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大地

小時候在鄉下,最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做的事之一,就是到處尋覓野果。有些大人說不能吃的,我們還是會偷咬一口,只為滿足好奇心,想要知道果子到底是酸的、苦的,還是甜的。 若碰上路旁的桑葚樹結實累累,就拿來摘果神器,將一串串鮮紅的果子摘下分著吃。若是有人種的,打個招呼也就可以,鄰里間都是熟識的,不計較。 來到孩子們這一代,因為住在車水馬龍、高樓大廈林立的大城市,也就失去了不少跟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所以一有機會回鄉,我一定鼓勵他們到處走走看看,去看看花草,去採摘野果。 當讀到2023年凱迪克銀獎得獎作品《漿果之歌》時,我幾乎是愛不釋手的。首先是因為圖畫畫得極好,細緻夢幻,每一頁都能讓人凝視好久,讀來非常療愈! 其二就是,詩一般的語言文字,讓繪本里的各種漿果以及人跟土地的連結鮮活起來,不只回憶湧現,還能讓孩子們讀了,想要去採果子了! 一本集結北美原住民生活智慧的作品 “每一顆漿果,都是自然的奇蹟,是愛的傳承。” 書腰上的文字,簡潔有力;封面是一片樹林裡的漿果間,露出奶奶和女孩的兩張臉,畫面感很強。前後環襯則是充滿了晶瑩漂亮的漿果! 前環襯有8種莓果,分別是——雲莓、藍莓、草莓、鮭魚莓、北極樹莓、小葉越橘、野牛果和巖高蘭;後環襯是另外8種莓果——糙莓、越橘、黑醋栗、覆盆子、篤斯越橘、草茱萸灰醋栗和蔓越莓。 阿弟問:“哇!這是berries的百科全書嗎?”我說漿果的種類繁多,可不止16種!但這裡面好多是我們沒看過,甚至沒聽過的,更不要說有吃過了,所以也算是“迷你漿果書”。阿弟說他至少認得藍莓和草莓,我說我也認識蔓越莓和覆盆子! 原來這個故事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作者米凱拉˙戈德成長於阿拉斯加東南海岸,每個季節都會去採摘漿果,她將個人成長經歷,繪製成書,也就特別有說服力! 米凱拉˙戈德表示:“作為特林吉特人,我們的生活一直與大地和海洋交織在一起。我們與土地建立了深厚的親緣關係。父母從小教導我們,要以極大的敬畏和感激之心對待土地和動物親族。通過採摘漿果這樣的傳統豐收活動,祖先的知識和價值觀得以代代相傳。” 這並不是一本單純描繪和介紹漿果的繪本。谷歌了一下,原來特林吉特人是北美洲西北海岸的母系氏族原住民,以漁業和狩獵採集為生,所以這是一本集結北美原住民生活智慧的作品啊! 與土地說話 導讀手冊裡,各媒體和繪本推薦人都給出了高度的評價。《出版人週刊》就說了:“本書深入探討了人與自然的聯繫以及人與自然如何共存這一主題,引導讀者認識這兩者之間微妙而深刻的關係。這是一本大自然之書!”評價那麼高,得獎是自然的呀! 故事開始前,作者先善意提醒:“如果你想採摘漿果,一定要確定它們是安全無毒的!有很多看著和可食用的漿果很相似的品種,可能是有毒的!”(這不禁讓我捏一把冷汗,小時候我可偷嘗過不少啊!) 翻開繪本第一頁,就看到作者和外婆坐在驚濤駭浪海上的一艘小船上:“在浩瀚狂野的大海邊緣,有一座小島。外婆教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故事拉開了帷幕。 [vip_content_start] 婆孫倆會從海里拉出掛滿了鯡魚卵的鐵杉樹枝,也會在沙灘上收集海藻,在瀑布邊撈起藏在水流下的銀鮭魚。 然後,外婆會帶著她到森林裡去採漿果!各種漿果茂密並排在一起,真的美不勝收! “漿果在對我們歌唱,像小寶石一樣發光。我們也歌唱,讓漿果和熊——都知道我們來啦!” 森林裡,潛伏著危險,熊會出沒呢!發聲歌唱,也是一種尊重。 “外婆告訴我:我們對土地說話……”作者跟外婆對話:“就像土地對我們說話一樣。” 這兩頁的插畫,以綠色為主,色彩和諧,外婆和女孩彷彿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像是海報。這是妥妥的美育繪本啊! 我們與自然並不是隔離的 《漿果之歌》這書名取得很貼切,表達的是一種感恩大地的情懷,表達當地原住民在採摘森林裡的漿果時的一種感激情感。作者也在書裡用了一句特林吉特族的語言“古納赤希”,意為“感謝”。 “森林在對我們歌唱……我們也歌唱,讓土地知道我們心懷感激;我們的祖先在對我們歌唱,它們的聲音在風中飄、在水上舞;我們也歌唱,讓他們知道,我們會永遠銘記。 我們為未來而唱,讓所有人都能聽到,都能知道,這美妙的漿果之歌。“這是多美的文字!優秀的繪本真的是充滿韻律和節奏的,孩子不僅能從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美,也能在閱讀的過程中,埋下詩意語言的感受力種子,這是其他的閱讀體驗所無法給予的!(請讓孩子的童年有繪本呀!) 不只是小孩,大人如果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讀《漿果之歌》,我想,一顆心就能夠靜下來,進入一個大自然的世界,並對土地,對我們擁有的,心懷感激。 採摘漿果之後,作者和家人會用收集回來的莓果製作成糖漿和果醬,還有各種餅乾和水果派,像是蔓越莓果醬、越橘派、草莓酥、覆盆子烤餅和美味可口、新鮮的野牛果汁! 而季節變化更迭以後,作者就牽起妹妹的手,走進森林裡去採摘漿果。這就是愛的傳承!這座森林,就是現實裡的“湯加斯國家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帶雨林之一。 作者最後呼籲:“我們與自然並不是隔離的。即使在城市裡,自然也在我們周圍。我們唱著漿果之歌,全世界也都唱著同一首,讓我們一起努力,保護這片森林,保護我們的星球!古納赤希!” 合上書,但願我們心中,都已經迴盪著這首漿果之歌,都對土地說一聲:“古納赤希!”我在心裡說:“漿果好美!明天該去買盒藍莓了!古納赤希。” 《漿果之歌》 作者/繪圖:米凱拉·戈德(美)譯者: 阿甲 米凱拉·戈德(Michaela Goade)住在阿拉斯加,是一位設計師和插畫家,擁有平面設計和營銷學士學位。她的作品包括2018年美國印第安青年文學最佳繪本獎Shanyaak”utlaax:Salmon Boy。她也是2021年凱迪克獲獎繪本《我們是水的守護者》(We Are Water Protectors)插畫師。
7月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