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特朗普抨擊中國 違背波音飛機購買協議
|
富士山徵收入山費 山梨縣開始接受預約
|
教部國旗插圖出錯 |
民政黨報案 籲政府嚴肅處理
|
俄偵察機飛近波蘭領空 北約空防瑞典軍機升空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特朗普抨擊中國 違背波音飛機購買協議
|
富士山徵收入山費 山梨縣開始接受預約
|
教部國旗插圖出錯 |
民政黨報案 籲政府嚴肅處理
|
俄偵察機飛近波蘭領空 北約空防瑞典軍機升空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抨击中国 违背波音飞机购买协议
|
富士山征收入山费 山梨县开始接受预约
|
教部国旗插图出错 |
民政党报案 吁政府严肃处理
|
俄侦察机飞近波兰领空 北约空防瑞典军机升空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抨击中国 违背波音飞机购买协议
|
富士山征收入山费 山梨县开始接受预约
|
教部国旗插图出错 |
民政党报案 吁政府严肃处理
|
俄侦察机飞近波兰领空 北约空防瑞典军机升空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抨击中国 违背波音飞机购买协议
|
富士山征收入山费 山梨县开始接受预约
|
教部国旗插图出错 |
民政党报案 吁政府严肃处理
|
俄侦察机飞近波兰领空 北约空防瑞典军机升空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抨击中国 违背波音飞机购买协议
|
富士山征收入山费 山梨县开始接受预约
|
教部国旗插图出错 |
民政党报案 吁政府严肃处理
|
俄侦察机飞近波兰领空 北约空防瑞典军机升空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塑料瓶
百格新聞
馬來家長挺華小資源回收 帶孩子撿拾塑料瓶
諾胡娜受訪時提到,雖然她與孩子及朋友經常到海邊撿塑料瓶,但被丟棄在沙灘及岩石間的塑料瓶卻永遠撿不完,讓她非常無奈 只能盡力而為。
2月前
百格新聞
百格大事紀
依斯邁沙比利列嫌疑人 巫統國陣急撇關係?錄供又延後了
前首相依斯邁沙比利被MACC列為嫌疑人之後,巫統的主要領袖好幾天都沒說話,如今終於開腔,但卻似乎在撇清關係…… 3月6日 #百格大事紀,有 #錦隆 為你彙整今日重點時事。 【依斯邁沙比利被列嫌犯】 👉 反貪會查依斯邁“大馬一家”廣告撥款案 巫統急撇關係? 👉 阿斯拉夫:調查依斯邁跟巫統沒關係 👉 贊比裡:應讓調查程序繼續進行 👉 依斯邁政治前途 評論員:非常不樂觀 更新:依斯邁原定3月7日錄口供 又因MC延到3月13日了 【關稅仲裁官斃命】 👉 斃命財政部辦公室 死逾24小時沒人發現? 👉 解剖結果顯示 死因是頸部遭勒住所致死 👉 隆總警長:暫時以猝死案處理 👉 死親屬抵太平間 聽剖驗結果難掩悲傷 👉 趙麗蘭:政府應全力調查 【MCMC接連出招】 👉 DJ嘲諷卡瓦第舞 MCMC吊牌建議太嚴厲? 👉 從DJ惡搞興都教舞蹈風波 看玩笑的界限 👉 因“HamSap Kopi” 哈利斯干達與女網紅被罰1萬 MCMC要Meta關賬號 【重點新聞】 👉 獅城聘外國籍輔警 反對黨:被外國人管是屈辱 👉 馬來家長挺華小資源回收 帶孩子撿拾塑料瓶 👉 吳彥祖教英語 你專心得到? 👉 2騎士挺身而出 為救護車開道
2月前
百格大事紀
百格新聞
仙本那清出22噸垃圾 塑料瓶最多
馬來西亞珊瑚礁檢查組織(Reef Check Malaysia),在全馬多個地方展開國際海岸清潔日活動,志願者們近日在被譽為大馬“馬爾代夫”的仙本那,清理出超過22噸垃圾,其中塑料瓶最多,佔總垃圾量的15.64%。
7月前
百格新聞
百格大事紀
納吉1MDB洗錢濫權案 法官10月30日“定生死”
納吉涉及的1MDB洗錢及濫權案件,在經過長達五年多的審理後,將在本月尾迎來關鍵裁決,坐牢超過2年的納吉有何命運? 10月3日 #百格大事紀 我們繼續為你送上重點新聞時事。 【1MDB洗錢濫權案】 👉審訊超過5年 納吉10月30日“定生死” 👉法庭將判納吉是否表罪成立 【重點新聞】 👉茨廠街路口亂停車 自私司機被罰了 👉仙本那清出22噸垃圾 塑料瓶最多 👉檳城號渡輪新篇章 改為漂浮博物館 👉被欠款逼近10億 逾11萬PTPK欠貸人從沒還錢 👉出奇招!PTPK億“獎勵”盼借貸人還錢 👉未申請VEP獅城車輛 “暫時”仍可入境大馬 👉陸兆福:現階段柔性提醒代替嚴厲執法 👉2025學校假期遇農曆年 除夕到元宵都在放假 👉12警員吸毒被捕 總警長動怒:上司也調職
7月前
百格大事紀
北馬新聞
普通塑料瓶 也能捕鼠 檳市廳試驗放置巴剎奏效
只須一個再循環塑料瓶,再加上一點誘餌就能捕獲老鼠!
9月前
北馬新聞
百格午報
百格午報|丹州土團表態 願讓路2巫統前部長上陣補選
土團黨此前宣佈6名倒戈支持首相安華的國會議員喪失黨籍,儘管國會議長佐哈里仍未宣佈6人的議員資格,但國盟土團黨已開始排兵佈陣,並有意讓兩名巫統前部長上陣可能來臨的補選…… 新聞看點: 1.“人民反對安華”集會如期舉行 主辦方:警無權阻止 2. 賽沙迪“麻坡行動” 開跑20公里籌款突破1萬令吉 3. 楊巧雙:不與凱里領導方式比較 奧運開幕式另有官服 4. 安華的“比哈馬斯還哈馬斯”論 遭慕尤丁抨撒謊 5. 黃梨經濟潛質高 LPNM:有資格當國果 6. 2男子擅闖果園偷RM4000榴槤 面控認罪 各罰RM1500 7. 組屋失火 1住家全燒燬無人傷 8. 美國研究:用塑料瓶喝水恐增罹糖尿病風險
10月前
百格午報
全國綜合
塑料瓶砌雙峰塔吉隆坡塔 16歲少年國慶創意獲贊
16歲少年用1000個飲用水瓶堆砌的國油雙峰塔和吉隆坡塔模型,再以國旗和燈泡裝飾,無論白天黑夜都成為最靚的國慶地標,成為丹絨加弄一帶的新興打卡熱點!
2年前
全國綜合
北馬新聞
義消隊:陽光直射構成凸透鏡效應 塑料瓶能引火燎原
一旦空瓶子內存有水分和暴曬在外,會形成水蒸氣在瓶內,如果陽光直射空罐就會構成凸透鏡(放大鏡)效應,然後會在乾燥的草叢引發火苗,加上熱風的助力會引起火災
2年前
北馬新聞
北馬新聞
80志願者清理Gazumbo小島 撿起790公斤垃圾
80名志願參與者今早短短1小時30分鐘內,在檳城大橋旁的Gazumb小島撿起790公斤垃圾,包括撿了3萬支塑料瓶
3年前
北馬新聞
全國綜合
塑瓶砌近43公尺輝煌條紋 Lalaport旗牆列大馬紀錄
最近到吉隆坡啦啦寶都(Lalaport)商場逛街時,有沒有留意一幅特別的輝煌條紋旗牆呢?原來,這幅由商場設計並砌成的塑料瓶輝煌條紋旗牆,已經入選馬來西亞紀錄大全,是大馬最長的輝煌條紋。
3年前
全國綜合
最新文章
育賢300師生獻禮國慶 上千塑瓶 制巨型國旗
關丹育賢華小約300名師生,使用近千個塑料益生菌瓶子,費時兩週,製作出10公尺乘14公尺的巨型國旗,讓學生感受綠色國慶日,別具意義。
3年前
最新文章
雪隆頭條
推介試跑後頻故障 環保反向販賣機 浪費資源
《大都會》社區報記者在約1個月內兩度造訪,想一試有關機器的實用性和功能,卻都因機器失靈而撲空。
3年前
雪隆頭條
國際拼盤
回收塑料水瓶裝置藝術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印尼東爪哇省瑪琅舉行的世界水日宣傳活動中,一個藝術裝置是由大量回收塑料水瓶製作而成,吸引民眾駐足欣賞。
3年前
國際拼盤
今日面譜
【今日面譜】黃朝興巧思妙想化廢為寶 塑料瓶變精緻燈籠
75歲古稀之年可以做些什麼?來自東甲的黃朝興就動手把一個個廢棄的塑料瓶,變成一個個小巧精緻的小燈籠! 黃朝興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透露,自己自年輕就喜歡動手製作手工藝品,惟因工作關係無法將之付諸於行動,只能偶爾參加燈籠製作比賽。 如今,已從養家餬口線上退下來的他,因疫情關係無法外出,今年6月偶然看到屋外廢棄的塑料瓶,覺得丟了可惜,就巧思妙想,把塑料瓶化廢為寶。 他除了重新賦予塑料瓶價值,也把家中的一角裝飾地充滿喜慶,更讓他生活中有了精神寄託及滿足感,一舉多得。 重聽更能專心製作 黃朝興年輕時在新加坡工作,因長期的機械噪音導致如今重聽,但也因為如此,更能讓他專心在製作手工上。 他在製作燈籠時,不喜旁人打擾,總是自己一個人安靜地慢慢動手,同時不斷思考要如何讓作品更上一層樓,或製作其他造型。 其作品大部分是傳統的圓形燈籠,與數十年前流行的美祿罐燈籠相似,惟他為燈籠塗上鮮豔色彩及加上裝飾,顯得更喜慶及精緻。 其他造型還包括蓮花、旋轉型燈籠及鼓型,一些燈籠也裝上燈泡,每當燈泡亮時,就顯得奪目靚麗。 切割考驗耐性專注力 黃朝興主要以孫子喝完的羊奶罐為材料,加上洗、量、割、縫、上色及貼裝飾等工序後,漂亮的小燈籠才出爐。 看著製作過程並不特別難,卻非常考驗耐性及專注力,尤其是在切割部分,只要切割不平均,就影響整個造型。 黃朝興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披露,開始製作時難免會面對問題,有時候甚至會睡不著,只想著要怎樣解決和改進,因此,每當完成一個作品,他就會很有滿足感。 6個月完成逾30燈籠 如今,他在6個月內已完成超過30個燈籠,儘管如此,他還是時常動手製作,享受燈籠成型的滿足感。 黃朝興非常注重細節,他披露,在製作初期發現燈籠會褪色,研究後才發現是塑料片沒有洗乾淨。 他也會用難度較高的針線縫合切口,以免切口處變形,同時會在燈籠底面貼上反光貼,以便燈泡亮時,燈光會因折射而更加明亮。 1987年奪獎 獎盃保留至今 黃朝興曾在1987年製作小龍造型的燈籠,參加中秋燈籠製作比賽公開賽,並奪得亞軍,這個獎盃也被他好好保留至今。 他之後因為工作關係,鮮少再參與比賽,直到2015年他退休返回家鄉,才又開始製作。 他在2019年為了讓外孫參加中秋節服裝賽,就用塑料瓶製作了“蓮花裝”讓孫子成功躋身三甲。 他表示,所有作品都是自己想象,沒有參考其他作品,只要靈感到了,他就會動手嘗試。 陳秀伍:作品只能看不能碰 黃朝興的作品也是他的心肝寶貝,只供觀賞,不供玩賞。 黃朝興的太太陳秀伍表示,丈夫的作品是其心血,漂亮精細,雖然家人都很喜歡,卻只能看不能碰。 她說,丈夫過去常常到咖啡店喝茶,如今已減少外出,反倒是在家做手工。 她補充,丈夫對作品有較高要求,一旦感到不滿意,就會捨棄。 黃美嫻:父親出手幫忙製作 另外,他33歲的女兒黃美嫻則說,父親在動手製作時,從不允許別人干擾,孩子們都瞭解其個性,所以都不敢靠近,免得被罵。 儘管如此,黃朝興還是很樂意為孩子們動手,就如黃美嫻小時候的燈籠比賽,甚至是她孩子的中秋節服裝造型,都是出自他的手。 黃朝興也表示,他將繼續製作更多燈籠,若有慈善組織想學,他也非常樂意教導。
3年前
今日面譜
即時國際
環保省錢又可防疫 泰國與臺企業制可重複使用防護衣
泰國爆發COVID-19疫情後,對防護衣的需求大增,泰國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臺商企業投身將塑料瓶再製造成可重複使用的防護衣,除了環保還省錢,更可藉此提升泰國人重複再利用的觀念。
3年前
即時國際
星雲
我的環保二三事/蔓延(和豐)
幾天前工作時,忽然嘴癢想吃麥當勞,便透過手機程式點了一套午餐。30分鐘後食物送到,我就後悔了:3個褐色紙袋,分別裝著一杯雪糕丶一杯飲料和一盒椰漿飯。把食物從袋子裡拿出,才發現裡面還有兩支湯匙和一支叉子。已經很懊惱的自己更埋怨自己點餐時,忘了寫上不要餐具(雖然我記得註明不要吸管)。這樣一個午餐,就製造了9樣垃圾。唉,早知道就拿自己的食物容器去附近的小販中心打包午餐就好了,一來不會用到任何一次性的食物容器或餐具,二來也可以增加小販的收入,尤其是在這大家都過得不容易的疫情之下。 說起環保,其實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就一直灌輸我們環保的意識。出外打包食物,媽媽都帶著3層鐵製飯格去裝。有時候她在學校監考,會把用來裝考卷、印有SULIT字樣的塑料袋拿回家替我們包書本(結果我的書本在老師的桌上十分容易被認出)。她也教我們利用食物殘餘來製造天然肥料,提醒我們要把紙張的兩面都寫完後才丟棄。此外,她還一直鼓勵我們參加《星星週刊》每一期都會舉辦的環保問答比賽。我們把表格填上後,會貼在硬紙皮上替代信封,再把郵票黏上就可以寄出了。每次問答比賽我們多會參加,所以幾乎不同類型的獎品我們都贏過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星洲日報》副刊裡的“零垃圾”專欄。作者鄭鳳雲總不吝分享她如何實踐她的零垃圾生活,儘管周遭的生活環境其實不便利。我很佩服她的勇氣與決心,要不顧他人異樣的眼光並不容易,況且還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製造垃圾,這才是最難的,因為在這個社會里物資來得太容易了。餓了嗎?網上點餐就好。想喝奶茶?奶茶店到處都是。吃飽喝足後,只需一秒,把餐盒和塑料杯扔到垃圾桶就好了,眼不見為淨。 不需要一步登天 當我開始覺察自己可以為地球做得更多時,除了從唸書時期養成的自帶食物容器和不用塑料袋的習慣,我開始把環保概念延伸到生活細節裡。看電影時,如果已打算購買爆米花配套,我會把我的食物袋和塑料瓶帶去,吩咐電影院員工把爆米花和可樂直接裝到食物袋和塑料瓶裡(我曾經歷過員工把已裝了爆米花的盒子放進食物袋裡)。想買珍珠奶茶時,我會特地帶塑料瓶去裝,雖然免不了異樣眼光,我其實都不在乎。 我也會把家裡的快遞紙盒和塑料瓶等拿到辦公室,只因為辦公室裡有3R回收桶。同事下午想點外賣,我都會盡量壓抑食慾,笑笑婉拒。看著同事每天打包午餐都用保麗龍餐盒,外加一個塑料湯匙和一個塑料袋,我有時忍不住對他說:“帶辦公室裡的食物容器去打包不就好了嗎?”換來的回答卻是懶惰洗容器和餐具。 衣服我也少買了。製衣業是汙染地球的元兇之一,只因其製造過程涉及很多化學染料及很高的用水量,而且人們不斷的追求時尚導致快時尚的出現,衣服不斷被生產,也不斷被丟棄。 環保其實不需要一步登天,也不需要強迫自己立刻變成達人。我們只需把環保意識慢慢植入自己的腦裡,消費前停下來思考,慢慢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並慢慢的影響身邊的人。這樣,其實就很足夠了。
3年前
星雲
更多塑料瓶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