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咖啡粉

5月前
(新加坡26日訊)咖啡粉頻頻起價,有咖啡店業者透露,咖啡粉價格從去年的大約9公斤一桶60元(新幣,下同;約201令吉),上升至90元,增幅多達50%,面對成本壓力的受訪業者均表示,無法隨意調高售價,唯有繼續承擔但恐難以持續。 《新明日報》報道,擁有400多個商號會員的福州咖啡酒餐商公會主席洪寶興受訪時指出,獅城咖啡店飲料攤大多都是直接從供應商訂購經烘焙並已磨好的咖啡粉,但咖啡粉價格近來又上漲至少25%,加劇業者成本壓力。 “咖啡粉其實只是業者成本的一部分,如今業者也要配合政府漸進式薪金模式承擔每年給予所有職員更高薪資,同時又要面對租金、水電費、食材價格等方方面面的增長。有的大型或連鎖咖啡店集團可能可以靠批量進貨控制成本,但小型或單一的咖啡店,成本漲幅或至少要超過40%跑不掉。” 旗下擁有約200個商號會員的瓊僑咖啡酒餐商公會會長李家賦則觀察到,咖啡粉從去年每桶約60元已逐漸攀升至目前的每桶約90元,增幅高達50%。 “咖啡粉價格一年連續起了好幾次,但消費者對咖啡飲料價格又特別敏感,咖啡店飲料攤根本沒辦法跟著成本做相應的價格調整,基本上只要年頭增了一角,下來一整年就再無法起價了,否則食客就不來了。業者只能自己儘量拉長補短,直到無法持續下去。” 位於惹蘭紅山第107座組屋樓下的一家咖啡店,為照顧周圍的許多租賃單位年長者,每天上午9時前咖啡烏和茶烏一律只賣5角一杯,日前也加入了區內的愛心折扣固本計劃,擴大受惠群體。 不過,東主之一的吳之傑(31歲)表示,儘管咖啡店有意願繼續為居民提供經濟咖啡,但是利潤空間已經很小的他們面臨咖啡粉在內的成本增長壓力,也開始感到吃不消。 “除了咖啡粉、奶精和糖近來價格也在上漲,而且這種食材的價格一般也是隻上不下的。聽聞有的同行就真的是撐不下去,只好結業。” 咖啡商公會盼當局提供援助 咖啡商公會已向當局反饋,盼提供援助。 洪寶興指出,政府近年推出經濟餐計劃,不少會員咖啡店即使當局未強制也自願參與, 將咖啡等熱飲價格定在1.10元至1.20元的經濟價格內。 如今不少商號會員苦於面臨成本攀升壓力和無法相應調整售價的兩難,唯有向公會反饋求助。 “我們已經電郵當局,反映旗下會員的苦衷了,希望能儘早和當局對話溝通,看是否能允許業者在價格方面能有調整的空間,或是能怎樣給予會員幫助。” 製造商:越南供應減少導致 咖啡粉製造商指,越南供應減少導致價格不到兩年內增四五倍。  為不少咖啡店和小販中心飲料攤供應咖啡粉的一家咖啡粉製造廠負責人林勇輝受訪時說,“南洋”咖啡所使用的羅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主要來自印尼,但也有部分從越南進口。有的同行和他們一樣從新加坡進口商訂購咖啡豆,將之烘焙、包裝後再供應咖啡業者,有者則直接從國外進口咖啡豆。 據他透露,咖啡豆因供應情況已從去年初的每100斤(50公斤)百多元,飆升至如今的500多元,換言之價格在不到兩年內激增超過4倍。 “我從進口商那裡得知的是,越南出產的咖啡豆現在很多都被製造即溶咖啡的大廠商給買去了,其他供應商能買到的量減少很多,價格就被推高了。”
8月前
太太說,從前她家每天會為務農的父親準備一大壺咖啡烏,要下大量白糖,甜到喝了很“嗨”那種。那一大壺咖啡烏,同時也是母親割膠半日工後,午餐前的“能量補充”飲料。可能是勞動出汗多的關係,所以兩個長輩多年來都養成無糖不歡,嗜甜到不知控制的那種。兩個長輩解釋:生活太苦,用甜味滋潤,才有繼續拼搏下去的動力。他們和我父親極其相似,只不過,父親是習慣喝“錫蘭茶”,每天一大桶。 太太家負責煲水沖泡的人,也兼顧續壺任務。因此太太家有個不成文的傳統,年紀大的教小的,好讓上學或離家工作的人專心外出,不用牽掛兩個長輩休閒時的飲料準備工作。如此沖泡咖啡的手藝一個傳一個,當時對水溫與咖啡粉的分量沒太多講究,上個人教什麼,接手的負責依樣畫葫蘆就是了。也因此家裡人人都會衝咖啡,並喝咖啡長大,除了學會煲水、布袋濾渣和清洗乾淨杯具,最厲害的還是計算每人可以分到的分量,從不有人多喝或被遺漏。 後來受電視劇影響,某個有創意的姐妹偶爾會弄些獨特的喝法,比如將咖啡放進結冰托盤,結成小冰塊。炎炎午後,喝上一杯從冰箱取出任它自己慢慢融化的咖啡冰塊,那可是少女時期午間自己營造的小幸福,思想男同學戲弄的歡愉,口裡喝著冰涼咖啡,涼與甜蜜都沁入心扉。 那時候家裡有喝咖啡習慣的都自備小鐵桶儲存咖啡粉,當年沒有現在的獨立包裝,也沒有咖啡機,喝咖啡是普通但卻工序複雜的習慣。從雜貨鋪購買稱斤計算的散裝粉末回來後,為確保不“漏風”(受潮),讓溼氣導致粉末變質,各家都有獨門的收藏秘訣。例如每天開罐取粉後,放在太陽底下曬個幾分鐘,說也奇怪,經太陽曬過的咖啡粉有股特別濃郁的香味,香氣隨風飄散四溢,之後沖泡起來感覺也特別香醇。 不能一日沒有咖啡 太太未嫁給我之前,也與其家人一樣,不能一日沒有咖啡。我常取笑她是中了咖啡毒。上癮這回事因人而異,但或多或少會有依賴習慣,或認為是提神醒腦的良藥。據文獻記載,古中東宗教祭司為了能有足夠的精神進行一日多次且長時間的祈禱儀式,長期飲用咖啡果實(當時還未取名咖啡)煲過的水,藉助含有興奮原素的飲料,達至提神醒腦的功效。 說這故事給當時還是女朋友的太太聽,她半疑半信。當時為顯示自己博學多才,確實是下了功夫找資料閱讀厚厚的書本,不像現在,要查找資料,一律拜訪“谷大神”。 之前,也不知聽誰說過,懷孕的女人喝太多咖啡會生下皮膚黝黑的嬰兒。因此,已達談婚論嫁的我倆,為了下一代的白皙肌膚,我也學人講些沒有根據的傳說,似有似無,信其有者,自然捧為“聖旨”;不信者,當然是一笑置之,理你都傻。如今4個孩子全無一黑皮膚,太太常誇幸好當年戒口,多虧當年我及時提醒。 如今她也常用這招勸說已經成年的女兒。但3個女兒都是“咖啡控”,反倒是家裡的獨男不是,他是滴“啡”不沾那種,完全與我夫妻不像,女兒們都指兒子是撿回來養的。我們是那種早上沒喝到咖啡,午後就無精打采的人,與需要充電的智能手機一樣,電量不足,就思路緩慢,反應遲鈍。 而今年紀稍長,為了避免夜晚難以入寢,午後就儘可能不喝咖啡。友人勸說乾脆戒掉,我的理由是:人到了一定年齡,沒有所謂的禁忌,吃該吃的,喝該喝的,趁還能吃喝時,不要刻意迴避某種食物,因為凡物互相效力,只要不是過分、過量和過度縱慾,一切都是創造主美好的安排和賜福,我們要均衡而自制的享用。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有朋自遠方來,必定帶去參觀電視機牌咖啡粉廠排隊買新鮮出爐老鋪豆沙餅,下午到文青打卡咖啡館“在路上”吃芝士蛋糕,漫步老街店屋五腳基介紹對面老屋頂上方的石獅子,到後巷看壁畫。走累了則到河邊木屋小販中心旁的林蔭走道休息閒聊。晚間帶人們往市中心獨立公園散步。 朋友總問,簡你騎腳車國內外很多次,哪裡最難忘?哪一個地方曾讓你有定居的念頭? 異國他鄉對旅人來說皆有它特別之處,何處最難忘實在難下定論。宜居之地別無他處,是我正居住的小小的城。油棕園圍繞的小小谷地,海拔高510米的南峇山安靜躺臥市郊,川流市鎮的明吉摩河,周邊多個隱藏在甘榜的樹林和花園小區的公園,自谷歌地圖看小城,一片鬱鬱蔥蔥。 天未破曉的6點之前,駕車或飛摩托帶朋友到南峇山山腳停車處,繞走拉曼雅欣甘榜。山裡風大空氣清新,好幾次碰到至少150公斤的山豬大哥隱入靠山民宅的叢林去。 每回看見九皇爺廟就在馬來小學隔壁在宗教小學對面,清真寺與廟宇走路兩分鐘距離,來客總是說,簡這兒真的大馬一家和諧。在坡度不小的馬來民居小區(這兒的馬來同胞保留地)走一圈回到停車處,至少4公里。若體力較佳的友人,必定帶往走半山一趟,可選擇由傳統老路石板路上山,或經另一端的度假屋上山。半山相對悠閒不耗時。若晚間下雨,隔日大早出發登上山頂,迎接登山客的是壯觀的雲海。 J16號公路,由小城的農業發展研究所連接居鑾至永平通巴羅小村。由農業局方向往巴羅,沿途兩旁的青翠草原山頭很常牛兒羊兒這邊一簇那兒一群;遠景是南峇山,藍天與綠的混合會經過南峇山後山大樹的登山口,雲仙門廟宇路口以及靠近軍營的電臺山入口。晨起走上電臺山,往東邊豐盛港方向遠眺,瑰麗日出常漫天金黃。很常在4英里油站通巴羅路段騎腳車。起伏波浪路兩旁有一整排長長的風鈴木,靠近巴羅,風鈴木景視野極佳。樹木枝椏往路中央靠攏,粉紅與白色的花兒相和聲,唱著3月春天的歌。天氣越炎熱,花兒開得越璀璨。 若J16路的代表為風鈴木,J15的路段通巴林望甘榜Kampung Palembang處則是隱藏在馬來甘榜小路的橡膠林,很讓人驚豔。樹木工整排列,晨間金光灑將下來,如夢如幻。此區另一小路,整齊的榴槤老樹結果季節果實累累,開花時節風兒掠過滿地繽紛,似水流年。 作為腳車騎士,我用雙輪丈量這片深愛的土地。自亞依淡拐進來走在50號路,抵達龍村實里拉龍之前的右手邊岔路口,走到盡頭一個上坡,站在那兒遠眺,可清楚看見馬什水壩。往裡頭遊走在油棕園黃泥路,近距離接觸水壩,再另一頭的新村跑出來。50路沿途有農場入口,從那兒踏青經過農場即抵達另一處的森波浪水壩。 蔥蘢鬱郁的山林原野,力度適中,節奏不太快的生活步伐——感謝我這心中的宜居之地,蝙蝠城居鑾。
3年前
近年越來越流行的“手衝咖啡”,已漸漸走入家家戶戶,只需要一套簡單的器具及不到5分鐘的時間,便能在家中親手沖泡一杯精緻香醇的好咖啡,細細品味美好時光。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時尚記事簿〉,要介紹峇株巴轄的手衝咖啡愛好者,看他們如何在冠病疫情籠罩下,安坐家中沖泡出個人專屬的好咖啡。 手衝咖啡顧名思義,就是將熱水澆在咖啡粉上,經由濾紙和濾杯萃取出咖啡液,這種沖泡方式速只需3至4分鐘,就可以享用一杯熱騰騰的精品咖啡。 在各式咖啡機盛行的時代,手衝咖啡卻主張使用精緻簡單的器具及個人手感技巧來沖泡咖啡,讓咖啡行家和生活達人都為之著迷。 講究手法經驗 在沖泡咖啡時,由於熱水的流速、方向及溫度皆由人手控制,因此幾乎每次沖泡的咖啡風味都不同,而且非常講究手法和經驗。 一般上,手衝咖啡使用的器具包括:手衝壺、濾杯、濾紙、磨豆機、咖啡壺、咖啡杯、勺子及電子秤等。 在沖泡時,首先用咖啡手搖磨豆機將咖啡豆磨成咖啡粉,接著將濾紙套入濾杯,先淋熱水讓濾杯預熱,再倒入咖啡粉,並注入熱水兩三次後,便可享用熱騰騰的手衝咖啡。 在咖啡豆方面,可分為淺焙、中焙及深焙,淺焙咖啡豆保留了花果香;中焙的味道比較平衡又不會太過苦澀;而深焙咖啡豆的芳香味少,口感更加厚重。 潘偉勤:上網學習各國沖泡法 剛學習手衝咖啡兩年的退休人士潘偉勤(63歲)表示,他一直都希望能夠在家親手泡上一杯好咖啡,所以便上網購買用具及觀摩其他人泡法,開始自學手衝咖啡。 “我買了手搖磨豆機及電動磨豆機,還有各種濾杯及濾紙等用品來嘗試,慢慢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手沖泡法。” 他指出,手衝咖啡可以選用各種咖啡原豆,廠商是根據產區及品種,來生產淺焙或深焙咖啡豆,而沖泡淺焙咖啡豆的水溫則高過深焙咖啡豆,所以需要不斷累積知識、經驗及改進沖泡手法,才能掌握手衝咖啡的竅門。 “手衝咖啡的泡法包括濾滴法及浸泡法,我們也能在網上學習世界各國的泡法,例如美國、日本及臺灣的沖泡法都各不相同,可以互相借鑑及參考。” 他認為,沖泡手衝咖啡很簡單又方便,手磨咖啡豆只需30秒,接著沖泡2分鐘後,便能享用一杯沒有任何雜質的優質咖啡。 黃郭鑽:咖啡香放鬆解壓 從事銷售工作的黃郭鑽(30歲)說,她以前喝了咖啡會頭暈,所以從來不喝咖啡,直到品嚐了淺焙咖啡豆沖泡的手衝咖啡後,才開始愛上了精品咖啡。 “我對一般的本地咖啡非常敏感,所以才不敢喝咖啡,但直到大約1年前,我在新山喝過咖啡原豆沖泡的純咖啡,才發現適量喝咖啡沒有問題。” 她第一次品嚐的哥斯達黎加咖啡,擁有純淨迷人的花香味,跟一般的咖啡完全不同,也讓她品嚐到真正的咖啡滋味。 她喜歡與友人一起沖泡及品嚐手衝咖啡,並互相交流心得,而且咖啡香也有讓人放鬆及解壓的效果。 張詠鈞:任何原豆都可用手沖泡法 峇株巴轄的咖啡師張詠鈞(35歲)表示,手衝咖啡與咖啡機沖泡的濃縮咖啡相比,在口感及濃度都不同,手衝咖啡比較偏向茶感及果汁感,所以一般人都可以接受這種口感。 “任何咖啡原豆都可採用手沖泡法,但卻不可選用有雜質的加工咖啡豆,才能品嚐到咖啡的原汁原味。” 他認為,手衝咖啡應該選用精品咖啡,就是來自單一產區及擁有特殊風味的高質量咖啡豆,一般上每包200克的精品咖啡售價為數十令吉,保質期大約為1個月。 他指出,手衝咖啡的初學者可以從本地咖啡開始品嚐,再嘗試泰國、印尼、危地馬拉及墨西哥等國的咖啡,因為口感比較厚重,適合本地人的口味。 “接著可以品嚐哥倫比亞、洪都拉斯及哥斯達黎加的咖啡豆,擁有果香味而且味道偏酸;最後再試試肯雅及玻利維亞等國的非洲咖啡,感受更濃郁的花果香味。”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