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视频 |
被诬杀妻坐冤狱3年 私奔妻“复活”还绿帽夫清白
|
美乌签署协议 成立重建投资基金
|
“工人是国家的瑰宝!” 内阁部长劳动节齐声致敬
|
男老鸨才14岁 泰少男卖淫被捕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视频 |
被诬杀妻坐冤狱3年 私奔妻“复活”还绿帽夫清白
|
美乌签署协议 成立重建投资基金
|
“工人是国家的瑰宝!” 内阁部长劳动节齐声致敬
|
男老鸨才14岁 泰少男卖淫被捕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视频 |
被诬杀妻坐冤狱3年 私奔妻“复活”还绿帽夫清白
|
美乌签署协议 成立重建投资基金
|
“工人是国家的瑰宝!” 内阁部长劳动节齐声致敬
|
男老鸨才14岁 泰少男卖淫被捕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视频 |
被诬杀妻坐冤狱3年 私奔妻“复活”还绿帽夫清白
|
美乌签署协议 成立重建投资基金
|
“工人是国家的瑰宝!” 内阁部长劳动节齐声致敬
|
男老鸨才14岁 泰少男卖淫被捕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视频 |
被诬杀妻坐冤狱3年 私奔妻“复活”还绿帽夫清白
|
美乌签署协议 成立重建投资基金
|
“工人是国家的瑰宝!” 内阁部长劳动节齐声致敬
|
男老鸨才14岁 泰少男卖淫被捕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视频 |
被诬杀妻坐冤狱3年 私奔妻“复活”还绿帽夫清白
|
美乌签署协议 成立重建投资基金
|
“工人是国家的瑰宝!” 内阁部长劳动节齐声致敬
|
男老鸨才14岁 泰少男卖淫被捕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團聚
都市動態
加影育華校友會慶50週年 “團聚·傳承”活動啟航
據慶委會透露,慶典活動涵蓋20個精彩項目,預計吸引逾3萬人次參與。其中,育華仁回校日及育華仁家宴更是備受期待的重點項目。
15小時前
都市動態
花城觀點
蘭花草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昔日董聯會好友邀約出席飯局,大哥大姐們久別重逢,大夥心裡高興,話匣子一打開,聊不完的生活趣事。
1月前
花城觀點
帶你看世界
託嬰卻被告知“已死亡” 夫婦不辭勞苦35年後找回女兒
中國河南永城一名女嬰因父母工作變動被託付他人照顧,半年後卻被告知“已死亡”。然而,她的父母始終不願相信這一消息,多年來堅持尋找。
1月前
帶你看世界
即時國內
MHO助2男1女逃離詐騙魔窟 與家人團聚
三名墜入詐騙集團陷阱的本地男女,在大馬國際人道主義組織(MHO)協助下,今日安全回馬與家人團聚。
1月前
即時國內
最新文章
尋回失散親人聯繫兩家人 新春團聚 華巫一家親
華裔家族有一半成員是巫裔,每逢農曆新年都齊聚一堂共慶佳節,至今年已經邁入第31年,真正體現華巫一家親的精神,將相親相愛的親密關係傳承到下一代。
2月前
最新文章
百格新聞
半年未見孩子 母飛奔相擁落淚
一名母親在與孩子分離6個月後,終於跟完成空軍培訓的兒子團聚,興奮得三步並做兩步,跟久別重逢的孩子擁抱,感動許多網民。
2月前
百格新聞
百格大事紀
聲稱擁華人血統 沙努西:無法選種族可選信仰
沙努西出席吉打農曆新年開放門戶活動時,透露自己擁有華裔血統,另外他還在現場用中文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我愛你!” 2月17日 #百格大事紀 #錦隆 帶你關注今日重點時事。 【今日看點】 👉 半年未見孩子 母飛奔相擁落淚 👉 斑點狗搭商務艙到日本 原來非普通寵物 👉 男子許願“求女友” 孔明燈往下墜 一句話就上升 👉 音樂獎紅毯男扮女裝 伊學者看不過眼 👉 泰國流感病例飆升 今年逼近10萬宗9人死 👉 交通部與內貿部 商禁售“假安全帶扣” 👉 聲稱擁華人血統 沙努西:無法選種族可選信仰 【“反骨仔”風波】 👉 沈志強被罵“反骨仔” 黨員要求對付陳楷棕 👉 大山腳火箭元老俱樂部:領導層應堅決抵制流氓文化 👉 檳數社青團:紀律委員會展開調查 👉 陳楷棕向沈志強及黨致歉 👉 沈志強:只是小風波 黨員繼續前進
2月前
百格大事紀
星雲
一張空蕩蕩的餐桌/思想空間(高淵)
餐桌還是那張老餐桌,四四方方,棕紅的木紋表面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光澤,桌角的漆被歲月一點點磨掉。唯一不同的是,它如今安靜得像一張沉睡的舊畫布。 小時候,這張餐桌是家裡的中心。清晨,總有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擺在我面前,母親從廚房探頭催促:“快喝,不然涼了。”中午時,餐桌上擺滿了盤子,父親坐在主 位,用筷子敲碗的聲音像一種節奏;晚飯時,家人圍在一起,談天說地,笑聲從桌面溢到窗外。 我記得那時的餐桌,永遠是熱鬧的——不只有飯菜的香氣,還有父親的叮囑、母親的嘮叨、兄弟姐妹間的爭搶。 後來,時間悄悄改變了這一切。父親在退休後喜歡坐在餐桌旁喝茶,母親則更喜歡在廚房裡忙活。等到我和兄妹們相繼成家離開,這張餐桌便失去了它的喧鬧。 偶爾回家,看到母親一個人坐在桌旁吃飯,滿桌空蕩蕩的盤子顯得格外孤單。我問她:“為什麼還擺這麼多菜?”她笑著說:“習慣了,家裡桌子大嘛,多擺點顯得不冷清。” 我知道,真正不冷清的,從來不是菜,而是人。 空桌上的回憶 有一次,我回家得很晚,母親已經睡了,但餐桌上還留著一碗熱湯,旁邊放著一張小紙條:“趁熱喝,彆著涼。”我端起那碗湯,一口口喝下去時,彷彿能聽到從前的笑聲,那些年圍繞在餐桌旁的歡聲笑語似乎從未走遠。 然而,現實告訴我,餐桌終究會有安靜的時候。 幾年後,母親也不在了。這張餐桌成了客廳的擺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派上用場。那時候,家裡依然熱鬧,孩子們圍著桌子跑,碗筷碰撞的聲音再次填滿了每一個角落。但當一切結束,人散去,餐桌又回到了最初的安靜。 我開始明白,這張空蕩蕩的餐桌,承載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我們生活的見證。它見證了家人的團聚,也見證了離別;它見證了我們的成長,也見證了時間的流逝。 如今,我每次回家,都會讓孩子們在這張餐桌前坐一會兒,哪怕只是吃一頓簡單的便飯。我希望這張餐桌上的笑聲能再多留一些,留給我的孩子,留給那些未來的回憶。 畢竟,熱鬧的餐桌,是時間最溫暖的記錄者。它教會我們,珍惜每一次圍桌而坐的時光,因為有一天,當餐桌再度空蕩時,我們的心裡依然會有它的重量。
2月前
星雲
星雲
【相伴久久】吃外面/楊帆(萬津)
“明天要吃什麼?煮什麼?” “吃外面……吃外面……” 兩個小外孫直嚷外婆不要煮,要吃外面,外面的食物真的那麼好吃嗎?一個星期三天吃外面不覺膩嗎?外婆的飯菜真比不上外面嗎?曾多次老伴叫我別隨同吃外面,隨便一個家常便飯好過吃外面。但為了不掃興,我儘量配合。這個小鎮沒有幾家餐館供選擇,也沒有什麼食物讓人念念不忘,來來去去總是那幾張熟臉老闆,吃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在他們心裡肯定認為我們懶散不煮,或不會煮留不住家人的胃。 女兒一家四口與兩老同住,小康之家生活過得快樂溫馨。老伴唯一的煩惱就是煮,今天愁明天,明天愁後天,不知要吃什麼。我們已相處了14年,老伴為煮也已煩夠了,尤其看到半子低頭吃燜飯,什麼菜餚動都不動,淋上湯汁狼吞虎嚥不睬人。老伴心疼半子辛苦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又吃不上合口味的菜餚,彷彿自己做了傷天害理的事,對不起半子也對不起自己,於是養成每一天臨睡前問好女兒一家要吃什麼才煮什麼。慢慢的我喜歡的客家菜,還有老伴拿手的潮州菜消失了。很多名菜老伴也忘了怎樣煮,取而代之的炸雞、炸肉、炸蝦、炸蘇東成了三不五時的家常菜。 三菜一湯對一個煮婦不是難題,問題是不吃冷菜,莫說隔夜菜,隔餐的都不吃,又不能預早煮,且回家時間又不定時,往往晚餐後還未消化夜已深。多年來老伴的飯量總是不超過兩茶匙,醫生建議割除過膽石的老伴晚餐時間不要超過7時。 為了飯桌上歡樂團聚,老伴唯有不聽從醫生勸告,強忍飽餐後失眠的滋味,注重飲食的半子從不吃辣,不吃罐頭更不沾醃製品,我家午餐肉、沙丁魚、臘腸臘鴨、鹹魚梅菜、腐乳、鹹菜,幾乎已要絕跡。這些食材不能吃不能用,那要怎樣煮成美食。湯汁要喝又濃又夠火候最少要熬上幾小時的,即席湯如紫菜、冬粉、冬菜、腐竹全不喝,所有菜餚湯類吃過的不可兩星期內重複煮。諸多的限制和不便,已讓老伴漸失煮意。 家裡養出了“衛生官員” 老伴煮食從不加味精,煮咖哩雞不加椰漿,炒菜只加天然材料,我們已習慣清淡吃法,外面的食物好吃,全因客戶喜愛加重了調味品。吃外面點了芋頭扣肉、好運豬手、五香東坡肉、人參燉雞湯……這些全都是隔夜菜,很少有餐館現做現賣。奇怪家裡的隔夜菜不能吃,怕有毒不衛生,這裡卻可以,因為是廚師做的。家常菜不好吃全因天天由那人掌廚,已變不出花樣,又不可加料,當然不合口味,說穿了就是不尊重做菜人,忘了初心入鄉隨俗,成了嫌菜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完全沒有換位思考,諒解煮婦苦衷。 老伴自嘲老了,“生意”難做。想當年孩兒小,煮啥吃啥,全沒煮之煩。現在家裡養出了“衛生官員”、“營養師”、“醫生”,無論做什麼煮什麼都不對。隨著你們已長大,胃口也變了樣。外婆的飯菜已比不上外面的香。她也不再執著觀念,吃外面就吃外面吧,只要一家人和氣吃得開心就好。吃外面已形成了享受,有空調,有冷飲,又可手機配飯,不用再為吃自尋煩惱,又不用飯後洗碗碟,難怪吃外面永遠受人歡迎,有誰還會顧慮健康與衛生?
3月前
星雲
東海岸
松鶴之夜 | 直涼松鶴之夜溫馨團聚 近百老寶寶開心赴約
在大年初四舉行的第三屆直涼松鶴之夜反應熱烈,近百位老寶寶們與家人開心赴約,當中不乏三代同堂,溫馨團聚。
3月前
東海岸
古城
華裔外婆逝世多年 穆男仍每年攜眷拜年
宗教差異並未阻礙一名穆斯林帶著全家大小到外婆家拜年,成為了他們家每年農曆新春期間的傳統。
3月前
古城
花城觀點
鄧光忠 | 團圓·團聚·新年好
今天是除夕,明日即將迎來乙巳蛇年。今晚此刻,萬家燈火通明,家家戶戶餐桌旁的歡聲笑語,洋溢著團圓的溫馨與喜悅。
3月前
花城觀點
VIP文
陳雲娟 | 回家過年咯!
最後問自己:為什麼要回家過年? 答案:因為,家裡有你,以及伴侶最深切的思念與牽掛。 “Oh 新年又來到 Long long 的過去了,U-lar lar lar lucky 到 Kampung 最熱鬧,唱首新年歌謠 Happy 就跟著跳……” 打開車裡的音響,熱鬧的新年歌鑽進耳朶,秀雲用手揉了揉眉頭,只覺腦袋益發疼痛了。 對於新年,秀雲有著說不清的低落情緒,聽見敲鑼打鼓式的年歌就會莫名煩躁和抗拒。“媽媽,過年了,我們什麼時候回奶奶家?”小女兒睜大眼睛,一臉的期待。秀雲吐了口氣,蔫蔫地說:“過個年就這麼開心?” 秀雲回想小時候的苦日子,尤其是新年將來臨之際,母親總會唉聲嘆氣地數著錢包裡的錢皺眉頭。小小的秀雲不知如何讓母親開心,捧了存著些零錢的小豬撲滿給母親,但母親只是露出苦澀的笑容。 印象中,母親總是在除夕匆匆忙忙帶她去買件新衣服、年貨。而每年新年前父母的爭吵聲、母親的眼淚、吃著提心吊膽的年飯,年年上演,但新年年年過。直到秀雲也當了媽媽,對新年這個節日一如往昔暗暗抗拒,也特別容易對丈夫生氣。 如今秀雲雖然不像母親,需要艱辛的過年,但心靈敏感的她下意識繼成了母親對新年的負面情緒。新年歌是秀雲情緒的按扭,讓新年成了她情緒記憶的電影,年年播放年年壞心情。 雖然不是人人都有秀雲的成長經歷,但不少人似乎也會對新年這個晉天同慶的團圓節日產生焦慮、失落等負面情緒。 研究發現,疲於應對各種問候、社交應酬、準備年貨、發紅包、回哪家過年、做不完的家務事、煮不完的飯菜、洗不完的碗碟、笑不停的臉、說著言不由衷的話等等,儀式感越足反而讓人越累,有人將這種過節焦慮,稱之為“過年恐懼症”。 “我真的壓力!不想回但又不得不回,唉,又是一場要解釋為何還不結婚的戰要打!” “我想回孃家而不是回夫家累成狗。” “回家當散錢童子,但我錢包癟癟。” “當然要回家,熱熱鬧鬧多好啊!” “過年回家可以好好休息睡飽飽!” 新年是家人團聚的溫馨時刻,但實際回家後可能要面對親戚間的攀比、父母的催婚催生、長輩的生活詢問等壓力。年輕人對於未來發展、事業收入等問題本身就感到焦慮,新年假日期間的社交活動可能會令其焦慮感加重及放大這種情緒。 另外,聚會、送禮等也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對於經濟不穩定的我們而言,確實是一項現實血淋淋的挑戰。 面對節日帶來的焦慮,我們可以嘗試做一些自我調整: 1、調整認知 新年佳節回家的核心是家人團聚,而非滿足他人的好奇。不要過於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盡以平常心對待他人對自己的過度關注。面對不願回答的私人問題,可以 [vip_content_start] 禮貌地轉移話題。 2、合理規劃 提前做好時間安排和金錢的預算規劃,避免造成心理壓力。不做攀比,以自己合理的能力給予。 3、跳出原生家庭的束縛 不舒服的感覺和情緒也許是過去的影響,或承繼了不該是你的情緒負擔。如果自己釐不清,但它卻又影響了你,輔導是其中可以尋求協助看清真相。 4、安排不一樣的新年聚會 與家人去旅行、轉換地點到其他兄弟姐妹的家等。重點是一家人在一起,而不是一定要在固定的地方。 如果你覺得自己跳不出過年恐懼症,那麼可以先審視自己內在的評判標準是源於他人,還是自己制定的。如果源於他人,可以問問自己:“為何我要他人給予我like? Like了才象證我是“優”嗎?能不能由我自己like自己?” 最後問自己:為什麼要回家過年? 答案:因為,家裡有你,以及伴侶最深切的思念與牽掛。 過年回家,是為了讓父母放心,也是為了讓自己安心。 父母就是我們每個離家後的飄蕩心中,最深的牽掛。
3月前
VIP文
都會觀點
陳佩絲 · 傳承“年味”
年輕一輩也應更加主動地去了解和傳承這些傳統習俗……
3月前
都會觀點
大柔佛焦點
新春園遊會2月9舉行 馬西紫慈閣邀民眾共慶新年
(新山22日訊)馬西德教會紫慈閣廣邀各界,參與2月9日舉行的“紫慈閣新春文化市集園遊會”,在正月十二當天一起團聚慶新年。 該閣署理閣長洪自光今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活動於傍晚6時開始,開幕人是巴西古當市政廳市長拿督慕斯達法卡瑪。 他表示,當晚節目包括歌舞表演、廿四節令鼓、“世界龍王”新山耶耶亞哇洪仙大帝廟舞龍隊舞龍表演等,現場也有餐車供出席者祭五臟廟。 他說,大會同時設幸運抽獎環節,大獎是現金3000令吉。 他說:“我們會上將移交捐款給23個慈善機構、學校等,受惠單位包括寬柔中學至達城分校、7所華小、孤兒院、老人院等。” “約100名特定老人院的長者,以及孤兒院的小朋友同時受邀享用我們準備的晚餐,讓他們一起感受過年的熱鬧和溫馨氣氛。” 他說,該閣也邀請友閣和華團等代表,以及市議員、村長等,於當天下午4時30分參與師尊參拜儀式。 陪同發佈消息者,包括副閣長劉宬宏、總務羅木榮、行政經理楊時通、行政人員謝秀梅和鄭莉頻。 羅木榮表示,該閣同時設財帛星君貼金箔、學子金榜提名等,並有光明燈與民眾結緣。 他說,有意者或任何疑問,可聯絡該閣(07-255 5266、016-725 5226)。
3月前
大柔佛焦點
東海岸觀點
李佩珍 | 珍惜親情
有一句話說:“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家也散了”,身邊不少朋友也的確出現這樣的情況,讓人感到無奈,也無限感慨!
4月前
東海岸觀點
更多團聚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