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常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味道不老
会员文
林金城|味道不老:古老咕噜肉
日本人喜欢吃肉骨茶,西方人喜欢吃咕噜肉。那是在探险的舌头与安分的味蕾之间,彼此融和交会的味觉认同。 朋友口沫横飞、眉飞色舞的说:招待老外还不简单?菜肴当中只需有道咕噜肉就搞定了,肯定吃到他们捻捻脷(粤语:舔舌头),频频点头称好;就像带日本人去吃肉骨茶一样,一瓦煲热腾腾的冒烟肉骨汤,就让他们吃得满头大汗,一边啊椎伊啊椎伊(あつい,日语,很热也)个不停,一边却又荷依西荷依西(おいしい,日语,美味之意)个半死! 关于后者,我倒是经验不少。以前当工程师的时候,常带从日本过来出差的同事到巴生及双溪毛糯吃肉骨茶,他们自己也常在休假时候,成群结队或带一家大小去大快朵颐一番。尤其双溪毛糯的那家中山,更是他们的最爱,挤在简陋的木板店裡里吃个淋漓痛快,大呼过瘾。其中有位死党Horikawa-san,每次来马都非要我带他去品尝不可;记得第一次吃过之后,回到东京便马上传来电邮,指定以后一定要去吃“蓝川の豚肉茶”! [nonvip_content_start] 蓝川の豚肉茶?一阵莫名。后来才想起我在介绍Sungai Buluh这地名时,曾说过Sungai是河,Buluh是竹……而他却把Buluh误听成Blue,结果便一厢情愿地将Sungai Buluh翻译成“蓝川”;日本人称猪为豚,说穿,整句翻译回中文便是“双溪毛糯的肉骨茶” 了。 日本人喜欢肉骨茶,尤其热腾腾的瓦煲肉骨茶,这与他们的传统饮食习惯有莫大关系,我的同事们尝新度不高,与其说是对这道“似曾相识”却压根儿无法从日本料理中找到的食物情有独钟,不如说是在“安心”前提下才勇敢伸出探险的味蕾,找到彼此间的味觉共识。 如果你问他们到日本开肉骨茶店是否可行?他们一定喃喃自语,点头一番,但我这相熟的朋友最终还是老实的说:国内的日本人不一定能够接受吧!一回神,却又开始认真起来:如果加入拉面,肯定一级棒的咧!看来,他们以吃日本料理的“态度”来吃肉骨茶,相信是准没错的。 那咕噜肉对于西方人又会如何呢? 先来看这道粤菜的名称来源。有说这道菜酸甜惹味,光看颜色光泽已教人禁不住“捻脷”不停,未吃已“咕噜咕噜”地猛吞口水,所以取名为咕噜肉。信不信?由你。在还没出现第三个“传说”之前,我则比较认同以下另一个说法:咕噜肉源自江苏无锡的糖醋排骨,属古老菜式,传到广东后,在清末年代始换排骨为无骨的五花肉,由于身世古老,历史悠久,便将这新派菜肴给称为“古老肉”,后来才谐音转化成现在的“咕噜肉”。 好玩就在于谐音转化的部分。有说当时广东是西方人最早接触的地方,而这道甜酸料理正好符合他们嗜甜好酸的口味。由于老外发音不准,经常把古老唸成“咕噜”,于是“肉”凭人贵,最后改以“咕噜肉”称之。更有趣的是,有的说法甚至连古老肉从糖醋排骨创变的历程,都归功于那些聪明迎合西方人少吃带骨肉类的厨师,好像这道食物就是特地为西方人量身打造的样子。所以,糖醋可以变质加入西方的番茄酱,最初使用的五柳料、广东泡菜,最后还是不敌西餐常用、色泽鲜艳的青椒、红椒、洋葱、黄梨,甚至草莓。 其实摊开历史,咕噜肉就彷彿是早年广东人与西方交会的味觉符号。不只记存了上述所言,广东是西方人最早接触的地方,同时也刻记着广东人是最早被“卖猪仔”到欧美地区的苦难中国人;至于之后如何落地生根,开设粤菜餐馆,又如何将符合洋人口味的古老肉普及开来,成为全球唐人街餐馆让洋人吃到“捻捻脷”的经典菜式,都经已在正宗与不正宗的论调间找到了答案。 如果说日本人是以吃日本料理的态度来吃肉骨茶,那么西方人吃咕噜肉就简单得多了;连想都不必想,这正是他们要的Sweet & Sour Pork! 2013年5月16日完稿
2年前
会员文
会员文
林金城|味道不老:原乡云吞面
北方取浑沌之相称为“馄饨”,江南相同,到了四川称“抄手”,到了福建则成为闽南方言中的“扁食”,再到广东,取个方言转音,就叫“云吞”。 离开广州前夕,整理行李后,却彻夜难眠。 起来写了半首诗,上网回复部落格累积多天的留言。 夜半临窗,拥挤的城市未曾睡着,酒店后面那家强调传统竹升面的云吞面店仍在开着,灯光依旧。是否要下楼去重温这趟行程中最后的一碗云吞面呢?一番挣挣扎扎,再看手机已接近三点。算了,老板说过,面店只休息三小时,此刻开始至清晨六点。 一个人,便在黑暗中思索起云吞面的种种。 [nonvip_content_start] 想起一位对云吞面情有独钟的香港朋友,到马作了一番美食巡礼后,对“马来云吞面”的结论竟是“鬼五马六,传统尽失”! 从面条口感到汤水滋味,再到云吞内馅,都爱之深责之切地给予强烈批评。比方说全蛋银丝面的碱水味过重,走碱时间不足,口感欠缺弹性等等;而汤水则下料不全,少有遵照传统古方以烤香大地鱼、猪骨及虾子熬成汤底;云吞内馅则虾味普遍不足等。尤其捞面形式,更是教他难以接受的“黑”,又是黑酱油,又是辣椒酱什么的,为何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猪油捞面和薑葱捞面呢?更莫名其妙的,就是云吞面里还加上几片叉烧,配上醋醃青辣椒…… 云吞,名字来自馄饨。 馄饨的意象实在够老,老到可以从古籍中又唐又宋,说馄饨之形有如鸡卵,浮沉于汤水之间颇具天地浑沌之象,所以称为馄饨,象徵开天辟地之意,于是在古老的冬至日里便有了吃馄饨的习俗。 百相馄饨,名称各异;北方取浑沌之相称之为“馄饨”,江南相同,到了四川则因包法不同,面皮左右对折像冬天穿大挂的四川人,习惯双手对抄在袖筒里取暖,所以称为“抄手”。到了福建则成为闽南方言中的“扁食”,再到广东,由于馄饨笔划太多,广东人务实求简,取个方言转音,把馄饨给写成简单利落的“云吞”两字。 相比之下,馄饨在广东的历史不算久远,据说始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年至1874年),由湖南人在广州开设了一间“三楚面馆”开始。所谓三楚,指长江中游以南,湖南湖北一带,据称就是馄饨的原乡;由于经济实惠,大受欢迎,许多人竞相开摊设馆,挂起三楚名号大卖岭南化后的“云吞面”。 传到香港后,照足广州模式,都以“三楚馆”为名,像雨后春笋,温饱了许多低下层的打工一族;据称当年打工仔最热门最巴闭(光彩)的午餐就是“细蓉加马”。蓉取自白居易《长恨歌》里的一句:芙蓉如面柳如眉,由于“面”与“面”同音,指的就是芙蓉面,即银丝面,也就是我们这里泛称的“云吞面”;而马,指的是叉烧,全句的意思就是“小碗加叉烧的云吞面”。 如今,“细蓉加马”在香港已告绝迹,云吞面里就只有云吞,没有叉烧。年轻一代香港人来到新马,像发现新大陆般夹起云吞面里的叉烧,以不知惊异还是鄙视的口吻说:咁都得!没想到早年南来的先辈们啊!竟把云吞面的传统给传承下来。 记得一星期前刚到广州时,漏夜便去造访酒店后面这家云吞面“夜店”。传统的口味,传统的吃法,汤匙总是置放碗底,先放云吞,再放面条再倒入汤水,为的就是避免太多汤水把银丝面给浸得太久太软,为求银丝面的爽口弹牙,而且放的是韭黄而不是新马常用的菜心。 当然,桌上还有一瓶大红浙醋,懂吃的人都会用来点面,以中和面条和云吞皮的碱水味,更难能可贵的,就是发现桌上还放有一碗免费供应的醋醃酸萝卜,此乃古风,作用与浙醋相同,不过已少有店家懂得提供,可遇不可求了。 倏然,想起家乡的醋醃青辣椒,原来我们的先辈又不着痕迹地把这饮食古风给留存下来,将萝卜青瓜给换成很南洋意象的青辣椒,可是又有多少人懂得领受呢? 离开广州的清晨,我还是特地跑到酒店后面的生力强面家,再吃一碗全蛋云吞面。 感觉像是一种仪式,跟原乡的云吞面话别。 2009年7月9日完稿
3年前
会员文
会员文
林金城|味道不老:鱼生●冈州鱼肉面
鱼苗无法在本地孵育培殖,所以人与鱼一起下南洋。人到矿场胶林,鱼到池塘矿湖,久了,也就一代一代繁衍下来。 我五年前曾写过一篇有关本地捞生文化的溯源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上网键入“人日捞鱼生”五字,谷歌一下便能找到我贴在部落格上的原文。新春已过,在此就不谈“捞生”了,我想与大家聊聊早年老广东从原乡带来南洋的其他两种鱼生食制。 前些时候我曾写过一篇〈唐山鱼〉,描述早年唐山鱼苗从唐山运至南洋的情景。根据老前辈的说法,由于鱼苗无法在本地孵育培殖,所以都用帆船运载,一路上请工人全天候踩踏水车供氧,千辛万苦才连人带鱼落番南洋;人到矿场胶林,鱼到池塘矿湖…… [nonvip_content_start] 正因为上述关係,所以老广东都将那些源自唐山的(松)鱼、鲩鱼、鲮鱼、鲤鱼等给统称为“唐山鱼”。而鲩鱼则是唐山鱼中的上品,在中国淡水鱼类中也佔居重要地位;江南称它草鱼,华中称之青鱼,到了华南才叫作鲩鱼。在老广东的饮食传统里,鲩鱼除了清蒸煮食,也习惯用在各类鱼生料理上;所以传统式的捞鱼生必用鲩鱼,市井里的鱼生粥和冈州鱼肉面,也同样无鲩不欢! 好了,我们就先来谈谈1960、1970年代我童年时候到处可见的鱼生粥。 通常都是一碗明火白粥,再配上一碟新鲜鲩鱼片,便是最基本不过的组合。鱼片上撒把葱段、芫荽和薑丝,淋点麻油酱清,再洒些胡椒粉,拌匀即可夹起生吃;或以筷子夹一片片生鱼肉,直像现在的粥底火锅般把肉放入热粥里烫熟,又或者干脆将鱼片拌入热粥里熟成一碗自助式的鱼片粥来吃。好玩就在于有所选择,我通常都会学大姐以三合一的方式来边玩边吃!记得当时除了鱼生粥,一般粥摊上都会同时卖猪杂粥、鸡粥、肉丸粥和鱼片粥等,光是吉隆坡茨厂街一带,就有数不完的摊子了。 2003年当我开始书写饮食的时候,根据当时做的田野笔记,茨厂街及其周围一带仍有四档卖鱼生粥的粥摊,两年前再次统计,却已减半成思士街的汉记,以及谐街傍晚才开档的老友记了。据知食前辈们的说法,这种吃鱼生粥的食俗,早年从广东传来后就曾盛行于全马凡广东人聚集之地,后因卫生考量及处理方便,摊贩干脆把分开端上的鱼生和白粥给做成混为一体的鱼片粥,即便现在槟城仍到处可见“鱼生鸡粥”的招牌,实际上却已“名存实亡”,能留存下这古老食制的,大概就只剩下茨厂街一带的老字号了! 至于“冈州鱼肉面”,单看名字便知道源自广东江门市一带(旧称冈州)的风味面食。做法简单,即新鲜鲩鱼片,捞进烫熟的银丝细面里,配上酸荞头,葱段和薑丝,再与蚝油拌匀即可;而捞过面条的鱼片经已半熟,吃起来相当可口。有些人则喜欢将鱼片放入附送的一碗热汤中烫熟,边吃干捞面,边喝鱼汤。 在本地已故食家李远虹的文章里,就曾一再提起“冈州鱼肉面”,说此食曾盛行于茨厂街一带的十多家茶楼食肆,玉壶轩茶楼则是当中的表表者!记得在我初写饮食文章的第二年,就曾特地到该茶楼打听传说中的镇店之宝“冈州鱼肉叉烧面”,当时年近八旬的老板娘感叹的说,现在的人哪敢吃鱼生啊!说不卫生,早就没卖咯! 如今屈指一算,那已是八年前的事了。当年,锦纶泰茶楼迁出苏丹街后,玉壶轩成了茨厂街一带最后的一间茶楼!而今日,苏丹街徵地一事“米已成炊”,连这最后一间茶楼也不保了。 回到鱼生粥与冈州鱼肉面,知食前辈和老厨师都认为难挽狂澜,传统食物最终还得让路给新口味!我倒“乐观”,说找天到思士街去吃汉记鱼生粥时,不妨再到隔壁的冠记去叫碟叉烧干捞面吧!组合起来,不就是重现江湖的“冈州鱼肉叉烧面”吗? 2012年2月9日完稿
3年前
会员文
VIP文
林金城|味道不老:怀念酿蛋角
时空交错,我仍被这股香味给深深吸引,踮着脚尖,隔着一窗铁丝网,从外头沙地往厨房不厌其烦的问:酿蛋角蒸好了没? 这个下午,我搁下工作,一心试着还原妈妈的味道。 原本只用文字记录表达,后来编辑通知说要配上食物照片,只好匆匆跑到超市买一包绞肉和半斤明虾,用来配搭家里的大洋葱及冰箱里的菜园鸡蛋。 就全凭想像,躲在厨房开始复制多年未尝的童年好滋味。 首先将明虾剥壳去肠,剁成碎泥,再把洋葱切小丁,与新鲜绞肉拌合一起,调个味加入胡椒粉、盐和少许酱油,即成酿蛋角的肉馅。 [vip_content_start] 接着打发蛋液,加点盐,倒入油锅煎成圆形,在半分熟之际,以中心线为界,一边放上适量肉馅,再将另边对折覆盖,而后用锅铲轻压蛋角孤边使其收口黏合为止。当两面都煎至金黄,即可盛起装碟,拿去隔水炊蒸至肉馅熟透,再洒些葱花红辣椒即大功告成。 妻说,难道一定要写这工序繁复的“酿蛋角”吗?选些一般常见的妈妈菜,文章写成后再到外面找间餐馆 “回味”和拍照,不是简单得多? 我倒是怔住了。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为何一提起“妈妈的味道”,就会很直接的联想到酿蛋角呢? 一股掺和着洋葱味的蛋肉香,于是从记忆的厨房绕了数圈,飘了出来。 时空交错,我仍被这股香味给深深吸引,踮着脚尖,隔着一窗铁丝网,从外头的沙地往厨房不厌其烦的问:酿蛋角蒸好了没?几时可以开饭? 小时候外婆跟我们同住,母亲四十三岁才生我,起初几年家里厨事都由外婆料理,直到母亲辞工后才易手,所以母亲的手艺主要传自外婆,然而父亲是客家人,因此家里吃到的家常菜餚除外婆一脉相传的东莞家乡味外,也混搭着不少母亲不知从哪儿学来的客家菜。 记得多年前有次跟一位知食友人谈起,小时候家里常吃的一些妈妈菜,像“蒸水蛋”、“鱼肠油条蒸蛋”、“甜竹焖塘虱鱼”、“咸蛋蒸猪肉”,当然还包括这道最让我想念的“客家酿蛋角”。 话还没说完,朋友经已叫嚷起来:“酿蛋角”!我小时候家里也常吃这道菜呢! 同样来自客家/广东家庭,我们惊诧的发现虽然住在不同州属,然而两家人的家常妈妈菜却有许多交集之处。于是愈说愈兴起,便建议各自回家往记忆索寻,将小时候的妈妈菜单给抄录下来,找天一起并列比较,看相近度到底几许?而当中又有多少经已成为“怀念食谱”,从家常菜餚中隔代消失。 这概念很好,可以整理出各别时代的味觉共同记忆,或许可以延伸出一套“出土”的怀旧食谱,让味觉记忆得以保存下去。更觉精彩的是,虽然不同籍贯,不同区域,所产生出来的自然是一套完全迥异的家常菜餚,但仔细分析却有某些相近之处,与时代相连。 因为以前资讯并没现在发达,书局很少精美的食谱,电视没有无孔不入的美食烹饪节目,妈妈们所谓的学会一道菜餚,主要透过代代相传,或是亲友邻居间的相互传授,或偷师摸索而来,所以同一菜式可能同时成为许多家庭的拿手家常菜,变化之间,或钜或糜,还是围圈在同一范畴内,各自精彩罢了,却很具地方性,能架构出同一时代的味觉记忆。 不像现在,主妇的手艺多来自食谱,即使籍贯菜餚也是透过食谱多于妈妈的传授,加上味觉全球化的结果造成Fusion料理满厨房飞,创意无限,要整理出一套属于这时代的妈妈家常菜,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多年以来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有系统的收集华人家庭的妈妈菜。分年代、籍贯、地区,还原一套除食谱外,更描绘出时代点线面的饮食文化构成。 新年期间,回老家吃团圆饭,看见九十岁的老母亲自然便想起她以前常做的“酿蛋角”。刹那间就彷彿回到童年,踮着脚尖,隔着一窗铁丝网,从木板屋外往厨房不厌其烦的问:酿蛋角蒸好了没?几时可以开饭? 心想,我要学会这道“妈妈的味道”,五月亲手做给妈妈吃。 2010年2月28日完稿 后记:这篇文章写于2010年2月28日。三个月后,母亲被证实患上胃癌末期,开始以透管方式进食,折腾九个月后,于2011年2月16日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一岁。我始终没机会亲手做碟酿蛋角给她吃。
3年前
VIP文
VIP文
林金城|味道不老:老少平安
家常粤菜当中,有道传统悠久的“老少平安”。这是道做法简单,极其传统的家常“懒人菜”。而其中的关爱和贴心,教人彷彿有一种回到家的平实安好感觉。
3年前
VIP文
更多味道不老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