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夕阳

有一种城市,急于把全世界都装进来,半日行程即可走完的园区,游客集邮般与所有山寨版地标合照,仿佛环游了大半个地球。适合打卡,终究只是一个急躁的虚幻之都。还有另一种城市则相反,她想要寻找那一抹异色,却总是在漫长的时间浸淫中,因着文化交融、建筑风格杂糅、地理位置等因素,沾染远方城市的气质,从而变得面目模糊。比如,这一座我即将带着你漫游的的东马旧城……   [注1] 伊罗普拉(Elopura),沙巴山打根旧称,意为“美丽的城市”。 【港城掠影】 山打根,别名“小香港”,据史料记载,1882至1886年间,北婆罗洲公司的移民大臣麦赫斯特(Walter Medhurst)到香港招徕华工,带回1000名移工。于是远方港城的DNA除了寄生本地华人的广东话,亦深植在这座旧城的唐楼建筑风格。由滨海大道转入第三街,仿佛闯进一帧黑白旧照。香港文友看见我的限时动态,不约而同想起九龙城寨。 只有光度极强的正午,山打根的港城风貌才会变得立体起来,使我想起小时候TVB剧那一层抹不掉的白花花迷雾。迷雾之后的建筑斑驳老旧,尽皆泛化成一道刺眼光晕。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某出想不起名字,由万梓良主演的律政剧。剧中黑警在人口密集的唐楼中查案,暗示下属说,报警的人往往都是恶人先告状的凶手,于是调查方向被带偏,无辜的主角身陷冤狱。对警察的负面印象,自此烙印我的心中。 闷热午后,城里的3D繁体红字招牌、爬满苔痕的骑楼、仿佛有千颗复眼的时新钟表行……一一从暗处跳出来。我掉入《重庆森林》电影开头,金城武推挤南亚人,和饰演金发女的林青霞不小心擦肩的刹那。从街沿仰望,可见窄仄的单位窗口密集晒着衣物。沿着楼梯间爬上二楼,一个黑板隔开走廊和老人家聚赌的空间,麻将碰撞的细响幽微暧昧。无序之中的众生,究竟是死气沉沉,还是焕发蓬勃的生机? 毕竟小香港指涉的不是太平山上可以俯视的星座般的夜景,也不是维多利亚港瞬变的金色城市线;这里是时光轴滚动向前时被遗落的旧日香港。入夜后的黯淡后巷,总想起玲珑有致摇曳生姿的张曼玉,与梳着油头的梁朝伟错身时的情感流离。顾盼之间,一个眼神就要烧了整座城。 这里没有霓虹招牌,没有红色的士,绿盖小巴被紫色的老巴士取代。我们复刻不了任何地方记忆,怀旧是徒劳的回首。时光翻页,留下《花样年华》转场那句话: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 仿佛隔着一块 积着灰尘的玻璃 看得到,抓不着 【微倾的海】 吃了淡水特色美食“阿给”,我和女友一路爬着斜坡探险,“阿给”的正确发音给了我们打情骂俏的谈资。不合身的大衣包裹身材娇小的她,而我紧随其后,在倾斜的路径漫游淡水景点,包括小白宫、红毛城、多田荣吉故居……那天飘着牛毛细雨,不打伞,走到多田荣吉故居外的平台,可以放眼红砖警察局之后,浩浩荡荡的淡水河。 而在山打根,从第四街的斜坡走上某个小山顶,意外发现这里竟是淡水的镜像之城——英国茶馆对应着小白宫的纯白漆色;背负历史包袱的百步梯使人想起淡水红毛城;Agnes Keith故居和多田荣吉故居,都以某某外国名人曾经落脚作为卖点;山顶的圣迈克与诸天使教堂则可当作淡水礼拜堂的缩小版——工整对称的景点,还包括山打根双修中学与淡水校区,都建在颇耗脚力的斜坡。 别名源自外国著作 山打根旅游局为密集的景区设计了一张卡通版地图。沿着虚线探索,终于抵达最高点的Agnes Keith故居。这位美籍大作家于上世纪30年代移居山打根,写成著作《风下之乡》,书名成为沙巴子民引以为傲的代称,也是州政府的宣传口号。站在作家故居前庭眺望远方的海,风势强劲,入耳皆是灵感的召唤。沙巴州旗的神山在风中起伏,提醒我身处一个以山,以海,以天空为边界的世界尽头。 沿着石梯走下坡,视野微微倾斜,当地人Bryan边走边回头遥指某个海湾是非法移民的聚落,复又告诉山打根港口的确切位置。 就像12月的淡水,女友也是一直回头向我指出渔人码头之所在。我们赶着前往斜坡下的巴士站,乘搭红20,前往那个被冷空气封固的台湾至北。 【月坑路】 欢迎来到沙巴,新同事一边迎迓,一边展示手机里的哏图——上半部分打着“沙巴繁荣昌盛”的口号,下半部分则有一辆国产车行驶在月球表面。“你走过我们的路了吗?在月亮开车可要小心噢!”同事说这句话时,一副“月坑路”就是沙巴特色的得意模样。另一个当地人板着脸,严肃提醒在这里开车不要太快,分分钟会爆胎。 和外地人的刻板印象相去不远,山打根是一座简单淳朴,节奏缓慢的城。市区的路况不算太糟,北路作为主要道路,从市中心一路延伸至无尽的婆罗洲丛林。哪怕公制取代了英制,当地仍然怀旧地以“几哩”的方式定位某些地方。这里交通灯没有倒计时器,少了脾气暴躁的司机,却多出了许多交通圈。每个交通圈都有特定的动物石雕,提供当地人另一种指明位置的方式。 第一天抵达山打根,机场外的第一个交通圈中央,矗立着红鹰石雕,使我瞬时回到记忆中的浮罗交怡。那座以红鹰(Langkawi由“Helang Kawi”一词合成)命名的海岛,以及这座临海之城,都被大海环抱,浅绿深蓝的底色变幻莫测。两地的宽敞大道都植有蓊绿的行道树,偏僻的山路则以黑白护栏守护行车安全,于是一番上坡下坡的功夫,让我难以抑制翻涌如潮的回忆——彼时在浮罗交怡,由于寄宿的酒店离市中心甚远,计划欠周的我和女友只好两地往返。每转一个弯,车窗外的海平面就会升起复落下。 来到山打根,当地人Bryan沿着类似弯道,载我到扯旗山。据说这里是市内最高点,可以眺望山打根全景。远方有海和烟波无限,但是此际感受到的更多是思念与失落,而非冒险情怀。山顶有一座“扶轮塔”,塔下是戴着眼镜的张天文铜像,还有一家泰式火锅和烤肉店。Bryan回忆儿时的水塔原本可供游客攀爬穷目,如今却已上锁。不等我询问因由,他就脱口为我解惑:常有年轻男女爬到水塔以上打X战。 这个神秘之境,会不会就是我和女友未及抵达的浮罗交怡最高点Gunung Raya?马来语Raya意即庞大,而大山何其大?那是我离开浮罗交怡之后,魂牵梦萦的未竟之地。 【天岛时刻】 山打根的正午和夜深,都属于旧日香港;然而就在日夜交替的魔幻时分,却能在记忆中交叠出吉兰丹的影像。时间回调到2015年,我和父母下榻冠香园对面的酒店,吃完早餐在天台随便拍了几张以丹江作为背景的合照之后,匆匆赶往理科大学报到。后来每每想家,都意欲前往该酒店,重温家庭时光。 山打根是我生命中第三个长居的远方。我发现自己一旦去往异乡,第一个和家人落脚的据点,就会是我感伤念家时的庇护所。例如鱼龙混杂,我常常以“Downtown”称之的山打根市中心(当地人称“埠”)。当然所谓的“上下之分”,只是我的主观看法,那里因为多了父亲陪同的记忆,于是成了最靠近家的地方。 Downtown只有一个名为Harbour Mall的商场,老旧程度堪比吉兰丹的KB Mall(被丹州议员用来吹嘘政绩的Aeon Mall建成以前,那是吉兰丹最先进繁华的商场)。再仔细些比较,Harbour Mall比KB Mall多了一家影院,少了一间书局。它的侧门通向熙来攘往的圆形广场。每个周末,都会有土著街头艺人前来弹唱,低八度演绎披头四的〈Yesterday〉。色彩缤纷的“I LOVE SANDAKAN”立体图标之后的近岸,有时会有塑料袋、纸巾、盒装饮料、朽木等垃圾漂浮,毁坏市容。 圆形广场另一端,矗立着当初和父亲寄宿的Elopura Hotel,同样有天台餐厅,面向浩瀚海景,可以一边享用烛光晚餐,一边欣赏海风在海平面扯出一道道银色线条。倚栏俯视,其他老旧建筑的天台如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岛。有些天台是孩子的足球场,有些可见骑墙抽烟的老汉、弹吉他自娱的少年,有的甚至还养着走地鸡。 有着与丹州相似的夕阳 后来终于明白为何夕阳时分的山打根,总是溶入记忆中的吉兰丹。由于方位的关系,同为东海岸的两地,黄昏时分没有澄明落日低悬地(海)平线,仅有晚霞余温伴人迎向黑夜。山打根天黑得特别早,当夜色如潮从海的那端漫漶整座临海之城,凤凰状的云霞就会衔着落日,越过南中国海,一个小时后飞抵西马家乡,与那双思念的望眼。 想起香港作家黄言丹来到槟城时所悟:“我尝试摆脱这种所谓‘旅者的凝视’,直视眼前空间的真实面貌;但我背着一身的记忆,和渴望解读一切的欲望。”我虽无解读之意,却自知理亏地用那么多座城市去拼凑一个地方的风貌。那原是极度不公平的做法,就像一个情场浪子恋爱谈多了,倾向用某一任恋人的外表、脾气、性格去比较或形容眼前人那样渣。也像某些以模仿起家的歌手,毕生摆脱不了模仿对象的影子那般悲哀。 世界大同,又不尽相同,无意营造“来到山打根就好像抵达4个城市”这类印象,一切不过是我的试验,借以验证一座滨海之城作为记忆通衢之可能。究其实,我不过是为美好的往日与当下扣上情感牵系,容让冰冷异乡与珍爱的故地层层叠映;暗影之下,是那默默运转,隐而不宣的思念纽带。
4月前
8月前
9月前
12月前
火车在自己的轨道上缓慢前行。看着眼前越来越熟悉的景色,我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我和家乡的距离。窗外熟悉的景色提醒着我火车即将到站。下了火车,我便看见在车站等着的父亲。 父亲头上的白发似乎更多了,眼神也不再像年轻那般明亮透净。岁月终究在父亲身上留下了痕迹。每次我回家,父亲总会在车站等我,然后骑着那辆十多岁的摩托载我回家。一路上,微风拂过我的脸颊,扬起我的秀发。我闭上双眼享受这片刻的凉爽。 到了家里,我如愿以偿吃到了妈妈的拿手好汤药材鸡汤。鸡汤的香味飘荡,金黄色的汤汁看着让人胃口大开。待把鸡肉细细咀嚼咽下,回味悠长,唇齿间隐隐还带着一股党参黄芪的药香令人回味无穷。 饭桌上,弟弟提议吃完饭以后一起去牛屎桥散步消食。妹妹欢快的答应,我和爸爸妈妈也决定一同前往。牛屎桥是每个土生土长的拉央人都知道的地方。这里之所以被称为“牛屎桥”是因为这里有一座衔接两边道路的桥和随处可见的牛屎。 盼自己不被世俗所染 牛屎桥依然和小时候记忆里的样子一样,让人有时还停留在过去的错觉。走在道路上,左边和右边一样都是油棕树林。这里有很多油棕树和翠绿的青草。有些牛会在油棕树林里吃草散步,另一些则会在路边吃野草。偶尔还可以看见几只鸟在树上歇息,猴子在树上乱窜。参天大树遮挡了部分阳光,带来了些许凉意。 走过油棕树林,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桥。这便是牛屎桥了,也是许多人到此一游的打卡圣地。我曾经在这座桥上,与故乡的好友合照、与家人谈笑风生、独自在此闲庭信步。偶尔走累了,我会到前面的凉亭坐下歇息,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在这里,一切烦恼烟消云散。 “姐姐,你看这里有好多鱼。”弟弟的声音把我从回忆拉回了现实。我走向河边的家人才发现好多鱼游走在河里。牛屎桥下的河很长,却很浅,暴雨时这里总会发生水灾。水灾让这里的居民苦不堪言,却也滋养了这里的土地。 小时候,父亲会在放假时带我们来牛屎桥河边垂钓。我们也会下河玩水。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空气中总是回荡着我们的笑声。我也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时至今日,再次和家人一起走过牛屎桥,我依然能感觉那时的轻松自在和幸福。夕阳西下,我们看着日落相互谈笑步行回了家。夕阳将我们五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似乎影子也想在此多逗留一会儿。 看着眼前与儿时记忆如出一辙的牛屎桥,希望自己永远勿忘初心,笑闻天下事、淡观风云变,不被世俗所污染。盼多年后,即使已不再年轻,可我依然善良、乐观、积极、热情地去拥抱这个世界。
1年前
1年前
面向马六甲海峡的麻坡,拥有着美丽怡人的沿海及沿河风景线,每天傍晚吸引大批民众相涌到各角落观看夕阳景观。不同视角的晚霞,各有其独一无二的一面,这独特之处吸引了不少本地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夕阳的美,已然是一种追求构图美学的时尚爱好。 每天傍晚多变的云彩和夕阳所带来的鲜艳层次感,构成一幅幅绚丽晚霞,总会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美。而这些就是本地摄影爱好者的最爱,把那一刻的晚霞,永恒记录下来。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的《时尚记事本》,就让这些摄影爱好者透过一张张让人惊叹的夕阳美景图,向读者介绍麻坡独特的晚霞之美,一同欣赏麻坡日落之后绚丽景色,同时讲述自己与晚霞的故事。 郑名树:每个景点都有特色 本地业余摄影师郑名树(64岁,退休人士)极喜爱在麻坡各处寻觅可拍下夕阳美景的最佳地点,因为他认为,每个景点拍摄的晚霞都有其特色,也让当下的美景显得异常珍贵。 郑名树是在早年参加一项慈善活动时,因担任活动摄影,就开始对摄影产生浓厚兴趣,为了让摄影技术更精进,还特意进修摄影课程。 他接触摄影至今已约10年,对摄影的热爱有增无减,而除了大自然与花花草草,他也喜欢拍摄动物和风景照。 随身携带相机 郑名树经常出门时,不忘随身携带摄影器材,只为了能随时将映入眼帘的美景用相机来记录起中,所以其摄影配备除了两台相机及一些镜头外,还有相机支架;少不了的还有可观察太阳变化的墨镜。 每当天气良好的傍晚,郑名树会到麻坡黄金丹绒跑步,结束后再带着相机配备,沿着麻河或到麻桥下的码头拍摄晚霞。 “我喜欢在麻桥下拍摄,因为这里选择多样化,有两面景色可以拍摄,即麻桥和渔船,两种景色的晚霞都极具特色。” 努力耐心才能拍到美丽照片 除了麻河,郑名树会到其他地区寻找晚霞,包括巴冬渔村等。他认为,晚霞的美在于千变万化,即使在同一个地方拍摄,也永远不会拍到一摸一样的景色。 对他而言,拍摄大自然景色,其诀窍就是要努力,同时耐心等待好机会的到来,就会拍到当下最特别、最美丽的照片。 “大自然景色天天都在变,精彩的风景每日都不同,这也是大自然让我欲罢不能的原因。” 徐美叶:借机推广巴冬渔村 徐美叶(33岁,市场营销)除了用眼睛欣赏美景,也不忘拍下美景,再把照片分享到社交媒体中,与朋友分享,并借此机会推广巴冬渔村。 每当有机会,她就会到处拍摄;在与朋友们一起爬山时,还不忘把一路上的漂亮景色拍摄下来。 每次的晚霞都带来惊喜 她最爱拍摄大自然的风景,海边的夕阳晚霞就是她的最爱,特别是其住家附近的巴冬;而虹桥及巴力柏伶甘(Parit Peringat)也是她较常拍摄晚霞的地点。 她指出,喜欢拍摄晚霞是因为每次的晚霞都带来新的惊喜,晚霞的层次感和颜色一直变化无穷,就算是同一地方的晚霞也有不同的样貌,让她有如诗如画的感觉。 拥有10年摄影经验,也曾当过摄影学徒的她表示,只要用心体会与感受,就会随时在生活中发掘到漂亮的风景。 接触大自然疗愈心灵 她透露,摄影已是她放松心情的一个好方法,只要拍到美照,就会感到心情很好,很有满足感。 因此,每次拍摄前,徐美叶都会提早半小时到拍摄地点,在等待的当儿,也趁机享受海浪与海风,忘掉烦恼,因为对她来说,接触大自然可以让人放松,疗愈心灵。 她每次拍摄晚霞都会耗时约1小时,而每张晚霞照片她都喜欢,难以抉择,因为各有其美好与独特之处;至于有时会使用手机拍摄,是因为手机更方便,功能也相当高端。 她补充,日落时间在年初都会比较迟,大约是晚上7时之后,下半年则是提早到晚上7时前就日落结束。
2年前
开始在想着要怎么样年轻的老去。 友人上传一张年纪不轻的男人照,戴了帽着了圆领T恤,T恤上印了英文字句,中译是——我不是年65,而是年25,只不过加了40年的历练。 年轻的老去,带着妥协与不妥协。 妥协,可以让你优雅。那是脸上细细的纹,那是手背上的筋、薄了的皮肤,还有白了或少了的发。何必强以对抗呢?细细的纹是睿智,那灰了的发柔和了面容,松了的肌肤也就不再紧绷着自己。若当型男,就剪个清爽的发,不穿那老旧的衣就行了。 不妥协,真的要不妥协。不想在电视机前,呆一两小时歪了头没死去却睡去。当年的勇,当年的荣,就俱往矣,勿再提再说;如今亦可勇,亦可荣,着手去筑一个梦。 喜欢梁朝伟说的一句话——他不怕老也不担心老。他只想在那个境况可以演绎那时候的角色,而那个角色需要老了的自己。 没有不美的夕阳 看白先勇那么积极的推广昆剧,他要年轻人来欣赏这昆剧的美。推广红楼梦到洋人的世界,他笑说有一个年轻的洋人学生说自己就是贾宝玉,原因是他也有好多女友。红楼这么好,昆剧那么美,白先生的后半生有一个梦在做着。 喜欢像周润发那样子年轻的老去。他现在搭地铁,年轻时不也是这样子么?去大街小巷找吃,不贵的,那不是年轻时也是这样么?他白了的头发,梳理整齐了,穿上合身的西装上节目,他还是帅啊。 以前和他搭档的锺楚红,被人拍了没化妆的她去市场,记者用粤语问她:“你恼不恼?”她娇嗔的说:“干嘛把我拍得那样肉酸。”不愠不火不恼,生活如常。她还是欢天喜地背着相机到处拍,拍景拍物也拍小市民,想拍出整个香港这块地的风华。拍得不够,还用了直升机鸟瞰香港再来拍。 张艾嘉拍封面时,提醒说:“不要拍得连皱纹也没有,那太假了。” “年轻的老去”不是“扮年轻的老去”,后者不是吾所追求。不以真面目示人,那有多累。 摄影师连美恩救活了90岁老去的阿嬷,阿嬷老来丧偶,得了忧郁症,又有轻微失智,不再健谈,只缩在一角,这样子真的会年迈老去死去。后来孙女连美恩拉她戴了墨镜拍照,再拍一个时装照,红到西方世界。后期的阿嬷,助手选了套衣给她穿,好拍那季的时装,她还会评说:“这款不行,过时了。”阿嬷白发依旧,人却不苍苍。既已不是晨光的岁月,也不是日正当中,那无限好的一刻来了,做个没有不美的夕阳。
2年前
2年前
(马六甲10日讯)当烈日成了夕阳,海风温柔吹拂抚慰一颗颗焦躁不安的心,而当夕阳渐渐成了晚霞,染红了天空时,那抹余辉在海洋中闪烁着,海面波光潋滟,彷佛在告诉我们“希望还在,明天会更好”! 日夜更迭是大自然每日必做的例行功课,也是一出免费的电影,如果场景换成海边则是一幅美丽的大自然风景电影,让观众大饱眼福,感受浪漫情怀,落幕后带着一颗满足的心回家。 如果甲州有一片海滩能作为欣赏夕阳的电影院,人们可以在石头堆上等夕阳,也可以在海滩上欣赏日落,你愿意免费入场吗? 一家大小好去处 《用眼睛去旅游》第11期为读者介绍位于万里茂的西令海滩(Pantai Siring),或许坐落在郊区的它没有很大名气,也没有很大面积,但在缓慢的发展洪流中恰恰保留着一股平凡朴素,成为一家大小的好去处。 傍晚时分的西令海滩,洋溢着孩童的欢笑声,他们在堆泥沙、戏水及追逐,胆子较大的孩子们甚至跳下海游泳,岸上大人们看着孩童们的欢乐脸庞,自己也瞬间回到童年时刻,追求最简单的快乐。 “咸蛋黄”照耀着海面 随着时间流失,炎热天气悄悄转换成凉风阵阵,遥远西边挂着一粒“咸蛋黄”照耀着海面,那厢的建筑群瞬间染上了火红,为这部落日电影掀开序幕,吸引了观众入场,坐在岸边耐心等待。 无论年龄大小都被美丽的夕阳吸引,好友三五成群来拍照,也有一家人驻足观赏,当然也有恋人欣赏着夕阳边诉说着绵绵絮语,感叹夕阳无限好的美丽。 如果人生旅途走累了,需要出门走走充电一下,不妨走一趟西令海滩体验追逐夕阳乐,从满天彩霞的视觉享受中放松心情,日暮后不带走任何烦恼,潇洒离开。 飞狐攀岩满足爱挑战者 除了夕阳美景,岸上也有飞狐(Flying Fox)、攀岩和饮料档口,满足了游客到访海滩的基本需求,敢于挑战者可以从沙滩的高台处“飞越”海滩抵达岸边。 当然,来到旅游处不免俗也有打卡点,它是一个由市议会打造的双心形巨型牌,让游客拍照留念,再向左边走去就是渔港码头,渔船整齐排列着,映照出一道渔民生活风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打卡点。 此外,岸上有一片红树林,在退潮时露出大大小小的呼吸根,密集却又不规则地分布四处,当阳光弗照为它们染上一层金黄外衣时,会令人感受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强大,亦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景点之一。 【西令海滩】 渔港海滩 保留淳朴风味 西令海滩距离市区大约半小时路程,其特色拥有渔民码头,所以被形容为渔港海滩,它没有被过度开发,仍保留渔港的淳朴风味。 与海滩遥望是马六甲著名的五屿岛,岛屿轮廓清晰可见,海上多根银色柱子和黄色基座的设施则是电力接驳塔,主要提供五屿岛电源输给,反而成为海上的特色风景之一。 同时,海上也看到高脚棚屋,供当地渔民使用和补给。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