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聖母瑪利亞國民型華文中學

(怡保訊)聖母瑪利亞中學為了讓中五畢業生們在學校留下最後的美好回憶,早前舉辦以《星光蝶影》為主題的畢業晚宴,當晚舉行了選美比賽和班級表演,每班派出一名學生作為班級代表穿上華麗晚裝參加選美,同時每班也精心準備表演,有的跳最近火紅的音樂、有的演戲劇、有的演奏歌曲,彰顯畢業生們的多才多藝。 該屆畢業生也以畢業歌《光年約Eternal Moments》紀念她們的青春時刻,旋律悠揚而深情,喚起了無數珍貴的回憶。畫面中陪伴成長的歡笑、淚水、奮鬥與蛻變,像蝴蝶在時光中翩翩飛舞,無論將來走向何方,這段光年的約定,將永遠連接著她們的青春和夢想。 蔡慈恩:袖子脫落臨危不亂 蔡慈恩(17歲)作為高二理一班參與選美比賽的代表,讓她最印象深刻的是以舞會女王的身分步入禮堂,無論是衣著、髮型設計,化妝的細節還是回答問題,她都付出心思和努力,只為了呈現最好姿態。 由於她的裙子設計比較複雜,在上臺過程中,禮服的袖子脫落,她起初感到緊張和失措,但是她迅速調整心態,果斷解開袖子,以更自信的姿態站在舞臺,那一刻對她而言是轉折點,在不安中尋回自信,令她意識到冷靜和應變能力在突發狀況時的重要性。 她說,今年的班級選美比賽展現了樂趣和多樣性,與其單純以外貌和氣質作為評判標準,此競選更注重內在的力量和綜合素質。在這個競選中,她認為真正的挑戰在於問答環節,不僅考驗了選手的應變能力,也要求她們在短時間內展現自己的思維深度、對問題的理解以及個性化的見解。 她喜歡嘗試新事物、挑戰和表現自己,她明白成為舞會女王並不是單純的榮譽,而是要承載責任和影響力,鼓勵她挑戰自我和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這個機會,她發現挑戰所帶來的成就感和自信令人興奮。她希望積極向上的精神能繼續激勵她在未來的生活中不斷進步,追求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她在比賽中獲得第二名,是值得驕傲的成績,因為她已盡全力,做到最好,所以對她來說,她是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名,拿到這個名次,也感受到大家的認可和讚賞,讓她感到開心和滿足。比起最終的名次,整個準備過程和優異表現才是她最珍惜的部分。 她說,該畢業晚宴不僅是畢業儀式,更是對過去幾年點滴、努力與成長的一次全景回顧,畢業晚宴不僅是結束校園生活的告別儀式,也象徵一段青春歲月的結束,以及一個新的篇章即將展開。 她也遺憾沒有和一些朋友和老師拍照,畢竟當晚大家都精心打扮,每人的笑容、每件禮服、每個髮型都顯得特別珍貴,但是她相信日後還有機會找師生拍照留念。她也感謝教師教會她很多做人的道理,教導她在困境中保持堅定和穩重,自信地迎接每一個挑戰。 她也希望學妹們將自己視為主角,自主決定生活的方向、設定目標,併為之努力,自行選擇和塑造自己的人生旅程。 吳家怡:自我挑戰踏出舒適區 來自高二理四班的吳家怡(17歲)作為班級表演戲劇《灰姑娘》中的女主角,受訪時表示,她與同學耗時約3周籌備班級表演,這是她首次在臺上表演戲劇,擔任仙度瑞拉角色,是人生寶貴的體驗。 她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如何在不同場景中快速切換心境,讓她投入在表演,而她之所以勇於嘗試這個角色,是想勇敢挑戰自己,踏出自己的舒適區。 她也指出,籌備表演過程的經歷讓她們的友誼更加深厚,雖然也因意見不合而有爭執,但通過溝通和妥協找到解決方案,增強團隊合作,令她深刻印象的便是當她與她的同學一起站在臺上,看到臺下觀眾的熱情與支持,她希望可以將時間停留在那一刻。 對於這次畢業晚宴,她感到既興奮又感慨,雖然期待畢業,但又為幾年友誼感到不捨,她感謝同學的陪伴和支持,一直行走遠比糾結結果更為重要,只要付出行動,就一定能行,同時也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和無私關懷。 吳祖蒽:出現爭執當下糾正解決 高二理四班的吳祖蒽(17歲)在班級戲劇《灰姑娘》中飾演“男主角”角色,演戲劇建議由她提議,在討論表演項目時,她與同學們想要跳舞或唱歌,但被老師否決,於是她提出表演音樂戲劇,一些人同意,也有反對聲音,因為她們擔心太難演。 在選擇劇本時,她們原本要選《冰雪奇緣》,卻發現去年畢業晚宴已有班級出演,於是在數個知名動畫選項如《小美人魚》、《魔發奇緣》、《美女與野獸》和《鐵達尼號》中,她們最終選擇了《灰姑娘》。 這不是第一次吳祖蒽表演戲劇,她在小學六年級畢業典禮也曾演過,這次《灰姑娘》中稱為“亨利”的男主角,她發現出演具有難度,畢竟她需要保持高貴和有“男人樣”,但整體過程順利。 她認為,當“男生”角色相當容易,加上她想要嘗試跳舞和公主抱,困難的事是她們想增加動畫中種種細節以及娛樂大家的內容,但受限表演時間只有六分鐘而“泡湯”。 她說,班級表演的劇本一開始時出現混亂,不協調加上各有各建議而出現爭執,但是最終問題解決,她們當天表達所遇到的問題,所有人合作和討論,當天和好,當天整理好劇本。她對每個人的合作與精神感到無比的快樂與高興。她也感謝負責老師們,因為他們將戲劇問題列出,讓同學們盡全力糾正問題,才能呈現精彩戲劇。
1星期前
  (怡保訊)2023年就讀務邊霹靂大學預科班華社的大學生在畢業前聯合創作《夏韻》音樂視頻(MV),講述他們在短短10個月內共創的種種回憶,有歡笑、心酸,也有悲傷,讓觀眾熱淚盈眶,也讓家長感到驚歎,原來歌詞和歌曲竟是由該華社學生親自創作完成。 盧芊霓:華社成員獨特回憶 該音樂視頻導演盧芊霓受訪時表示,這首畢業歌曲由華社委員一致決定準備,製作畢業曲的目的是為了讓這一屆的華社成員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回憶;《夏韻》音樂視頻從3月杪開始討論、寫劇本、產生歌曲的樣本,直至5月11日才開始拍攝和錄音,籌備了大約兩個月的時長。 她也擔起剪輯師、編劇、攝影師和演唱者多重角色,至於音樂製作則由另一名成員鄭芷寧包辦,負責作曲、編曲、錄音和合音。 她說,夏天的韻律代表著他們華社在這段夏日裡的美好印記,他們七月進入大學預科班,七月代表著仲夏,因此取名為《夏韻》,而製作音樂視頻是想將過去碎片記憶結合,讓朋友們在往後的日子看也能勾起心中的回憶。 一手包辦導演攝影剪輯工作 她坦言,在製作MV當中最困難的事就是手機儲存空間不足、天氣難測和學校的網絡問題,雖然該大專院校的風景很好,但他們多次遇到烏雲密佈和突如其來的大雨,導致拍攝延期,尤其空拍機拍攝更是需要極好天氣。 不過,她一手包辦了導演、攝影到剪輯的工作,讓她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她非常喜歡拍攝和剪輯,這成為了她第一個最正式拍攝和剪輯的影片。她也感謝身邊的朋友時不時回答她的各種提問、幫她做各種選擇題、和她一起尋找靈感。 首次擔任導演的她難免感到忐忑,擔心無法擔這個重任,但是她和團隊一步步計劃、討論之後,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她曾在沒有頭緒時候,曾經後悔出任導演,畢竟需要兼顧學業,但是在和團隊籌備和拍攝的快樂瞬間讓她相信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她直言第一次成為導演的壓力是必定有的,要肩負導演和學業的雙重壓力,以及擔憂作品會否獲得大家請來和支持,但最終認為不需太在意別人負面的聲音,希望能盡善盡美。 10個月凝聚深厚友誼 她說,外人可能覺得大學預科班在短短10個月怎麼可能和同學有深厚的友誼,但該預科班華社成員都瞭解,朝夕相處的經歷刻在心中,無論是在房間、課室、食堂又或者是球場,都是同一位好友作伴,尤其寄宿生能深刻體會,短短10個月更像是“濃縮的精華”。 她表示,該華社成員在繁忙中抽出時間和花心思籌辦活動,例如“天使與主人”、搓湯圓、中秋晚會,還有最盛大的中國傳統文化表演活動,各委員團結辦好,也得到友族極大認可,成就感滿滿,因為種種的活動和合作,她認識了很多朋友,大家都有趣善良。 家長從MV看見孩子成長 匿名家長曾先生對於這首歌表示讚揚,歌詞和旋律優美,視頻記錄了其兒子進入務邊霹靂大學預科班的點滴,從首日踏入陌生校門、認識新朋友變成一群好朋友;從依賴變得獨立、有嚴肅認真的學習,也有輕鬆遊戲與運動;從家裡父母照顧的生活方式,慢慢走向合群社會,學習當中變成熟併成長著。 他感謝所有付出努力的學生,將孩子的寄宿大學生活寫實在這感動人心的歌裡,認為在10年之後,這首歌將會是學生們滿滿的回憶,也祝福學生們前程萬里無風無雨,碧海藍天友誼常存,日後成為我國的主人翁。
3星期前
(怡保訊)聖母瑪利亞中學早前歡慶一年一度馬來西亞國家運動日,舉辦讓不同體育學會會員參與的籃球和躲避球友誼賽,而老師們之間的友誼賽更是讓在場學生化身為熱情觀眾,紛紛為老師們喝彩打氣,校園內歡呼聲此起彼伏。 國家運動日乃青年及體育部極力推廣的常年活動,倡導國民身心健康,促進人民和諧和團結的精神。在該校友誼賽開始前,該校也邀請了Aura Fitness Studio三位成員率領進行熱身體操運動,在場的學生和老師們積極投入。 校內各個體育學會,包括羽毛球學會、跆拳道學會和排球學會等等的會員,被分成參與籃球賽和躲避球賽的隊伍。兩種球賽以友誼賽方式進行,讓學生們互相認識以及瞭解對不同體育項目的玩法和規則。 蘇姿瑜:提供健康競爭平臺 蘇姿瑜(16歲)是躲避球比賽的參賽者之一,她受訪時表示,躲避球是她在體育課中最喜歡玩的遊戲,因此能趁著國家運動會參與躲避球友誼賽感到非常高興,也認為舉辦大型的躲避球比賽能讓每位學生有機會參加,實屬難得。 她本身是曲棍球運動學會的成員,當負責老師通知她將舉行躲避球友誼賽時,她非常感興趣,這是因為她此前喜歡在體育課時與同班同學比拼,而這次有機會與其他同學一比高下,她樂意嘗試,加上她本身是曲棍球活躍成員,她也願意帶動曲棍隊的氣氛,激勵其他隊友一起體驗不同類型的運動。 她認為,隊友們通過這次活動,彼此關係有所改善,早前雖然大家同是曲棍球會員,但彼此互不認識,如同陌生人,可是在活動中,大家彼此自我介紹,踴躍參與,一同討論賽事策略,讓隊員們之間逐漸熟絡,而她也非常喜歡在躲避球場上為彼此歡呼鼓勵和共同努力的氛圍。 她認為,校方選擇躲避球為友誼賽的項目是正確的決定,因為躲避球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會跑和扔球的學生都可以參加,大家在同一個等級,且是首次參與,無需過多經驗,同時校方舉行這類友誼賽不僅提供交流機會,也提供一個健康的競爭平臺。 她分享,在該次友誼賽,與曲棍球運動學會競爭的對手是出名活躍的飛盤運動學會,她瞭解飛盤運動學會的成員們向來都有各種額外練習,更是在很多校外比賽中榮獲優越成績,對方卓越且優秀,而曲棍球運動學會已經全力以赴,雖敗猶榮。 她說,在賽場上,當她感受到被隊友需要時,讓她覺得自己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值得的,也真是因為熱愛所以願意積極投入,願意把簡單的友誼賽當作是正式的比賽。她希望日後也有機會參加這類比賽,該活動對每個運動學會而言都是意義非凡的新體驗。 賴泳璇:沒有輸贏 只沉浸在歡樂中 躲避球比賽的參賽者之一賴泳璇(15歲)表示,友誼賽沒有輸贏,也沒有獎勵,因此大家不會去追究和在意,只沉浸在玩躲避球的刺激和歡樂之中。 她說,在該次賽事中,其參加的跆拳道運動學會面對武術運動學會的競爭,在激烈的兩場比賽中,以一比一的優秀成績結束比賽。 她說,在成績出爐知曉贏得一分時,她感到高興,但其實輸了也不會失落,因為對手的實力不容小覷,而在比賽結束後,她覺得她的隊友們各有優勢,有者厲害躲球,有者勇敢接球,大家都很認真、努力地打好這場友誼賽,一上場就得了一分。 她也享受與朋友運動帶來的快樂,可以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讓她的青春留下活力的畫面,若下次還有類似的友誼賽,她還會參加,這是一個很棒、很不錯的體驗,讓她意識到“結果不重要,過程最重要”。 楊雪琳:增進隊員之間的關係 楊雪琳(16歲)指出,她比較喜歡玩躲避球,而該次的友誼賽能夠促進團隊精神,是不錯的體驗,畢竟躲避球是需要團隊合作才能順利完成,而通過該比賽,能夠增進隊員們之間的關係。 她很滿意該次的活動,尤其在跳熱身體操運動時,看著老師們和學生們如此地活躍參與體操,感到熱血沸騰。 謝俊鋮:教師們“寶刀未老” 參與教師友誼賽的老師謝俊鋮(25歲)認為,對手們的表現非常出色,雖然老師們年紀較長,但保持著極強的競技水平,真是“寶刀未老”。 他分享,他參與數個有趣的項目,其中一個是將沙袋頂在頭上,然後繞場步行一圈,考驗老師們的平衡能力和耐力;另一個項目則是用呼啦圈控制球前進,考驗技巧和反應速度。在玩這些遊戲的過程中,大家都笑聲不斷,比賽氣氛非常輕鬆。 在老師之間的友誼賽中,他與幾位優秀的老師組隊,每位隊員都在比賽中展現出了活力和團隊精神,合作彰顯默契,大家享受這個過程,彼此間也通過比賽增進了友誼。雖然他們只獲得第二名,但是比賽過程非常有意義,也讓他感到運動不僅僅是為了爭取名次,更是一次體驗團隊合作與挑戰自我的機會。 在比賽結束後,他想對同僚組員們說:“你們表現得非常棒!我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時光,希望我們能夠繼續保持這份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每一年都能一起參加這樣的活動,繼續為團隊貢獻力量。” 他也表示,在這次比賽,他看到老師們平時在課堂上不常表現出來的一面,大家都非常有活力,有些老師甚至展現出了運動健將的風采,讓他深感佩服,也意識到老師們不僅在學術上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更在體育方面有不遜色的表現,全面發展的形象讓這位年輕教師感到敬仰。 他個人認為,該友誼賽非常有趣,但項目的數量稍顯不足。他建議增加比賽類型,如舉行更多適合各個年齡層和運動水平的活動,比如,可以增加跑步或接力賽,提供不同類型的運動選擇。他也希望在未來的活動中能有更多的機會和學生們一起參與比賽,不僅可以增加趣味性,也能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