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四肢丧失行动能力

39岁那一年,是黄冠鸿经历生死关头;一场意外事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坚强的意志,还有家人、朋友支持及教练耐心指导,一路坚持至今已10年的复健,他从跌倒地方重新站起来,为自己创造奇迹,重拾自由。 那一年,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受伤后面对四肢丧失行动能力,医生判断他无法像正常人站起来或步行,终生坐轮椅是最坏结果。但他不服输,没有放弃自己,不信命运开他玩笑,于是积极参与复健,过程很辛苦。现在不但能让他站起来,甚至靠拐杖慢步,上下楼梯也不需要别人帮助。 黄冠鸿目前已51岁了,和家人住在蕉赖皇冠城,10年前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一名健身教练杨闳渊。对方根据他的伤势设计了一套治疗项目,透过运动科学(Sports Science)进行复健,一星期3次,每次1小时,不知不觉走过10年漫长复健路。 “用10年做复健心得,我是觉得复健有做有效,没做就没效。我有想到如果下半生坐轮椅,等于失去了自由,为了自由不会间断,所以要一直做下去。” 医生说不可能再站起来 “开始复健的首3年,我认为是最艰苦的,曾经一度想放弃,因为意外身体颈椎神经损伤,进行复健过程的辛苦不是每个人可以理解。后来,教练细心开解和支持,忍受痛苦而坚持到底,尽最大努力去克服。” “我记得受伤入院那段日子,逃不过情绪低谷,会产生无助感和绝望情绪,因为太突然的变化,尤其是躺在医院病床,身体四肢像瘫痪,毫无反应。换着其他人都难以接受,那时候医生都说我是不可能再站起来。”   住院时获父照顾鼓励 为妻小不能自暴自弃  黄冠鸿表示,未出事之前,他是从事供应商,惟一时之间家庭重担忽然落在妻子身上,孩子当时又小;作为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一想到他们,他不可以让受伤后的人生陷入至暗时刻。 “尤其是我父亲,在医院期间对我的照顾和鼓励,更加不能自暴自弃。” 黄冠鸿住院半年后返家休养,期间也有进行物理治疗,回去医院复诊时,他站在医生面前,连医生都认为是奇迹。 康复程度仅60%已满意 “由于意外造成颈椎受伤影响手脚,能站起来也不代表康复,直至找到目前教练的帮助,对我四肢改善有很大改变。虽然伤后康复程度只有60%,看到自己经过多年复健逐步改善,其实感到很满意。” 他认为,当年发生的意外事故无法控制,这个恶梦不幸发生在他的身上,除了面对,也只有面对。 复健须有毅力坚持 “我不选择逃避,因为逃避也不会改变事实,所以遭遇类似情况的患者也不要放弃,奇迹是自己创造。我由不被看好到可以站起来,现在还可以走动,不是靠别人,是要靠自己。” “我理解复健之路会走得辛苦,我是过来人,深深体会复健是需要毅力和坚持,只要告诉自己全力去复健,坚定下去,不可能也许会变成可能;如果放弃了,那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他说,不同的人在复健心路历程不一样,过程也不一样,但是心态是一致,必需有毅力和坚持。 血癌女复健后脱胎换骨  受激励不向病魔低头 黄冠鸿接受复健期间,最令他留下深刻励志个案,是一名患有血癌的年轻女子,也是经过他的教练指导进行复健,身体状况不但越来越好,还参加马拉松比赛,不向病魔低头。 “她是一名钢琴教师,年纪轻轻不幸被血癌缠身,在教练指导复健下已有6年了,当初看到她辛苦锻炼,不是每个人可以挨得到,透过复健改善健康,如今脱胎换骨。” “这个健身教练和其他健身中心教练不一样,他会深入了解我们的情况,然后设计一套适合活动能量项目,改善我们肌肉力量与耐力、心肺功能、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等,治疗效果不错。” 教练对症下药助改善身体 他指出,他就这样锻炼,教练让他明白,改善身体不是药物,而是自己,复健核心概念以人为本,最终希望帮助患者回归正常功能。 “我虽然不是100%复原,不过我现在和正常人无异,可以过正常生活。” “教练的健身中心,除了帮助健身爱好者练就完美身材,有不少如中风人士、韧带断裂和脊椎侧弯等患者,透过他的运动科学改善了身体,在蕉赖、加影一带唯一一间为患者提供锻炼的地方。” 黄冠鸿表示,一些患者曾在其他健身中心锻炼,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健身导师并没有针对患者的情况对症下药。 “我的教练会了解患者问题,提供合适的有氧运动,就像我的胞弟有负面情绪,自从跟随教练锻炼,人也变得开朗,不时和教练及其他学员参加铁人或马拉松比赛。”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