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聖保羅山

6月前
6月前
(馬六甲13日訊)聖保羅教堂遺址前驚現巨大的“馬六甲山”(Bukit Melaka)牌子,引起遊客的混淆和市民的不解! 數日前,當局在人們熟知的歷史名勝區聖保羅山(St. Paul’s Hill)山坡上豎立了一個大型的地名牌子,就豎立在古城門後面前往山上的階梯,也就是教堂遺址下的草地。 甚至,人們從獨立紀念館廣場看向古城門,都會先看到“馬六甲山”(Bukit Melaka)牌子,非常“奪目”,某些角度更是直接遮擋了山上教堂的全貌。 其實早在數年前,當局就一直想要推廣為聖保羅山“正名”,多次宣佈此山原名為“馬六甲山”,引起各界的熱議,最近則直接放上了“馬六甲山”牌子,山下的資料牌依然以雙語文介紹聖保羅山(Bukit St. Paul)。 首長允放置“聖保羅山”名字 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表示,已經向首長拿督斯里阿都拉勿夫反映此舉的不當,並建議將“聖保羅山”名字一併放置在當地,而首長也接受了他與行動黨議員們的看法,以便增加有關名稱。 他說,“馬六甲山”名字課題引起各界關注,從歷史角度而言,學者們各有不同的看法,但他與議員們認為,當局若要增添山名牌子,必須同時展現“聖保羅山”的名字。 不過,他說,古蹟區不應該也不需要增添這類摩登的告示牌,隨時可能影響甲州世遺地位,特別是這些核心世遺建築,不能隨意被美化或增添新物件,否則會破壞古蹟價值。 “我已向首長反映這項看法。這類裝飾可以用在其他地方,但不需要放在古蹟區。”
1年前
2年前
(馬六甲3日訊)針對聖保羅山易名一事,行動黨怡力州議員林朝雁再舉出上個月召開的甲州議會書面答覆,聖保羅山正式易名為馬六甲山,但是馬華甲州行政員魏喜森卻指聖保羅山是官方認定的名稱,未正式易名,因而她質問魏喜森,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官方答案?哪個真那個假? 出示州會問答質問魏 林朝雁說,在今年7月25至27日召開的州議會,政府在書面問答已給了答案,就是聖保羅山正式易名為馬六甲山。這答案是最新的答案。 她強調,州議會是一個州里面最高的議會機構,所有重要的政策及議案可以在議會里討論,甚至通過。“針對魏喜森說目前聖保羅山是官方認定的名稱,我在這裡出示州議會書面回答的答案。請問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官方答案?” 林朝雁今日在馬六甲遺產行動委員會代主席,也是葡萄牙後裔的馬汀陪同下,在聖保羅山下召開新聞發佈會,這麼表示。 馬華甲州行政議員魏喜森日前說,甲州行政議會不曾列入,也不曾討論“聖保羅山易名”的議案,因此,易名純屬建議階段,也就是說,聖保羅山仍是官方認定的名稱。 告示牌已改名 林朝雁表示,聖保羅山下有一個州政府立的告示牌,已將聖羅保山改為馬六甲山。她反問,如果聖保羅山是官方的名稱,那聖保羅山所有牽扯到馬六甲山名稱的告示牌,是否能取下? 她也反問魏喜森,今年2月28至3月3日召開州議會,曾提出聖羅山易名一事,事隔將近5個月,為什麼沒有在行政會議裡討論? 馬汀:將向UNESCO通報易名 另一方面,馬六甲遺產行動委員會代主席馬汀說,該會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通報聖羅山易名一事。 他說,曾有某行政議員曾發表,任何人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通報聖羅山易名,可被視為叛徒的言論。 “為了捍衛歷史,我不介意被視為叛徒,我們決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通報聖羅山已易名為馬六甲山。” 應事前與商民專家討論 馬汀說,聖保羅山聞名全世界,國外遊客多慕名而來。縱然政府聲稱有歷史根據,但也應該事前召集各方,包括馬六甲商家市民、歷史學家等開會討論,提出政府所謂的證據。 “如果證據真的證明聖羅保山本來就叫馬六甲山,那麼大家才心服口服。” 他表示,聖保羅山記載著大家共同的記憶,政府不能隨便易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馬六甲4日訊)“聖保羅山”是否需要更名為“馬六甲山”,還是讓聖保羅教堂遺址依舊坐落在聖保羅山而不是馬六甲山?至於保留聖保羅山之名對馬六甲有利還是有弊,改名後又是否影響馬六甲世遺及旅遊州的地位? 這一連串的問題在州議會內掀翻了鍋,朝野各有說詞,而民間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李傑爾:造成混淆 李傑爾律師接受《古城》社區報訪問時認為,聖保羅山的名字不是這幾年才取的,而是長久以來具有歷史因素的名字,如果突然換成馬六甲山肯定會造成混淆,遊客到來遊覽時會產生疑問:“我來對地方嗎?” “在世界各地的旅遊資料都是以聖保羅山為名,改名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對旅遊業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他說,目前並沒有看到哪個地區的歷史古蹟換了名字而有更好的經濟效益,或是人文價值的提升,反而全球各地保留下來原汁原味的東西,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經過時間的發酵後更有價值。 他強調,如果是要去殖民化,就應該從思想上去進行,並非從物質上去改變,因為“歷史就是一個歷史”,所以必須在思想上定位,讓全世界都知道甲州沒有殖民色彩。 李忠霖:保留原汁原味歷史 市民李忠霖認為,甲州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擁有不同的歷史淵源,而且每一段歷史都是由時間慢慢建立上來,每一個命名有它的依據。 他說,甲州政府有權力為聖保羅山改名,但在捍衛歷史和甲州古城的地位時,要了解遊客除了看活的歷史也要看死的歷史。 “對我們這一代而言,必須儘量保留一切原汁原味的歷史,雖然說改名字不代表改歷史,可是一旦早期的名字到中期和後期出現不一樣的時候,難免會導致傳承上的斷層;因此,我不支持改名,保留原名最好。” 他指出,命名很容易,可是早期傳承的歷史不能夠被磨滅,不然就不是當初的樣子;否則,未來50年甚至100年後的子子孫孫,就無法記得和還原當初的馬六甲。 “我們不用特意去更改或包裝過去的歷史,畢竟歷史是有其價值,從歷史中可以學習到好的和不好的價值,好的我們發揚,不好的就吸取教訓,從中懂得提升和進步,希望這種精神能夠傳承下去。” 顏天祿:勿炒作成種族問題 馬華甲州聯委會顧問拿督威拉顏天祿表示,掌管旅遊的行政議員拿督再拉尼針對這個課題時,也批評了博物院機構總經理未與州政府商討,就對媒體發表聲明,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他說,根據甲州首席部長的聲明,州政府並未對改名一事作出決定,而馬華甲州聯委會主席拿督林萬鋒第一時間亦表達了立場,然後交由馬華行政議員魏喜森去處理。 “馬華行政議員肯定會把人民的聲音帶進議會,更希望大家不要將此課題炒作成種族問題,我們會關注接下來的進展。”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馬六甲3日訊)聖保羅山易名課題今日在州議會被挑起,引行動黨格西當州議員謝守欽事後於臉書專頁發表“國陣馬華議員被問到也不敢出聲”言論,馬華吉里望州議員拿督林萬鋒及馬接再也州議員魏喜森直指謝守欽身為二屆州議員理應明白州議會常規,並促請謝理性問政,勿為個人議程而誤導民眾。 林萬鋒說,謝守欽已擔任二屆州議員,不可能不明白州議會常規。 他說,聖保羅山易名課題由掌管旅遊的行政議員答覆,若前者的回答不清楚,其他州議員可以提出附加提問,但州議會在進行回答時出現一片叫囂,以致無法良好達至問政功能。 林萬鋒促謝守欽理性問政 林萬鋒說,若每個議員都站起來發表講話,忽視議會常規,此舉如何能讓議會順利召開。 他說,魏喜森不是掌管旅遊事務的行政議員,不能代表掌管該部門的行政議員答覆,謝守欽作為議員應該明白議會常規,並善用作為議員的角色,勿把事情政治化,把個人議程放在人民議程之上。 林萬鋒籲請謝守欽理性問政,若有不滿可通過小組提出,而非在臉書放話達政治目的,否則這將使議會機制不能良好發揮。 他是與魏喜森於州議會茶點時間時,召開新聞發佈會,這樣表示。 魏喜森:課題別扯上馬華 謝守欽是在臉書發佈一則貼文,內容為“甲州行動黨議員在州議會反對更改歷史名字St PaulHill聖保羅山改去Bukit Melaka。國陣馬華議員被問到也不敢出聲。投國陣,投馬華?” 針對上述貼文,魏喜森說,謝守欽是二屆州議員,比他資深,理應明白議會常規,依據常規,他不能站起來回答上述問題,因他不能跨部門回答非他掌管的旅遊事務。 他提醒謝守欽,相關部門的課題是由相關部門回答,並勸謝守欽勿將馬華扯上。
3年前
(馬六甲3日訊)首席部長拿督斯里蘇萊曼胸懷通達看待聖保羅山易名的課題,指稱聖保羅山或馬六甲山皆沒問題,並可使用斜線(/)或括號()來註明別名。 首長說,現在也有一些人使用兩三個名字,例如莫哈末凱魯尼佔,這不成問題。 他說,看得懂“聖保羅山”的人就讀聖保羅山,看得懂“馬六甲山”的人就讀馬六甲山。 首長是於州議會休會後召開新聞發佈會時,受詢及對聖保羅山易名的看法時,這樣表示。 另一方面,首長在總結休會演詞時針對哥打拉沙馬那區州議員劉志俍提出提呈“反跳槽法令”的建議表示認同。 首長表示,他贊同劉志俍的看法,但前提是聯邦政府必須先提呈,州政府接下來才跟隨。 他在總結時再次表示反對黨為策略夥伴,朝野議員可互相交流意見,異中求同,但不應互相爭吵,此做法對人民無利。 交通燈過多引阻塞 指示公共工程局到場視察  針對瓜拉寧宜州議員羅斯里提出有關當地交通燈過多,以致出現交通阻塞的問題時,首長表示公共工程局必須親自到場視察,實地瞭解情況,再做出決策。 在總結環節上,首長回答怡力州議員林朝雁提出州政府對水災災民的援助時說,州政府在全甲3縣皆有設立臨時疏散中心,其中亞羅牙也縣有43座、中央縣有58座、野新縣有34座。 他表示,州政府除了提供撫慰金,也提供指導協助災民重建家園,同時,若有災民面對心理問題,當局亦提供輔導援助。 蘇萊曼稱聖保羅山或馬六甲山皆沒問題。(陳淑婷攝)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