吃得尽兴,不然怎么会把饭都吃完了呢? 落日余晖慢慢从窗口褪去,探病的亲友多已归去。妈妈躺下歇息,我也坐下歇一歇脚。假期时可以待到9点10点左右,但工作日一般9点前就得走了,不然晚餐没地方解决。 趁休息的当儿,翻翻电子书消磨时间。一位护士巡床为病人做例常检查。来到妈妈隔壁床时,她惊讶地说到我妈妈可以出院了,刚才一直打电话却没人接。 当下瞬间陷入尴尬,为避免诈骗电话,我一般不接未知电话号码的来电。来医院前的确有好几通电话,但我都无视了。结果我和妈妈在医院多待了好几个小时。 我立马在医院不同部门的柜台办理出院手续。然后冲回病房,赶快收拾一下,推着妈妈欢欣离去。离开前,妈妈还用半咸不淡的马来文和护士道了个谢。当时妈妈的话语如今从脑海里被唤起。 我还没忘记妈妈的声音。 密闭的车间关不住音乐的律动,恐怕此时连车外的人都会被流泻出去的音乐所触动。电台突然响起〈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回想一年前,妈妈在接受了第二支疫苗的3天后突然失去了行动能力,当初叔叔还叫我准备好妈妈的身后事。我默不作声,但心里觉得不忿:我还要照顾她多10年! 我可以用一首歌的时间送妈妈回到心心念念的家,我可以用多10年甚至一辈子时间照顾妈妈。 只是10年太长,老天说这笔账算不过。5个月后的今天,我送车到曼绒维修,一样的路,一样的场景,只是副驾驶座已经空了。 未了的心愿 脚踏车咿呀地在树林夹道的小径前行。妈妈坐在后座,脚踏车奋力驮着我母子俩逶迤于凹凸不平的土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妈妈偶尔交代小心一些。 葱茏林木间偶尔冒出一两间苔迹斑驳的破败木屋。即使阳光筛过叶间缝隙,给它缀上光彩,依旧无法隐去岁月的沧桑。 凉风送来妈妈期待的询问:“要到外公外婆家了?”前方一道光线穿透阴翳的林木,我奋力往前踩去,穿过耀眼的白光,斜欹地从小径穿越到市井小镇,两旁矗立着四方白底的店屋。这不是Kg. Koh吗?我明明要去Sg. Batu,怎么会来到这地方? 凉风从后方送来一阵短叹。我继续踩着然后踩出了梦乡。 望着褐框白色天花板,一下子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回过神之后,把耳朵靠近隔开了我与妈妈生前寝室的墙壁。 只有扇叶搅动空气的声音。 自从外婆去世之后,妈妈也很少回娘家省亲。上一辈的女性多坚强隐忍,妈妈也极少向我提出要求带她回去,对于生性孤僻的我,这可正合我意。 不慌不忙,总以为来日方长,本来可以创造更多回忆的机会都让自己给蹉跎去了。 后来妈妈不能自理,照顾的责任自然落在我身上。偶尔对来访的客人提起她多年没有回去娘家,心里就默默下了一个决定。 一个周末在未预先告知的情况下,帮妈妈梳洗之后就搀扶着往门外走去。 “要去哪里啊?”妈妈好奇地问道。 “回去外婆那边。” “我这样怎么回去?” “我载你回去。” “我都穿着尿布。又不能走。回去很麻烦的。” 空气中弥漫着沉默。妈妈率先打破沉默。 “这样回去不好看。” 或许是从我神情看到我略微动摇。 “等以后好点了再回去,好不好?” 后来的后来,原本下好了的决定又延迟了。等着等着,后来这承诺一直都没履行到。 我挪动身子更加贴近墙壁。最后还是没有等到妈妈清喉咙的声音。 妈妈(上)/吴惠春(爱大华) 妈妈(下)/吴惠春(爱大华)
1年前
星云
星云
妈妈(上)/吴惠春(爱大华)
妈妈走了 从没想过变故可以来得这么快。2022年9月22日,一个永远铭记于心的日子。 下午放学回家,如往常般买了午餐和妈妈一起分享,还有一杯从学校买来的Umbra汁,酸甜酸甜,仅是闻到味道,唾液就不断分泌出来。推到妈妈面前,如往常般叫我喝掉一半,剩下给她。但我事前已偷喝几口,就拒绝了。 于是除了一碗饭菜,妈妈还干掉了一杯饮料。清洗碗碟之后,就把妈妈送回房间。然后我出去干自己的事。 傍晚时分,打包晚餐回来,原本要帮妈妈洗澡然后吃晚餐。走入妈妈的房间,看到妈妈又睡到防水垫外去了。稍感愠怒,轻推了妈妈的脚,指尖传来不好的触感。手掌放在妈妈手臂上,只感到阵阵冰凉,半闭半开的两眼和双唇,妈妈的脸庞少了生气。 手足无措,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妈!轻轻扶着背将妈妈抱着坐立,但整副身躯都瘫软无力,汗水浸湿的衣服都已冰冷了。 “妈!快起来!要吃饭了!” “妈!” 整个房间回荡着我的呼喊,没有回应的呼喊。 以后即使呼喊千遍万遍妈妈,永远也不会像以前般马上得到回应了。 妈妈的声音 即使翻遍手机,依然遍寻不着。这些年,虽然手机迭代更新,但我向来很少用相机记录生活。与他人相较,自拍的频率不高,妈妈的照片更是鲜少捕捉下来,更何况是用视频捕捉妈妈的神情,妈妈的声音。 自从妈妈失去自理能力,清理身子等担子就落到我身上。平时帮妈妈洗澡前都会先清洗臀部。因为妈妈无法站立太久,所以我让妈妈身子滑向前方,半躺在轮椅上,半边臀部悬在半空。这样我就可以帮妈妈抬起脚,用肥皂水冲洗。 妈妈不喜欢麻烦别人,她会自己用手伸向肛门清洗。老人家肠胃蠕动频率不太高,有时有些粪便会卡在肛门出不来,必须用手挤压。 有时我会发出yiyer假装嫌恶的声音,她就整张脸皱了起来,我还在为自己伤了她自尊而自责之际,她就发出kei kei kei的笑声。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清洗完毕,我让妈妈自己试着坐直。一开始的几次,需要我稍稍助力,才能坐立。后来身子稍微好转,妈妈就不需要我的帮忙,不过她还是习惯性地会用华语呼喊“快来帮忙。快来帮忙。”我大感惊讶,我们平常是用古田话交流的,所以有时我会问谁教她的,她就会回答自己教自己的。妈妈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 扛起照顾妈妈的担子后,我一直处于一种半累的状态,下午补眠成了必要的恢复体力方式。但有时越想补眠,却越不成功。更糟糕的是,晚上都只能浅睡,有时半夜会悠悠醒转。万籁俱寂,徒有风扇吱呀作响。细听才发现原来妈妈也没睡着,哼着我所不知道的调子。也不知是因为太累还是妈妈的调子让我心里感到踏实,渐渐地又再还寝入梦。 出殡前,心里突然一股懊恼:以前不屑于别人啥事都开启手机记录,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那个傻瓜。乐队唱着歌曲,我却一直想在乐曲中、在脑海里捕捉妈妈的声音,深深刻印在脑里。我真害怕有一天我会忘记妈妈的声音。 妈妈和我一起用餐 苦瓜汤是平常晚餐的选择,其一多菜清淡,其二分量刚好够我和妈妈两人分食。 一般上打包晚餐回来,把妈妈扶上轮椅后拿出尿垫放在水龙头下方,让水流把尿迹冲淡。趁这空档我就赶快把汤水倒出,以免汤水太烫,释放塑料袋的有害物质。 接着,倒回来开始洗刷防尿垫,还有妈妈的衣服。洗刷几遍后就浸泡水中,才推妈妈进入冲凉房。 洗得香香才享用晚餐。妈妈的碗和古早的公鸡碗一般大小,不过外面画上的是4条鲤鱼,分别把富贵有余4个字间隔开来 。这碗原本有两个,之前刷碗时手滑打破了一个。如今这是硕果仅存、妈妈遗留下来给我的。 当然,妈妈留给我的远不止这些。妈妈离开的那个傍晚,我也打包了鱼饭,还有一条面包,只是妈妈都来不及吃。朋友说华人相信最亲爱的人如果来不及吃下最后一口饭或最后一餐,其实是想把福泽遗留给子孙。 当晚,姑姑劝我先在殡仪馆的人来到之前吃些东西果腹。打开饭盒,盖子内已沾满水珠。用汤匙剥下鱼肉配饭送入口中,眼泪禁不住顺着脸颊流到嘴巴,此时我已分不清饭菜因何咸涩。 只是匆匆扒了几口,我就把整包饭给丢了。如果我早知父母福留子孙的说法,或许我会慢慢咀嚼,将妈妈留给我的全部保存起来。 鱼饭虽已丢弃,但妈妈还留了个碗给我。平常晚餐时,我会分走半包白饭,再把剩下的分一半给妈妈。然后放上裹着肉碎的苦瓜片,两颗鱼丸,几片青菜。因为妈妈不喜欢喝太多牛奶或者其它饮料,所以为了让妈妈能更容易吞咽药粒,我会淋上好几汤匙的汤。 有时多舀了些饭或者多放些菜肴,妈妈会说够咯够咯,我却又故意多放一些。把碗放到妈妈面前还一脸得意地说:“哪,吃完。” 其实没怎么听妈妈提起她喜欢吃什么。只是有次,应该是注射第二针疫苗后不久,当时身体比较虚弱,医生建议我给她买没有lactose的成人牛奶。 当时第一次还是第二次我泡了糙米粉加牛奶,或是麦片加牛奶,只见妈妈大口大口地喝。喝完一口还长叹了一声,用古田话说:“啊,jiak hor liak(啊!真好吃)。” 妈妈满足,我也满足了。 妈妈的豆腐卜 老板娘穿过人潮,端来了热腾腾的饭菜,一小块木瓜夹在被猪肉碎挤得饱满结实的豆腐卜之间,上面撒了些翠绿青葱。漂浮在油亮汤面上的青葱碎片向袅袅白烟借力,奋力往豆腐卜游去。 妈妈虽不至厨艺精湛,但操持一日三餐还是凑合。所以曾有一段时期总会对别人家的饭菜心生羡慕,甚至曾一度相当嫌弃自己老母亲的厨艺。纵使如此,妈妈的一两道菜肴还是会让我时不时回味。豆腐卜就是其中一道。 一般上妈妈会整个锅子上桌。掀开锅盖,期待的心情就像拆礼物一般无差。氤氲白烟散去之时,从锅沿窥探,精华在滚烫的浅褐色汤底下滚涌,猪肉多到几乎能把豆腐卜穿洞的两面覆盖殆尽,一些韭菜心有不甘地被挤出来,随着汤水载浮载沉。 舀一汤匙汤水淋在白饭上,一口咬下豆腐卜,吸附其上的汤水猝不及防地暴涌而出。第一口肉质嫩而有嚼劲,汤汁也鲜美甘甜。吃两碗饭也不在话下。MCO期间,妄想复制同一道菜,虽然在呈现上更显简约精致,但啜一口汤汁就让人蹙眉,味道不足。 问过妈妈如何调出和她相似的味道,所需材料不过是寻常家里可见的调味料。材料也不见比外头的丰富,但就是能把材料原味调理出来,我想我和妈妈的差距应该就是几十年的技艺吧。 复工后,厨具都束之高阁。三餐全都依托外食,偶尔嘴馋,就会到平常买苦瓜汤的档口买豆腐卜跟妈妈一起享用。白饭各大概妈妈三分一,我三分二,夹了豆腐卜,妈妈总说她只要一片就好。嗯,那就把木瓜都给妈妈吧。 两人扒着饭,七、八点夹杂着新闻报导,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味道虽然有差别,但权充回味,也无不可。再后来,妈妈走了。有一种味道叫妈妈的味道,只是如今只能在记忆里搜寻。 看着眼前的豆腐卜,咬下一口,啜一口汤,人家说热汤暖胃,我却只感到眼眶热热的。 (明日续完) 妈妈(上)/吴惠春(爱大华) 妈妈(下)/吴惠春(爱大华)
1年前
星云
读家
吴惠春 / 病毒没你想的那么坏?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距今已接近100年了。虽然后来暴发了SARS非典型肺炎(2002)、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2012),但真正让“病毒”概念走入寻常百姓视线的,莫过于2019冠状病毒病。 尽管病毒很可怕,但是你知道吗?没有病毒,搞不好我们也活不下去了…… 哥伦布在新大陆发现烟草后,不仅晋身为欧洲人追捧的时尚,还被当作壮阳的药引,以及用来治疗黑死病,更有甚者,连学校每天早晨都会教导孩子集体吸烟。现代人多已意识到香烟的危害,却鲜少知道烟草与病毒的发现息息相关。 烟草广受欧洲各阶层人士欢迎,成了殖民政府重点发展的商业农作物。正当赚得盆满钵满之际,“烟草花叶病”突然袭来,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886年,德国农业化学家把患病的叶子研磨出汁,再滴在健康的烟草叶上,不出所料,烟草叶就发病了。不久之前,“细菌致病学说”业已成为学界的中流砥柱,因此想当然耳地把烟草花叶病,归咎于细菌。 ◢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病毒? 后来,俄国的植物学家使用可以过滤细菌的“巴斯德-张伯伦过滤器”,进行了检验病因的实验。“巴斯德-张伯伦过滤器”的瓷土孔洞,细小得连病菌都无法通过,可当他把过滤后的汁液,注射在健康的烟草上时,烟草还是一样发病了。由于他的观念依然受制于当时的“细菌致病学说”,因此折中地把“细菌毒素”当成了肇因。 然而实验结果引起了荷兰微生物学家的质疑——如果致病原因是“细菌毒素”,理应只有被注射过滤液的叶子会染病,而不会造成叶片之间的感染。由此,推断出致病的很可能是比细菌更小,且又能穿透陶瓷过滤器的活性物质,并以拉丁文给它取了个名称——Virus。烟草花叶病病毒,成为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病毒。 ◢了解病毒历程,首推《进击的病毒》 以病毒为主题的书籍,第一本推荐的就是史钧写的《进击的病毒》,文字浅显易懂。除了上述发现病毒的历程,对于病毒起源、病毒形态、演化过程,都有详尽的解说,这是我阅读他的《疯狂人类进化史》和《其实你不懂进化论》之后,又一部令人大开眼界,且不失趣味的著作。但这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政治洗白的味道很浓,尤其是在序里大力赞扬中国政府的防疫大业,以及在描述群众接受天花疫苗态度时,极力高捧母国、贬低欧洲的行径,实在让人傻眼。 ◢病毒是“寄生”的微生物吗? 病毒之名本就让人听了心中不适,新冠病毒更加深了这样的既定印象。由于病毒对生物造成的伤害肉眼可见,让科学家将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定义为单方面获利的“寄生关系”(Parasitism),但这观念随着基因领域的深耕而渐渐动摇。其实,人类和病毒的关系远不如想像那样疏远,而且是属于“共生关系”(Symbiosis)。 RNA病毒具有一些专属的RNA序列,名为LTRs。科学家不但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了这类型序列,而且占比还不低,竟高达43%!当中包括了HERVs(9%);LINEs(21%),以及SINEs(13%)。相比之下,人类基因组里负责编码蛋白质的2万个基因,却只占了区区1.5%而已!据推测,这些嵌合入人类基因组的“病毒残骸”是百万年来演化的结果,甚至可以追溯至远古的海洋脊椎动物。 这些所谓的“病毒残骸”,对人类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先岔开话题,简单说说人类生命的形成——当卵子受精后,子宫就会开始构筑“胎盘”,以便胚胎着床。“胎盘”将拥有一半父本基因的胚胎,与母亲的血液隔开,以防胎儿遭到母亲的免疫系统攻击。此外,“胎盘”也为胎儿提供养分和输出排泄物。“胎盘”这么重要,但若非HERVs编码的“合胞素”,人类“胎盘”根本无法成形,胚胎也就无法在子宫内成长了! 此外,RNA病毒还会改变自己的特性,以适应宿主体内的环境,从而与宿主一起应对自然选择的挑战。这在弗兰克·瑞安的另一本著作——《病毒的进化:从流感到埃博拉病毒》里有更详尽的叙述。 ◢“粘液瘤病毒”与兔子 1859年,欧洲定居者在澳洲引入了欧洲兔以解决粮食问题,最终兔满为患。1950年3至11月,澳洲当局企图使用生物手段——“粘液瘤病毒”来控制兔子的数量,99.8%的兔子都难逃一劫,一些兔子因为基因天生对“粘液瘤病毒”更具抗性,过不久兔子数量就复苏了,之后的7年,病毒致死率降到25%。从此,澳洲幸存下来的欧洲兔变得更能抵抗“粘液瘤病毒”的袭击,而病毒也喜获新宿主。 巴西兔是“粘液瘤病毒”的自然宿主,遭受感染的巴西兔几乎毫无症状。若与欧洲兔子在自然的情况下遭遇“粘液瘤病毒”,病毒会帮忙巴西兔铲除掉他们的生态对手,让巴西兔能独享更丰富的资源。不仅如此,寄宿的病毒也会帮忙宿主抵抗其它病毒的侵袭。1910年,俄国生物学家宣导的“共生关系是推进演化的力量”的“共生体学说”(symbiogenesis)在百年后得到了印证。 ◢我们和病毒共享空间 人类并非地球主宰,除了动植物,我们也和微生物(特别是病毒)共享同一空间,这就是《病毒星球》带出的主题。有个研究生看过海洋细菌释放大量病毒的照片后,决定从各海洋区域收集海水样本,以查证海洋是否居住了很多病毒。计算结果抛下了震撼弹,每升海水中竟含有高达1000亿个病毒颗粒! 1917年发现的“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病毒家族中庞大的种群,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臣。海洋病毒每天屠戮无数微生物,日放10亿吨的碳元素,继而沉积成为岩石以达到控制气温的效果。作为生态系统的最终得益者,人类即使灭绝,对地球毫无影响;相反地,若病毒灭绝了,地球生态系统会马上崩溃。 ◢潘多拉盒子早已打开 幽秘森林蕴藏了丰富多元的病毒,北极冰川亦然。只是近年过度开垦森林的活动和气候变迁,释放了好些此前人类未曾面对的病毒,埃博拉和爱滋病就是前车之鉴。然而,潘多拉盒子早已打开,是福是祸,都已不在我们掌控之中。即使我们少数人挨过了病毒的淬炼,但那也是哀鸿遍野换来的结果。另外,沉睡于我们基因组里的HERVs,是否会随时苏醒亦是个未知数。想到这里,只能唏嘘短叹。
1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揭秘”人性善惡的根源
人性善?性恶?一直以来,人们大都从伦理学角度去解读。但也许科学更能诠释人性? 粼粼波光在湖面随着涟漪辐射开来,那天的天气也和今天一样燠热,当惨遭人蛇掳上货车并告知已被父亲出卖时,安东尼不可置信,紧攥父亲给他零钱买的可乐,尽其所能地反抗。可当瞟到父亲双手插口袋伫立在他被拐的小店时,他放弃了挣扎。 加纳经济落后,多数孩童都跟安东尼走上相同的命运。被卖给渔家后,除了日常渔务,风险最高的任务就是下水解开被树枝缠住的渔网。 在同一个雇主下,有个与他年龄相近的少年麦克,对他照顾有加。除了教他如何讨好雇主,不受雇主儿子挑衅而惨遭毒打,甚至每次都会挺身而出,代他下潜。安东尼好奇,为何会有人愿意为别人冒生命风险…… ◢盲人“看”到他人情绪? 神经心理学家Alan Pegna有个因连续中风而失明的病患。一次复诊,Alan下意识与病患微笑点头致意,出乎意料的是病患竟以相同方式回敬!好奇心驱使下,Alan先在病患面前展示几何图形,猜中率为半数以下,一旦展示带有情绪的人类照片,答对率竟上升至60%。为了验证自己猜想,Alan换了不带任何情绪的人物照片,答对的结果又落到与几何图形相当。 后来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检测发现在实验时病患的杏仁核被激活,意指病患虽然失去了视觉,却能通过其他神经路径“看”到他人的情绪。此外,另一个团队的实验也揭露了当我们看到他人痛苦时,会激活负责情绪和认知能力的“前脑岛”。 虽然我们被赋予与他人共情的能力,但并非所有人都对一切悲惨事件触动,尤其是看着发生在远方天灾的新闻,无论多么高企的伤亡数据都难以触动人心,都有可能无动于衷。这其实是对人脑的一种保护机制。大脑虽然只占了全身的2-3%比重,但每天消耗近20%的能量。为了避免脑袋过载,一般都会优先处理眼前的事情。就像安东尼和麦克,在艰辛环境中相互扶持产生了更胜家人的情感,麦克愿为安东尼冒着生命危险潜水;安东尼可以伺机逃走,却为了一直对他关怀备至的麦克而留下来。 这就是Dexter Dias撰写此书的风格,在《十种人性:我们与善、与恶的距离各有多远?》里,作者以细腻笔触写下他周遭的真实案例,间中穿插各领域的学术研究,让论述更令人信服。作者将人脑分为10个模块以反映人性的10个面向,如安东尼和麦克的故事就是“感痛者”(Perceiver of Pain)。各个模块独立运作,却又有千丝万缕的牵连。Dexter是位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权律师,尽管叙事精彩逻辑清晰,夹叙夹议的写法让此书更亲近读者,但他终究不是脑科领域的专业学者,论述的可信度还是稍微打了些折扣。 ◢睾酮水平越高,越有暴力倾向? 若对人性有兴趣,想拜读汇集权威学者多年研究成果的书籍,《行为:暴力、竞争、利他,人类行为背后的生物学》绝对是不二选择。跨领域探究一个课题几乎已经是趋势,不仅如此,作者还多加了一个参数:时间。作者探讨内外因素如何从毫秒到上千年的跨度,塑造人类最良善和最糟糕的行为。 Phineas Gage在人类行为研究领域是非常经典的案例。一次意外,一根铁棍插入左脸,再从头顶穿出。奇迹的是,经过一段时间修养后就重回职场,只是他像换了个人格,从文雅有礼变得粗野易怒,难以与人共事。“前额叶”是脑部最迟成熟的部位,主要负责认知能力和理性思考(另一个有趣现象是灵长类所处的社群越大,前额叶在脑袋中的占比越大),而费尼斯受损的部位正好是前额叶,因此他性格大转变也就说得通了。 与神经系统瞬间应对环境转变不同的是,荷尔蒙在人们采取行动前几小时(甚至前几天)就开始分泌并发挥作用。人们总把“睾酮”与暴力挂钩,以至于误以为个人睾酮水平越高,越有暴力倾向。出乎意料的是,睾酮会使人更有信心和乐观,也会抑制前额叶,使人更愿意冒险。若是身在竞技比赛,睾酮暴涌绝对有助夺魁。杏仁核与恐惧及焦虑有关,若不幸成长于家暴环境,长年处于家暴恐惧之中,受害者也可能成长为施害者。对于此类不幸群体,睾酮的增幅会影响他们的暴力倾向。 ◢拥有7R受体的人喜欢寻刺激 不同区域人类的基因组成略有不同,某些基因占比更多或更少的趋势,这是自然力量、政经制度、社会文化筛选的结果。多巴胺是负责奖赏机制的神经传导物质,当它与神经细胞的“受体”结合就会激发愉悦。负责编码D4受体的基因有至少25种变体,7R变体敏感度大大降低,若要达到相同刺激程度,7R所需的多巴胺水平须比4R变体多得多。说白话点就是拥有7R受体的人们更喜欢寻求刺激,更好创新。 数据分析,欧洲、非洲和中东人口中有大约10-25%的7R基因、在东亚则是惊人的低,区区1%左右而已。7R基因高的族群通常都经历过长时间的大迁徙,或者岛链跳跃以寻求更好的生活。东亚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为了更好的收成,高密度的劳力活动牵涉到全体社区成员,慢慢地集体主义应运而生,经济文化压力不利于特立独行的7R个体生存,因此慢慢地就将7R基因从群体里剔除至非常少量。这也可以是从分子水平对民族特性的一种解说。 ◢从表面看善恶,乖离真相 人们习惯分开看待善恶,这样会受到个人价值观影响,容易乖离事物的本质。最简单例子:雌狗出水时常招来一群雄狗,由此狗儿就被污名化为滥交。实际上狗狗只在交配季节才做爱做的事,反倒是人类全年无休不停劳作(如果不恰当,请看另一例子:单看鸭嘴兽的外表,我们会把它视作鸟类,但他们与哺乳类更亲近)。 善恶根源于同样事物,就如上所述的睾酮,一方面可增加人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几率,另一方面却也会增加施暴的几率,但只在已经有暴力倾向的个体里发挥作用。所以作用正负与否,视情况和个体而定。此书纠正了相当多道听途说的错误观念,碍于篇幅不能继续铺叙,只能拍胸推荐:五星好书,万勿错过!
2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吴惠春 / 没有一个种族是纯种的
编按:1903年,考古学家发掘出了英国最古老的万年人类遗骸——Cheddar man。直到2018年公布Cheddar man的脸部重建图像时,却引起一片哗然——他竟然是黑皮肤的!这在白人至上主义的群体里掷下了震撼弹…… 本期【读家】吴惠春介绍的《Superior: The Return of Race Science》(未有中译本),将会刷新一些人对“种族”的认知——没有任何一个种族是纯种的!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 Planck Society)这家享誉国际的德国科研机构,截至2021年共有37名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马克斯 ·普朗克(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就是冠冕上最璀璨的钻石,为纪念其卓著贡献而冠上了他的大名。它的前身乃威廉皇帝学会(Kaiser Wilhelm Society),纳粹掌权后,学术文献成了洗脑社会的工具,学术人员成了为虎作伥的帮凶。毒气室、集中营以及各种惨无人道的人体试验,学会都脱不了关系。 种种血腥政策的背后都可以窥到优生学(Eugenics)一丝踪迹,在对基因遗传机制一知半解以及种族沙文主义作祟的情况下,它成了纳粹的种族清洗工具而变得恶名昭著,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现代宪政议会发源地并以自由民主著称的英国,才是萌发优生学的滥觞。 ◢1883年出现“优生学” 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认为才能可通过遗传延续到下一代。达尔文演化论的适者生存主干思想给他带来灵感。就他所观察,贫穷阶层比富有阶层生育更多后代。对于要培育出智力或体能皆完善的伟大大英民族的远大目标,无疑是一大阻碍。因此他倡导菁英阶层多生育繁衍更优良的下一代,对于下级阶层(特指智力不佳人士)则实行生育控制。这理念不只获得名人背书,如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trand Russell),连女权运动分子玛丽·斯特普(Marie Stopes)也热烈响应呼吁。1883年他创立了优生学的词汇,顺理成章成为了优生学之父。 高尔顿百年之后,他的战友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继承了衣钵。令人担忧的是,他的思想比高尔顿更激进:有鉴于其他种族比大英民族更劣等(inferior),种族间的交融将让英国人种走向衰败。言外之意,就是限制移民政策以保全纯净的英国血统。 作为英语民族延伸的美国,优生学在大西洋的另一端也蓬勃发展。对于非欧裔移民,美国政府祭出了不少歧视政策,如1882年的《排华法案》限制中国移民入境。麦迪逊·格兰特(Madison Grant)在这种极端排他的种族沙文政治环境下产出了《伟大种族的消逝》(The Passing of the Great Race),由此把优生学推到一个更幽邃的深渊里去。 雅利安至上主义深深刻印在他脑子里,所以当他公开声称奴隶制度和种族隔离政策为正义时,是一点也不令人感到奇怪。在他眼中,北欧的雅利安后裔才拥有最高尚血统,即使南欧的意大利和希腊也不入他法眼。或许他老人家可能忘记了但丁、文艺复兴三杰都来自南欧。 他的作品成为了3K党的参考标准,此外他还收获了一个大人物对于《伟大种族的消逝》的崇高赞誉——“此书就是我的圣经”出自希特勒之口。 自由和独裁两种毫不相干的概念竟然可以这样产生关系!自由主义的两难就这样活生生的体现出来。 ◢英国原始人,竟是黑皮肤? 1903年,切达人(Cheddar man)于切达峡谷(Cheddar Gorge)被发掘,科学家推断他大约生活于一万年前,成为了英国最古老的人类遗骸。举国欢庆之余,他的样貌也成为了民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民众想像切达人应该具有白皙肌肤,绯红双颊,甚至给他加上了延伸至下巴的浓密虬髯,这完全是以现代英国人形象为蓝本的浪漫想像。 2018年,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公布了切达人脸部重建的图像,顿时引起一片哗然。根据基因研究所得,切达人的皮肤显现了如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人的色素沉淀的现象。用白话来说的话,就是他皮肤黝黑。 这一考古发现在白人至上主义群体里掷下了震撼弹,较激进者直接否定这项研究成果,较温和者则以切达人仅仅是机缘巧合出现在英国本土的外来者为借口来说服自己。 通过早年针对西欧狩猎采集群体的人骨遗骸的研究所得,古西欧人肤色黝黑在科学界早已是共识:从非洲迁徙到欧洲的古人一开始就不是白皮肤,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为了适应北部气候,才演化出比较白皙的皮肤以吸收更多阳光在体内制造维他命D。古人真正迁徙的情况并非如我们所想像般一条直线径直往目的地前进,途中与在地古人相遇进而繁衍再继续扩散,有时可能是双向甚至多方向。因此可以简单结论,从基因上而言没有任何一个“种族”是纯正的种族,所有人都是不同地域的人相互交融的结果。 就拿英国为例子,来自欧亚大草原的贝尔陶器文化(Beaker Culture)的居民拥有较白皙的肌肤,他们大约在4000-5000年前大举迁入英国,替代了当时英国九成的基因库,打下了后世英国人白皙肌肤的基础。贝尔陶器文化也是从更早的颜那亚文化(Yamanaya Culture)与其他古人混种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活跃于东欧大草原的颜那亚文化从7000年前起用了两千年左右的时间往西和东南方向发展。后者进入了印度北部与当地古人(与伊朗人繁衍的后代)繁衍形成了现今的印度人。所以印度话和欧洲语言在语言学上同属印欧语系,两地人民在基因上都可以找到高度相似之处。 故而白肤色是欧洲自古已有的外表特征这种观点就不攻自破,用肤色来区分种族,在科学上也是站不住脚的。种族(race)其实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其中一个已知最早应用该词汇的资源可追溯到16世纪,但当时种族一词指代的是来自同一血统、世系的一群人,可以是宗族、部落,甚至是一个小城邦。 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种族的概念主要以地域区分,甚至认为人的外表特征可以因为迁移到不同地区而产生改变,例如迁徙到高纬度地区去的人肤色会变得较白皙。这样的观点现在听起来非常荒谬,但往好的方面来看,当时的种族概念没那么僵化,人们可以通过移居或者改变宗教而转换种族身分。 ◢“种族”认知来自卡尔·林奈 我们现代人对于“种族”的认知,主要是来自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以二字拉丁文为物种命名的方法该归功于他。在1758年第十版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他就根据肤色将人类分为4个人种,分别是红白黄黑。值得注意的是,在描述印第安人时,除了外表特征,他也用“好被征服”(subjugated)的词汇来形容,仿佛他们就是天性为奴。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在殖民时代更趋膨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优生学应势而生,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优生学还是被认为进步健康的象征,即使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遭受侵蚀也视而不见。二战期间,犹太人、同性恋、智力体能弱势群体全都成为优生学下的亡魂。二战之后,优生学成了过街老鼠。为避免种族清洗的战乱再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49年在巴黎召开会议,议决所有人类皆归属于同一物种,那就是智人(Homo sapiens)。 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基因并没有界限分明的差异(difference),相反的,若把不同种族的基因放一起对比,更像是色相谱,基因变化(genetic variation)就像色差和色调的逐变而不是明显的差异。更令人诧异的是,基因变化在同一种族中比起种族之间更多元,根据基因学家Richard Lewontin研究所得,数据为85%和8%。打个比方,如果地球惨遭世界级灾变,只要拯救全秘鲁人,那就可以把人类8成的基因库给保存下来。 种族主义直到今天依旧是撇不开的梦魇,身在大马的我们不就是活在充斥种族主义色彩的环境里而深受其害的吗?种族是由文化和政治所塑造的概念,但政治会消亡,文化会嬗变,就连曾经被视为落后的印尼如今都铺设出光明的前景,如果大马人还不跳脱种族主义的窠臼,那永远只会停滞不前。不知道该怎么做的话,从今天开始不再开口闭口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友族。
3年前
读家
读家
吴惠春/杀人罪犯的大脑
本期【读家说书】有些烧脑,但绝对不难读,只是一些观点会颠覆我们对杀人罪犯的既定印象,也让我们更深入了解犯罪者。吴惠春是【读家】常客,不过这次交上的稿篇幅稍长,一来就“干货”满满。请系好安全带,一场危险的阅读旅程开始! 二战时期,荷兰曾沦为德国的殖民地。为配合同盟国的攻势,流亡在外的荷兰政府呼吁国内铁路工人进行罢工以便可以更快搞垮德国。结果换来的却是德军的报复,在撤退前,桥梁和港口被破坏殆尽,导致粮食援助无法及时送到。1944年11月就被迫开始食物配额,每人一天只获得1000大卡的食物,而一般健康成人都需要1500-2000大卡。来到1945年2月,配额更是降到每人每天只有580大卡的食物。很多人因为饥荒所带来的并发症而死去。 时间来到1963年,当年经历过大饥荒的孕妇所生下的孩子刚满18岁。因为服兵役的关系,他们所有人都得接受精神方面的评估。Richard Neugebauer和他同事就对为数多达100,543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那些曾经历过上述所说的大饥荒的人在成年时会比没经历过的多2.5倍的几率患上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这是第一个展示了营养缺乏会导致出生的孩子往后更加有反社会的倾向的研究。 或许你会反驳美国物资丰沛,暴力案件却居高不下。这不就是最佳反证吗?其实对于饮食我们忽略了营养其实可分为主要营养素(macronutrients)和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美国孩童的饮食当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主要营养素)毫不欠缺,相反可能还过量了,这导致美国肥胖率(30%-40%左右)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相比之下,日本韩国则只有个位数,大概落在3%而已。而这也与该国犯罪率的数据趋势吻合。 人性本善?本恶?孟子荀子之争至今依旧不休。现代西方犯罪学之父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1835-1909)通过研究罪犯的头骨等身体特征,推导出潜在罪犯通常都会显示一些返祖性(atavistic)的外表特征,例如巨大的颚骨,像山坡那样倾斜的额头等等。但令人不安的是,他的假说嵌印了深刻的种族偏见,以犹太人和北意大利为最善,南意大利人、玻利维亚还有秘鲁人为最恶。他最具影响力的主张就是“天生罪犯”(born criminal),尽管他倡导改造罪犯,但面对“天生罪犯”却一改慈祥面容,倾向于以死刑伺候。 这种观点在主张废死的欧洲早已没什么市场,在其它国家则还未达致共识。不过“天生罪犯”这样的观点在一般民众心中依旧受落。就以致死人数来看,Jeffrey Landrigan在一众连环杀人凶手中根本只是小咖中的小咖。自幼惨遭抛弃的他幸运地被一个慈爱家庭收养,两岁就偶尔有无法控制情绪的情况出现,10岁开始酗酒。此外,他也有滥用毒品的恶习。所以之后逃学,偷窃好像都不是太令人惊讶的事了。 在一次与朋友的酒局中,他杀了对方。逃狱后又犯下第二宗谋杀案。在等待执行死刑期间,他从狱友口中得知了一个大秘密!狱友告诉他早年碰到一个和Jeffrey长得非常相似的男人,也是干案累累的罪犯,酒精毒品一样上瘾,更巧合的是也一样谋杀了两个人。后来查访之下,才发现那个男人竟然就是Jeffrey素未谋面的生父!这还没完,顺着Jeffrey家庭历史爬梳下去,才发现他的爷爷也是罪犯,在一次抢劫后逃亡的追逐战中被警方射杀。这根本就是基因的诅咒!祖孙三代如被操控的木偶般反复走向同一条毁灭之路。 为了验证基因是否导致一个人犯罪的主因,《The Anatomy of Violence》作者Adrian Raine和他的同事就对1210个9岁的双胞胎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反社会行为只有40-50%可以基因来解释。于是他通过正电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的方法扫描41个杀人犯的脑袋各个部位,包括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它就在我们眼睛上方额头的部位。主要功能涉及规划及决定,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让人能成熟理性思考的部位。Adrian发现杀人凶手的前额叶皮质是处于活跃的状态。 ◢Randy Kraft杀人冷静沉着 一般上,如果一个人前额叶皮质遭受功能损害,那个人就会变得比较情绪化,动辄发怒,在社交方面,可能会做了不合时宜的事情也毫无知觉,或者在认知上完全不觉得这样的行为是不合道德规范,因此好冒风险、违反规则根本只是家常便饭。例如Antonio Bustamante,他因为入屋行窃,碰巧被出外购物的80多岁屋主回来撞见,年轻力壮的Antonio完全可以摆脱老屋主逃走,但他却袭击并致死老屋主。案发后他完全没想过要清除自己可能留下的痕迹,甚至被捕时身上还穿着沾满血迹的衣服。 这么说的话,那岂不是只要扫描了人脑后,发现前额叶皮质不活跃就可以确认某人有可能是杀人凶手?错!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前额叶皮质不活跃通常只在冲动型的杀人凶手中较常见。Randy Kraft是一个在12年里干了六十多宗凶杀案的连环杀人凶手,他的脑电图完全推翻了我们之前的认知,因为他的前额叶皮质和常人无异。他冷静沉着,杀人计划缜密细腻,如此工于心计,没有健全的前额叶,要执行这样繁琐重度的逻辑思考任务,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更令人震惊的是,作者本身的脑电图也和Randy极度相似,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身为护士的Jane Toppan,因开朗合群的个性备受赞赏,因此同事朋友给她取了“Jolly(欢愉的) Jane”的外号。然而让人感到讽刺的是,Jolly却也说中了她黑暗血性病态的面向。趁职之便,她喜欢对病人注射过量的吗啡后,静坐一旁以充满慈爱的目光观察受害者瞳孔收缩,呼吸急促。就在病人快陷入昏迷之际,她不慌不忙地再为病人注射一剂阿托品(Atropine)。病人瞳孔渐渐放大,Jane Toppan的心随着病人心跳以相同频率加速,心里欢愉愈盛,就在病人于一阵抽搐中走向死亡之际,Jane Toppan也达到了情欲上的欢愉(Voluptuous delight)。voluptuous delight绝不是我给她套上的厌女污蔑之辞,而是她在认罪自白时的说辞。由此可看出她在认知(cognitive)上是完全没问题的,她知道道德是什么,也能分辨什么事是不道德的,但她却完全无法体会感悟什么是道德,这导致她共情能力低下,无法从情感上体会甚至能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所以她才会毫不犹豫地去伤害别人的性命。 当然Jane Toppan与作者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作者无法为她扫描脑部,但可以从对近代变态杀人凶手脑电图大概推测Jane的脑袋哪个部位出了问题。依照作者的专业推断,主因是杏仁核(amygdala),也就是边缘系统的其中一个零件异常所致。根据精神病态(psychopathy)研究领域学者James Blair的研究所得,精神病态患者(psychopath)通常都不太能从别人脸部变化辨认出负面情绪,例如害怕和伤心。而杏仁核就负责这项功能,所以作者推测当Jane对她的病人下手时,对于他们脸部表情的变化会感到好奇,那到底是代表伤心?害怕?痛苦?还是愉悦? 为验证他们的推断,Adrian的团队针对杏仁核实验,杏仁核因其外形类似杏仁而得名,左右脑各有一颗。表面上看似一个整体,实际上却是由13个神经核(nuclei)所组成。他们发现,杏仁核在精神病态患者脑中的活跃度比常人下降了18%,而且其中3个神经核是受损的,它们所负责的功能是恐惧制约(fear conditioning)和规避习得(avoidance learning)。直白一点,就是只要我们犯下不同程度的错误就会换来相对应的惩罚,渐渐地我们就害怕犯下同样的行为。这也就是所谓良心的机制所在。但因为杏仁核在精神病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有些惯犯明明就被逮到很多次却还是无法谨记教训。 当我们得知脑袋某部位受损就会造成行为异常,表面上好像已经解决问题了,但其实这却引导我们去向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脑袋的一些部位会受损?像费尼斯·盖吉(Phineas Gage)的案例发生的几率其实微乎其微,而且书里提到另外两个案例导向不同的结果,与费尼斯·盖吉不同的是,其中一个因为脑袋遭受到物理伤害后从混蛋变成乖乖牌,另一个则是受伤前后性格上毫无变化。所以脑部遭受物理伤害,不能为人类极端行为买单。 那社会因素呢?这或许是一个最容易说服一般民众的理由,就好像上面提到的Jane Toppan杀人护士完全符合这一既定印象。她童年生活相当凄惨,一岁时母亲就过世,父亲则是个精神病患,祖母因为同样穷困潦倒也爱莫能助。原本被收养后,或许生活会好转些,但收养家庭却只把她当作仆人来看待,因此邪恶的种子就慢慢扎根发芽。但等等,如果我们看回Randy Kraft的家庭背景,他有个完整的小康家庭,备受母亲和3个姐姐疼爱。但他最后依然成为了比Jane Toppan更恶名昭彰的连环杀人凶手。社会因素完全无法套用在他身上。 因此作者尝试提出另一个解释,相比于基因决定论,他更倾向于神经发展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尤其是当胚胎在子宫里逐渐形成婴孩时,脑袋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发展异常,生下来的婴孩有可能就会成为我们所谓的“天生杀手”(Born killer)。而且这过程从胚胎在子宫里形成时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烟酒不离手的父母,生下行为偏差的后代的几率也比较高。香烟所含有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会降低输送给胎儿的血液,胎儿获得的营养和血氧自然就相对减少。这种缺氧(hypoxia)的现象就会使到脑部受损。 如果妇女在怀孕期间依然不改饮酒的坏习惯,那胎儿脑袋萎缩的几率也会提高,特别是胼胝体(拉丁语:Corpus callosum),这是一个连接左右脑半球的重要白质带。结果就是影响到海马体(长期记忆)的可塑性和学习能力。有这种脑部结构的孩子就会表现得好像永远学不会教训。 ◢未来,生养孩子要执照? 用目前的措施来应对暴力谋杀案件已经被证实证实治标不治本,尤其是美国,校园枪杀事件时有所闻。在书里的最终章,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暴力谋杀案件,一环扣一环,不过蛮多不仅具争议性,还带有奥威尔色彩。在这里我只稍微带过其中一个就好。差劲的家教,不健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很容易就成为滋生暴力谋杀的温床。例如家庭暴力或酗酒吸烟都可能在小孩还是胚胎的时候就会阻碍他们的脑部健全发展。为了从根源根除暴力谋杀问题,要生养孩子的父母必须先考取执照。无照驾驶可能会伤害别人生命,不深刻明白教养孩子责任的父母也可能会“培养”出杀人凶手,所以具备执照以显示自己有能力教养出不危害社会的下一代的父母在作者的设想里是成立的。 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就会开始破口大骂:子宫都要管,管太宽了吧?生养孩子是人权!稍安毋躁,我们先看看作者所提议的课纲,大体上就以培养负责任公民为核心,囊括了所有与孩子相关的东西,从产前饮食,如何抒压(或许是避免患上产前或者产后忧郁症,因为妈妈生理变化会影响到孩子),孩子成长时须知知识,与青少年谈判的技巧等等。不要感到讶异,其实很多父母不知道让小孩飞高高有很大几率会导致连接前额叶和边缘系统的白物质脱离。所以让父母提前做好准备,在遏止暴力谋杀事件发生是比较治本的方法。 社交媒体流行前,个人隐私是非常私密的东西,但现今多数人都恨不得向外人展示自己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以前政府强制人民需记录个人行踪,那肯定会被斥为侵犯人权,但疫情之后,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父母考取生养孩子执照的方法在目前阶段来说应该是蛮激进的措施,要社会接受恐怕需要一些契机。现在不可能,未来,谁知呢?
3年前
读家
读家
吴惠春/大白鲨吃小鱼的经济学
看了《半小时经济学》,有种欲求不满的感觉,顺藤摸瓜下就邂逅了这本书。要如何评价这本书,其实有点为难。表面上它以美国为例,为读者深入浅出地带出了凯恩斯派话语下的经济学为何物。他在批判这学派观点的论述方面言辞蛮犀利,后来才知道他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信徒,难怪批判时那么“酣畅淋漓”。 无可否认,作家已经尽量把这本书的内容简化得如寓言般平易近人,寓言里出场的各个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人物,还在篇章末更加深入解释与现实的联结。名曰入门书,只是若读者对时事没太留意,可能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这是一部经济史,更是一部美国发迹史。作者娓娓道来美国是如何崛起成为经济霸权国家(更是无赖霸道国家)。凯恩斯经济学派的观点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许久,所以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可能会与我们的价值观相左,但有碰撞才会促进思考嘛!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来自于生产而非消费,这读起来会有点拗口,也不太好理解。简而言之,经济增长是因为生产出有价值的东西,触发需求而后引发消费行为。这观点正正直捣凯恩斯派的核心价值——–消费。连带地,储蓄也成了一种经济的维稳手段。对于习惯了把钱花光,为国争光的大众,一定会撇撇嘴斥为歪理。 基薪在多数人眼光里是一种保障劳方免受资方剥削的政策,有助于舒缓阶级冲突,更公平公正的分配资源。然而,作者却持有相反看法,而且他也反对员工缴交社保之类的东西,直接充作薪金派发给员工以便他们有更多可动用资金。这观点我不太苟同,人毕竟是不理性的动物,尤其是网购当道,钱财在手,无人可挡道,成为下流老人,那可真是晚年凄凉了。 至于比较宏观的角度,作者对政府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加印货币的本能反应感到嗤之以鼻,因为他认为经济衰退是经济复苏的必要过程,就像人类生病是抵抗病菌的自然机制一样自然。经济衰退触发通货膨胀对一般民众而言可能已经不言而名的真理,但作者指出其实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偏偏就是政府愚蠢的政策所致。不相信是吗?美国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只是政府一般上不理性地把通货紧缩当作是经济崩溃的前兆,所以就加印货币应对,结果货币贬值,物价自然上涨咯,次贷危机就是一例。 经济不简单(虽然作者说很简单),加入人性就复杂了,政治再插一脚就更复杂了!经济不像科学实验般可以在受控制的环境里观察他的结果以作出结论。一个经济学说要实施,原本立意良善,但参杂了很多不受控或未知的因素后结果就可能会和预期有很大的出入。另外经济无法做实验,一经实行,非蓬勃发展即低靡衰退。人性使然,很多时候都会倾向于比较有保障的政策。政棍为获得选票很多时候也会选择短期有效但非长期持续性的经济政策,所以很多时候政府的愚蠢行径最后都要由老百姓来买单。 谁叫我们都是死老百姓。为了保障广大民众的利益,不要做大前研一《低智商社会》里的无知民众。来个咸鱼翻身,就算被大白鲨吃了也要咸死他们!
3年前
读家
更多吴惠春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