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喧哗

清晨的马鲁里捷运站,永远都像刚刚散场的演唱会,人潮汹涌水泄不通,每隔5分钟一趟的列车班次,载走一群人后,月台腾出来的空间马上又被填满。 早上8点前出现在车站的乘客,都是惺忪的上班族,大部分人戴上蓝牙耳机试图隔开烦躁的现实,或是闭目养神暂时不去想待会儿要面对的老板与客户。铁路通勤族对列车到站有种类似穴居动物预知地震那样的能力,车站还没广播提醒,就率先绷紧神经提好包包,下一班车门打开让乘客下站后,月台的人要在关门的嘟嘟嘟警示声变得急促前踏入车厢里。 早高峰的车厢会变得比平时狭小逼仄,每个挤上还找到落脚空间的乘客,都会心存侥幸与同情地望着月台外等下一班车的同路人。车厢里的人绝对不能乱动,稍微抬手整理头发或是转身看站名,都会干扰到其他人,犹如多米诺骨牌那样引发系列的连锁效应,来自其他乘客的白眼和啧声会影响你一整天的好心情。若要挤地铁,就要维持好姿势不惊扰任何人,是城市人最基本的礼貌。 某一次,车厢边通勤族都维持好姿势等着车门关上之际,一个男子在急促的关门警示声中硬挤了上来,车里的人重心晃了一下,马上又在列车移动之前调整好姿势站稳。男子踩着死线硬挤上车厢,车门边的乘客已经心生怨念,只是男子还不识相地把手往口袋里掏手机,要知道沙丁鱼罐头里,陌生人之间前胸贴后背,每一寸空间都是奢侈,他却掏出手机直接就在拥挤的密室里打电话高声聊天。 声音之大,震耳欲聋,听不懂的语言,令人烦躁至极。 没人开口提醒,也没人出手制止,但我知道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在隐忍。大家都明白,萍水相逢的人们,就算看不过眼,却在开口的前一秒,潜意识里会觉得,你将来不会跟此人有任何交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尽可能做一个互不干涉的陌路人。 想安静的人无处可躲 我也不是没遇过出言干预的情况,那是一个工作天的深夜,一个男子用手机看短影片,那些篇幅有限的内容,每一则都是近似声嘶力竭的外放噪音,坐在他旁边闭目养神的白领出言要求对方放低音量,殊不知男子不但不听劝,还在车厢发难,回呛白领不想听就不要听,继续我行我素刷手机外放噪音。白领打了败仗,只能愤然起身离开到其他车厢,大家都知道,纵使她逃到其他车厢,也会遇到另一个恣意外放手机声音的人。 可是再想想,在安静的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或制造噪音,这是作为文明人的基本要求,这些人在很多人在的地方肆无忌惮发出巨大声响干扰其他人,想安静的人根本无处可躲。就我多年在车厢里饱受噪音摧残的经验,虽说公共场合旁若无人手机声音外放,固然体现了此人不顾社会规则的无礼,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这些人不存在“私人空间”的概念,“公”与“私”之间的界限模糊。 日本地铁车厢人挤人却异常安静,充分展现内敛不麻烦别人的民族特性;至于在中国,多个城市的地铁都明文规定,乘客不能在车厢里外放电子设备的任何声音,也不能大声喧哗或聊电话。这些安静有序的车厢,靠着乘客自觉和严明法治在维系,只是马来西亚暂时还做不到日本人的自律,也没法照搬中国那样的执法魄力。 对付车厢噪音,或许应该转个念,毕竟活着就会消耗能量,活着就会发出声音。要知道焦躁的城市中出现杂音非常正常,就像城市中栖息的动物会也顺应社会秩序改变习性,都市的鸟类不只要适应钢筋水泥森林调整飞行高度,还要贴合城市分贝提高音量来和同类交流。我会尝试着像这些都市禽类一样,去适应那些集体改变不了的习性。
2年前
(新加坡22日讯)狮城有餐馆贴出怪条例,凡带孩子一起用餐的家长,若孩子喧闹乱跑影响到其他食客,得被征收10元(新币,下同,约32.3令吉)的“喧哗孩童附加费”,在当地掀两极化热议。 虽在当地有餐馆为营造或保持用餐环境宁静而限制用餐年龄或不让孩童光顾,但是,位于欧南园的一家西餐厅,在过去两天就因向有孩子的家长食客征收“喧哗附加费”措施,而掀起当地网民的讨论。 新加坡的网站《慈母舰》收到一名公众的短信截图,表示向该餐馆订位要求婴儿椅后收到餐馆的短信通知,谓孩童虽可光顾,但若吵闹不受控而影响其他食客,则须付10元附加费。 该餐馆也通过短信明确表示是“非孩童友好(kids-friendly)”的食肆,不会提供婴儿椅,但可为食客安排空间放置婴儿车。 事件传开后,在当地引发公众与网民两派意见,有年幼孩童家长认为,既然允许孩童光顾就不该设这一条例,也有公众赞成餐馆应杜绝一些父母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表示会因此而多光顾。 育有一子一女的当地民众陈敏慧(35岁,会计师)表示,子女在外用餐虽从不会胡闹,但这个附加费,让她觉得花钱还要面对可能被“罚款”的局面。 “所谓‘喧闹’也可以是很主观的。像我6岁大的女儿很活泼叽喳,但却不会胡闹,这对一些顾客是否算是喧闹呢?” 当地民众谢慧珍(37岁,行销人员)指出,餐馆在定位时已表明立场,家长若还是要带孩子去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民众蓝慧珊(38岁,自由工作者)则忆述,不久前在另一食肆有不愉快用餐体验。 “当时隔壁桌的孩童一直传来大声、刺耳的声响,很多顾客都面露不悦,但孩子的家长似乎无动于衷。我们都还没有开始吃就想着离开,根本没心思享受美食。我不介意家长带孩童一起用餐,但也该顾虑其他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餐馆:逾九成顾客支持 有关的餐馆回复《新明日报》的询问时表示,过去几个月收到越来越多食客投诉店内有小孩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四处乱跑,服务员经常端着热腾腾的食物及锋利的餐具走动,这些孩子的行为不仅危险,也会破坏餐厅氛围,是对其他食客的不尊重。 “员工会立即与家长或看护员交涉,但有时交涉之后对方什么都没做,甚至置之不理。这让人沮丧,尤其是服务员需要向其他食客解释为何无法解决,非常难做。” 业者认为,别无他选,只能实施附加费来应对此类情况。此外,因为防疫措施放宽后食肆内位置有限,无奈在年初停止提供婴儿座椅。 “我们无法取悦所有人,但认为这是个‘双赢’的局面。我们会提前告知要光顾的家长和看护人,所幸99%的客人都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目前,餐馆还没有收取过这个费用。” 业者:经营者有权选择餐馆定位 受访的其他餐饮业者表示,亦曾遇父母未控制喧闹孩童影响到其他顾客的情况,收取附加费的做法属罕见,但个别业者有自己的做法。 一家日本料理餐厅老板吴其谙受访时,就指曾有顾客携带孩子一同用餐,孩童一度无故喧哗影响到在旁享用无菜单私房料理(Omakase)的顾客。 “我看着母亲走出餐厅,留下孩子跟父亲,但父亲也阻止孩子喧哗。我见其他人受到影响,轻声过去请父亲控制孩子声量,但父亲就开始面露不悦。” 吴其谙表示,理解大部分孩童还是能在用餐时保持不喧闹,因此选择不设孩童用餐限制。 “每个餐饮经营者,有权选择并决定要以怎样的方式定位餐馆。有的食客就是不希望餐饮时有孩童在场,这是可理解的。” 据国外报道,爱尔兰有一餐馆就曾表示将实施更严厉的“喧哗孩童税”:若子女喧哗,一笔15%的附加费将自动添加至父母的账单;若一桌内每多出一名大声喧闹的孩童,附加费就会增多10%,以4名孩童为顶限,届时整组人会被要求离开。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