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野党

(东京27日综合电)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党魁)石破茂在党内长期以直言不讳的作风闻名。他曾因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失利而责问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并在2009年向麻生太郎施压,要求其辞职,这些举动使他获得“从背后插刀”的评价。他自己也坦言,由于经常对党内领袖直言不讳,因此遭遇不满和孤立。 虽然石破茂在党内并非主流人物,但他对政策的执著与竞选的努力使他累积了相当多的支持者。2015年,他成立了派阀“水月会”,强调要建立一个能够检讨政策并在选举中有实力的团体。尽管该派阀最终在2021年解散,但石破茂始终以“党内在野党”的身份活跃。 今次是他第5次参选,被指为“最后的挑战”。他在次轮投票前上台讲话拉票,坦言资质平平,从政38年得罪很多人,对可能让党友感到不愉快表示歉意。外界指,石破茂在地方的人气虽高,但不受自民党议员欢迎,他在决选前放下身段道歉,成为翻盘获胜关键。 读卖新闻分析,石破茂的胜因是在这场被称为“选比较不差”的选战中,用消去法得到了支持。高市早苗过于右倾令人忧心,小泉进次郎在长达15天的选战中,曝露对政策理解不足、战略不明的弱点。 在竞选过程中,石破茂表现出了他对真诚和直接沟通的重视。石破茂说,曾有一位前首相告诉他,“当你成为首相时,没有人会告诉你真实的事情”,这让他深感重要,因此在未来的施政过程中,他将继续鼓励来自不同立场的直言意见。 出身政治世家,石破茂的父亲石破二朗曾任参议员、“自治大臣”及鸟取县知事。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石破茂的政治生涯起于前首相田中角荣。 石破茂1979年自庆应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三井银行(现在的三井住友银行)任职,2年后石破二郎过世,石破茂获得其父友人田中角荣的提拔,正式踏入政界。1986年石破茂由自民党提名,首度参选众议院总选举,时年石破茂28岁,吊车尾当选为全国最年轻的国会议员,以新星之姿在自民党崭露头角。 政治路一波三折 其后石破茂连续当选11次众议院议员,但看似风光的表象之下,他的政治路实则难称顺遂——1993年自民党在国会败给在野联盟,日本新党(现已解散)的细川护熙成为首相,推动政治改革四法,石破茂支持改革惨遭自民党停权,于是退出自民党,直到1997年才返回。 到2002年,石破茂首度入阁担任防卫厅长官,时任首相是小泉纯一郎。之后石破茂陆续担任过防卫大臣与农林水产大臣。2009年自民党又输掉了执政权,在野期间石破茂出任自民党三役的政调会长。
1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8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在马来西亚的宪政安排下,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的后座议员(没有担任行政官职 议员的YB),他们都承载着代表选区市民、监督联邦、州和市政府行政工作的重任。这是YB作为民选议员的责任,也是受选民委托的职责。 一位YB不能简单地因为处于在野地位,而认为自己对选区内的事务无能为力,这种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市议会作为地方行政体系的一部分,市议员在其中扮演地方立法体系的角色。民选YB应该充分运用本身的权力和影响力,依靠宪政赋予的角色权利,监督市议会的行政工作。 然而,YB不应仅仅谴责政府部门的刁难,而是应与相关单位紧密合作、积极沟通,为市民福祉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一进程中,政府体制和运作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各级政府部门有明确的职责分工,YB们需要清楚了解并与对应部门紧密协调合作,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基础。只有这样,YB们才能为市民解决问题、推动解决方案。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在野党议员所面临的挑战,YB可能遇到部门的不合作或不予理睬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YB可以在州议会会议上向州务大臣或相关部门的州行政议员提出投诉,并要求他们约束属下部门,确保YB能够行使宪政赋予的权利。州议会本身就是一个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质询市议会主席的工作。 此外,YB已经获得出席县署会议的权利,这也是一个提问和监督市议会工作的机会。 需要承认,政治体制中的误解和不了解会,导致一些YB无法有效履行职责。如果在野党YB有疑虑或困惑,他们应该虚心请教曾任市议员或国州议员的同党同侪,以获得指导和建议。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YB们能够以全民福祉为重,摒弃甩锅和推诿责任的思维方式。通过与正确的部门和官员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公众服务,推动社区的发展。 尽管柔佛州目前没有正式的团结政府,但考虑到联邦是团结政府,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YB: – 在为公为民的事务中,与正确的部门及官员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 – 舍弃甩锅推诿责任的负面思维方式。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服务居民,推动社区的发展,共同努力为居民福祉和社区发展而奋斗。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