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城邦

3人的性格和经营理念南辕北辙,但一致要破釜沉舟把笛瓦打造成带动开罗阅读新风气的新型书店典范,因此一开始即请专人精心设计店名,并通过购物袋、包装纸、卡片、书签等广告媒体,一意尽快让笛瓦崛起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书店主打阿拉伯文和英文书,也有少量法文和德文书籍,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咖啡吧。 文友送的书多得看不完,因此好久没逛书店了。那天心血来潮,去大城堡的城邦阅读花园浏览群书,临走瞥见一本名为《沙漠。诗集。书店》的书,没查阅封底内容简介即径自拿去付款;介绍旅游和书店的书,都对我有股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这是台湾野人文化2022年出版的中译本,英文原著乃埃及女作家娜蒂亚·瓦塞夫(Nadia Wassef)的 “Shelf Life : Chronicles of a Cairo Bookseller”。译者陈柔含没直译书名,因为埃及曾是书店沙漠,直到2002年笛瓦诞生,才有了第一间现代书店。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中,笛瓦(Diwan)是诗集,也是开会的地方或招待所,具有“公共”的意义。 拥有3个硕士学位的娜蒂亚来自富裕家庭,从小在国际学校读书,然后出国留学,精通英语和法语,阿拉伯语反而得过且过。2001年某个晚上,她和姐姐赫茵及几个老朋友共进晚餐,席间有人问:如果你可以做任何事,你想做什么?同为书虫的她和姐姐想法一致,都想在开罗开第一间新式书店,没料到朋友们都有兴趣。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一再讨论、组织、规划,然后行动,最后笛瓦书店在2002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那天诞生了,店名是娜蒂亚母亲安的,27岁的娜蒂亚、30岁的赫茵和40岁的妮哈尔成为患难与共的创业三女侠。 要带动开罗的阅读新风气 3人的性格和经营理念南辕北辙,但一致要破釜沉舟把笛瓦打造成带动开罗阅读新风气的新型书店典范,因此一开始即请专人精心设计店名,并通过购物袋、包装纸、卡片、书签等广告媒体,一意尽快让笛瓦崛起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书店主打阿拉伯文和英文书,也有少量法文和德文书籍,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咖啡吧。 创业之初,无法避免出现些预料不到的问题,如有人拿着几天前买的书回来要求退款;他竟然把书店当作图书馆了!有妇女来书店不翻书不买书也不在咖啡吧驻足,而是径自寻找厕所,原来开罗街头公厕难寻,有需要的男士找个墙角即可解决问题,女士则往往求助无门,笛瓦遂成了难得的避风港。专程来啖咖啡或享受空调的,不在话下;偷书贼防不胜防,补习老师带了学生在咖啡吧一坐4小时,甚至还有个不穿内裤的风尘女郎利用咖啡吧“钓鱼” 呢! 阿拉伯文原名《一千零一夜》的《天方夜谭》,集结了许许多多中东民间故事,被娜蒂亚视为经典,然而书中内容跟遍布埃及的保守主义有所冲突,因此被某些人排斥。有顾客寻找此书,笛瓦某员工谎称没有,被娜蒂亚训斥。 3人群策群力打稳笛瓦旗舰店的基础后,陆续开了16间分店,其中6间业绩不佳而关闭。 几乎彻底牺牲了陪伴两个年幼孩子成长的机会,把人生最宝贵的15年光阴奉献给笛瓦后,“笛瓦太太”娜蒂亚连同姐姐赫茵于2018年辞去笛瓦董事职位,由妮哈尔及其友人接管笛瓦业务。娜蒂亚随后带着两个孩子移居伦敦。 娜蒂亚说:笛瓦书店的诞生,是为了对这个不关心文字的世界做出回应;蒂瓦是她写给埃及的情书,而这本书则是她写给笛瓦的情书。从第一章的咖啡吧到第八章的自我成长,每一章都介绍书店的一个区域,及出入其中的员工和顾客。 陈柔含则说:这是一本献给所有爱书人的绝美情书。她译笔通顺流畅,加上书本内容有关经营书店的种种考量及埃及社会的各层面,都是挺新鲜的课题,我拿起书本即不愿放下,真庆幸接收了这份情书。
10月前
2年前
2022年疫情趋缓,经济和国门逐步开放,原以为曙光在前,怎知剧情再来一次反转,一场自然之战之后,一场人为之战紧接开打。战场虽远,但战争的剧烈残暴仍然波及我们——精神和心理因战争的残酷而受折磨,生活则因经济影响而困顿。但无论日常生活有多么苦涩和艰难,我们还是可以并需要从中找寻美好或幸福的一瞬间,比如一段阅读时光,或学习一个新知识的过程。阅读和学习往往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更谦卑地面对他人和世界。 ❶乌俄战争与政治学 活在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经常忘记战争其实并未曾远离。虽然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有一代人的时间,但这几十年之间,各种形式的战争一直都在发生,只是我们不是太“近视”,就是太善忘。2022年2月末俄乌战争全面爆发的新闻传来,着实又让我们跌破眼镜和心惊胆跳了一把。我们进而发现,这场战争影响的辐射程度似乎是非其他战争所能比拟的。 现代资讯的发达,让我们可以跟着各种媒体紧贴战争局势的发展和变化。战火刚起不久,就有不少相关书籍出版,尤其在以此事件作为参照与借镜的台湾:于4月出版的 《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乌克兰战争》是华文圈首本聚焦2022年乌克兰战争的书籍,汇集多名作者多角度去探讨及阐发2022乌俄战争的成因及影响;8月出版的《乌克兰的不可能战争:反抗,所以存在》是《报导者》的记者与编辑团队,用5个月的时间通过实地与线上采访,从各种角度报导这场战争的样貌;同月出版的《帝国解体与自由的堡垒》,有从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开始就研究乌俄冲突的专家,为我们爬梳乌俄战争的历史和发展之余,也针对一些争议点提出析辩;最近出版的《乌克兰的眼泪:一位母亲的战时日记》则像安妮日记,是一个正在经历着战乱的乌克兰妈妈所写所绘的战争纪实日记,传达了新闻所不能记载的战争故事。 乌俄战争的发生并非平地一声雷,两国文明史上本是血脉相通,但在近代史的发展中却一直存在各种问题与冲突。要了解这场战争的脉络,也可以从两国纠缠不清的历史开始。《乌克兰:从帝国边疆到独立民族, 追寻自我的荆棘之路》、《硝烟中的雅努斯:乌克兰》等书都是了解乌克兰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必读书目;另一方,也有《逆转的文明史 罗斯大地》、《俄罗斯:一千年的狂野纪事》等书去解读那片广袤大地的地理历史、民族结构和政治演变。 只有回到历史现场,我们方能从其承载的重量中,去反思这场苦难的意义,进而从中获得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来,才不会陷进虚无的悲观和消极境地。并且谨记,和平其实并非常态,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尽自身的力量去维持。同时,也值得让刚经历过一场大选的我们去深思,如何以己之力避免极端主义的发生和蔓延,才能在脆弱的民主面中踽踽前行。政治这门充满“可能性的艺术”,并不是政治人物或学者才需要研究的高深学问,政治就在生活中,如同《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作者刘瑜所说,唯有当“我们将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才能从此时此地抽离,获得一种俯瞰的视角,进而再聚焦定位现实,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 ❷通膨与货币学 我们好不容易从一场大疫中存活了下来,但疫情还未过去远方战火又起,诸此种种导致资源短缺,造成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全球通货膨胀问题。一年来物价全面上涨, “涨“字成了马来西亚2022年度汉字,我们也从一把青菜的价格、一盘已不经济的经济饭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热辣辣的通胀之痛。再来,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前景预测也已迫在眉睫。 过去我们都知道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一环,但或许并不知道为何如此,以及该如何面对;我们甚至可能只知道赚钱花钱,却不了解货币错综复杂的机制如何运作。这时候不妨阅读类似《货币简史:你不能不知道的通膨真相》这些经济或货币学相关书籍,从现实生活带来的刺痛感稍微跳脱出来,去了解货币背后的历史和运作机制、通膨如何产生等问题。 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美国联储局(或称美联储或联准会)以几轮暴力加息来缓和国内通膨,此举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全球经济走向和各国货币政策。究竟联储局这项政策可以稳定经济,还是会带来经济衰退呢?缩紧或放宽货币政策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回到原点,联储局又是一个什么样,因何而产生的机构? 或许现在也正是时候来了解一下联储局的背景以及其货币政策了。由联储局前主席、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柏南克(Ben Bernanke)撰写的《柏南克谈联准会:二十一世纪货币政策》,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联储局的成立、组织结构、政策与策略等,并检视现今与展望未来的联储局走向,这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前景看得更清楚一些。作者另一著作《伯南克论大萧条:经济的衰退与复苏》则以1929年经济大萧条为研究对象,探讨大萧条的原因和传导机制。以史为鉴,或许也将有助于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该如何为经济衰退做准备?其实过去百年以来,经济不止衰退过一次。经济发展的起落,就如同潮汐涨退那样,只是如一叶小舟的我们该如何在大浪潮中生存,还是需要一些专家的智慧和历史的借鉴。历史的巨轮看似重复滚动,但中间又有多少变因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通过阅读,也许可以让我们在危机中看到转机,机智地去改变重整,或至少获得一些耐心及耐力撑过低谷时期。 (【延申阅读】《通膨的恐惧:消除你对货币供给过多的疑虑,从联准会政策看收入、失业率、恶性通膨问题的解答》、《全球通胀与衰退》、《通膨、美元、货币的一课经济学: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❸南洋与东南亚学 撇开学校里那些生硬沉闷的历史课本不谈,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片独特而丰富、多元又复杂的区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过去成为各文明的交汇之地;我们都希望,这块区域在世界版图上将再次显示出其重要性,闪耀出其独特的光芒,不再是中心主义论述中所建构的边角一隅。 今年无独有偶,几本与东南亚相关的重要学术论著都陆续推出了中文版,也让本地的中文阅读者有更多的机会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这片土地。其中有东南亚研究专家安东尼·瑞德的两本大块头专著《东南亚史:多元而独特,关键的十字路口》、《帝国炼金术:东南亚的民族主义与政治认同》,作者摒弃王朝史和国别史线性叙事的方式,改以用宏观的视角来分析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几个民族国家是非常后期,且是被建构出来的事情),其地理环境、历史、民族、文化等种种演变,呈现出不同角度的东南亚。 《懒惰土著的迷思:16至20世纪马来人、菲律宾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于殖民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功能》则是已故马来西亚社会学家及思想家赛胡先·阿拉塔斯于70年代写成的经典著作,如今翻译成中文实属难得,也非常值得一读。他以后殖民主义的思维去分析所谓“马来人的懒惰”这一偏见,其实是源自于殖民者带有殖民资本主义企图的论述,最后让此迷思内化到了被论述者本身的自我形象及他者的认知中(想想自己是否也常有这种以偏概全的偏见就可知道这个迷思的存在),成了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一道挥之不去的意识形态魅影。这个论述和一再被利用的“华人富有马来人贫穷论”一样,是有着政治目的的虚妄假说,也是需要加以努力去祛魅的问题。 此外,也有不少新进学者及国内外作家针对东南亚乃至各国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或编或写或绘的作品,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从历史、政治、社会、族群研究等,到文学作品的选读和分析。除了有严谨的学理探讨(如《在承认与平等之间:思想视角下的“马华问题”》分析了马来西亚华人的两个困境),也有较为轻松但不乏辛辣批判的图文叙事(如《漫画之王陈福财的新加坡史》,以漫画虚构故事嵌入新加坡真实历史),这些作品都让这片土地丰富的色彩得以被大家所看见。 生于此,身在此,作为共同体,我们如何想象自己并参与这片土地的未来,或许从这里开始——以理性和感性兼并的态度,以或宏观或微观的视角,从地理历史、社会民族、文化文学等各个角度深入去阅读她的世界。 (【延申阅读】《赤道线的南洋密码:台湾@马来半岛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志》、《在承认与平等之间:思想视角下的“马华问题”》、《马华文学与文化读本》、《南洋读本:文学、海洋、岛屿》) ❹读书与书店学 2022年马来西亚文化圈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莫过于两家大型连锁书店的进驻,让本地爱书人欢腾不已,不但掀起一波打卡热潮,也引起不少讨论,比如对于书店的定位方向和策略格局、书店的选书选品和装潢陈列,各表示赞赏和失望的都大有人在。 无论如何,在许多实体书店难以为继的时候还有新书店加入——不管是大是小,是综合式还是主题式书店,是单纯卖书还是复合兼卖其他——总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比起一家服装店,我们似乎对书店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和不同的“想象”,这自然是因为书店所售卖的商品“书籍”,承载着跟其他商品不一样的精神和文化功能。但是,“书店”这个场域本身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个空间总是为我们带来一种梦想 和希望的感觉,并且带着发现与创新的意义,还有着一定的交流功能:书与书,读者与书、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书店主人……可以说,书店创造了一个特殊空间,让人与书、人与人碰撞出各种精彩的火花。这也是为什么逛书店成了一种兴趣或曰文化。许多爱书人在旅行时,往往都喜欢逛一逛当地书店,或者来一个书店之旅(《岛读台湾》);而关于书店的书籍,每一年也都有被出版并且销量可观(《书店学》),就连书店主人撰写的开店秘辛和书店日常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沙漠。诗集。书店》、《卖书成痴的真心告白》);更有甚者,不少爱书人的梦想是开一家书店——虽然大家都知道卖书这行当,其实辛苦又赚不了多少钱。 热闹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书店的林立(误,其实只在一个城市林立,比起别囯的城市更是小巫见大巫)是否表示我们的阅读文化已经提高?(根据报道马来西亚的阅读率其实比几个邻国都来得低。)逛书店的热潮是阅读文化有所提升的表现,还是只是一种打卡文化潮流使然?进而还可以深思,书籍或者实体书店对我们来说究竟有着什么存在意义?书店又可以为一个城市或社区带来什么意义?书店是一门文化生意,重点在文化还是生意?在大书店分散有限的阅读群众下,小书店又该如何找到生存之道?诸此种种衍生的课题几乎可以发展出一门“书店学”,而从最近出版的书店相关书籍中,相信都可以寻找到不少启发点。 每个爱书人心中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也许已经存在于某座城市或社区,也许还未出现。又或许,你想要什么样的书店,必须由你自己来形塑——不是说要真的去开一家书店,而是可以多支持你喜欢的书店(不要只等跳楼促销);也可以每到一家书店,与一本书不期而遇时买下那一瞬间(不要计较书价),让各类型书店都可以有存在的空间,生生不息。无论如何,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老话——来读书吧! 欲知更多书讯,可浏览城邦书店网站:https://www.cite.com.my
2年前
(可点击这里到城邦书店网站查询更多书讯。) 谁也没有想到,2021年会比2020年更寸步难行。病毒就像在跟人类玩一场鱿鱼生存游戏,谁一个不小心、谁没变种进化,谁可能就会全军覆没——又或者,最终我们可找出一个共存的“相处之道”?漫漫两年,这场大疫除了让人们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是否让大家有感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是否也让我们对自己和生命、失去与拥有,还有身旁的一切,有了不同的看法?身体的不自由,是否可换来心灵与意志的展翅高飞?2021年有太多的问题让人疲于奔命,阅读也许可以让我们获得关于真相的只字片语,或至少拥有片刻的安宁,以及面对现实的勇气。 ◢有争议的疫苗,该不该打? 大疫尚未结束,关于疫情的书写、讨论和阅读也方兴未艾。这一年来我们经历了第二度封城隔离,也进入疫苗开打阶段。如果说,2020年的封锁是个试验场,那2021年的封锁就是个试炼场,我们在其中修炼我们的生存力,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力。除了时时追踪各类新闻和资讯感受真实(与部分真相),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得抚慰和力量。《纽约时报杂志》以此为发想,模仿《十日谈》中用故事对抗在瘟疫中隔离的艰苦日子,邀请了数十位当代知名小说家来为Covid-19疫情撰写故事。而中文世界也刚刚出版了《孤绝之岛》,有从台湾、香港、柏林、纽约等地,包括马来西亚的华文作家为疫情写下的字字句句。这些文字在疫情下能反映我们在疫中那些恐惧、希望和无以名状的感受,以及关于我们崩塌的日常写照——它们或许比任何新闻、数据或分析来都得更为真实。有道是:历史除了名字都是假的,小说除了名字都是真的。 【阅读书单】《大疫年代十日谈》、《孤绝之岛:后疫情时代的我们》 在历史上,从没有一次疫苗自研发到投入使用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加上mRNA新技术的使用,因此疫苗的效用和副作用等问题引起的关注和争议也就可想而知。事实上,疫苗从18世纪出现开始,就一直伴随争议和恐惧——我们害怕病毒带来的死亡,但也恐惧疫苗对身体的伤害。疫苗从来都不仅仅是个人的医疗选择问题,其中还涉及公共卫生、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议题。再加上“医学的破洞”问题( 因人类身心互动的复杂和隐晦性,有时让医疗的因果关系难以厘清),让疫苗的疗效和副作用都无法有明确的答案,才会让许多争议发生。支持或反对疫苗并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思考的是:疫苗究竟是获利至上的商品,还是拯救人命的关键工具?我们该如何在个人利益和大众福祉之间拿捏分寸和比重?面对这两难的困境,个人该如何选择?支持与反对的两方民众又该如何理性对话? 【阅读书单】《医学的张力:医学自带的安慰剂效应、疗效不确定和群我冲突》、《疫苗战争:全球危机下Covid-19疫苗研发揭密,一场由科学家、企业、政府官员交织而成的权力游戏与英雄史诗》、《疫苗:医学史上最伟大的救星及其争议》 ◢如何面对孤独、面向自己?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世纪可以像现在那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反差——世界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我们通过科技如互联网和交通工具高度连结,在心理层面却又极端疏离。虽然孤独这个状态向来已久,但若爬疏孤独的历史及其来源,就会发现孤独其实是这个世纪才流行起来的病症。而一场疫情下来,隔离和社交距离更加剧这种状况,甚至已变成一种危机。孤独不仅仅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孤独对身体的伤害等同于一天抽15支烟),还会严重冲击经济、政治和社会。因为没有被看见和听见而感到孤独,人们因此缺少了同理心,以及对他人的关怀之情,最后在社会上引发越来越多的撕裂与崩坏。我们要如何对抗这场心灵的“孤独瘟疫”,也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或许只有当我们对孤独了解愈多,才能更坦然面对身处孤独之中的自己和他人,并且尝试走出来,不吝给他人一个善意的微笑。 【阅读书单】《孤独世纪:冲击全球商业模式,危及生活、工作与健康的疏离浪潮》、《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寂寞的诞生:寂寞为何成为现代流行病?》 重视自己常常会与自私自利挂钩,两者之间的界限有点模糊,端看从哪个角度解读。尤其在注重群体生活的东方社会,自己和个人往往会被污名化。于是我们只好深深隐藏起自己,深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藏哪去了。最后我们为他人的期待而活,或带着符合社会期待的“人设”过日子,可能连自己都欺骗了。“为自己而活”、“接受自己”、“爱自己”等一直以来都是心理类书籍关注的主题,但在这场疫情面前,在隔离和失去带来的孤独和痛苦面前,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是谁、关注自己内在的需求尤为重要。这并不是自私的表现,唯有爱自己、照顾好自己,才能真正同理及接纳别人,并以同样的爱去给与和付出。在崩坏和重生之间,我们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个安身之地。 【阅读书单】《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你自己》、《每一天练习照顾自己2:12步骤引领你放手,找回生命的重心,与过去和解,做完整的自己》 ◢学习爱与失去 这一年来关于失去的故事一帧一帧在我们眼前上演,许多人也亲历没有机会正式说再见的心伤。你还记得吗,那位得知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老人,在影片中的坦然道别如何让人潸然泪下。你还记得吗,那些无法与父母道别的孩子,在照片中的眼神如何让人痛彻心扉。逝者的功课是怎么面对死亡降临的恐惧,而怎么面对失去,则是生者一生的功课,即使是精神医学大师如欧文·亚隆,在面对妻子离世时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走出失去的黑暗隧道。拥有时珍惜当下、减少遗憾,失去时直面悲伤、想哭就哭,把眼泪流进时间的缝隙里,不管要用多久都没关系。伤心请记得他说过:“悲伤,是我们为敢爱所付出的代价。” 唯有真正懂爱和敢爱的人才知道拥有的幸福和失去的悲伤。但爱是什么?为什么爱有时让人快乐得飞上云霄,有时又让人身心俱疲?谈爱的经典著作《爱的艺术》作者佛洛姆说,爱和世上所有的技艺和学问一样,也是可以学习的。爱并非那么虚无缥缈,也不是求之不得的东西。爱有扎实的理论(照顾、责任、尊重和了解)与实践的方法(纪律、专注、耐心、无上关注的态度)。在疫情带来的孤独危机和失去恐惧面前,或许我们应该先学会爱这个基本功——爱自己与爱别人,小爱与大爱。不管最终谁留下谁离开,应该都会减少遗憾,疫后的疗愈之路也会走得比较顺畅。 【阅读书单】《爱的艺术》、《死亡与生命手记:关于爱、失落、存在的意义》、《允许自己选择爱》 ◢倦怠躺平,或反思成功的定义? 我们常听说,只要好好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也常听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在这个“英才制度”或“绩效主义”至上的时代里,我们相信个人的努力必有报酬,而这个成功的过程往往被定义为“努力读书进入名校,进而拥有一份高尚的职业(当然是医生和律师,若你的理想是送快递或开电召车,一定会被父母念死)和优渥的收入(最好还有美满的家庭),向上流动进入精英阶层,最终达到不凡成就”。于是每个人从小都努力甚至“过度努力”来达到这个目标(一开始就不够努力的人会被标签为“失败者”,没有容身之地),但许多人最后才身心俱疲伤痕累累地发现,自己终究还是“不够好”,或是这个社会定义的“失败者”。所谓的“公平”,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都只是虚妄的假象。阶级不公和差距依旧,残酷现实对许多人来说是撞不破的天花板。政治哲学大师桑德尔提出了这种英才制度所带来的弊病,即“赢家”和“输家”思维——赢家认为成功是自己努力赢得的成果而站在道德制高点,输家则因失去尊严而产生仇恨情绪,最终危害整个民主社会的发展。或许,社会上种种的混乱已然代表着英才制度需要被反思,成功的定义和价值也需要重新检视。 【阅读书单】《成功的反思:混乱世局中,我们必须重新学习的一堂课》、《菁英体制的陷阱:社会菁英为何成为威胁平等正义、助长贫富不均,甚至反噬自己的人民公敌?》、《失控的努力文化: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让人无法好好休息》、《过度努力:每个“过度”,都是伤的证明》 体认到天花板无法突破之痛苦的,正是目前身在社会中打拼的中坚分子、被上一世代视为“草莓族”的Y世代和Z世代。因此从“佛系”到“躺平”,从“内卷”到“倦怠”,这些网络流行词透露的正是新世代面对一种过度投入却因种种问题如恶性竞争、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而无法获得正向发展的状态,最后只好被动或主动放弃。但反过来说,这也可视为他们尝试以看似妥协、放弃的心态,尝试突破这种主流的“成功论述”——谁说努力一定会成功?又是谁说一定要努力呢?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对上一世代的反抗,用自己的方式消解社会放在他们身上的期待和枷锁。父辈时代的经济神话已然过去也不可复制,与其看轻或责备这些心态或行为,我们可以做的或许是尝试去理解——虽然生在看似较为富足的年代,但他们的困境也是上一代留下来的“遗产”。而身在其中的年轻一代,也可借由阅读认清自己的处境和所受的限制,并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而不是真的摆烂),才能找到一条真正的自由之路。 【阅读书单】《集体倦怠:没有热情、没有梦想、没有未来,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残酷世界》、《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我们,MZ新世代:准时下班?不婚不生?奉行极简?带你秒懂八年级生都在想什么》 ◢为工作而活,还是为活着而工作? 你知道吗,几万年前人类虽然物资匮乏,但每周只需工作15个小时,就能过上闲暇的生活;为什么现代人物资充裕,却需要经常无止境地工作,甚至过劳死?另外,20世纪经济学家凯因斯也曾预言过,2030年人们每周将只需工作15小时,为什么有科技带来的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慧,距离2030年只有8年左右的现在,我们还是如此忙碌不堪,24小时待命,还要时刻担心随时会面临失业、被机器和人工智慧取代的问题?自人类出现以来,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为了生存需求而工作。但到了现代,因生产思维及消费主义的影响,劳力变成生产工具之一,于是工作逐渐变成了人们生活的核心,进而为工作所主宰。另一方面,人们也得以通过工作施展才华、建构身分并融入世界,工作可说是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桥梁。 虽说不少人以工作为乐,但更多人工作只是为三餐而奔波,若失去工作,生活将无以为继。时代的改变也让工作的形态和意义不断在变化,例如疫情年代带来了远端工作的方式,却也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无法切割,同时改变了整个工作文化(例如Email和线上会议的沟通方式,还有对同事关系、办公室文化的影响)。不管你在从事什么工作,喜不喜欢工作,了解“工作”这个概念及其变迁,思考“工作”的意义,将有助于避免自己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工具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工作人”,并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阅读书单】《为工作而活:生存、劳动、追求幸福感,一部人类的工作大历史》、《工作:巨变时代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没有Email的世界》 ◢世界急速前进,元宇宙即将来临? 不久前脸书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将公司更名为Meta,似乎也预告了元宇宙(Metaverse)的到来。经过一场疫情的洗礼之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不可避免地从线下转到线上,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于是类似《头号玩家》的剧情即将上演,我们或我们的下一代将在虚拟世界中展开衣食住行、娱乐社交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赚钱(如最近的热门投资话题比特币)。这些还只是以目前有限的想像力而言——元宇宙的疆界有多大,尽头在哪里,没有人知道。虚拟世界不再只是一个戴上VR眼镜的电玩游戏那么简单,而是跟真实世界无缝接轨、一样重要的无数个平行世界。随着各个科技巨头的投入,走在前端的人也嗅到了无数商机和机会,正被生活和天灾磨练着的你,准备好投入下一个“游戏” 了吗?而这个“游戏”,最终又将带我们去到哪里? 【阅读书单】《元宇宙:科技巨头争相投入、无限商机崛起,你准备好了吗?》、《元宇宙:开启未来世界的六大趋势》、《区块链与元宇宙》、《虚拟真实:我们的身体在或不在?》 【小结】2021年或许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答案,只有对生命和生活无止境的叩问——但有问题代表着我们尚未被纷乱的世界轰炸到麻木不仁。而每个发出的问题也都不止有一个答案,或根本没有答案,只能交给时间来解。没有答案是不是也代表将开启更多可能性和想像空间?这或许是疫病年代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吧。 (可点击这里到城邦书店网站查询更多书讯。)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